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1-27  95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鞋底成型模具,属于鞋底成型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2.鞋底是制鞋的重要组成部分,鞋底用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现今,有pu材料制成的鞋底较为常见,pu材料做出来的鞋底是非常轻的,可以做喷涂各种色彩,耐磨耐折,pu鞋底具有弹性好、舒适、轻便、耐磨等优点,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在鞋底制造厂,需要使用模具对鞋底进行制造,鞋底成型模具一般由上模、下模、模芯和模腔等组成,但现有技术功能单一,一般只有一个注料口且每次注料都要人工手工操作,另顶模、底模加热需从底、顶两端转输到模芯中部,加热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鞋底成型模具,其结构包括底模、顶模、复数个红外线加热管、注料孔安装头、复数个对位梢以及注料管道,所述底模包括第一鞋底凹模、第二鞋底凹模、凹槽、对位孔、复数个底模固定块、第一加热孔、第二加热孔以及第三加热孔,所述顶模包括第一鞋底凸模、第二鞋底凸模、复数个注料孔、第四加热孔、第五加热孔、第六加热孔、凸块以及顶模安装螺丝孔,所述底模顶面与顶模底面相互贴合,所述复数个红外线加热管均依次安装于第一加热孔、第二加热孔、第三加热孔、第四加热孔、第五加热孔以及第六加热孔空腔内,所述注料孔安装头一端与顶模顶面左右两侧复数个注料孔螺纹连接,所述复数个对位梢均依次安装于顶模底面四个角落,所述注料管道一端与注料孔安装头另一端相互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鞋底成型模具,所述第一鞋底凹模设于底模顶面左侧,所述第二鞋底凹模设于底模顶面右侧,所述凹槽均依次设于底模顶面前端左右两侧,所述对位孔设于底模顶面四个角落。
    6.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鞋底成型模具,所述复数个底模固定块均依次焊接于底模四个角落,所述第一加热孔、第二加热孔以及第三加热孔均依次设于底模前侧面左、中、右三个位置。
    7.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鞋底成型模具,所述第一鞋底凸模设于顶模底面左侧,所述第二鞋底凸模设于顶模底面右侧,所述复数个注料孔设于第一鞋底凸模以及第二鞋底凸模中部。
    8.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鞋底成型模具,所述第四加热孔、第五加热孔以及第六加热孔均依次设于顶模前侧面左、中、右三个位置,所述凸块设于顶模底面前端左右两侧,所述顶模安装螺丝孔设于顶模顶面中部。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鞋底凹模设于底模顶面左侧,第二鞋底凹模
    设于底模1顶面右侧,凹槽均依次设于底模顶面前端左右两侧,对位孔设于底模顶面四个角落,复数个底模固定块均依次焊接于底模四个角落,形成一个底模。通过第一鞋底凸模设于顶模底面左侧,所述第二鞋底凸模设于顶模底面右侧,凸块设于顶模底面前端左右两侧,顶模安装螺丝孔设于顶模顶面中部,形成顶模。通过底模顶面与顶模底面相互贴合,形成鞋底成型模芯空腔,进行鞋底成型。通过第一加热孔、第二加热孔以及第三加热孔均依次设于底模前侧面左、中、右三个位置,第四加热孔、第五加热孔以及第六加热孔均依次设于顶模前侧面左、中、右三个位置,复数个红外线加热管均依次安装于第一加热孔、第二加热孔、第三加热孔、第四加热孔、第五加热孔以及第六加热孔空腔内,对底模、顶模进行快速加热。通过复数个注料孔设于第一鞋底凸模以及第二鞋底凸模中部,注料孔安装头一端与顶模顶面左右两侧复数个注料孔螺纹连接,注料管道一端与注料孔安装头另一端相互连接,另左右模芯同时注料。通过提供一种新型鞋底成型模具,有效的解决人工注料操作以及模具加热速度慢等问题,有效的提高生产效果。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鞋底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料管道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数个红外线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13.图中:底模1、顶模2、复数个红外线加热管3、注料孔安装头4、复数个对位梢5、注料管道6、第一鞋底凹模101、第二鞋底凹模102、凹槽103、对位孔104、复数个底模固定块105、第一加热孔106、第二加热孔107、第三加热孔108、第一鞋底凸模201、第二鞋底凸模202、复数个注料孔203、第四加热孔204、第五加热孔205、第六加热孔206、凸块 207以及顶模安装螺丝孔208。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5.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底成型模具示意图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底模1、顶模2、复数个红外线加热管3、注料孔安装头4、复数个对位梢5以及注料管道6,所述底模1包括第一鞋底凹模101、第二鞋底凹模102、凹槽103、对位孔104、复数个底模固定块105、第一加热孔 106、第二加热孔107以及第三加热孔108,所述顶模2包括第一鞋底凸模201、第二鞋底凸模202、复数个注料孔203、第四加热孔204、第五加热孔205、第六加热孔206、凸块 207以及顶模安装螺丝孔208,所述底模1顶面与顶模2底面相互贴合,所述复数个红外线加热管3均依次安装于第一加热孔106、第二加热孔107、第三加热孔108、第四加热孔 204、第五加热孔205以及第六加热孔206空腔内,所述注料孔安装头4一端与顶模2顶面左右两侧复数个注料孔203 螺纹连接,所述复数个对位梢5均依次安装于顶模2底面四个角落,所述注料管道6一端与注料孔安装头4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鞋底凹模101设于底模1顶面左侧,所述第二鞋底凹模102设于底模1顶面右侧,所述凹槽103均依次设于底模1顶面前端左右两侧,所述对位孔104设于底模1 顶面四个角落,所述复数个底模固定块105均依次焊接于底模1四个角落,所述第一加热孔106、第二加热孔107以及第三加热孔108均依次设
