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2-23  10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喷涂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


    背景技术:

    2.汽车润滑油分为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半合成润滑油等几类。润滑油是由天然气与原油提炼的碳氢化合物配制而成,国际上没有合成油之明确定义,一般以润滑油中含有pao即称为合成机油。作用:活塞和汽缸之间,主轴和轴瓦之间均存在着快速的相对滑动,要防止零件过快的磨损,则需要在两个滑动表面间建立油膜。有足够厚度的油膜将相对滑动的零件表面隔开,从而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
    3.汽车零部件通常需要定期喷涂润滑剂,以达到减小摩擦力,防止零件过快磨损,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或是吸咐在零件表面防止水、空气、酸性物质及有害气体与零件的接触等作用。现有的润滑剂的喷涂大多为工人徒手从瓶装润滑剂挤出至手中,再对零部件进行喷涂,这中喷涂方式,工人皮肤长期与润滑剂接触,不利于对手部皮肤的保护,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同时手动喷涂,速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并且在喷涂时较为随意,不注重对零部件表面的清灰等处理,润滑剂不能于零部件充分附着,进而无法实现其最大使用价值,同时现有的润滑剂通常为瓶装放在特定的地方,因而工人不可能随时随身携带,就算携带,在缺乏专业工具的情况下也无法完成润滑剂的喷涂,便捷性较差。
    4.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无需将手于润滑剂接触就能实现其喷涂,喷涂速度较快,同时具备清灰功能,能有效使得润滑剂充分附着在零部件的表面的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7.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包括有外壳,在所述外壳左侧连通设有能放置润滑剂的喷头,所述喷头左侧呈带有出口的漏斗形,在所述喷头内活动设有推板,在所述喷头下方位于外壳左侧固定有下壳,在所述下壳内设有能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清洁的清洁部件,在所述外壳内右侧设有能带动推板沿着喷头内移动的移动机构,在所述外壳内的下方左侧设有能驱动清洁部件运作的驱动机构。
    8.进一步的,在所述下壳下方中部设有第一放置槽,在所述第一放置槽前后两侧位于下壳下方设有第二放置槽,在所述外壳内的左侧下方设有排尘管,所述排尘管和第二放置槽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清洁部件包括横向活动插接在第一放置槽内的清洁辊,在所述第二放置槽内均活动插接有能将灰尘往排尘管输送的转动辊,在所述转动辊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斜向叶片,在所述排尘管内横向插接有扇叶轮。
    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外壳内右侧固定有第一电机座,在所述第一电机座上横向固定有第一电机,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有螺杆,在所述推板右侧活动套设有套筒,在所述套筒内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扭合在螺纹孔内。
    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外壳内左侧下方的第二电机座,在所述第二电机座上横向固定有第二电机,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在所述左侧固定有第一直齿轮,在所述转动辊插接端均固定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和第一直齿轮啮合,在所述扇叶轮插接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直齿轮中部和清洁辊插接端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排尘管贯穿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下方设有能收集灰尘的收集壳,所述排尘管贯穿设置在收集壳内。
