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污染水体水源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加剧了地表水的水质恶化,导致饮用水水源的各项指标不断降低,污染物种类持续增加,呈现出典型的微污染特性。微污染水是指由于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部分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已经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关于生活饮用水水源水的水质要求,这类水中所含的污染物种类较多,性质复杂,但是浓度较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各种微量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副产物在微污染水中所占比例显著上升,这些成分多数具有三致效应,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3.目前国内自来水厂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主要用来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浊度、色度和病原菌,而对上述各种溶解性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能力很低,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饮用水水质净化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污染水体水源净化装置,提高净水能力,降低微污染水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微污染水体水源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净化腔,所述箱体一侧上方设有与净化腔连通的进水管,所述箱体远离进水管的另一侧中部设有与净化腔连通的出水机构,所述箱体靠近进水管一侧底部设有伸入净化腔内的曝气盘管,所述曝气盘管位于净化腔的上表面开有若干矩形曝气开口,所述曝气盘管位于净化腔内的上方设有有竹炭净化机构,所述箱体上方设有与净化腔连通的清理门,所述清理门位于竹炭净化机构的上方并其相适应,所述净化腔内竹炭净化机构远离进水管的一侧设有竖直的滤水板,所述净化腔内靠近出水机构的一侧内壁设有超滤膜。
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对微污染水进行净化时,首先微污染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净化腔内,曝气盘管输送氧气并通过曝气开口排出,为微污染水提供大量溶解氧以去除挥发性物质与水溶性有害气体,同时竹炭净化机构对微污染水内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与净化,之后滤水板拦截净化后的微污染水中的滤渣,最后通过超滤膜过滤水中的细小颗粒,最后水从出水机构流出,该净化装置提高了净水能力,降低微污染水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同时设有清理门,可方便地更换竹炭净化机构,保证长期的净化效果。
8.优选的,所述竹炭净化机构包括若干竖直竹炭滤板,各所述竖直竹炭滤板通过若干水平竹炭滤板相连接。
9.优选的,各所述竖直竹炭滤板底端均卡接于两相邻曝气开口之间。
10.优选的,所述清理门下方设有若干柔性卡接块,各所述竖直竹炭滤板顶端均卡接
于两相邻卡接块之间。
11.优选的,所述清理门顶部设有提拉把手。
12.优选的,所述出水机构包括与净化腔相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另一端与出水腔相连通,所述出水腔底端开有排水管,所述出水腔内在排水管上方设有与出水腔内壁紧贴的复合过滤层。
13.优选的,所述复合过滤层包括离子交换纤维层,所述离子交换纤维层与排水管上方紧贴,所述离子交换纤维层上表面设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上表面设有机械过滤层。
14.优选的,所述离子交换纤维层为两性离子交换纤维或阳离子交换纤维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
15.优选的,所述机械过滤层内的填充材料为石英砂、硅藻土、无烟煤、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一、当需要对微污染水进行净化时,首先微污染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净化腔内,曝气盘管输送氧气并通过曝气开口排出,为微污染水提供大量溶解氧以去除挥发性物质与水溶性有害气体,同时竹炭净化机构对微污染水内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与净化,之后滤水板拦截净化后的微污染水中的滤渣,最后通过超滤膜过滤水中的细小颗粒,最后水从出水机构流出,该净化装置提高了净水能力,降低微污染水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同时设有清理门,可方便地更换竹炭净化机构,保证长期的净化效果;
18.二、竖直竹炭滤板与水平竹炭滤板交错设置,提高净化与过滤效果,同时曝气开口同时起到卡接固定竖直竹炭滤板的作用,减小卡接组件的设置,减小成本,也能确保曝气开口对准两竖直竹炭滤板之间的空处,起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19.三、净化完成后的微污染水通过出水管,进入出水腔,最后微污染水在被复合过滤层净化后从排水管排出,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竹炭净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箱体;2、净化腔;3、进水管;41、出水管;42、出水腔;43、复合过滤层;431、机械过滤层;432、活性炭层;433、离子交换纤维层;44、排水管;51、曝气盘管;52、曝气开口;61、竖直竹炭滤板;62、水平竹炭滤板;7、滤水板;8、超滤膜;9、卡接块;10、提拉扳手;11、清理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一种微污染水体水源净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设有净化腔2,箱体1一侧上方设有与净化腔2连通的进水管3,箱体1远离进水管3的另一侧中部设有与净水腔连通的出水机构,箱体1靠近进水管3一侧底部设有伸入净化腔2内的曝气盘管51,曝气盘管51位于净化腔2的上表面开有若干矩形曝气开口52,曝气盘管51位于净化腔2内的上方设有有竹炭净化机构,箱体1上方设有与净化腔2连通的清理门11,清理门11位于竹炭净化
机构的上方并其相适应,净化腔2内竹炭净化机构远离进水管3的一侧设有竖直的滤水板7,净化腔2内靠近出水机构的一侧内壁设有超滤膜8。
