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及护岸桩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1-24  9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岸桩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及包括该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护岸桩体。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护岸桩体,多个板桩沉桩于河岸相互之间连接后便形成护岸,将土体与水体隔断,达到了排涝、蓄水、保护土体、整洁河岸的基本要求。但是现有的板桩结构一般都是实心桩体,造成护岸成本增大,或者板桩本体即使设置了通孔,可又难以保障该桩体的强度,造成护岸的不稳定性及安全性问题。
    3.为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亟需研制一种高支撑强度、安全简便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及护岸桩体。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支撑强度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板桩本体结构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支撑强度不高,安全性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包括板桩本体,所述板桩本体内设置有板桩芯孔,该板桩芯孔的周边设置有环道孔,所述环道孔内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
    6.所述板桩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凸和卡槽,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环道孔内,所述卡凸设置在所述环道孔的外侧,所述卡槽至少通过两条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板桩芯孔的孔壁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环道孔包括弧形环道孔和槽型环道孔,所述卡凸和卡槽设置在所述槽型环道孔上。
    8.进一步地,所述槽型环道孔内设置有卡凸加强筋和卡槽加强筋。
    9.进一步地,所述卡凸加强筋包括第一卡凸加强筋和与所述第一卡凸加强筋连接的第二卡凸加强筋。
    10.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加强筋包括第一卡槽加强筋和与所述第一卡槽加强筋连接的第二卡槽加强筋。
    11.进一步地,所述卡凸包括卡头和卡节,所述卡头通过所述卡节固定连接在所述环道孔的外壁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卡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多边锲形。
    13.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包括卡孔和卡口,所述卡口开设在所述环道孔的外壁上。
    14.进一步地,所述卡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多边锲形。
    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岸桩体,其包括若干个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高强度生态仿木桩中,其中一个所述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所述卡凸卡接在另一个所述水槽板的所述卡槽中。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板桩本体内设置有板桩芯孔,该板桩芯孔的周边设置有环道孔,及环道孔内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进一步地,卡槽至少通过两条加强筋连接在板桩芯孔的孔壁上,致使护岸桩体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支撑强度增强,进而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又能保障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18.再者,通过卡凸加强筋及卡槽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保障了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支撑强度,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9.以下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且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的解释和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护岸桩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板桩芯孔;2、环道孔;21、弧形环道孔;22、槽型环道孔;3、加强筋;31、卡凸加强筋;311、第一卡凸加强筋;312、第二卡凸加强筋;32、卡槽加强筋;321、第一卡槽加强筋;322、第二卡槽加强筋;4、卡凸;41、卡头;42、卡节;5、卡槽;51、卡孔;52、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若干个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是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以外,本文中涉及到的上、下、左、右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实施例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为准,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随之改变。本技术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互相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生态仿木桩,该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包
    括呈半圆柱形的板桩本体,所述板桩本体内设置有板桩芯孔1,该板桩芯孔1的周边设置有环道孔2,所述环道孔2内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3;再者,本实施例中的板桩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凸4和卡槽5,所述卡槽5设置在所述环道孔2内,所述卡凸4设置在环道孔2的外侧,卡槽5至少通过两条加强筋与板桩芯孔1的孔壁连接,
    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环道孔2包括迎水侧的弧形环道孔21和填土侧的槽型环道孔22,所谓槽型环道孔的填土侧为平面,且槽型环道孔22的两侧分别设置卡凸4和卡槽5。
    32.利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通过板桩本体内的板桩芯孔周边设置的环道孔,及环道孔内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进一步地,卡槽至少通过两条加强筋连接在板桩芯孔的孔壁上,致使护岸桩体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支撑强度增强,进而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又能保障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33.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槽型环道孔22内设置有卡凸加强筋31和卡槽加强筋32。进一步地,该卡凸加强筋31包括第一卡凸加强筋311和第二卡凸加强筋312,第一卡凸加强筋和第二卡凸加强筋连接在竖向加强筋上;再者,本实施例中的卡槽加强筋32包括第一卡槽加强筋321和第二卡槽加强筋322,第一卡槽加强筋和第二卡槽加强筋连接在另一竖向加强筋上,增强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支撑强度,保障了桩体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34.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卡凸4包括卡头41和卡节42,所述卡头41通过卡节42固定连接在环道孔2一侧的外壁上。本实施例中的卡槽5包括卡孔51和卡口52,所述卡口52开设在环道孔另一侧的外壁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卡头41的截面形状优选但不限于方形,还可以为多边锲形或者圆形;卡孔51的截面形状为与卡头41的截面形状相适配,本实施例优选但不限于方形,还可以为多边锲形或圆形。
    35.实施例二
    3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岸桩体,该护岸状体其包括若干个上述实施例中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在任意相邻的两个高强度生态仿木桩中,其中一个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卡凸4卡接在另一个水槽板的卡槽5中。
    37.需要说明的,在护岸桩体的填土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各个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连接板,用于增强护岸桩体的一体连接牢固性。
    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板桩本体内设置有板桩芯孔,该板桩芯孔的周边设置有环道孔,及环道孔内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进一步地,卡槽至少通过两条加强筋连接在板桩芯孔的孔壁上,致使护岸桩体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支撑强度增强,进而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又能保障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的有益效果。再者,通过卡凸加强筋及卡槽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保障了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支撑强度,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39.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对象,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对象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包括板桩本体,所述板桩本体内设置有板桩芯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桩芯孔的周边设置有环道孔,所述环道孔内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所述板桩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凸和卡槽,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环道孔内,所述卡凸设置在所述环道孔的外侧,所述卡槽至少通过两条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板桩芯孔的孔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道孔包括弧形环道孔和槽型环道孔,所述卡凸和卡槽设置在所述槽型环道孔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环道孔内设置有卡凸加强筋和卡槽加强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加强筋包括第一卡凸加强筋和与所述第一卡凸加强筋连接的第二卡凸加强筋。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加强筋包括第一卡槽加强筋和与所述第一卡槽加强筋连接的第二卡槽加强筋。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包括卡头和卡节,所述卡头通过所述卡节固定连接在所述环道孔的外壁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多边锲形。8.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卡孔和卡口,所述卡口开设在所述环道孔的外壁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多边锲形。10.一种护岸桩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高强度生态仿木桩中,其中一个所述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所述卡凸卡接在另一个所述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所述卡槽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生态仿木桩,通过板桩本体内设置有板桩芯孔,该板桩芯孔的周边设置有环道孔,及环道孔内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进一步地,卡槽至少通过两条加强筋连接在板桩芯孔的孔壁上,致使护岸桩体的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支撑强度增强,进而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又能保障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的有益效果。再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护岸桩体,通过卡凸加强筋及卡槽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保障了高强度生态仿木桩的支撑强度,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的有益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郁秋峰 郁金喜 庄雪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万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9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