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温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
背景技术:
2.随着国际航运贸易的快速发展,船舶途径引起的生物入侵现象愈演愈烈,已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国际海事组织发布了《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旨在通过对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的控制与管理来防止、减少和最终消除由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和资源造成危害。该公约已于2019年1月22日对我国正式生效,中国将按照公约要求开展关于船舶压载水管理符合性方面的psc检查,必要时会对压载水排放标准d-2要求的5项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以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压载水排放标准d-2要求的5项指标中大肠埃希氏菌、肠道球菌和霍乱弧菌均为细菌类指标,这类样本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运输且现行的检测方法均为培养法。可见,细菌类样本运输和检测均有特殊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移动的、具备冷藏与控温培养多重功能的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
5.一种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包括:
6.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并列地设有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所述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的顶部均盖合有内舱盖,且所述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中能够放置需要冷藏或培养的样本;
7.置物托,所述置物托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的内部侧壁上;
8.置物架,所述置物架架设在所述置物托上;
9.冷源,所述冷源放置在所述置物架的上表面,且所述冷源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中所述样本的冷藏环境温度;
10.培养温控单元,用于对所述样本的培养环境温度进行控制。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培养温控单元包括开设在第一内舱、第二内舱和内舱盖上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能够打开或关闭。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数显板,所述数显板与温度探头相连接,所述温度探头设置在所述置物托中。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托包括片状凸起,所述片状凸起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舱或第二内舱的左右侧壁上,所述置物架包括置物平板,所述置物平板的两端架设在所述片状凸起的顶部。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的侧壁和底部采用保温材料制作而成。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蓄电部件,所述蓄电部件与所述数显板相连接。
16.上述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通过将样本选择性放入到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中,然后,利用冷源对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内的样本进行不同温度的培养,从而可以满足检测不同细菌的需求,其具备样本冷藏运输与培养的双重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体积适中,方便携带与运输,可实现移动培养或冷藏保温等优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包括:箱体2、置物托7、置物架6和冷源。
24.所述箱体2的内部并列地设有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所述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的顶部均盖合有内舱盖5,且所述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中能够放置需要冷藏或培养的样本9;本实施例中,两个独立的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在使用时实现的功能组合可有:双冷藏保温、两舱同温度培养、两舱差异温度培养以及一冷藏一培养的多种使用功能组合。
25.所述置物托7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的内部侧壁上;
26.所述置物架6架设在所述置物托7上;
27.所述冷源8放置在所述置物架6的上表面,且所述冷源8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中所述样本9的冷藏环境温度;
28.培养温控单元,用于对所述样本9的培养环境温度进行控制。
29.上述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通过将样本选择性放入到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中,然后,利用冷源8对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内的样本9进行不同温度的培养,从而可以满足
检测不同细菌的需求,其具备样本9冷藏运输与培养的双重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体积适中,方便携带与运输,可实现移动培养或冷藏保温等优点。
3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培养温控单元包括开设在第一内舱3、第二内舱4和内舱盖5上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能够打开或关闭。本实施例中,通风孔的打开使第一内舱3、第二内舱4的内部能与外界保持通风,从而实现培养模式。通风孔的关闭使第一内舱3、第二内舱4的内部能与外界保持隔离,从而实现冷藏模式。可选地,通风孔的打开或关闭可通过密封片的密封或撕开而实现,密封片与通风孔可通过粘接等方式相连接。
3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2的顶部设有数显板1,所述数显板1与温度探头10相连接,所述温度探头10设置在所述置物托7中。本实施例中,通过温度探头10可以探测第一内舱3、第二内舱4内的温度,数显板1可以实时显示温度探头10的探测温度。而将所述温度探头10设置在所述置物托7中,可以减少对第一内舱3、第二内舱4内部有效空间的占用。
3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减小对第一内舱3、第二内舱4内部有效空间的占用,所述置物托7包括片状凸起,所述片状凸起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舱3或第二内舱4的左右侧壁上,所述置物架6包括置物平板,所述置物平板的两端架设在所述片状凸起的顶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源8可以为冰块等,通过将置物架6设置呈平板状,其冷源8的放置和取出更加简单方便。
3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的侧壁和底部采用保温材料制作而成。如此,可以减小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内的温度损耗,使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的冷藏效果更好。
3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蓄电部件,所述蓄电部件与所述数显板1相连接。如此,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仍可使用。
35.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样本冷藏功能的实施方式如下:
36.1)、开机,第一内舱3与第二内舱4均设置为“冷藏模式”;
37.2)、将第一内舱3、第二内舱4和内舱盖5上的通风孔关闭;
38.3)、将需要冷藏运输的样本9放置于第一内舱3或第二内舱4中;
39.4)、分别在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中放入置物架6;
40.5)、根据需求在置物架6上放有一定数量的冰块;
41.6)、关闭内舱盖5;
42.7)、运输过程中可通过数显板监控第一内舱3与第二内舱4的内部温度,以确定样本冷藏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43.8)、待运输过程结果,可将样本9取出,进行检测。
44.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样本培养功能的实施方式如下:
45.1)、开机,第一内舱3与第二内舱4均设置为“培养模式”;
46.2)、根据使用需求可以分别设置第一内舱3与第二内舱4的培养温度;
47.3)、确认第一内舱3、第二内舱4和内舱盖5上的通风孔为打开状态;
48.4)、在第一内舱3与第二内舱4中放入待培养样本9;
49.5)、关闭内舱盖5;
50.6)、在数显板1上设置第一内舱3与第二内舱4的培养时间,点击开始;
51.7)、此时,系统会根据设置的培养时间开启待机时,待倒计时结束听到提示音后可打开内舱盖5取出样本9;
52.8)、培养完毕,关闭内舱盖5,在数显板1上选择关机。
5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部并列地设有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所述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的顶部均盖合有内舱盖(5),且所述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中能够放置需要冷藏或培养的样本(9);置物托(7),所述置物托(7)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的内部侧壁上;置物架(6),所述置物架(6)架设在所述置物托(7)上;冷源(8),所述冷源(8)放置在所述置物架(6)的上表面,且所述冷源(8)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中所述样本(9)的冷藏环境温度;培养温控单元,用于对所述样本(9)的培养环境温度进行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温控单元包括开设在第一内舱(3)、第二内舱(4)和内舱盖(5)上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能够打开或关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顶部设有数显板(1),所述数显板(1)与温度探头相连接,所述温度探头设置在所述置物托(7)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托(7)包括片状凸起,所述片状凸起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舱(3)或第二内舱(4)的左右侧壁上,所述置物架(6)包括置物平板,所述置物平板的两端架设在所述片状凸起的顶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舱(3)和第二内舱(4)的侧壁和底部采用保温材料制作而成。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部件,所述蓄电部件与所述数显板(1)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多用途控温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并列地设有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所述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的顶部均盖合有内舱盖,且所述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中能够放置需要冷藏或培养的样本;置物托,所述置物托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的内部侧壁上;置物架,所述置物架架设在所述置物托上;冷源,所述冷源放置在所述置物架的上表面,且所述冷源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内舱和第二内舱中所述样本的冷藏环境温度,培养温控单元,用于对所述样本的培养环境温度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具备样本冷藏运输与培养的双重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体积适中,方便携带与运输,可实现移动培养或冷藏保温等优点。可实现移动培养或冷藏保温等优点。可实现移动培养或冷藏保温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 魏坤宇 吴惠仙 袁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