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2.矿山越界是指采矿权人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矿区范围(含平面范围和开采深度)开采矿产资源、布置井巷工程设施或者进行露天剥离以开采批准矿区范围外的矿产资源。矿山越界行为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当前监管方式包括实地核查、遥感监测、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群众举报等,通常采用全站仪测量、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手段进行,监管成本高。矿山企业一旦发生越界开采,安全隐患大,违法成本高,在国家权益受损的同时,矿山企业自身利益也将受到影响。另外,矿山开采过程中不能有效的防范越界行为发生,存在越界行为难预计、难预警、预防措不合理不及时等问题。因此,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系统化的方法,防止越界行为发生。
3.为此,提出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能够科学、合理、系统的建立越界预警级别和预警方法,并提出对应的处置管理措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矿山越界可能性划分越界预警级别,其中,越界预警级别包括:将矿山越界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类,越界级别从低至高分别为不纳入预警管理级别、蓝色预警级别、橙色预警级别和红色预警级别,所述不纳入预警管理级别对应的是越界可能性低的情况,所述蓝色预警级别对应的是越界可能性中等的情况,所述橙色预警级别对应的是越界可能性较高的情况,所述红色预警级别对应的是越界可能性高的情况;针对不同矿山类型,分别预设对应的预警技术指标;获取待测矿山开采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矿山对应的目标越界预警级别;基于所述目标越界预警级别,采取对应的越界管理措施。
8.优选的,所述针对不同矿山类型,分别预设对应的预警技术指标,包括以下步骤:
9.将矿山分为地下开采煤矿、地下开采非煤固体矿产资源矿山和露天开采矿山,并且分别对应制定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
10.优选的,针对所述地下开采煤矿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
11.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1>600m、m1>100m且h1>60m;
12.蓝色预警指标:300m<l1≤600m或50m<m1≤100m或30m<h1≤60m;
13.橙色预警指标:150m<l1≤300m或25m<m1≤50m或15m<h1≤30m;
14.红色预警指标:l1≤150m或m1≤25m或h1≤15m;
15.其中,l1表示各拟掘进巷道碛头沿走向距矿区边界的距离,m1表示各拟掘进巷道碛
头沿倾向距矿区边界的距离,h1表示各拟掘进巷道标高距矿山法定最低开采标高的距。
16.优选的,针对所述地下开采非煤固体矿产资源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
17.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2>60m且h2>20m;
18.蓝色预警指标:30m<l2≤60m或10m<h2≤20m;
19.橙色预警指标:15m<l2≤30m或5m<h2≤10m;
20.红色预警指标:l2≤15m或h2≤5m;
21.其中,l2表示各拟掘进巷道碛头距矿区平面边界的最小距离,h2表示各拟掘进巷道标高距矿山法定最低开采标高的距离。
22.优选的,针对所述露天开采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
23.根据露天矿山的开采规模,划分为大型露天矿山、中型露天矿山和小型露天矿山,并且分别对应制定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
24.针对所述大型露天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
25.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3>30m且h3>20m;
26.蓝色预警指标:20m<l3≤30m或15m<h3≤20m;
27.橙色预警指标:15m<l3≤20m或10m<h3≤15m;
28.红色预警指标:l3≤15m或h3≤10m;
29.针对所述中型露天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
30.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3>20m且h3>15m;
31.蓝色预警指标:15m<l3≤20m或10m<h3≤15m;
32.橙色预警指标:10m<l3≤15m或5m<h3≤10m;
33.红色预警指标:l3≤10m或h3≤5m;
34.针对所述小型露天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
35.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3>15m且h3>15m;
36.蓝色预警指标:10m<l3≤15m或10m<h3≤15m;
37.橙色预警指标:5m<l3≤10m或5m<h3≤10m;
38.红色预警指标:l3≤5m或h3≤5m;
39.其中,l3表示拟开采区距矿区平面边界的最小距离,h3表示拟开采区距矿山最低可采标高的距离。
40.优选的,所述确定矿山的越界预警级别,包括以下步骤:
41.获取矿山开采现状、明确最小距离和确定预警级别;
42.其中,所述获取待测矿山开采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矿山对应的目标越界预警级别,包括以下步骤:
43.通过导线测量、卫星遥感影像和无人机低空摄影成果的方式,获取矿山开采现状,经分析处理后形成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并且在图中标注矿山的矿区平面范围和开采标高;
