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移动式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时,混凝土砂浆是必要的材料,混凝土砂浆通常在混凝土棚内进行混合搅拌,然后通过推车运送至需要的地方,以此进行移动式供料,但是在其供料的过程中,无法保证混凝土砂浆的内部均匀性,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供料的同时保证其均匀度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移动式供料装置,能够在推车进行移动式带动连接轴进行旋转,以此能够在移动式供料的同时保证材料的均匀,节能环保高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移动式供料装置,它包括滚轮轴、主动锥齿轮、滚轮、推车、盖板、把手、导向板、从动锥齿轮、转动轴、驱动箱、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连接轴和螺旋叶,所述推车下部设置有两组导向板,两组所述导向板分别位于推车的前部和后部,所述导向板两个一组,同组的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设置有滚轮轴,所述滚轮轴和导向板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滚轮轴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轴的中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推车底部设置有两个驱动箱,两个所述驱动箱分别和两个滚轮轴相对应,所述驱动箱下部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上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相啮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延伸至驱动箱内部,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驱动箱内部通过轴承设置有三个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三个从动齿轮中心,且和从动齿轮相啮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驱动箱延伸至推车的内部,所述连接轴和推车之间设置有轴承。
5.进一步的,所述推车上部敞口,所述推车上部设置有盖板,所述推车上设置有把手,能够对推车内部的材料进行防尘处理。
6.进一步的,三个所述连接轴等角度均匀分布,且靠近驱动箱边缘,能够使得通过连接轴的数量以此增加螺旋叶的数量,以此进行均匀搅拌。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旋叶,能够通过螺旋叶进行搅拌,从而使得推车在进行移动式能够保证内部材料均匀。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传动齿轮、连接轴,能够在推车进行移动式带动连接轴进行旋转,以此能够在移动式供料的同时保证材料的均匀,节能环保高效。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本实用新型驱动箱内部的立体结构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螺旋叶的结构示意图。
13.如图所示:1、滚轮轴;2、主动锥齿轮;3、滚轮;4、推车;5、盖板;6、把手;7、导向板;8、从动锥齿轮;9、转动轴;10、驱动箱;11、从动齿轮;12、主动齿轮;13、连接轴;14、螺旋叶。
具体实施方式
1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移动式供料装置,它包括滚轮3轴1、主动锥齿轮2、滚轮3、推车4、盖板5、把手6、导向板7、从动锥齿轮8、转动轴9、驱动箱10、从动齿轮11、主动齿轮12、连接轴13和螺旋叶14,所述推车4下部设置有两组导向板7,两组所述导向板7分别位于推车4的前部和后部,所述导向板7两个一组,同组的两个所述导向板7之间设置有滚轮3轴1,所述滚轮3轴1和导向板7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滚轮3轴1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滚轮3,所述滚轮3轴1的中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所述推车4底部设置有两个驱动箱10,两个所述驱动箱10分别和两个滚轮3轴1相对应,所述驱动箱10下部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一端上设置有从动锥齿轮8,所述从动锥齿轮8和主动锥齿轮2相啮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转动轴9的另一端延伸至驱动箱10内部,所述转动轴9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12,所述驱动箱10内部通过轴承设置有三个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的一端上设置有从动齿轮11,所述主动齿轮12位于三个从动齿轮11中心,且和从动齿轮11相啮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连接轴13的另一端穿过驱动箱10延伸至推车4的内部,所述连接轴13和推车4之间设置有轴承,能够在推车进行移动式带动连接轴进行旋转,以此能够在移动式供料的同时保证材料的均匀,节能环保高效。所述推车4上部设置有盖板5,所述推车4上设置有把手6,能够对推车4内部的材料进行防尘处理。三个所述连接轴13等角度均匀分布,且靠近驱动箱10边缘,所述连接轴1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旋叶14,能够使得通过连接轴13的数量以此增加螺旋叶14的数量,以此进行均匀搅拌。
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推车4内放入混凝土砂浆等流体材料,工作人员对推车4进行推动,滚轮3带动滚轮3轴1转动,以此使得主动锥齿轮2带动从动锥齿轮8旋转,从而使得转动轴9通过主动齿轮12和从动齿轮11带动连接轴13旋转,配合螺旋叶14对推车4内部材料进行搅拌,保证其均匀度。
1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移动式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滚轮(3)轴(1)、主动锥齿轮(2)、滚轮(3)、推车(4)、盖板(5)、把手(6)、导向板(7)、从动锥齿轮(8)、转动轴(9)、驱动箱(10)、从动齿轮(11)、主动齿轮(12)、连接轴(13)和螺旋叶(14),所述推车(4)下部设置有两组导向板(7),两组所述导向板(7)分别位于推车(4)的前部和后部,所述导向板(7)两个一组,同组的两个所述导向板(7)之间设置有滚轮(3)轴(1),所述滚轮(3)轴(1)和导向板(7)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滚轮(3)轴(1)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滚轮(3),所述滚轮(3)轴(1)的中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所述推车(4)底部设置有两个驱动箱(10),两个所述驱动箱(10)分别和两个滚轮(3)轴(1)相对应,所述驱动箱(10)下部通过轴承设置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一端上设置有从动锥齿轮(8),所述从动锥齿轮(8)和主动锥齿轮(2)相啮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转动轴(9)的另一端延伸至驱动箱(10)内部,所述转动轴(9)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12),所述驱动箱(10)内部通过轴承设置有三个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的一端上设置有从动齿轮(11),所述主动齿轮(12)位于三个从动齿轮(11)中心,且和从动齿轮(11)相啮合形成传动关系,所述连接轴(13)的另一端穿过驱动箱(10)延伸至推车(4)的内部,所述连接轴(13)和推车(4)之间设置有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移动式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4)上部敞口,所述推车(4)上部设置有盖板(5),所述推车(4)上设置有把手(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移动式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连接轴(13)等角度均匀分布,且靠近驱动箱(10)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移动式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旋叶(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移动式供料装置,它包括滚轮轴、主动锥齿轮、滚轮、推车、盖板、把手、导向板、从动锥齿轮、转动轴、驱动箱、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连接轴和螺旋叶,所述推车下部设置有两组导向板,两组所述导向板分别位于推车的前部和后部,所述导向板两个一组,同组的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设置有滚轮轴,所述滚轮轴和导向板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滚轮轴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轴的中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推车底部设置有两个驱动箱。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缺点,能够在推车进行移动式带动连接轴进行旋转,以此能够在移动式供料的同时保证材料的均匀,节能环保高效。高效。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鹏 张利华 成小东 齐恩会 朱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建投第二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