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2-26  7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外筒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2.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减震器主要用于抑制弹簧吸震反馈时的冲击以及从弹簧表面吸收的冲击。减震器加工过程中,通常在减震器外筒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加工有三个或六个用于卡装弹簧盘的弹簧盘支撑块,车间工作人员通俗的称弹簧盘支撑块为鼓包结构。如何在减震器外筒上加工弹簧盘支撑块,从而使同一规格型号的各减震器外筒上的弹簧盘支撑块形状大小一致、以及使每个减震器外筒上的各弹簧盘支撑块均匀分布于对应减震器外筒的圆周上一直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成型一致性好、加工效率高的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包括:模座、定模、八瓣形胀模和胀模棒;定模固定设置于模座的顶部,在定模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模腔,模腔壁轮廓与成品减震器外筒上处于弹簧盘支撑块组处的外筒外轮廓对应匹配;在模座顶部上设置有供胀模棒竖向插入的容纳孔,八瓣形胀模放置于模腔中后搁置于容纳孔处的模座顶部;所述的八瓣形胀模由八瓣胀模块、至少一根上部橡皮圈、至少一根下部橡皮圈构成,在各胀模块的上段外壁上均向内开设有上部环向嵌入槽,在各胀模块的下段外壁上均向内开设有下部环向嵌入槽,各胀模块上、处于上部环向嵌入槽和下部环向嵌入槽之间的胀模块外壁轮廓与成品减震器外筒上处于弹簧盘支撑块组处的弹簧盘支撑块的内壁轮廓对应匹配;各胀模块依次顺序环向环绕放置后,各上部橡皮圈卡箍于八瓣胀模块的上部环形嵌入槽中,各下部橡皮圈卡箍于八瓣胀模块的下部环形嵌入槽中,八瓣胀模块在各上部橡皮圈及各下部橡皮圈的共同弹力作用下向内合拢,处于合拢状态的八瓣形胀模中的各胀模块的内壁合围构成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八棱锥形通孔,且处于合拢状态的八瓣形胀模的最大外轮廓直径小于外筒的内孔径,在处于合拢状态的八瓣形胀模外的模座顶部上设置有供外筒竖向插入的环状凹槽;胀模棒下段为与八棱锥形通孔对应匹配的八棱锥形柱体结构,胀模棒从八瓣形胀模顶部伸入八棱锥形通孔中后逐渐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八棱锥形柱体结构迫使八瓣胀模块克服各上部橡皮圈及各下部橡皮圈的弹力向外胀开。
    5.其中,容纳孔的最佳位置优选:容纳孔的轴线与模腔的轴线重叠处的位置,即容纳孔与模腔同轴线。
    6.模座可以采用整体结构,通过在整体结构的模座上开设容纳孔及环状凹槽,以余
    留胀模棒在向下运动、使八瓣形胀模胀开过程中胀模棒的运动空间,以及余留减震器外筒上需要成型区域放置于模腔中时减震器外筒下段所需占用的容纳空间。
    7.模座当然也可以采用分体组装结构,具体如下:所述的模座由外模座、内模座和底座构成,在外模座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空腔,底座上部从外模座底部伸入安装空腔后固定安装于外模座底部,内模座放置于安装空腔中后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且内模座与外模座之间的中空夹层形成环状凹槽,容纳孔位于内模座的顶部。
    8.其中,底座固定安装于外模座底部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在安装空腔下段设置有内螺纹段,在底座上部设置有与内螺纹段对应匹配的外螺纹段,底座通过外螺纹段旋于内螺纹段上,从而使底座上部固定于外模座底部。
    9.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该套加工模具可以安装于能驱动胀模棒上下运动的驱动设备上,以实现自动加工。使胀模棒上段为螺杆结构,螺杆结构的外径小于胀模棒的最大直径,在螺杆结构和八棱锥形柱体结构之间的胀模棒上开设有水平方向贯穿的连接通孔,通过螺杆结构及连接通孔以实现胀模棒能稳固安装于驱动设备上的目的。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模、八瓣形胀模和胀模棒实现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成型加工,操作十分简便,使用成本低,省时省力且同批次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成型一致性好、对提高最后成品减震器的质量提供了有益作用。
    附图说明
