1.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2.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顾名思义是一种专门为电动自行车提供充电的装置,之前小区和居民居住的环境中没有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地方,大多时居民自己拉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为了更好的美化小区环境以及便民,便有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3.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常出现被无需充电的电动自行车无故占用的情况,导致需要充电的电动自行车不能得到及时充电,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旨在解决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易被无需充电的电动自行车无故占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
6.组装架,其上设置有多个充电位,且每个充电位内均设置有充电模块;
7.固定柱,所述充电位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柱,且两个固定柱相对布设;
8.封闭板,每个所述固定柱上均转动安装有一个封闭板,两个相对布设的封闭板能够封闭充电位;
9.传动组件,设置于固定柱内,用于控制封闭板旋转的启停;以及
10.扫码区,每个所述充电位上均设置有一个扫码区,用户使用手机扫描扫码区后可控制传动组件。
11.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12.主动件,转动安装于固定柱内,并由驱动器驱动旋转,所述主动件上设置有多个呈圆周布设的锯齿部;
13.齿轮,与封闭板同轴固定连接,且齿轮与锯齿部啮合;
14.第一磁性件,固定于固定柱内;以及
15.第二磁性件,固定于齿轮上,且其磁性与第一磁性件的磁性相吸。
16.优选地,所述组装架上设置有遮阳棚。
17.优选地,每个所述封闭板上均设置有雨帘。
18.优选地,每个所述充电位上均设置有警报器。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通过两个相对布设的封闭板相互紧贴可封闭充电位,用户扫描扫码区后支付充电费用才可控制传动组件驱动两个封闭板旋转以敞开充电位,有效避免了不充电的电动自行车随处停放造成充电位被占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结构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中传动组件的结构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中雨帘的结构图。
23.附图中:1-组装架;2-遮阳棚;3-固定柱;4-封闭板;5-扫码区;6-主动件;7-齿轮;8-雨帘;9-警报器;10-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6.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结构图,包括:
27.组装架1,其上设置有多个充电位,且每个充电位内均设置有充电模块;
28.固定柱3,所述充电位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柱3,且两个固定柱3相对布设;
29.封闭板4,每个所述固定柱3上均转动安装有一个封闭板4,两个相对布设的封闭板4可封闭充电位;
30.传动组件,设置于固定柱3内,用于控制封闭板4旋转的启停;以及
31.扫码区5,每个所述充电位上均设置有一个扫码区5,用户扫描扫码区5后可控制传动组件。
32.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充电位的尺寸恰好能容纳一辆电动自行车,且初始状态下,每个充电位分别通过两个紧贴的封闭板4封闭;所述扫码区5上张贴有二维码,用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能够通过手机发送操作指令。
33.有必要进行说明的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充电模块为现有技术,本技术技术方案未对其进行改进,因而不需要公开外部控制器的具体型号、电路结构等,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完整性。
34.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用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可支付充电费用,随后可通过手机开启传动组件,传动组件驱动此充电位上两个紧贴的封闭板4分别旋转,且二者的旋转方向相反,此时用户可推行电动自行车进入充电位,使用充电模块进行充电,随后再通过手机可控制传动组件驱动两个封闭板4旋转至二者紧贴状态,实现了对充电位的封闭,防止偷盗者靠近充电中的电动自行车;实际使用中,不扫描二维码或是扫描二维码后不支付充电费用,都不能够控制紧贴的封闭板4翻转,则充电位始终保持封闭状态,有效避免了充电位被无故占用的问题。
35.如图1~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36.主动件6,转动安装于固定柱3内,并由驱动器驱动旋转,所述主动件6上设置有多个呈圆周布设的锯齿部;
37.齿轮7,与封闭板4同轴固定连接,且齿轮7与锯齿部啮合;
38.第一磁性件10,固定于固定柱3内;以及
39.第二磁性件11,固定于齿轮7上,且其磁性与第一磁性件10的磁性相吸。
