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2-24  11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3.目前的建筑幕墙在安装时,除使用膨胀螺栓固定外,许多幕墙仍需要打固定胶进行固定,这种安装方式一方面不便操作,另一方面安装流程不够简单,影响安装效率。为此,发明人综合各类因素提出了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座体,座体上预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放置凹槽,幕墙板的边角抵至放置凹槽内形成支撑固定,安装座上靠中间位置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四个固定孔,安装座正面通过螺丝拧入固定孔内固定有上盖板,安装座背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膨胀螺栓。
    7.安装时先将第一膨胀螺栓打入建筑墙体内形成固定,然后将座体安装在第一膨胀螺栓上,每次安装时,先安装幕墙板的底部两角,将幕墙板的底部两角对至座体的放置凹槽内,然后将上盖板固定,再安装顶部两角的座体,将幕墙板的顶部两角抵至对应座体的放置凹槽内,再安装上盖板,完成对一块幕墙板的固定,固定方式简单,安装便捷快速。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幕墙板后侧中间位置通过螺丝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上预设有卡槽,卡槽内穿有第二膨胀螺栓,第一膨胀螺栓打入墙体后,紧接打入第二膨胀螺栓,第二膨胀螺栓对应至每张幕墙板的中间位置,幕墙板底部两角放置固定时,幕墙板保持与墙体平行向下放置,使第二膨胀螺栓的螺杆同步抵至卡槽,从而增加每张幕墙板的固定点,进一步提升幕墙的安装牢固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架内侧的第二膨胀螺栓端部焊接固定有螺母,避免幕墙板向外移动,确保固定稳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膨胀螺栓的外露螺杆与安装座之间设有包套,将外露的螺杆进行包覆,降低其受到的气候环境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提升整个幕墙的安装安全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包套由耐候硅橡胶制成,使用方便,对膨胀螺栓的螺杆防护效果也明显。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本实用新型中先安装幕墙板的底部两角,将幕墙板的底部两角对至座体的放置凹槽内,然后将上盖板固定,再安装顶部两角的座体,将幕墙板的顶部两角抵至对应座体的放置凹槽内,再安装上盖板,完成对一块幕墙板的固定,固定方式简单,安装便捷快速;
    14.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第一膨胀螺栓的外露螺杆与安装座之间设有包套,将外露的螺杆进行包覆,降低其受到的气候环境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提升整个幕墙的安装安全性;
    15.3、本实用新型中该建筑幕墙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快速,安装稳定性好,安全程度高。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17.图2为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中幕墙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膨胀螺栓;2、安装座;21、座体;22、上盖板;23、固定孔;24、放置凹槽;25、固定架;26、卡槽;27、第二膨胀螺栓;28、螺母;3、包套;4、幕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1.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2,安装座2包括座体21,座体21上预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放置凹槽24,幕墙板4的边角抵至放置凹槽24内形成支撑固定,安装座2上靠中间位置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四个固定孔23,安装座2正面通过螺丝拧入固定孔23内固定有上盖板22,安装座2背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膨胀螺栓1,;
    22.幕墙板4后侧中间位置通过螺丝安装有固定架25,固定架25上预设有卡槽26,卡槽26内穿有第二膨胀螺栓27,固定架25内侧的第二膨胀螺栓27端部焊接固定有螺母28。
    23.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2,安装座2包括座体21,座体21上预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放置凹槽24,幕墙板4的边角抵至放置凹槽24内形成支撑固定,安装座2上靠中间位置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四个固定孔23,安装座2正面通过螺丝拧入固定孔23内固定有上盖板22;
    24.幕墙板4后侧中间位置通过螺丝安装有固定架25,固定架25上预设有卡槽26,卡槽26内穿有第二膨胀螺栓27,固定架25内侧的第二膨胀螺栓27端部焊接固定有螺母28;
    25.安装座2背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膨胀螺栓1,第一膨胀螺栓1的外露螺杆与安装座2之间设有包套3,包套3由耐候硅橡胶制成。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安装时先将第一膨胀螺栓1打入建筑墙体内形成固定,然后将座体21安装在第一膨胀螺栓1上,此时将包套3包于墙体外露的第一膨胀螺栓1螺杆上,每次安装时,先安装幕墙板4的底部两角,将幕墙板4的底部两角对至座体21的放置凹槽24内,然后将上盖板22固定,再安装顶部两角的座体21,将幕墙板4的顶部两角抵至对应座体21的放置凹槽24内,再安装上盖板22,幕墙板4底部两角放置固定时,幕墙板4保持与墙体
    平行向下放置,使第二膨胀螺栓27的螺杆同步抵至卡槽26,从而增加每张幕墙板4的固定点,完成对一块幕墙板的固定,固定方式简单,安装便捷快速。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包括座体(21),座体(21)上预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放置凹槽(24),幕墙板(4)的边角抵至放置凹槽(24)内形成支撑固定,安装座(2)上靠中间位置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四个固定孔(23),安装座(2)正面通过螺丝拧入固定孔(23)内固定有上盖板(22),安装座(2)背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膨胀螺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板(4)后侧中间位置通过螺丝安装有固定架(25),固定架(25)上预设有卡槽(26),卡槽(26)内穿有第二膨胀螺栓(2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5)内侧的第二膨胀螺栓(27)端部焊接固定有螺母(28)。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螺栓(1)的外露螺杆与安装座(2)之间设有包套(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套(3)由耐候硅橡胶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座体,座体上预设有四个相互对称的放置凹槽,幕墙板的边角抵至放置凹槽内形成支撑固定,安装座上靠中间位置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四个固定孔,安装座正面固定孔内固定有上盖板,安装座背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膨胀螺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幕墙安装结构,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安装时先将第一膨胀螺栓打入建筑墙体内形成固定,然后将座体安装在第一膨胀螺栓上,先将幕墙板的底部两角对至座体的放置凹槽内,然后将上盖板固定,再安装顶部两角的座体,将幕墙板的顶部两角抵至对应座体的放置凹槽内,再安装上盖板,完成对一块幕墙板的固定,固定方式简单,安装便捷快速。便捷快速。便捷快速。


    技术研发人员:苟宗刚 鲜斌 李英霞 张少金 白震川 赵俊杰 陈世梁 王以哲 田华民 刘琳 谭时清 沈艳秋 张晓鑫 米波 刘兵 何全安 王广刚 徐海儒 胡英雄 和灵君 白立祥 樊志军 刘承志 王武德 苟松涛 贾帅超 杨红光 杨高强 刘亮 孙然 娄翠玲 张梦雪 吴小芹 项楠 鲜晓 曾湘 王余粮 郑丽杰 杨慧慧 王勇杰 倪建强 李强 黄少为 苟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装伟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3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