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康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
背景技术:
2.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
3.在骨折修复的后期阶段,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定期的康复训练。其中,针对腿骨骨折的情况,需要让患者进行小幅度的行走训练。在行走训练的过程中,病人通常会借助到骨科康复行走辅助装置来帮助身体恢复,一般情况下病人会用手扶着行走辅助装置,借助手臂的力量带动下肢进行移动,训练下肢的运动能力。
4.现有技术中,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机构在进行辅助康复使用时,由于患者腿部站立时支撑力比较弱小,导致患者整个身体重量大部分都会作用在机构整体上,这样就会使得整个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机构在使用时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和重量,并且行走辅助机构的移动是依靠使用者的双手进行抬起再落下完成移动,当下肢的支撑力不足以支撑身体以及行走辅助机构的重量时,会存在使用者跌倒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包括移动架构和辅助定位器,所述移动架构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定位器,所述移动架构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辅助定位器的顶端延伸至顶板的内部,且辅助定位器的底端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定位器包括驱动盒,所述驱动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的内侧设置有启动按钮,所述驱动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双轴电机。
8.进一步的,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齿杆的下方啮合有齿轴,所述齿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与驱动盒的内壁转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套,两个螺母套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移动座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口,所述支撑架位于贯穿口的上方。
10.进一步的,所述启动按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双轴电机的输出端电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通过设置辅助定位器,利用双轴电机通过丝杆促使横
板带动支撑架移动,使得支撑架逐渐与地面相接触并最终将移动底座托离地面,促使该移动架构只需要通过移动座移动再配合辅助定位器对移动座进行辅助定位,使得该移动架构在向前运动时不需要再依靠使用者的双手进行抬起再落下完成移动工作,该装置牢牢固定地底面,从而抑制倾倒趋势,避免患者因腿脚问题造成重心不稳,从而发生滑动造成二次损伤,提高了其安全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盒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移动架构;2、辅助定位器;3、移动座;4、支杆;5、顶板;6、驱动盒;7、控制器;8、扶手;9、启动按钮;10、双轴电机;11、齿杆;12、齿轴;13、丝杆;14、螺母套;15、横板;16、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包括移动架构1和辅助定位器2,所述移动架构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定位器2,所述移动架构1包括移动座3,所述移动座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杆4,所述支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5,所述辅助定位器2的顶端延伸至顶板5的内部,且辅助定位器2的底端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19.具体的,所述辅助定位器2包括驱动盒6,所述驱动盒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8,所述扶手8的内侧设置有启动按钮9,所述驱动盒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和双轴电机10,所述双轴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杆11,所述齿杆11的下方啮合有齿轴12,所述齿轴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底端与驱动盒6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套14,两个螺母套14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15,所述横板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6,所述移动座3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口,所述支撑架16位于贯穿口的上方,
20.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辅助定位器2,利用双轴电机10通过丝杆13促使横板15带动支撑架16移动,使得支撑架16逐渐与地面相接触并最终将移动底座托离地面,促使该移动架构1只需要通过移动座3移动再配合辅助定位器2对移动座3进行辅助定位,使得该移动架构1在向前运动时不需要再依靠使用者的双手进行抬起再落下完成移动工作,该装置牢牢固定地底面,从而抑制倾倒趋势,避免患者因腿脚问题造成重心不稳,从而发生滑动造成二次损伤,提高了其安全性。
21.具体的,所述启动按钮9的输出端与控制器7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双轴电机10的输出端电连接。
22.本实施方案中,患者的双持握持在扶手8上,并且食指放置在启动按钮9上,向前推动移动座3,当移动座3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患者按下启动按钮9,使得启动按钮9通过控制器
7启动双轴电机10。
23.在使用时,患者的双持握持在扶手8上,并且食指放置在启动按钮9上,向前推动移动座3,当移动座3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患者按下启动按钮9,使得启动按钮9通过控制器7启动双轴电机10,使得双轴电机10带动齿杆11进行转动,使得齿杆11带动齿轴12进行转动,使得齿轴12带动丝杆13进行同步转动,使得丝杆13带动螺母套14进行轴方向运动,且两个螺母套14的运动方向相同,使得两个螺母套14共同带动横板15进行移动,横板15带动支撑架16移动,使得支撑架16逐渐与地面相接触并最终将移动底座托离地面。
24.综上所述,该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通过设置辅助定位器2,利用双轴电机10通过丝杆13促使横板15带动支撑架16移动,使得支撑架16逐渐与地面相接触并最终将移动底座托离地面,促使该移动架构1只需要通过移动座3移动再配合辅助定位器2对移动座3进行辅助定位,使得该移动架构1在向前运动时不需要再依靠使用者的双手进行抬起再落下完成移动工作,该装置牢牢固定地底面,从而抑制倾倒趋势,避免患者因腿脚问题造成重心不稳,从而发生滑动造成二次损伤,提高了其安全性。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包括移动架构(1)和辅助定位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构(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定位器(2),所述移动架构(1)包括移动座(3),所述移动座(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杆(4),所述支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5),所述辅助定位器(2)的顶端延伸至顶板(5)的内部,且辅助定位器(2)的底端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器(2)包括驱动盒(6),所述驱动盒(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扶手(8),所述扶手(8)的内侧设置有启动按钮(9),所述驱动盒(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和双轴电机(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杆(11),所述齿杆(11)的下方啮合有齿轴(12),所述齿轴(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底端与驱动盒(6)的内壁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套(14),两个螺母套(14)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15),所述横板(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6),所述移动座(3)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口,所述支撑架(16)位于贯穿口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按钮(9)的输出端与控制器(7)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双轴电机(10)的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辅助器,涉及骨科康复技术领域。包括移动架构和辅助定位器,所述移动架构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定位器,所述移动架构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利用双轴电机通过丝杆促使横板带动支撑架移动,使得支撑架逐渐与地面相接触并最终将移动底座托离地面,促使该移动架构只需要通过移动座移动再配合辅助定位器对移动座进行辅助定位,使得该移动架构在向前运动时不需要再依靠使用者的双手进行抬起再落下完成移动工作,该装置牢牢固定地底面,从而抑制倾倒趋势,避免患者因腿脚问题造成重心不稳,从而发生滑动造成二次损伤,提高了其安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印 陈建民 付丹妹 徐院生 吴宇 黄伟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