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1-25  99



    1.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制电路板组件光学检验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使用电子放大镜对印制板组件外观进行检验应用非常普遍,常规采用电子放大镜为观测为将印制板组件放置于电子放大镜观测平台上,双手持印制板组件进行观测,但在观测同时还需调节焦距等,十分不便。而且随放大倍数增加对观测件的稳定性要求随之增加,采用手持印制板组件易造成失焦、显示不清,对印制板组件的观测检验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印制板组件检验时的放置与调节问题,尤其是不规则印制板组件的放置;同时解决固定于不同角度观测的需求,能够保持印制板状态,稳定对焦位置,提高检测效率,提供了一种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
    4.本发明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用于印制电路板组件的光学检验,该装置包括底座、万向支柱、固定板和固定夹,在所述底座上部通过万向支柱与固定板点连接,所述万向支柱在顶部具有万向云台;所述固定板具有若干轨道槽,在轨道槽中滑动安装有若干固定夹,通过固定夹在印制板组件的边缘进行装夹。
    5.有利地,所述固定夹下部与所述轨道槽滑动连接,上部具有装夹印制板组件的开口。
    6.有利地,所述固定夹包括内柱、外壳、弹簧和堵头,所述外壳为环形结构,在中部具有开口槽;所述内柱为具有台阶的圆柱结构,安装在外壳内部,端头穿出外壳并在台阶处被限位,内柱在杆部具有凹槽;堵头与外壳螺纹连接,并通过弹簧向内柱施加弹力。
    7.有利地,所述凹槽与开口槽对齐时构成装夹印制板组件边缘的空隙。
    8.有利地,所述轨道槽为非连通x型,其上分布了4个固定夹。
    9.有利地,所述底座和固定板为矩形。
    10.有利地,所述万向支柱的高度,其与印制板组件可调节角度匹配。
    11.有利地,所述底座采用平面设计,与电子放大镜平台匹配。
    12.有利地,所述底座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板采用金属材料构成,且设置加强筋。
    13.有益效果:印制板组件可多角度调节与固定,便于观测时稳定印制板组件、焦距等,同时可实现平移,印制板组件在电子放大镜下多视角检测更便利。
    14.已经讨论的特征、功能和优点可在各种示例中独立实现,或者可以在其他示例中进行组合。可参照以下描述和附图看出示例的其他细节。
    附图说明
    15.当结合附图阅读时,通过参考以下对本发明示例的详细描述,将最好地理解例示性示例以及优选的使用模式、其他目的及其描述,其中:
    16.图1为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的装夹后示意图;
    17.图2为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的装夹后正视图;
    18.图3为固定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所公开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了所公开示例中的一些(但并非全部)。事实上,可描述许多不同的示例并且这些示例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示例。相反,描述这些示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且将把本公开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0.参见图1-2,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主要由底座1、万向支柱2、固定板3和固定夹4组成。万向支柱2通过沉头螺钉固定于底座1上,固定板3通过螺纹孔在万向支柱2顶端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固定,固定夹4穿过固定板3上的轨道槽11进行固定。
    21.固定夹4包括内柱7、外壳8、弹簧9和堵头10。将内柱7穿入外壳8中,并放入弹簧9,采用堵头10封口实现组件的完成组装。
    22.底座1采用平板,用于支撑整个装置及印制板组件,安装孔采用沉孔,可以实现在与万向支柱2组装后底面依旧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同时可在光学放大镜观测平台上进行平移,实现在观测时整体平移印制板组件5。
    23.万向支柱2采用支柱和万向云台6组成,通过支柱高度保证印制板组件角度调整时的调节范围,通过万向云台6实现多角度调整与固定。
    24.固定板3采用平板配合x形轨道槽11的结构,可实现不同规格印制板组件的固定,同时x形轨道槽11可实现印制板固定后不会由于外力作用产生印制板组.5位移。
    25.采用按压式的固定夹4,在安装时按压内柱7来调节开口大小,通过弹簧9的弹力保证其夹住印制板组件5,同时在下方凹槽保证其在固定板轨道槽11内的正常滑动。
    26.固定夹4的内柱7采用台阶面以保证其在外壳中受弹簧弹力情况下的限位,在未夹持印制板组件5时,轨道槽11的下沿与外壳轨道槽上沿齐平,可适用于0-3mm厚印制板的夹持固定。
    27.固定夹4的外壳8与堵头10采用螺纹连接,堵头10的螺纹直径保证其可以穿过轨道槽11,同时在与外壳8组装后可以拧紧固定固定夹位置,也可微微拧松使改组件在轨道槽11内滑动,更换印制板组件时无需将其拆下。
    28.实施例1:固定装置安装印制板组件和调节步骤如下:
    29.步骤1:将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置于水平面上;
    30.步骤2:将固定夹4在轨道槽11中调整至最外侧;
    31.步骤3:将印制板组件5放置于印制板支架居中位置,调节固定夹4在轨道槽11中的位置,并夹住印制板组件5;
    32.步骤4:调节万向云台6的力矩,使固定板3可以在受外力活动的情况下保持位置固定;
    33.步骤5:将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放置于电子放大镜平台上;
    34.步骤6:调整印制板组件观测角度并调节放大镜焦距进行观测。
    35.已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展示了对不同有利布置的描述,但是该描述并不旨在是排他性的或限于所公开形式的示例。许多修改形式和变化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不同的有利示例可描述与其他有利示例相比不同的优点。选择和描述所选择的一个示例或多个示例,以便最佳地说明示例的原理、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有进行了适于所料想特定使用的各种修改的各种示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用于印制电路板组件的光学检验,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座(1)、万向支柱(2)、固定板(3)和固定夹(4),在所述底座(1)上部通过万向支柱(2)与固定板(3)点连接,所述万向支柱(2)在顶部具有万向云台(6);所述固定板(3)具有若干轨道槽(11),在轨道槽(11)中滑动安装有若干固定夹(4),通过固定夹(4)在印制板组件(5)的边缘进行装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4)下部与所述轨道槽(11)滑动连接,上部具有装夹印制板组件(5)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4)包括内柱(7)、外壳(8)、弹簧(9)和堵头(10),所述外壳(8)为环形结构,在中部具有开口槽;所述内柱(7)为具有台阶的圆柱结构,安装在外壳(8)内部,端头穿出外壳(8)并在台阶处被限位,内柱(7)在杆部具有凹槽;堵头(10)与外壳(8)螺纹连接,并通过弹簧(9)向内柱(7)施加弹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开口槽对齐时构成装夹印制板组件(5)边缘的空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11)为非连通x型,其上分布了4个固定夹(4)。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固定板(3)为矩形。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支柱(3)的高度,其与印制板组件可调节角度匹配。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采用平面设计,与电子放大镜平台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板(3)采用金属材料构成,且设置加强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制电路板组件光学检验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采用手持印制板组件易造成失焦、显示不清,对印制板组件的观测检验造成影响。本发明的印制板组件固定装置,用于印制电路板组件的光学检验,该装置包括底座、万向支柱、固定板和固定夹,在所述底座上部通过万向支柱与固定板点连接,所述万向支柱在顶部具有万向云台;所述固定板具有若干轨道槽,在轨道槽中滑动安装有若干固定夹,通过固定夹在印制板组件的边缘进行装夹。印制板组件可多角度调节与固定,便于观测时稳定印制板组件、焦距等,同时可实现平移,印制板组件在电子放大镜下多视角检测更便利。印制板组件在电子放大镜下多视角检测更便利。印制板组件在电子放大镜下多视角检测更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张贺 郝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9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