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物的防水一直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防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功能、使用年限和价值,尤其是对于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板之间榫卯接缝处的密封防水更是需要重点注意的环节。
3.目前通常利用密封胶填缝的方式对装配外墙板进行密封,其操作较为复杂,同时密封胶的寿命较短,使用一段时间后,胶体的表面会发生干裂,甚至会直接从墙体表面脱落,影响外墙板的密封防水效果。
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通常利用密封胶填缝的方式对装配外墙板进行密封,其操作较为复杂,同时密封胶的寿命较短,使用一段时间后,胶体的表面会发生干裂,甚至会直接从墙体表面脱落,影响外墙板密封防水效果的问题和不足。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包括:板体、安装孔、翼板、密封条、卡槽、卡条;所述安装孔位于板体的表面,且安装孔与板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翼板分别位于板体的左右两侧,且翼板与板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密封条分别设置在翼板的前后两侧,且密封条与翼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卡槽位于板体和翼板的上方,且卡槽分别与板体和翼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卡条分别位于板体和翼板的下方,且卡条分别与板体和翼板为一体式结构。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所述板体为长方形的橡胶板。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所述安装孔为阶梯孔状结构,且安装孔呈矩形排列的方式设有四处。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所述密封条为呈倾斜状设置的长条形板状结构,且密封条呈平行排列的方式设有多处。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所述卡槽为t形槽。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所述卡条为侧视呈t形的长条状结构,且卡条与卡槽之间卡接。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通过在翼板的前后两侧设置倾斜的密封条,当装置处于连接墙体之间时,会利用其反弹力对两侧的墙体进行密封,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
15.2、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通过在装置的上下两方分别设置卡槽和卡条,可以根据墙体的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装置,从而使该装置起到自由拼接的作用。
16.3、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通过在板体的表面设置阶梯孔状的安装孔,可以在装配墙体生产时直接将装置固定在榫头面,无需在施工现场进行固定,从而使该装置起到使用方便的作用。
17.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密封防水,自由拼接以及使用方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拼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板体1、安装孔2、翼板3、密封条4、卡槽5、卡条6。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28.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包括:板体1、安装孔2、翼板3、密封条4、卡槽5、卡
条6;安装孔2位于板体1的表面,且安装孔2与板体1为一体式结构;翼板3分别位于板体1的左右两侧,且翼板3与板体1为一体式结构;密封条4分别设置在翼板3的前后两侧,且密封条4与翼板3为一体式结构;卡槽5位于板体1和翼板3的上方,且卡槽5分别与板体1和翼板3为一体式结构;卡条6分别位于板体1和翼板3的下方,且卡条6分别与板体1和翼板3为一体式结构。
29.具体的,板体1为长方形的橡胶板。
30.具体的,安装孔2为阶梯孔状结构,且安装孔2呈矩形排列的方式设有四处。
31.具体的,密封条4为呈倾斜状设置的长条形板状结构,且密封条4呈平行排列的方式设有多处,如图1所示,四处的密封条4呈前后左右对称排列的方式设置。
32.具体的,卡槽5为t形槽。
33.具体的,卡条6为侧视呈t形的长条状结构,且卡条6与卡槽5之间卡接。
34.具体实施步骤:
35.首先根据预制墙体的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该装置,并利用卡槽5和卡条6的配合将其进行拼接,然后利用安装孔2将拼接后的该装置安装固定在墙体的榫头面,最后将两处装配式墙体进行拼接,并使翼板3前后两侧的密封条4向内合拢即可。
36.综上所述:该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通过在翼板的前后两侧设置倾斜的密封条,当装置处于连接墙体之间时,会利用其反弹力对两侧的墙体进行密封,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通过在装置的上下两方分别设置卡槽和卡条,可以根据墙体的高度选择合适数量的装置,从而使该装置起到自由拼接的作用;通过在板体的表面设置阶梯孔状的安装孔,可以在装配墙体生产时直接将装置固定在榫头面,无需在施工现场进行固定,从而使该装置起到使用方便的作用。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包括:板体(1)、安装孔(2)、翼板(3)、密封条(4)、卡槽(5)、卡条(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位于板体(1)的表面,且安装孔(2)与板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翼板(3)分别位于板体(1)的左右两侧,且翼板(3)与板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密封条(4)分别设置在翼板(3)的前后两侧,且密封条(4)与翼板(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卡槽(5)位于板体(1)和翼板(3)的上方,且卡槽(5)分别与板体(1)和翼板(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卡条(6)分别位于板体(1)和翼板(3)的下方,且卡条(6)分别与板体(1)和翼板(3)为一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为长方形的橡胶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为阶梯孔状结构,且安装孔(2)呈矩形排列的方式设有四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4)为呈倾斜状设置的长条形板状结构,且密封条(4)呈平行排列的方式设有多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为t形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6)为侧视呈t形的长条状结构,且卡条(6)与卡槽(5)之间卡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装置,包括:板体、安装孔、翼板、密封条、卡槽、卡条;所述安装孔位于板体的表面,且安装孔与板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翼板分别位于板体的左右两侧,且翼板与板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密封条分别设置在翼板的前后两侧,且密封条与翼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卡槽位于板体和翼板的上方,且卡槽分别与板体和翼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卡条分别位于板体和翼板的下方,且卡条分别与板体和翼板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密封防水,自由拼接以及使用方便的优点,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不足。足。足。
技术研发人员:宁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金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