25.如图1所示,当需要对微污染水进行净化时,首先微污染水通过进水管3 进入净化腔2内,曝气盘管51输送氧气并通过曝气开口52排出,为微污染水提供大量溶解氧以去除挥发性物质与水溶性有害气体,同时竹炭净化机构对微污染水内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与净化,之后滤水板7拦截净化后的微污染水中的滤渣,最后通过超滤膜8过滤水中的细小颗粒,最后水从出水机构流出,该净化装置提高了净水能力,降低微污染水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同时设有清理门11,可方便地更换竹炭净化机构,保证长期的净化效果。
26.如图1-2所示,竹炭净化机构包括若干竖直竹炭滤板61,各竖直竹炭滤板 61通过若干水平竹炭滤板62相连接;各竖直竹炭滤板61底端均卡接于两相邻曝气开口52之间;竖直竹炭滤板61与水平竹炭滤板62交错设置,提高净化与过滤效果,同时曝气开口52同时起到卡接固定竖直竹炭滤板61的作用,减小卡接组件的设置,减小成本,也能确保曝气开口52对准两竖直竹炭滤板61之间的空处,起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27.如图1所示,清理门11下方设有若干柔性卡接块9,各竖直竹炭滤板61 顶端均卡接于两相邻卡接块9之间;更换竹炭净化机构完成后,盖上清理门11 即可对竖直竹炭滤板61顶部进行卡接固定。
28.如图1所示,清理门11顶部设有提拉把手,可通过提拉扳手10方便地实现对清理门11的开关。
29.如图1所示,出水机构包括与净水腔相连通的出水管41,出水管41另一端与出水腔42相连通,出水腔42底端开有排水管44,出水腔42内在排水管 44上方设有与出水腔42内壁紧贴的复合过滤层43;净化完成后的微污染水通过出水管41,进入出水腔42,最后微污染水在被复合过滤层43净化后从排水管44排出,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30.如图1所示,复合过滤层43包括离子交换纤维层433,离子交换与吸附作用可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离子交换纤维层433与排水管44上方紧贴,离子交换纤维层433上表面设有活性炭层432,吸附小颗粒,活性炭层432上表面设有机械过滤层431,起到传统的污水过滤效果。
31.离子交换纤维层433为两性离子交换纤维或阳离子交换纤维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机械过滤层431内的填充材料为石英砂、硅藻土、无烟煤、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可根据当地水质与污染情况进行适应性配置。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微污染水体水源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净化腔(2),所述箱体(1)一侧上方设有与净化腔(2)连通的进水管(3),所述箱体(1)远离进水管(3)的另一侧中部设有与净化腔(2)连通的出水机构,所述箱体(1)靠近进水管(3)一侧底部设有伸入净化腔(2)内的曝气盘管(51),所述曝气盘管(51)位于净化腔(2)的上表面开有若干矩形曝气开口(52),所述曝气盘管(51)位于净化腔(2)内的上方设有竹炭净化机构,所述箱体(1)上方设有与净化腔(2)连通的清理门(11),所述清理门(11)位于竹炭净化机构的上方并其相适应,所述净化腔(2)内竹炭净化机构远离进水管(3)的一侧设有竖直的滤水板(7),所述净化腔(2)内靠近出水机构的一侧内壁设有超滤膜(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污染水体水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净化机构包括若干竖直竹炭滤板(61),各所述竖直竹炭滤板(61)通过若干水平竹炭滤板(6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污染水体水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竖直竹炭滤板(61)底端均卡接于两相邻曝气开口(5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污染水体水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门(11)下方设有若干柔性卡接块(9),各所述竖直竹炭滤板(61)顶端均卡接于两相邻卡接块(9)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污染水体水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门(11)顶部设有提拉把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污染水体水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机构包括与净化腔(2)相连通的出水管(41),所述出水管(41)另一端与出水腔(42)相连通,所述出水腔(42)底端开有排水管(44),所述出水腔(42)内在排水管(44)上方设有与出水腔(42)内壁紧贴的复合过滤层(4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污染水体水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滤层(43)包括离子交换纤维层(433),所述离子交换纤维层(433)与排水管(44)上方紧贴,所述离子交换纤维层(433)上表面设有活性炭层(432),所述活性炭层(432)上表面设有机械过滤层(43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污染水体水源净化装置,涉及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净化腔,箱体一侧上方设有与净化腔连通的进水管,箱体远离进水管的另一侧中部设有与净水腔连通的出水机构,箱体靠近进水管一侧底部设有伸入净化腔内的曝气盘管,曝气盘管位于净化腔的上表面开有若干矩形曝气开口,曝气盘管位于净化腔内的上方设有有竹炭净化机构,箱体上方设有与净化腔连通的清理门,清理门位于竹炭净化机构的上方并其相适应,净化腔内竹炭净化机构远离进水管的一侧设有竖直的滤水板,净化腔内靠近出水机构的一侧内壁设有超滤膜;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净水能力,降低微污染水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降低微污染水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降低微污染水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葛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原青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