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cb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2.pcb打pin机用于将pin针穿过堆叠在一起的pcb板,以使堆叠在一起的pcb板固定在一起,打pin机上的导向输送机构用于将pin针持续地输送到打pin机的打pin工位。现在,对于pin针的输送通常使用管道结构,但是,为了匹配打pin机的其他功能结构,打pin机上的振动盘一般与打pin工位距离较远,且输送管道为了避开打pin机的其他功能结构,一般也具有较多的弯曲结构,因此被输送管道输送的pin针容易卡在长度较长,同时具有较多弧度的输送管道中,出现卡针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振动盘;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靠近所述振动盘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工位,所述滑道远离所述振动盘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工位,所述滑道上可滑动地设置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可沿着滑道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上方,且所述连接块上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块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上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所述振动盘的出口连接,所述承接块对应所述连接孔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承接块的承接孔。
4.本实用新型中,振动盘用于装载pin针,并通过自身的振动将pin依次地输送到输送管道中,以使pin针能通过输送管道依次进入到连接块中,进入到连接块中的pin针会经过连接孔滑落到位于第一工位的承接块的承接孔中,其中,承接孔呈上大下小的结构,以使pin针能被夹紧在承接孔中,进而使得pin针能随着承接块移动到第二工位,其中,承接块位于第二工位时,承接孔中的pin针即对齐pcb板上的孔位,此时通过第二安装板的上下移动,即可使得pin针靠近pcb板,即使得pin针位于打pin工位,然后即可对承接孔中的pin针进行打pin针的操作。
5.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安装板以及其上的滑道和承接块用于对pin进行再次输送,以将连接孔中的pin针输送到打pin工位,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管道仅需要连接连接孔和振动盘,因此相对于现有的输送机构,可以相应地缩短输送管道的长度,以及减少输送管道的弯曲结构,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因输送管道的长度过长和弯曲结构过多而造成的卡针现象。
6.进一步的,所述滑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滑轨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沿着所述滑轨设置,所述承接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且所述承接孔位于所述贯穿槽的正上方。
7.其中,承接块与滑轨可滑动地连接,且可沿着滑轨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往
复移动,从而可以将pin针从第一工位输送到第二工位,其中,贯穿槽用于pin针的通过,在第二安装板将pin针移动到打pin工位时,可以使得pin针在受到从上往下的推力时,能离开承接孔并穿过贯穿槽插入到pcb板上预设的位置中,完成打pin操作。
8.其中,承接块与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的驱动气缸驱动连接,该驱动气缸用以驱动承接块沿着滑轨往复移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位的上方还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推板的下方对应所述承接块上的承接孔固定设置有顶针。
10.其中,推板对应位于第二工位处的承接块上的承接孔设置有顶针,因此,推板的向下移动时,可以使得其上的顶针将pin针从承接孔中向下顶出,从而可以将承接孔中的pin针顶入到位于承接块下方的pcb板中,完成打pin针的操作。
11.进一步的,所述推板通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驱动气缸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驱动气缸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
12.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下方,且所述支撑板凸出于所述机架设置,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顶针开设有容纳孔。
13.其中,支撑板即可作为pcb板的支撑结构,可以用于支撑pcb板需要打pin针的部分,以避免pcb板在打pin过程中向下弯曲,从而保证打pin过程的精确度。
14.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所述机架通过滑移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
15.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输送机构成对使用,在安装成对使用的导向输送机构时,使得两导向输送机构的支撑板相对设置,此时,成对使用的两导向输送机构可以对同一pcb板的两侧进行支撑,通过滑移机构调节机架在底板上的位置即可以调节成对使用的两导向输送机构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pcb板的打pin操作。
16.进一步的,所述滑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导杆,所述机架通过直线轴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杆。
17.其中,成对使用的两导向输送机构的顶针位于同一直线,导杆沿着该直线设置,因此沿着导杆移动机架,即可在顶针不离开其所在的直线的前提下,调节两导向输送机构的距离,以保证机架移动后顶针的位置精确度。
1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三驱动气缸,所述第三驱动气缸与所述机架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机架沿着所述导杆往复移动。
19.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20.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安装板以及其上的滑道和承接块用于对pin进行再次输送,以将连接孔中的pin针输送到打pin工位,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管道仅需要连接连接孔和振动盘,因此相对于现有的输送机构,可以相应地缩短输送管道的长度,以及减少输送管道的弯曲结构,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因输送管道的长度过长和弯曲结构过多而造成的卡针现象。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24.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机架,11-第一安装板, 111-振动盘,12-第二安装板,121-贯穿槽,13-连接块,14-第一驱动气缸,15-第二驱动气缸,16-推板,161-顶针,17-支撑板,171-容纳孔,2-底板,21-导杆,22-直线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28.其中,说明书所提及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名词均以附图1为准。
29.如图1-4,一种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1,所述第一安装板11上安装有振动盘111;所述第一安装板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2,所述第二安装板12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且所述第二安装板12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靠近所述振动盘11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工位,所述滑道远离所述振动盘111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工位,所述滑道上可滑动地设置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可沿着滑道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机架1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上方,且所述连接块13上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块13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上端通过输送管道(未在图中示出)与所述振动盘111的出口连接,所述承接块对应所述连接孔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承接块的承接孔。
