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员及材料进出施工电梯的活动翻板。
背景技术:
2.施工电梯作为垂直运输机械之一,主要承担人员、材料的转运。但是施工电梯与楼内搭设的电梯平台之间会存在较大间隙(一般为10~20cm),给人员、材料进出楼层造成一定不便,且可能存在人员的脚踩空或者材料的高空坠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员及材料进出施工电梯的活动翻板,解决施工电梯与楼内搭设的电梯平台之间存在较大间隙,给人员、材料进出楼层造成一定不便,且可能存在人员脚踩空或者材料的高空坠落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员及材料进出施工电梯的活动翻板,包括踏板、扶手和转动连接件,所述踏板为矩形钢板,所述扶手与所述踏板的上端面垂直,所述扶手固定在所述踏板的上端面上;所述踏板的一个侧面与施工电梯的底面上靠近电梯门的位置通过转动连接件铰接。
5.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为:通过设置踏板并且使踏板的一端与电梯的地面上靠近电梯门的位置铰接了,从而踏板可相对于电梯的底部翻转至电梯外,将踏板翻转后使踏板位于水平位置且踏板上远离电梯的一端搭在平台上,便可方便人员通行;设置扶手,方便翻转踏板。不使用踏板的时候,将踏板翻转至竖直位置并且收纳进入电梯内部。
6.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7.1、本方案选用材料均来自施工现场,就地取材,如钢筋、钢板等,制造成本低;
8.2、本方案可拆卸可周转,使用方便;
9.3、本申请方案可进一步完善施工电梯的使用功能,同时保证人员、材料通行安全。
10.进一步,所述踏板上与电梯连接的侧面上固定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钢筋,所述钢筋与电梯门平行,所述转动连接件的横截面为“n”型,所述转动连接件套设在所述钢筋的远离踏板的一端上,所述转动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电梯的底面上,所述钢筋与所述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
11.通过钢筋与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实现踏板与电梯底面铰接,原理类似于合页。
12.进一步,所述转动连接件的数量设置为2个并且对称分布在所述踏板的两侧。方便翻板翻转。
13.进一步,所述转动连接件通过地脚螺栓与电梯的底面连接,地脚螺栓连接为常用的加固方式,且可在施工现场就地取材,制造成本低。
14.进一步,所述踏板的底部固定有所述钢筋,钢筋起到加固的作用。
15.进一步,所述扶手的数量设置有2个并且对称分布在所述踏板的两侧。设置两个扶
手方便翻转翻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整体结构侧视图。
17.图2为整体结构主视图。
18.图3为整体结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紧固螺栓1、转动连接件2、钢筋3、踏板4、第一钢管 5、扶手6、地脚螺栓7、平台8、电梯9。
21.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3所示:一种人员及材料进出施工电梯的活动翻板,包括踏板 4、扶手6和转动连接件2,如图1和图2所示,踏板4为矩形钢板,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施工现场的止水钢板,踏板4的尺寸为400
×
300
×
3mm,踏板4的顶部的四个角处均焊接有竖直朝上布置的第一钢管5,第一钢管5的直径为20mm,位于踏板4的左侧的两个第一钢管5 通过紧固螺栓1连接有同一个扶手6,扶手6为“h”型,扶手6由第二钢管焊接而成,第二钢管的直径为25mm,扶手6的顶部固定有另一个第二钢管,方便将扶手6加固,扶手6与踏板4的上端面垂直。扶手6的数量设置为2个并且对称分布在踏板4的左右两侧。
22.如图1和图2所示,踏板4的后侧面上固定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钢筋3,钢筋3与电梯9门平行,转动连接件2的横截面为“n”型,转动连接件2套设在钢筋3的远离踏板4的一端上,转动连接件2通过地脚螺栓7连接在电梯9的底面上,钢筋3与转动连接件2转动连接。转动连接件2的数量设置为2个并且对称分布在踏板4的左右两侧。如图3所示,通过钢筋3与转动连接件2转动连接实现踏板4与电梯9的底面铰接,踏板4翻转的原理类似于合页,从而踏板4可相对于电梯9的底面翻转,从而踏板4可相对于电梯9的底部翻转至电梯9外,将踏板4翻转后使踏板4位于水平位置且踏板4上远离电梯9的一端搭在平台8上,便可方便人员通行;设置扶手6,方便翻转踏板4。不使用踏板4的时候,将踏板4翻转至竖直位置并且收纳进入电梯9内部。
23.本实施例中,踏板4的底部焊接有钢筋3,钢筋3起到加固的作用。
24.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5.电梯9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扶手6旋转踏板4使踏板4位于竖直位置,从而将踏板4收纳进入电梯9中;如图3所示,当需要使用踏板4的时候,通过扶手6将踏板4翻转至水平位置并且将踏板4上远离电梯9的一端搭在平台8上,方便人员、材料进出楼层,避免人员的脚踩空或者材料的高空坠落。
26.以上所述的仅是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员及材料进出施工电梯的活动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扶手和转动连接件,所述踏板为矩形钢板,所述扶手与所述踏板的上端面垂直,所述扶手固定在所述踏板的上端面上;所述踏板的一个侧面与施工电梯的底面上靠近电梯门的位置通过转动连接件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及材料进出施工电梯的活动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上与电梯连接的侧面上固定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钢筋,所述钢筋与电梯门平行,所述转动连接件的横截面为“n”型,所述转动连接件套设在所述钢筋的远离踏板的一端上,所述转动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电梯的底面上,所述钢筋与所述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员及材料进出施工电梯的活动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的数量设置为2个并且对称分布在所述踏板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员及材料进出施工电梯的活动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通过地脚螺栓与电梯的底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及材料进出施工电梯的活动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底部固定有钢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及材料进出施工电梯的活动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的数量设置有2个并且对称分布在所述踏板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人员及材料进出施工电梯的活动翻板,包括踏板、扶手和转动连接件,所述踏板为矩形钢板,所述扶手与所述踏板的上端面垂直,所述扶手固定在所述踏板的上端面上;所述踏板的一个侧面与施工电梯的底面上靠近电梯门的位置通过转动连接件铰接。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施工电梯与楼内搭设的电梯平台之间存在较大间隙,给人员、材料进出楼层造成一定不便,且可能存在人员脚踩空或者材料的高空坠落的问题。员脚踩空或者材料的高空坠落的问题。员脚踩空或者材料的高空坠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息 马建锋 靳少东 姚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