4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驱动器可以选用电机组件,也可以是由电机带动的齿轮组件或者皮带轮组件,只要能够使得主动件6发生转动即可;所述第一磁性件10与第二磁性件11可以选用永磁铁,也可以选用电磁铁,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具体的限定。
41.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初始状态下,每个充电位分别通过两个紧贴的封闭板4封闭,此时,第一磁性件10与第二磁性件11之间的间距最小;用户扫描扫码区5并支付充电费用后,可控制驱动器启动,驱动器驱动主动件6旋转一定角度,此过程中主动件6上的一个啮合部与齿轮7啮合,并带动齿轮7旋转,则两个紧贴的封闭板4进行反向的旋转,且第二磁性件11转离第一磁性件10,此次旋转结束时,充电位敞开可供用户将电动自行车推入其内,用户将充电模块与电动自行车连接后退出充电位,可通过手机控制驱动器再次启动,驱动器驱动主动件6继续旋转一定角度,则啮合部会转离齿轮7,那么在磁吸力的作用下,齿轮7会反向旋转直至回至初始状态,也就是说,两个封闭板4会重新紧贴以实现充电位的封闭,驱动器的此次启动停止时,另一个啮合部恰好与齿轮7啮合,驱动器再次启动时,齿轮7则会被啮合部带动旋转。
42.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组装架1上设置有遮阳棚2。
43.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遮阳棚2的设置能够有效遮挡充电位内的电动自行车,避免充电模块以及充电中的电动车被太阳暴晒至损的问题。
44.如图1~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每个所述封闭板4上均设置有雨帘8。
45.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雨帘8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为多级管件嵌套而成的结构,实际应用时也可以采用齿轮齿条、电动伸缩杆的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具体的限定。
46.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用户可提拉雨帘8遮挡封闭板4周边的区域,有效避免充电模块以及充电中的电动车被雨雪淋湿的问题,提高了充电桩的实用性。
47.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每个所述充电位上均设置有警报器9。
48.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警报器9与充电桩电控中心连接;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用户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充电模块或是充电位上的封闭板4损坏,可触发警报器9一键向充电桩电控中心发送信号,请充电桩电控中心派设维修人员检修此充电位。
49.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通过两个相对布设的封闭板4相互紧贴可封闭充电位,用户扫描扫码区5后支付充电费用才可控制传动组件驱动两个封闭板4旋转以敞开充电位,有效避免了不充电的电动自行车随处停放造成充电位被占用的问题。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组装架,其上设置有多个充电位,且每个充电位内均设置有充电模块;固定柱,所述充电位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柱,且两个固定柱相对布设;封闭板,每个所述固定柱上均转动安装有一个封闭板,两个相对布设的封闭板能够封闭充电位;传动组件,设置于固定柱内,用于控制封闭板旋转的启停;以及扫码区,每个所述充电位上均设置有一个扫码区,用户使用手机扫描扫码区后可控制传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件,转动安装于固定柱内,并由驱动器驱动旋转,所述主动件上设置有多个呈圆周布设的锯齿部;齿轮,与封闭板同轴固定连接,且齿轮与锯齿部啮合;第一磁性件,固定于固定柱内;以及第二磁性件,固定于齿轮上,且其磁性与第一磁性件的磁性相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架上设置有遮阳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封闭板上均设置有雨帘。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位上均设置有警报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充电桩技术领域,提供了带遮阳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组装架,其上设置有多个充电位;固定柱,所述充电位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柱,且两个固定柱相对布设;封闭板,每个所述固定柱上均转动安装有一个封闭板,两个相对布设的封闭板能够封闭充电位;传动组件,设置于固定柱内,用于控制封闭板旋转的启停;以及扫码区,每个所述充电位上均设置有一个扫码区,用户使用手机扫描扫码区后可控制传动组件;通过两个相对布设的封闭板相互紧贴可封闭充电位,用户扫描扫码区后支付充电费用才可控制传动组件驱动两个封闭板旋转以敞开充电位,有效避免了不充电的电动自行车随处停放造成充电位被占用的问题。自行车随处停放造成充电位被占用的问题。自行车随处停放造成充电位被占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罗来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裕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