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2.多线切割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硅片切割技术,在多线切割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切割机的主辊机构布线,形成切割线网,然后由主辊机构带动切割线网中的切割线在入线端与出线端之间运行,硅棒向切割线网进给,完成对进入切割线网的硅棒的切割。
3.在多线切割中,硅片的厚度由切割线网中切割线之间的线间距决定,当需要调整切割线之间的线间距时,在切割线网的布线过程中需要由人工手动拨线,控制切割线之间的线间距,人工手动拨线效率较低,导致布线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布线方法,旨在解决切割线网的布线过程中,布线时间较长的问题。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布线方法,应用于切割机,所述切割机中包括主辊机构、放线轮和收线轮;所述方法包括:
6.采用从所述放线轮引出的切割线,在所述主辊机构的入线端布线形成预设长度的第一切割线网;在所述第一切割线网的目标区域内,线间距为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所述预设长度小于所述主辊机构中主辊的长度;
7.固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
8.控制所述主辊机构转动,使所述第一切割线网运行至所述主辊机构的出线端,以带动所述放线轮中的切割线在所述入线端和所述第一切割线网之间形成线间距为所述目标线间距的第二切割线网;
9.将所述第一切割线网中的切割线导入所述收线轮,使所述第二切割线网覆盖所述出线端。
10.可选地,所述采用从所述放线轮引出的切割线,在所述主辊机构的入线端布线形成预设长度的第一切割线网,包括:
11.从所述入线端开始,采用从所述放线轮引出的部分切割线,依次向所述入线端中的每个线槽中绕设所述部分切割线,形成初始切割线网;
12.调整所述初始切割线网中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为所述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得到所述第一切割线网。
13.可选地,所述主辊机构中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主辊;所述从所述入线端开始,采用从所述放线轮引出的部分切割线,依次向所述入线端中的每个线槽中绕设所述部分切割线,形成初始切割线网,包括:
14.在所述主辊机构的目标位置设置环形牵引带;所述环形牵引带环绕所述两个主辊;
15.将所述部分切割线的线头固定在所述环形牵引带上;
16.控制所述主辊机构转动,以带动所述环形牵引带转动,使所述部分切割线绕设在所述入线端的每个线槽中,形成所述初始切割线网。
17.可选地,所述固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包括:固定所述目标区域中连续多根切割线之间的线间距。
18.可选地,在控制所述主辊机构转动时,包括:控制所述主辊的线速度与所述第二切割线网的长度正相关。
19.可选地,所述主辊的线速度不低于3米每秒。
20.可选地,在控制所述主辊机构转动时,包括:控制所述切割线的张力与所述第二切割线网的长度呈正相关。
21.可选地,所述切割线的张力不低于2牛顿。
22.可选地,所述目标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切割线网中靠近所述出线端一侧的部分区域。
23.可选地,所述预设倍数为2倍。
2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从放线轮引出的切割线,在主辊机构的入线端布线形成预设长度的第一切割线网,第一切割线网中目标区域的线间距为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固定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然后控制主辊机构转动,使第一切割线网带动放线轮中的切割线在入线端和第一切割线网之间形成线间距为目标线间距的第二切割线网,将第一切割线网中的切割线导入收线轮,完成布线。先布线形成第一切割线网,第一切割线网中部分区域的线间距控制为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然后通过主辊机构驱动第一切割线网运行,在主辊机构中自动布线形成具有目标线间距的第二切割线网,相比于手动拨线布设第二切割线网,布线效率较高,可以缩短布线时间。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布线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27.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主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一切割线网的示意图;
29.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第一切割线网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201-第一主辊,202-第二主辊,203-放线轮,204-收线轮,205-第一放线导轮,206-第二放线导轮,207-第三放线导轮,208-第一收线导轮,209-第二收线导轮,210-第三收线导轮,211-硅棒,212-切割线网,301-线槽,302-第一切割线网,3021-目标区域,3022-切割线,303-固定件,401-环形牵引带。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更清楚的介绍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布线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34.步骤101、采用从放线轮引出的切割线,在主辊机构的入线端布线形成预设长度的第一切割线网。
35.其中,在第一切割线网的目标区域内,线间距为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预设长度小于主辊机构中主辊的长度。