44.所述明确最小距离包括以下步骤:
45.根据实际开采计划,在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上确定当前采掘位置,再根据矿山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及规模,选择合适的指标,量取当前采掘位置与矿区范围的
最小距离;
46.所述确定预警级别包括以下步骤:
47.按照地下开采煤矿、地下开采非煤固体矿产资源矿山和露天开采矿山中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根据量取的当前采掘位置与矿区范围的最小距离,确定矿山的越界预警级别。
48.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越界预警级别,采取对应的越界管理措施,包括以下步骤:
49.针对不同的越界预警级别,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
50.其中,当矿山越界预警级别为红色预警级别时,矿山需要加强管理,将预警位置列为重点监测管理对象,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警位置进行每周1次的越界核查,制定管理措施,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制定采掘计划,防止越界行为发生;
51.当矿山越界预警级别为橙色预警级别时,重点监控越界预警位置开采情况,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警位置进行每月1次的越界核查,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制定采掘计划,防止越界行为发生;
52.当矿山越界预警级别为蓝色预警级别时,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警位置进行每季度1次的越界核查,但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防止越界行为发生;
53.当矿山越界预警级别为不纳入预警管理级别时,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警位置进行每年度1次的越界核查,但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防止越界行为发生。
5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系统的建立越界预警级别和预警方法,并提出对应的处置管理措施,进而有效防范矿山越界行为,从而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管和处理,减少矿山安全事故的产生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伤。
附图说明
5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5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地下开采煤矿的判定示意图;其中,图2-1表示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图2-2表示地质剖面图;
5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地下开采非煤固体矿产资源矿山的判定示意图;其中,图3-1表示层状或块状矿体的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图3-2表示脉状矿体的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
5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露天开采矿山的判定示意图;其中,图4-1表示多个采面无规律随意开采的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图4-2表示多方向开采的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图4-3表示沿同一方向开采的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5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0.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61.s101、根据矿山越界可能性划分越界预警级别。
62.进一步的,本发明首先将矿山越界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类,越界级别从低至高分别为不纳入预警管理级别、蓝色预警级别、橙色预警级别和红色预警级别,其中,所述不纳入预警管理级别对应的是越界可能性低的情况,所述蓝色预警级别对应的是越界可能性中等的情况,所述橙色预警级别对应的是越界可能性较高的情况,所述红色预警级别对应的是越界可能性高的情况。
63.应当理解的是,不纳入预警管理级别、蓝色预警级别、橙色预警级别和红色预警级别的四类矿山越界预警级别,是按照越界级别从低至高划分的。
64.s102、针对不同矿山类型,分别预设对应的预警技术指标。
65.进一步的,本发明首先将矿山分为地下开采煤矿、地下开采非煤固体矿产资源矿山和露天开采矿山,并且分别对应制定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
66.例如,属于地下开采非煤固体矿产资源的矿山包括但不限于铁矿、铜矿、铅锌矿、钨矿、锡矿、钼矿、锑矿、稀土矿等。
67.例如,属于露天开采的矿山包括但不限于煤矿、铁矿、氧化锰矿等。
6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针对所述地下开采煤矿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
69.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1>600m、m1>100m且h1>60m;
70.蓝色预警指标:300m<l1≤600m或50m<m1≤100m或30m<h1≤60m;
