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升降机底笼围栏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2-04  108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栏,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底笼围栏结构,它属于施工升降机底笼领域。


    背景技术:

    2.底笼围栏是施工升降机底笼的重要组成部件,主要用于防止人员进入围栏内部(尤其在升降机运行过程时)从而造成安全事故隐患。
    3.目前市场上,常规的底笼围栏一般由左右底笼门及门框1、侧护栏2(左右侧护栏呈镜像对称)、后护栏3和司机室护栏4围成(如图1所示),其中侧护栏2为一体式单片结构(如图2所示),后护栏3再分一大一小两护栏件组成(如图3所示),以上结构由于体积大、重量重,无论装拆作业还是运输都十分不便。
    4.因此,提供一种装拆效率高,成本低,减轻了整体重量,方便了生产制作的底笼围栏结构,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装拆效率高,运输方便,成本低的施工升降机底笼围栏结构。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施工升降机底笼围栏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左右底笼门及门框和司机室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侧护栏和新后护栏,所述左右底笼门及门框、新侧护栏和新后护栏相互连接,新侧护栏包括两侧的侧护栏分件,新后护栏包括三个相互连接而成的后护栏组件,新侧护栏和新后护栏的底部均设置短连接件。
    7.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后护栏包括后护栏组件一、后护栏组件二和后护栏组件三,该后护栏组件一、后护栏组件二和后护栏组件三相互拼装而成。
    8.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两侧护栏分件对称设置。
    9.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短连接件用于外部的底架连接,该短连接件采用槽钢。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新侧护栏和新后护栏的结构形式,大大降低了对钢材的消耗,减轻了整体重量,由于体积变小、重量变轻,实现了人力可搬运的效果,不仅方便搬运,降低运输成本、而且方便装拆,提高装拆效率,同时模块化结构,方便了生产制作。
    附图说明
    11.图1是现有底笼围栏组成的示意图。
    12.图2是现有的一体式单片结构的侧护栏示意图。
    13.图3是现有的后护栏由两分件组成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侧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侧护栏分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后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1—图3中:左右底笼门及门框1,侧护栏2,后护栏3,司机室护栏4,长槽钢5,后护栏一6,后护栏二7。
    19.图4—图7中:新侧护栏8,新后护栏9,短连接件10,侧护栏分件81;后护栏组件一91,后护栏组件二92,后护栏组件三93。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21.实施例。
    22.参见图4至图7,本实施例施工升降机底笼围栏结构包括左右底笼门及门框、新侧护栏8、新后护栏9和司机室护栏,该左右底笼门及门框、新侧护栏8、新后护栏9和司机室护栏相互连接围成,新侧护栏8包括两侧的侧护栏分件81,新后护栏9包括三个相互连接而成的后护栏组件,新侧护栏8和新后护栏9的底部均设置短连接件10。
    23.本实施例新后护栏9包括后护栏组件一91、后护栏组件二92和后护栏组件三93,该后护栏组件一91、后护栏组件二92和后护栏组件三93相互拼装而成。
    24.本实施例两个侧护栏分件81对称制作;短连接件10用于外部的底架连接,该短连接件采用槽钢。
    25.本实施例将新侧护栏8和新后护栏9结构进行单元轻量模块化,整个新侧护栏8只需四个小单元模块(即侧护栏分件81),单侧新侧护栏8各两件侧护栏分件81(该两侧护栏分件81对称制作)(参见图4-图5)。
    26.本实施例新后护栏9由三个小单元模块组成,即后护栏组件一91、后护栏组件二92和后护栏组件三93(参见图6),新侧护栏8和新后护栏9的结构形式取消了原侧护栏、后护栏下部的长槽钢形式,只保留需要连接部分,大大降低了对钢材的消耗,减轻了整体重量,由于体积变小、重量变轻,实现了人力可搬运的效果,不仅方便搬运,降低运输成本、而且方便装拆,提高装拆效率,同时模块化结构,方便了生产制作。
    27.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
    28.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升降机底笼围栏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左右底笼门及门框和司机室护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侧护栏和新后护栏,所述左右底笼门及门框、新侧护栏和新后护栏相互连接,新侧护栏包括两侧的侧护栏分件,新后护栏包括三个相互连接而成的后护栏组件,新侧护栏和新后护栏的底部均设置短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底笼围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后护栏包括后护栏组件一、后护栏组件二和后护栏组件三,该后护栏组件一、后护栏组件二和后护栏组件三相互拼装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底笼围栏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护栏分件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底笼围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连接件用于外部的底架连接,该短连接件采用槽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底笼围栏结构,它属于施工升降机底笼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底笼门及门框、司机室护栏、新侧护栏和新后护栏,左右底笼门及门框、新侧护栏和新后护栏相互连接,新侧护栏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侧护栏分件,新后护栏包括三个相互连接而成的后护栏组件,新侧护栏和新后护栏的底部均设置短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装拆效率高,运输方便,成本低,方便了生产制作,满足使用需求。足使用需求。足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权 夏挺 邵辉 韦福英 李雷 沈伊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建设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1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