36.在一种实施例中,切割机中包括主辊机构、放线轮和收线轮。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主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辊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主辊201和第二主辊202,以及放线轮203和收线轮204。在放线轮203一侧,设置有第一放线导轮205、第二放线导轮206和第三放线导轮207;在收线轮204一侧,设置有第一收线导轮208、第二收线导轮209和第三收线导轮210。放线轮203和收线轮204用于收纳切割线,切割线例如金刚线。在对图2所示的硅棒211进行切割之前,首先需要通过第一放线导轮205、第二放线导轮206和第三放线导轮207从放线轮203上引出切割线,从主辊机构的入线端开始,向主辊机构的出线端绕设切割线,形成切割线网212。其中,入线端为主辊机构中将第二放线导轮206引出的切割线引入主辊机构的一端,出线端为主辊机构中将主辊机构中的切割线引入第三收线导轮210的一端。在对硅棒211切割过程中,主辊机构中的第一主辊201和第二主辊202转动,带动切割线网212中的切割线在入线端和出线端之间运行,同时硅棒211向切割线网212进给,通过运行的切割线可以将硅棒211切割为多个硅片。以上仅为示例性举例,切割机的具体结构和运行机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37.本实施例中,在切割线网的布线过程中,首先可以在主辊机构的入线端上布线,形成第一切割线网,第一切割线网的长度为预设长度,预设长度可以远小于主辊的长度。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一切割线网的示意图,从入线端至出线端,主辊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线槽301,线槽用于容纳切割线。用户可以手动从放线轮203引出切割线的线头,拖动线头,通过第一放线导轮205、第二放线导轮206和第三放线导轮207,将放线轮203中的部分切割线引入主辊机构,然后沿着从入线端向出线端延伸的方向,在入线端的线槽中绕设切割线,形成如图3所示的第一切割线网302,在绕设第一切割线网302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控制目标区域3021内相邻两根切割线3022之间的线间距,使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为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预设倍数可以为2倍。在绕设形成第一切割线网之后,可以将线头固定在第一切割线网中,完成第一切割线网的绕设。
38.可选地,目标区域包括第一切割线网中靠近出线端一侧的部分区域。如图3所示,目标区域位于图3中第一切割线网302的右侧,靠近主辊机构中的出线端。当目标区域为第一切割线网中的部分区域时,可以减小用户调节的切割线的数量,并且可以方便用户固定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
39.实际应用中,目标区域可以是第一切割线网中的任意区域,例如图3中靠近出线端
一侧的多根切割线组成的部分区域,也可以是远离出线端一侧的部分区域,或者位于第一切割线网中的中间部分的区域。目标区域可以是第一切割线网中的全部区域,也可以第一切割线网中的部分区域。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可以根据目标线间距设置,例如预设倍数为2倍时,若目标线间距为x,则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l=x/2。
40.可选的,步骤101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41.从入线端开始,采用从放线轮引出的部分切割线,依次向入线端中的每个线槽中绕设部分切割线,形成初始切割线网;
42.调整初始切割线网中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为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得到第一切割线网。
43.在一种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先沿主辊表面的线槽布线,形成与第一切割线网长度相同的初始切割线网,然后将初始切割线网中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调节为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得到第一切割线网。其中,初始切割线网可以由用户手动布线,也可以通过自动布线的方式实现。
44.可选地,从入线端开始,采用从放线轮引出的部分切割线,依次向入线端中的每个线槽中绕设部分切割线,形成初始切割线网的步骤可以包括:
45.在主辊机构的目标位置设置环形牵引带;环形牵引带环绕两个主辊;
46.将部分切割线的线头固定在环形牵引带上;
47.控制主辊机构转动,以带动环形牵引带转动,使部分切割线绕设在入线端的每个线槽中,形成初始切割线网。
48.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第一切割线网的示意图,目标位置为图4中环形牵引带401所在的位置,目标位置靠近入线端,与入线端相距预设距离,预设距离的大小可以根据第一切割线网的长度灵活调整。在布设第一切割线网的过程中,用户首先可以在主辊机构的目标位置上设置环形牵引带401,环形牵引带环绕第一主辊201和第二主辊202设置,在第一主辊201和第二主辊202转动的过程中,环形牵引带401可以随第一主辊201和第二主辊202转动。在布线过程中,用户可以将从放线轮203引出的线头通过胶带或其它粘接件固定在环形牵引带401上,然后控制第一主辊201和第二主辊202转动,带动环形牵引带401转动,在环形牵引带401转动过程中,可以通过线头从放线轮203中引出部分切割线,并将引出的部分切割线沿着入线端表面的线槽,依次布设在入线端表面的线槽中,形成初始切割线网。在初始切割线网中,切割线均布设在主辊表面的线槽301中。
49.在布线形成初始切割线网之后,用户可以移除环形牵引带,并在初始切割线网中选定目标区域,手动将目标区域内线间距调整为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然后将固定在环形牵引带上的线头固定在初始切割线网中,形成第一切割线网。
50.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环形牵引带布设初始切割线网,可以实现初始切割线网的自动布设,可以提高整个切割线网的布设效率。
51.步骤102、固定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
52.本实施例中,在绕设形成第一切割线网之后,可以对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进行固定。如图3所示,可以使用固定件303连接目标区域内的多根切割线,固定多根切割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固定多根切割线之间的线间距。固定件303可以是胶带,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固定件。固定件303用于在第一切割线网沿主辊移动的过程中,使第一切割线网中始终具有