71.橙色预警指标:150m<l1≤300m或25m<m1≤50m或15m<h1≤30m;
72.红色预警指标:l1≤150m或m1≤25m或h1≤15m;
73.其中,l1表示各拟掘进巷道碛头沿走向距矿区边界的距离,m1表示各拟掘进巷道碛头沿倾向距矿区边界的距离,h1表示各拟掘进巷道标高距矿山法定最低开采标高的距。
7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针对所述地下开采非煤固体矿产资源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
75.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2>60m且h2>20m;
76.蓝色预警指标:30m<l2≤60m或10m<h2≤20m;
77.橙色预警指标:15m<l2≤30m或5m<h2≤10m;
78.红色预警指标:l2≤15m或h2≤5m;
79.其中,l2表示各拟掘进巷道碛头距矿区平面边界的最小距离,h2表示各拟掘进巷道标高距矿山法定最低开采标高的距离。
8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针对所述露天开采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
81.首先根据露天矿山的开采规模,划分为大型露天矿山、中型露天矿山和小型露天矿山,并且分别对应制定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
82.针对所述大型露天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
83.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3>30m且h3>20m;
84.蓝色预警指标:20m<l3≤30m或15m<h3≤20m;
85.橙色预警指标:15m<l3≤20m或10m<h3≤15m;
86.红色预警指标:l3≤15m或h3≤10m;
87.针对所述中型露天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
88.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3>20m且h3>15m;
89.蓝色预警指标:15m<l3≤20m或10m<h3≤15m;
90.橙色预警指标:10m<l3≤15m或5m<h3≤10m;
91.红色预警指标:l3≤10m或h3≤5m;
92.针对所述小型露天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
93.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3>15m且h3>15m;
94.蓝色预警指标:10m<l3≤15m或10m<h3≤15m;
95.橙色预警指标:5m<l3≤10m或5m<h3≤10m;
96.红色预警指标:l3≤5m或h3≤5m;
97.其中,l3表示拟开采区距矿区平面边界的最小距离,h3表示拟开采区距矿山最低可采标高的距离。
98.进一步的,本发明涉及的l3具体指拟开采区距矿区平面边界的最小距离,其中包括三种开采形式的露天矿山,分别为无规律随意开采的矿山(请参见图4-1)、多方向开采的矿山(请参见图4-2)、沿同一方向开采的矿山(请参见图4-3),并且在图4-1、图4-2以及图4-3中黑色方框表示矿区范围。
9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无规律随意开采的矿山,量取开采面距矿区边界各方向的距离,取最小距离,即l3。
1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针对多方向开采的矿山,沿不同开采方向量取开采面距矿区边界的距离,取最小距离,即l3。
10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沿同一方向开采的矿山,沿开采方向量取开采面距矿区边界的距离,取最小距离,即l3。
102.s103、获取待测矿山开采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矿山对应的目标越界预警级别。
103.具体包括获取矿山开采现状、明确最小距离和确定预警级别三个步骤。
104.进一步的,本发明涉及的获取矿山开采现状包括以下步骤:
105.通过导线测量、卫星遥感影像和无人机低空摄影成果的方式,获取矿山开采现状,经分析处理后形成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并且在图中标注矿山的矿区平面范围和开采标高。
106.应当理解的是,除了导线测量、卫星遥感影像和无人机低空摄影成果获取矿山开采现状的数据外,还可以采用现有任意手段,获取矿山开采现状的数据,例如,黄潘等人提出了利用天然地震确定震源位置方法,通过计算出爆破震源时空参数,来判断是否进行了越界开采;汪云甲等人的专利方法:《多源数据监测矿区形变的时空特性及越界开采识别方法》,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判断矿区沉降与形变,识别越界开采区域;采用gis技术对比矿区地表沉陷现象或开采区域整体变形时空关系进而识别出越界开采区域;利用gps技术监测对比行政审批的矿区绝对坐标与实际开采轨迹路线;采用遥感rs技术分析矿山辅助机械设
施、道路设施、矿石量以及矸石量的特征出发等。
107.还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还可形成矿山剥离工程平面图。
108.还需要说明的是,形成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时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绘制,绘制的矿图需要做到准确、齐全以及及时,符号运用正确和统一,图纸内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并且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参照《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地形图图式》、《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
109.进一步的,本发明涉及的明确最小距离包括以下步骤:
