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专业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管理。主要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工程用设计台无法调节台面的大小,无法适用不同类型的设计工作,不同大小的设计设备无法搬运到台面上,严重影响了设计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工程用设计台无法调节台面的大小,无法适用不同类型的设计工作,不同大小的设计设备无法搬运到台面上,严重影响了设计工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包括设计台本体、u形板、面积扩张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u形板套设在设计台本体的外侧,u形板内设置有多个面积扩张机构,多个面积扩张机构从左往右均匀排列设置并位于设计台本体的下侧,设计台本体内设置有定位机构,设计台本体右侧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插槽内设置有插杆,插杆的右端与u形板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插杆的下表面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槽。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面积扩张机构包括位于u形板内的支撑板,支撑板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背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弹簧与限位槽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限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杆,u形杆位于支撑板上表面开设的两个限位孔内。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限位块的正面和支撑板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两个滑槽分别开设在u形板内壁的前后两侧面,两个滑块的相远离面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卡块,卡块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凹槽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卡块卡入至u形板外表面对应位置开设的卡孔内,卡块的数量与滑块的数量相同。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开设在设计台本体上表面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按压板,按压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通过滑杆固定连接有定位板。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滑杆的外侧套设有滑套,滑套固定连接在容纳槽内,滑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杆的外表面和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板的一侧面开设有定位孔。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设计台本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右侧面的四角处均贯穿有螺栓,所述u形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u形板和面积扩张机构,其中u形板移动时面积扩张机构逐渐露出不再位于设计台本体的下侧,控制面积扩充机构中的支撑板向上移动至最高处,此时支撑板与设计台本体处于同一水平面,有效扩大了设计台本体的工作面积,方便在台面上放置更多的设备,适用与不同的设计工作,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同时调节支撑板上移的数量对支撑面积进行调节,通过组装不同数量的支撑板让人们使用更加方便。
18.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其中定位板配合定位孔对定位槽进行固定,达到插杆的固定效果,插杆被固定后u形板也被固定住,此时u形板移动至任意位置时都能够被有效固定住,u形板不会随意移动,不会对设计工作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中面积扩张机构分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中定位机构分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例说明:
23.1、设计台本体;2、安装板;3、螺栓;4、u形板;5、卡孔;6、固定杆;7、万向轮;8、面积扩张机构;81、支撑板;82、滑块;83、限位孔;84、u形杆;85、第一弹簧;86、限位块;87、第二弹簧;88、卡块;89、凹槽;9、定位机构;91、按压板;92、滑杆;93、第三弹簧;94、定位板;95、定位孔;10、插槽;11、定位槽;12、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包括设计台本体1、u形板4、面积扩张机构8和定位机构9,所述u形板4套设在设计台本体1的外侧,u形板4内设置有多个面积扩张机构8,多个面积扩张机构8从左往右均匀排列设置并位于设计台本体1的下侧,所述面积扩张机构8包括位于u形板4内的支撑板81,支撑板81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块86,限位块86背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弹簧85与限位槽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限位块8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杆84,u形杆84位于支撑板81上表面开设的两个限位孔83内,所述限位块86的正面和支撑板81的背面均固定
连接有滑块82,滑块82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两个滑槽分别开设在u形板4内壁的前后两侧面,两个滑块82的相远离面均开设有凹槽89,凹槽89内设置有卡块88,卡块88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87与凹槽89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卡块88卡入至u形板4外表面对应位置开设的卡孔5内,卡块88的数量与滑块82的数量相同;
26.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支撑板81时,控制支撑板81向上移动后,其中第二弹簧87通过自身弹力伸长顶动卡块88卡入至卡孔5内,同时滑块82被固定住,此时支撑板81被固定住,支撑板81配合设计台本体1有效增加设计台本体1面面积,按压两个卡块88相互靠近,此时卡块88不再卡入至卡孔5内,此时支撑板81不需要使用时能够控制其移动至初始位置,当支撑板81使用出现磨损需要更换时,拨动u形杆84移动带动限位块86在限位槽内向后移动,此时滑块82不再位于滑槽内,取出支撑板81对其拆卸并完成更换,其中第一弹簧85通过自身弹力伸长,限位块86带动滑块82紧致卡在滑槽内不会自动脱离。