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的线间距。其中,固定件303可以固定目标区域内部分或者全部切割线之间的线间距,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53.可选地,在固定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时,可以固定目标区域中连续多根切割线之间的线间距。如图3所示,当目标区域为第一切割线网中靠近出线端一侧的部分区域时,可以固定连续的多根切割线之间的线间距。其中,连续的多根切割线的数量不少于三根。实际应用中,只固定第一切割线网中部分切割线之间的线间距,可以减少用户操作,提高布线效率。
54.步骤103、控制主辊机构转动,使第一切割线网运行至主辊机构的出线端,以带动放线轮中的切割线在入线端和第一切割线网之间形成线间距为目标线间距的第二切割线网。
55.本实施例中,在固定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之后,用户可以启动主辊机构,使图2所示的第一主辊201和第二主辊202转动,由于第一切割线网中的切割线绕设在第一主辊201和第二主辊202表面的线槽中,因此第一主辊201和第二主辊202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切割线网从入线端向出线端运行。在第一切割线网向出线端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切割线网中的切割线与放线轮203中的切割线连接,可以带动放线轮203中的切割线向主辊机构绕设,并且由于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为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可以使绕设形成的第二切割线网的线间距为目标线间距。当第一切割线网运行至出线端时,停止主辊机构,完成第二切割线网的绕设。此时,第二切割线网覆盖主辊机构中除第一切割线网所在区域的其它区域。
56.可选地,在控制主辊机构转动时,该方法可以包括:控制主辊的线速度与第二切割线网的长度正相关。
57.在一种实施例中,在第二切割线网的布线过程中,用户可以调节主辊的线速度,随着第二切割线网的长度增加,逐渐增加主辊的线速度。第二切割线网的长度即第一切割线网向出线端运行的过程中,从入线端至第一切割线网靠近入线端一侧的长度。例如,可以通过公式v=ax b控制主辊的线速度,其中符号v为主辊的线速度,x为第二切割线网的长度,a为主辊线速度的变化速率,b为调节参数。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控制主辊的线速度与第二切割线网的长度正相关,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58.实际应用中,在布设第二切割线网的过程中,控制主辊的线速度与第二切割线网的长度正相关,可以快速完成第二切割线网的布线,从而可以提高切割效率。
59.可选地,在控制主辊机构转动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切割线的张力与第二切割线网的长度正相关。
60.在一种实施例中,在第二切割线网的布线过程中,用户可以随着第二切割线网的长度增加,逐渐增加第二切割线网中切割线的张力,使第二切割线网中切割线的张力与第二切割线网的长度正相关。对切割线的张力控制可参考主辊线速度的控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
61.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切割线网的布线过程中,也可以控制主辊的线速度不低于3米每秒(m/s),或者控制主辊的线速度不低于3m/s、且不高于5m/s。同时,也可以控制第二切割线网中切割线的张力不低于2牛顿(n),或者控制第二切割线网中切割线的张力不低于2n、且不高于4n。控制主辊的线速度不低于3m/s、且不高于5m/s可以实现第二切割线网快速稳
定的布线,同理控制第二切割线网中切割线的张力不低于2n、且不高于4n,也可以实现第二切割线网快速稳定的布线。
62.步骤104、将第一切割线网中的切割线导入收线轮,使第二切割线网覆盖出线端。
63.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切割线网运行至出线端之后,用户可以将第一切割线网中的切割线导入收线轮204,使第二切割线网覆盖出线端,此时第二切割线网覆盖整个主辊机构中需要绕设切割线的区域,第二切割线网即图2中可以用于切割硅片的切割线网212。例如,在第一切割线网运行至出线端之后,用户首先停止主辊机构,并去除固定件302,然后将第一切割线网中的线头通过第一收线导轮208、第二收线导轮209和第三收线导轮210牵引至收线轮204,并固定在收线轮204上,再次启动主辊机构,并启动收线轮,使第一切割线网中的切割线向收线轮204运行,直至将第一切割线网中的全部切割线收纳至收线轮轮204,停止主辊机构和收线轮,此时第二切割线网覆盖整个主辊,完成切割线网的布线。
64.实际应用中,主辊表面中相邻的两个线槽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在切割线网的布线过程中,若根据硅片厚度要求,确定需要布设的切割线网中的切割线之间的线间距大于相邻的两个线槽之间的槽间距,在布线过程中,需要用户手动使用器件拨线,控制布线过程中切割线之间的线间距,完成布线。通常情况下,切割线网的长度较大,手动拨线时效率较低,而且手动拨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由于切割线网中的切割线较为密集,手动拨线的方式难以保证布线质量。
65.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在切割线网的布线过程中,采用从放线轮引出的切割线,在主辊机构的入线端布线形成预设长度的第一切割线网,固定第一切割线网中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目标区域内的线间距为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然后控制主辊机构转动,使第一切割线网运行至主辊机构的出线端,以带动放线轮中的切割线在入线端和第一切割线网之间形成线间距为目标线间距的第二切割线网,将第一切割线网中的切割线导入收线轮,使第二切割线网覆盖出线端。先布线形成第一切割线网,第一切割线网中部分区域的线间距控制为目标线间距的预设倍数,然后通过主辊机构驱动第一切割线网运行,在主辊机构中自动布线形成具有目标线间距的第二切割线网,相比于手动拨线布设第二切割线网,布线效率较高,可以缩短布线时间。同时,可以避免手动拨线,提高布线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6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