110.根据实际开采计划,在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上确定当前采掘位置,再根据矿山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及规模,在图2-图4中选择合适的指标,量取当前采掘位置与矿区范围的最小距离。
111.进一步的,本发明涉及的确定预警级别包括以下步骤:
112.按照地下开采煤矿、地下开采非煤固体矿产资源矿山和露天开采矿山中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根据量取的当前采掘位置与矿区范围的最小距离,确定矿山的越界预警级别。
113.例如,通过导线测量的手段获取矿山开采现状的数据,并且该矿山开采的矿种为钨矿,开采方式属于地下开采,属于地下开采非煤固体矿产资源矿山,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级别为小型,年产20万吨矿石,经分析处理后形成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并且在图中标注矿山的矿区平面范围和开采标高,结合图3-2脉状矿体的矿山,量取当前采掘位置与矿区范围的最小距离,经过量取得到l2各拟掘进巷道碛头距矿区平面边界的最小距离为45.5m,h2各拟掘进巷道标高距矿山法定最低开采标高的距离为13.7m,属于蓝色预警级别。
114.s104、基于所述目标越界预警级别,采取对应的越界管理措施。
115.进一步的,本发明针对不同的越界预警级别,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
1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矿山越界预警级别为红色预警级别时,矿山需要加强管理,将预警位置列为重点监测管理对象,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警位置进行每周1次的越界核查,制定管理措施,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制定采掘计划,防止越界行为发生。
1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矿山越界预警级别为橙色预警级别时,重点监控越界预警位置开采情况,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警位置进行每月1次的越界核查,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制定采掘计划,防止越界行为发生。
1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矿山越界预警级别为蓝色预警级别时,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警位置进行每季度1次的越界核查,但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防止越界行为发生。
1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矿山越界预警级别为不纳入预警管理级别时,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警位置进行每年度1次的越界核查,但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防止越界行为发生。
120.例如,当前矿山等级为红色预警级别,矿山监管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各级地方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监察局、国土,环境,卫生、技术等部门)加强矿山管理,将预警位置列为重点监测管理对象,结合矿山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
警位置进行每周1次的越界核查,制定管理措施,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制定采掘计划,防止越界行为发生。
121.其中,本发明涉及的越界核查时间,可以根据具体矿山开采矿种、开采方式、规模、开采时间以及矿山越界预警级别的高低制定,包括但不限于前述内容的越界核查时间,以适应不同矿山越界预警级别的具体情况。
12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矿山越界可能性划分越界预警级别,其中,越界预警级别包括:将矿山越界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类,越界级别从低至高分别为不纳入预警管理级别、蓝色预警级别、橙色预警级别和红色预警级别,所述不纳入预警管理级别对应的是越界可能性低的情况,所述蓝色预警级别对应的是越界可能性中等的情况,所述橙色预警级别对应的是越界可能性较高的情况,所述红色预警级别对应的是越界可能性高的情况;针对不同矿山类型,分别预设对应的预警技术指标;获取待测矿山开采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矿山对应的目标越界预警级别;基于所述目标越界预警级别,采取对应的越界管理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不同矿山类型,分别预设对应的预警技术指标,包括以下步骤:将矿山分为地下开采煤矿、地下开采非煤固体矿产资源矿山和露天开采矿山,并且分别对应制定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地下开采煤矿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1>600m、m1>100m且h1>60m;蓝色预警指标:300m<l1≤600m或50m<m1≤100m或30m<h1≤60m;橙色预警指标:150m<l1≤300m或25m<m1≤50m或15m<h1≤30m;红色预警指标:l1≤150m或m1≤25m或h1≤15m;其中,l1表示各拟掘进巷道碛头沿走向距矿区边界的距离,m1表示各拟掘进巷道碛头沿倾向距矿区边界的距离,h1表示各拟掘进巷道标高距矿山法定最低开采标高的距。