30.本实用新型中,振动盘111用于装载pin针,并通过自身的振动将pin依次地输送到输送管道中,以使pin针能通过输送管道依次进入到连接块13中,进入到连接块13中的pin针会经过连接孔滑落到位于第一工位的承接块的承接孔中,其中,承接孔呈上大下小的结构,以使pin针能被夹紧在承接孔中,进而使得pin针能随着承接块移动到第二工位,其中,承接块位于第二工位时,承接孔中的pin针即对齐pcb板上的孔位,此时通过第二安装板12的上下移动,即可使得pin针靠近pcb板,即使得pin针位于打pin工位,然后即可对承接孔中的pin针进行打pin针的操作。
31.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安装板12以及其上的滑道和承接块用于对pin进行再次输送,以将连接孔中的pin针输送到打pin工位,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管道仅需要连接连接孔和振动盘111,因此相对于现有的输送机构,可以相应地缩短输送管道的长度,以及减少输送管道的弯曲结构,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因输送管道的长度过长和弯曲结构过多而造成的卡针现象。
32.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滑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2上的滑轨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2上的贯穿槽121,所述贯穿槽121沿着所述滑轨设置,所述承接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且所述承接孔位于所述贯穿槽121的正上方。
33.本实施例中,承接块与滑轨可滑动地连接,且可沿着滑轨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往复移动,从而可以将pin针从第一工位输送到第二工位,其中,贯穿槽121用于pin针的通过,在第二安装板12将pin针移动到打pin工位时,可以使得pin针在受到从上往下的推力时,能离开承接孔并穿过贯穿槽121插入到pcb板上预设的位置中,完成打pin操作。
34.其中,承接块与设置在第二安装板12上的驱动气缸驱动连接,该驱动气缸用以驱动承接块沿着滑轨往复移动。
35.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工位的上方还设置有推板16,所述推板16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所述推板16的下方对应所述承接块上的承接孔固定设置有顶针161。
36.本实施例中,推板16对应位于第二工位处的承接块上的承接孔设置有顶针161,因此,推板16的向下移动时,可以使得其上的顶针161将pin针从承接孔中向下顶出,从而可以将承接孔中的pin针顶入到位于承接块下方的pcb板中,完成打pin针的操作。
37.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推板16通过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驱动气缸14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所述第二安装板12通过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驱动气缸15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
38.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下方,且所述支撑板17凸出于所述机架1设置,所述支撑板17对应所述顶针161开设有容纳孔171。
39.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7即可作为pcb板的支撑结构,可以用于支撑pcb板需要打pin针的部分,以避免pcb板在打pin过程中向下弯曲,从而保证打pin过程的精确度。
40.其中一种实施例,还包括底板2,所述机架1通过滑移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2。
41.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输送机构成对使用,在安装成对使用的导向输送机构时,使得两导向输送机构的支撑板17相对设置,此时,成对使用的两导向输送机构的支撑板17可以对同一pcb板的两侧进行支撑,通过滑移机构调节机架1在底板2上的位置即可以调节成对使用的两导向输送机构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pcb板的打pin操作。
42.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滑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2上的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导杆21,所述机架通过直线轴承2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杆。
43.本实施例中,成对使用的两导向输送机构的顶针161位于同一直线,导杆21沿着该直线设置,因此沿着导杆21移动机架1,即可在顶针161不离开其所在的直线的前提下,调节两导向输送机构的距离,以保证机架1移动后顶针161的位置精确度。
44.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第三驱动气缸,所述第三驱动气缸与所述机架1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机架1沿着所述导杆21往复移动。
4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振动盘;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靠近所述振动盘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工位,所述滑道远离所述振动盘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工位,所述滑道上可滑动地设置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可沿着滑道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机架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上方,且所述连接块上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块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上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所述振动盘的出口连接,所述承接块对应所述连接孔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承接块的承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滑轨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沿着所述滑轨设置,所述承接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且所述承接孔位于所述贯穿槽的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位的上方还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推板的下方对应所述承接块上的承接孔固定设置有顶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通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驱动气缸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驱动气缸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下方,且所述支撑板凸出于所述机架设置,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顶针开设有容纳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所述机架通过滑移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导杆,所述机架通过直线轴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三驱动气缸,所述第三驱动气缸与所述机架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机架沿着所述导杆往复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IN针上料用导向输送机构,属于PCB生产设备领域,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振动盘;第一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可升降地设置于机架,且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滑道,滑道靠近振动盘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工位,滑道远离振动盘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工位,滑道上可滑动地设置有承接块,承接块可沿着滑道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往复移动;机架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位于第一工位的上方,且连接块上竖直开设有贯穿连接块的连接孔,连接孔的上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振动盘的出口连接,承接块对应连接孔竖直开设有贯穿承接块的承接孔。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出现卡针现象。象。象。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鑫 何茂水 高广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