27.设计台本体1内设置有定位机构9,设计台本体1右侧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插槽10,插槽10内设置有插杆12,插杆12的右端与u形板4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插杆12的下表面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1,所述定位机构9包括开设在设计台本体1上表面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按压板91,按压板91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通过滑杆92固定连接有定位板94,所述滑杆92的外侧套设有滑套,滑套固定连接在容纳槽内,滑杆92的外侧套设有第三弹簧93,第三弹簧93的两端分别与滑杆92的外表面和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板94的一侧面开设有定位孔95;
28.实施方式具体为:当需要调节u形板4的位置时,控制按压板91向下移动,按压板91通过滑杆92带动定位板94向下移动,此时定位板94不再卡在定位槽11内,此时控制插杆12随意移动即可,当插杆1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松开按压板91,在第三弹簧93弹力伸长的作用下,第三弹簧93顶动滑杆92带动定位板94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此时定位板94卡入至不同的容纳槽内达到对插杆12的固定效果。
29.所述设计台本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右侧面的四角处均贯穿有螺栓3,所述u形板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固定杆6,固定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7;
30.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螺栓3将安装板2固定安装在墙体上,达到对设计台本体1的固定效果,在固定杆6和万向轮7的作用下,u形板4能够得到有效支撑,支撑板81在被使用时不会受到影响。
31.工作原理:使用时,如果需要扩大支撑面积,控制按压板91向下移动,按压板91通过滑杆92带动定位板94向下移动,此时定位板94不再卡在定位槽11内,此时控制插杆12随意移动即可,此时u形板4能够随意移动至任意位置,使用支撑板81时,控制支撑板81向上移动后,其中第二弹簧87通过自身弹力伸长顶动卡块88卡入至卡孔5内,同时滑块82被固定住,此时支撑板81被固定住,支撑板81配合设计台本体1有效增加设计台本体1面面积。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包括设计台本体(1)、u形板(4)、面积扩张机构(8)和定位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4)套设在设计台本体(1)的外侧,u形板(4)内设置有多个面积扩张机构(8),多个面积扩张机构(8)从左往右均匀排列设置并位于设计台本体(1)的下侧,设计台本体(1)内设置有定位机构(9),设计台本体(1)右侧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插槽(10),插槽(10)内设置有插杆(12),插杆(12)的右端与u形板(4)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插杆(12)的下表面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积扩张机构(8)包括位于u形板(4)内的支撑板(81),支撑板(81)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块(86),限位块(86)背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弹簧(85)与限位槽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限位块(8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杆(84),u形杆(84)位于支撑板(81)上表面开设的两个限位孔(8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6)的正面和支撑板(81)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82),滑块(82)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两个滑槽分别开设在u形板(4)内壁的前后两侧面,两个滑块(82)的相远离面均开设有凹槽(89),凹槽(89)内设置有卡块(88),卡块(88)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87)与凹槽(89)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卡块(88)卡入至u形板(4)外表面对应位置开设的卡孔(5)内,卡块(88)的数量与滑块(82)的数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9)包括开设在设计台本体(1)上表面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按压板(91),按压板(91)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通过滑杆(92)固定连接有定位板(9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92)的外侧套设有滑套,滑套固定连接在容纳槽内,滑杆(92)的外侧套设有第三弹簧(93),第三弹簧(93)的两端分别与滑杆(92)的外表面和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板(94)的一侧面开设有定位孔(9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台本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右侧面的四角处均贯穿有螺栓(3),所述u形板(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固定杆(6),固定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模块化建筑工程设计用设计台,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设计台本体、U形板、面积扩张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U形板套设在设计台本体的外侧,U形板内设置有多个面积扩张机构,多个面积扩张机构从左往右均匀排列设置并位于设计台本体的下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U形板和面积扩张机构,其中U形板移动时面积扩张机构逐渐露出不再位于设计台本体的下侧,控制面积扩充机构中的支撑板向上移动至最高处,此时支撑板与设计台本体处于同一水平面,有效扩大了设计台本体的工作面积,同时调节支撑板上移的数量对支撑面积进行调节,通过组装不同数量的支撑板让人们使用更加方便。更加方便。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郑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南湖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