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地下开采非煤固体矿产资源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2>60m且h2>20m;蓝色预警指标:30m<l2≤60m或10m<h2≤20m;橙色预警指标:15m<l2≤30m或5m<h2≤10m;红色预警指标:l2≤15m或h2≤5m;其中,l2表示各拟掘进巷道碛头距矿区平面边界的最小距离,h2表示各拟掘进巷道标高距矿山法定最低开采标高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露天开采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根据露天矿山的开采规模,划分为大型露天矿山、中型露天矿山和小型露天矿山,并且分别对应制定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针对所述大型露天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3>30m且h3>20m;蓝色预警指标:20m<l3≤30m或15m<h3≤20m;橙色预警指标:15m<l3≤20m或10m<h3≤15m;红色预警指标:l3≤15m或h3≤10m;针对所述中型露天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3>20m且h3>15m;
蓝色预警指标:15m<l3≤20m或10m<h3≤15m;橙色预警指标:10m<l3≤15m或5m<h3≤10m;红色预警指标:l3≤10m或h3≤5m;针对所述小型露天矿山制定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包括:不纳入预警管理指标:l3>15m且h3>15m;蓝色预警指标:10m<l3≤15m或10m<h3≤15m;橙色预警指标:5m<l3≤10m或5m<h3≤10m;红色预警指标:l3≤5m或h3≤5m;其中,l3表示拟开采区距矿区平面边界的最小距离,h3表示拟开采区距矿山最低可采标高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测矿山开采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矿山对应的目标越界预警级别,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矿山开采现状、明确最小距离和确定预警级别;其中,所述获取矿山开采现状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导线测量、卫星遥感影像和无人机低空摄影成果的方式,获取矿山开采现状,经分析处理后形成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并且在图中标注矿山的矿区平面范围和开采标高;所述明确最小距离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实际开采计划,在矿山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上确定当前采掘位置,再根据矿山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及规模,选择合适的指标,量取当前采掘位置与矿区范围的最小距离;所述确定预警级别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地下开采煤矿、地下开采非煤固体矿产资源矿山和露天开采矿山中的矿山越界预警技术指标,根据量取的当前采掘位置与矿区范围的最小距离,确定矿山的越界预警级别。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越界预警级别,采取对应的越界管理措施,包括以下步骤:针对不同的越界预警级别,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其中,当矿山越界预警级别为红色预警级别时,矿山需要加强管理,将预警位置列为重点监测管理对象,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警位置进行每周1次的越界核查,制定管理措施,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制定采掘计划,防止越界行为发生;当矿山越界预警级别为橙色预警级别时,重点监控越界预警位置开采情况,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警位置进行每月1次的越界核查,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制定采掘计划,防止越界行为发生;当矿山越界预警级别为蓝色预警级别时,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警位置进行每季度1次的越界核查,但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防止越界行为发生;当矿山越界预警级别为不纳入预警管理级别时,组织地质和测量技术力量对越界预警位置进行每年度1次的越界核查,但在采掘工程前,开展实地测量工作,及时将测量成果绘
制成图,与矿区范围对比,防止越界行为发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矿山越界可能性划分越界预警级别;针对不同矿山类型,分别预设对应的预警技术指标;获取待测矿山开采信息,确定所述待测矿山对应的目标越界预警级别;基于所述目标越界预警级别,采取对应的越界管理措施。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矿山越界预警分级和预警方法,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系统的建立越界预警级别和预警方法,并提出对应的处置管理措施,进而有效防范矿山越界行为,从而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管和处理,减少矿山安全事故的产生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伤。财产的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董毅 栾进华 袁继刚 成俊 向新涛 任耀 魏明浩 姜良美 龙士元 曹海江 叶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