    13.优选的,在所述外壳上方固定有把手,在所述把手左侧位于外壳上方设有控制面板,在所述喷头右侧上方连通设有放料口,所述放料口上盖合有盖子。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可实现在需要对汽车零部件时,先是通过使用者使用控制面板控制驱动机构启动,使得驱动机构驱动下壳内的清洁部件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清洁,清洁后的灰尘输送到收集壳内,而后使用者通过把手带动外壳和喷头往汽车零部件移动,再而通过使用控制面板命令移动机构驱动带动推板沿着喷头内移动,使得推板将润滑剂往带有出口的漏斗形的喷头左侧输出,最后润滑剂掉落在汽车零件上,对比现有技术,能免去需要人手进行喷涂,同时能在喷涂前先对汽车零件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示意图之一。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示意图之二。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之一。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之二。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1处放大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喷头;3、推板;4、下壳;5、清清洁部件;100、移动机构;200、驱动机构;41、第一放置槽;42、第二放置槽;43、排尘管;51、清洁辊;52、转动辊;53、斜向叶片; 54、扇叶轮;101、第一电机座;102、第一电机;103、螺杆;104、套筒;105、螺纹孔;201、第二电机座;202、第二电机;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一直齿轮;205、第二直齿轮;206、第二锥齿轮; 431、收集壳;11、把手;12、控制面板;13、放料口;14、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具体实施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不同实施例或实例。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或实例且不希望具限制性。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标号标示,如重复的数字及/或字母。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24.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的用词,像是“在

    下方”、“下侧”、“由内而外”、“上方”、“上侧”及类似的用词,这些关系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关系词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其中使用的空间相关形容词也可相同地照着解释,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6.如图1至6所示的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1,在所述外壳1上方固定有把手11,在所述把手 11左侧位于外壳1上方设有控制面板12,在所述喷头2右侧上方连通设有放料口13,所述放料口13上盖合有盖子14,在所述外壳1左侧连通设有能放置润滑剂的喷头2,所述喷头2左侧呈带有出口的漏斗形,在所述喷头2内活动设有推板3,在所述喷头2下方位于外壳 1左侧固定有下壳4,在所述下壳4下方中部设有第一放置槽41,在所述第一放置槽41前后两侧位于下壳4下方设有第二放置槽42,在所述外壳1内的左侧下方设有排尘管43,所述排尘管43贯穿外壳1 设置,在所述外壳下方设有能收集灰尘的收集壳431,所述排尘管43 贯穿设置在收集壳431内,所述排尘管43和第二放置槽42连通,在所述下壳4内设有能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清洁的清洁部件5,所述清洁部件5包括横向活动插接在第一放置槽41内的清洁辊51,在所述第二放置槽42内均活动插接有能将灰尘往排尘管43输送的转动辊52,在所述转动辊52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斜向叶片53,在所述排尘管43 内横向插接有扇叶轮54,在所述外壳1内右侧设有能带动推板3沿着喷头2内移动的移动机构100,在所述外壳1内的下方左侧设有能驱动清洁部件5运作的驱动机构200,在需要对汽车零部件时,先是通过使用者使用控制面板12控制驱动机构200启动,使得驱动机构 200驱动下壳4内的清洁部5件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清洁,清洁部5运作时先是通过第一放置槽41内的清洁辊51将汽车零部件上的灰尘进行扫除,扫除出的灰尘通过第二放置槽42能的转动辊52带动斜向叶片53转动,使得斜向叶片53带动气流将灰尘往排尘管43吸附,同时排尘管43内的扇叶轮54将灰尘往收集壳431输送,清洁后的灰尘输送到收集壳431内,而后使用者通过把手11带动外壳1和喷头5 往汽车零部件移动,再而通过使用控制面板12命令移动机构2000驱动带动推板3沿着喷头2内移动,使得推板3将润滑剂往带有出口的漏斗形的喷头2左侧输出,最后润滑剂掉落在汽车零件上,在需要增加润滑剂时通过使用者将润滑剂往放料口13内添加,最后盖上盖子 14,对比现有技术,能免去需要人手进行喷涂,同时能在喷涂前先对汽车零件进行清洁。
    27.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机构100包括外壳1内右侧固定有第一电机座101,在所述第一电机座101上横向固定有第一电机102,在所述第一电机102输出端固定有螺杆103,在所述推板3右侧活动套设有套筒104,在所述套筒104内设有螺纹孔105,所述螺杆103扭合在螺纹孔105内,通过电源接通固定在第一电机座101上的第一电机 102驱动,使得第一电机102输出端带动螺杆103转动,在螺杆103 转动时,通过带动螺纹孔105带动套筒104移动,使得套筒104带动推板3移动。