    于底模1前侧面左、中、右三个位置,所述第一鞋底凸模201设于顶模2底面左侧,所述第二鞋底凸模202设于顶模2底面右侧,所述复数个注料孔203 设于第一鞋底凸模201以及第二鞋底凸模202中部,所述第四加热孔204、第五加热孔205以及第六加热孔206均依次设于顶模2前侧面左、中、右三个位置,所述凸块207设于顶模2底面前端左右两侧,所述顶模安装螺丝孔208设于顶模2顶面中部。
    16.工作原理:通过第一鞋底凹模101设于底模1顶面左侧,第二鞋底凹模102设于底模1顶面右侧,凹槽103均依次设于底模1顶面前端左右两侧,对位孔104设于底模1顶面四个角落,复数个底模固定块105均依次焊接于底模1四个角落,形成一个底模1。通过第一鞋底凸模201设于顶模2底面左侧,所述第二鞋底凸模202设于顶模2底面右侧,凸块 207设于顶模2底面前端左右两侧,顶模安装螺丝孔208设于顶模2顶面中部,形成顶模2,通过底模1顶面与顶模2 底面相互贴合,形成鞋底成型模芯空腔,进行鞋底成型。通过第一加热孔106、第二加热孔107以及第三加热孔108均依次设于底模1前侧面左、中、右三个位置,第四加热孔204、第五加热孔205以及第六加热孔206均依次设于顶模2前侧面左、中、右三个位置,复数个红外线加热管3均依次安装于第一加热孔106、第二加热孔107、第三加热孔108、第四加热孔204、第五加热孔205以及第六加热孔206空腔内,对底模、顶模进行快速加热。通过复数个注料孔203设于第一鞋底凸模201以及第二鞋底凸模202中部,注料孔安装头 4一端与顶模2顶面左右两侧复数个注料孔203螺纹连接,注料管道6一端与注料孔安装头4另一端相互连接,另左右模芯同时注料。
    1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鞋底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模(1)、顶模(2)、复数个红外线加热管(3)、注料孔安装头(4)、复数个对位梢(5)以及注料管道(6),所述底模(1)包括第一鞋底凹模(101)、第二鞋底凹模(102)、凹槽(103)、对位孔(104)、复数个底模固定块(105)、第一加热孔(106)、第二加热孔(107)以及第三加热孔(108),所述顶模(2)包括第一鞋底凸模(201)、第二鞋底凸模(202)、复数个注料孔(203)、第四加热孔(204)、第五加热孔(205)、第六加热孔(206)、凸块(207)以及顶模安装螺丝孔(208),所述底模(1)顶面与顶模(2)底面相互贴合,所述复数个红外线加热管(3)均依次安装于第一加热孔(106)、第二加热孔(107)、第三加热孔(108)、第四加热孔(204)、第五加热孔(205)以及第六加热孔(206)空腔内,所述注料孔安装头(4)一端与顶模(2)顶面左右两侧复数个注料孔(203)螺纹连接,所述复数个对位梢(5)均依次安装于顶模(2)底面四个角落,所述注料管道(6)一端与注料孔安装头(4)另一端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底凹模(101)设于底模(1)顶面左侧,所述第二鞋底凹模(102)设于底模(1)顶面右侧,所述凹槽(103)均依次设于底模(1)顶面前端左右两侧,所述对位孔(104)设于底模(1)顶面四个角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底模固定块(105)均依次焊接于底模(1) 四个角落,所述第一加热孔(106)、第二加热孔(107)以及第三加热孔(108)均依次设于底模(1)前侧面左、中、右三个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底凸模(201)设于顶模(2)底面左侧,所述第二鞋底凸模(202)设于顶模(2)底面右侧,所述复数个注料孔(203)设于第一鞋底凸模(201)以及第二鞋底凸模(202)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加热孔(204)、第五加热孔(205)以及第六加热孔(206)均依次设于顶模(2)前侧面左、中、右三个位置,所述凸块(207)设于顶模(2)底面前端左右两侧,所述顶模安装螺丝孔(208)设于顶模(2)顶面中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鞋底成型模具,其结构包括底模、顶模、复数个红外线加热管、注料孔安装头、复数个对位梢以及注料管道,所述底模包括第一鞋底凹模、第二鞋底凹模、凹槽、对位孔、复数个底模固定块、第一加热孔、第二加热孔以及第三加热孔,所述顶模包括第一鞋底凸模、第二鞋底凸模、复数个注料孔、第四加热孔、第五加热孔、第六加热孔、凸块以及顶模安装螺丝孔,所述底模顶面与顶模底面相互贴合,所述复数个红外线加热管均依次安装于第一加热孔、第二加热孔、第三加热孔、第四加热孔、第五加热孔以及第六加热孔空腔内,通过提供一种新型鞋底成型模具,有效的解决人工注料操作以及模具加热速度慢等问题,有效的提高生产效果。有效的提高生产效果。有效的提高生产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庄庆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嘉宏鞋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199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