    28.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机构200包括固定在外壳1内左侧下方的第二电机座201,在所述第二电机座201上横向固定有第二电机202,在所述第二电机202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
    齿轮203,在所述左侧固定有第一直齿轮204,在所述转动辊52插接端均固定有第二直齿轮205,所述第二直齿轮205和第一直齿轮204啮合,在所述扇叶轮54插接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206,所述第二锥齿轮206和第一锥齿轮203啮合,所述第一直齿轮204中部和清洁辊51插接端固定连接,通过电源接通固定在第二电机座201上的第二电机202上,使得第二电机 202输出端带动第一锥齿轮203和第一直齿轮204同时转动,此时第一锥齿轮203带动第二锥齿轮206转动,第二锥齿轮206带动扇叶轮 54转动,第一直齿轮204同时带动第一直齿轮205和清洁辊51转动,第一直齿轮205带动清洁辊51转动。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1),在所述外壳(1)左侧连通设有能放置润滑剂的喷头(2),所述喷头(2)左侧呈带有出口的漏斗形,在所述喷头(2)内活动设有推板(3),在所述喷头(2)下方位于外壳(1)左侧固定有下壳(4),在所述下壳(4)内设有能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清洁的清洁部件(5),在所述外壳(1)内右侧设有能带动推板(3)沿着喷头(2)内移动的移动机构(100),在所述外壳(1)内的下方左侧设有能驱动清洁部件(5)运作的驱动机构(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壳(4)下方中部设有第一放置槽(41),在所述第一放置槽(41)前后两侧位于下壳(4)下方设有第二放置槽(42),在所述外壳(1)内的左侧下方设有排尘管(43),所述排尘管(43)和第二放置槽(4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件(5)包括横向活动插接在第一放置槽(41)内的清洁辊(51),在所述第二放置槽(42)内均活动插接有能将灰尘往排尘管(43)输送的转动辊(52),在所述转动辊(52)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斜向叶片(53),在所述排尘管(43)内横向插接有扇叶轮(5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00)包括外壳(1)内右侧固定有第一电机座(101),在所述第一电机座(101)上横向固定有第一电机(102),在所述第一电机(102)输出端固定有螺杆(103),在所述推板(3)右侧活动套设有套筒(104),在所述套筒(104)内设有螺纹孔(105),所述螺杆(103)扭合在螺纹孔(105)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0)包括固定在外壳(1)内左侧下方的第二电机座(201),在所述第二电机座(201)上横向固定有第二电机(202),在所述第二电机(202)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203),在所述左侧固定有第一直齿轮(204),在所述转动辊(52)插接端均固定有第二直齿轮(205),所述第二直齿轮(205)和第一直齿轮(204)啮合,在所述扇叶轮(54)插接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206),所述第二锥齿轮(206)和第一锥齿轮(203)啮合,所述第一直齿轮(204)中部和清洁辊(51)插接端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管(43)贯穿外壳(1)设置,在所述外壳下方设有能收集灰尘的收集壳(431),所述排尘管(43)贯穿设置在收集壳(431)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1)上方固定有把手(11),在所述把手(11)左侧位于外壳(1)上方设有控制面板(12),在所述喷头(2)右侧上方连通设有放料口(13),所述放料口(13)上盖合有盖子(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汽车零部件的润滑剂喷枪,包括有外壳,在所述外壳左侧连通设有能放置润滑剂的喷头,所述喷头左侧呈带有出口的漏斗形,在所述喷头内活动设有推板,在所述喷头下方位于外壳左侧固定有下壳,在所述下壳内设有能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清洁的清洁部件,在所述外壳内右侧设有能带动推板沿着喷头内移动的移动机构,在所述外壳内的下方左侧设有能驱动清洁部件运作的驱动机构,对比现有技术,能免去需要人手进行喷涂,同时能在喷涂前先对汽车零件进行清洁。先对汽车零件进行清洁。先对汽车零件进行清洁。


    技术研发人员:罗达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日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3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