    11.图1是减震器外筒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图2中定模、八瓣形胀模和胀模棒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的使用状态图。
    15.图5是八瓣形胀模处于合拢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16.图6是八瓣形胀模处于胀开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17.图7是胀模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9.减震器外筒1上周向环绕设置有由若干环向均匀分布的弹簧盘支撑块11构成的弹簧盘支撑块组,如图1所示,用于卡装弹簧盘。本技术中所述的加工模具用于成型加工减震器外筒1上的弹簧盘支撑块组。
    20.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包括:模座、定模5、八瓣形胀模6和胀模棒7。定模5固定设置于模座的顶部,在定模5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模腔51,模腔51的模腔壁轮廓与成品减震器外筒1上处于弹簧盘支撑块组处的外筒外轮廓对应匹配。在模座顶部上设置有供胀模棒7竖向插入的容纳孔31。八瓣形胀模6放置于模腔51中后搁置于容纳孔31处的模座顶部。
    21.所述的八瓣形胀模6由八瓣胀模块61、至少一根上部橡皮圈81、至少一根下部橡皮
    圈82构成,在各胀模块61的上段外壁上均向内开设有上部环向嵌入槽63,在各胀模块61的下段外壁上均向内开设有下部环向嵌入槽64,各胀模块61上、处于上部环向嵌入槽63和下部环向嵌入槽64之间的胀模块外壁轮廓65与成品减震器外筒上处于弹簧盘支撑块组处的弹簧盘支撑块11的内壁轮廓对应匹配。各胀模块61依次顺序环向环绕放置后,各上部橡皮圈81卡箍于八瓣胀模块61的上部环形嵌入槽63中,各下部橡皮圈82卡箍于八瓣胀模块61的下部环形嵌入槽64中,八瓣胀模块61在各上部橡皮圈81及各下部橡皮圈82的共同弹力作用下向内合拢,如图5所示,处于合拢状态的八瓣形胀模6中的各胀模块61的内壁66合围构成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八棱锥形通孔62,且处于合拢状态的八瓣形胀模6的最大外轮廓直径小于外筒1的内孔径,在处于合拢状态的八瓣形胀模6外的模座顶部上设置有供外筒竖向插入的环状凹槽21。如图7所示,胀模棒7下段为与八棱锥形通孔62对应匹配的八棱锥形柱体结构71,胀模棒7从八瓣形胀模6顶部伸入八棱锥形通孔62中后逐渐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八棱锥形柱体结构迫使八瓣胀模块61克服各上部橡皮圈81及各下部橡皮圈82的弹力向外胀开。在此过程中,随着八棱锥形柱体结构71的向下运动,与八棱锥形通孔62接触处的八棱锥形柱体结构外轮廓整体尺寸逐渐变大,从而迫使与八棱锥形柱体结构的各锥面对应接触的胀模块61向外胀开。如图6所示为处于胀开状态的八瓣形胀模6,处于胀开状态的八瓣形胀模6与模腔51的模腔壁之间的间隙构成弹簧盘支撑块组的成型模腔。
    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减震器外筒1上需要成型区域放置于模腔51中,减震器外筒下段则伸入环状凹槽21中。胀模棒7从八瓣形胀模6顶部伸入八棱锥形通孔62中后逐渐向下运动,迫使八瓣胀模块61克服各上部橡皮圈81及各下部橡皮圈82的弹力向外胀开,使减震器外筒1上需要成型区域在胀开的瓣形胀模6在撑压作用下成型。
    23.模座可以采用整体结构,通过在整体结构的模座上开设容纳孔31及环状凹槽21,以余留胀模棒7在向下运动、使八瓣形胀模6胀开过程中胀模棒7的运动空间,以及余留减震器外筒1上需要成型区域放置于模腔51中时减震器外筒1下段所需占用的容纳空间。
    24.模座当然也可以采用分体组装结构,具体如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模座优选采用由外模座2、内模座3和底座4构成的结构,在外模座2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空腔,底座4上部从外模座2底部伸入安装空腔后固定安装于外模座2底部,内模座3放置于安装空腔中后固定安装于底座4的顶部,且内模座3与外模座2之间的中空夹层形成环状凹槽21,容纳孔31位于内模座3的顶部。容纳孔31所处的位置最佳优选为容纳孔31的轴线与模腔51的轴线重叠。
    25.底座4固定安装于外模座2底部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在安装空腔下段设置有内螺纹段,在底座4上部设置有与内螺纹段对应匹配的外螺纹段,底座4通过外螺纹段旋于内螺纹段上,从而使底座4上部固定于外模座2底部。
    26.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该套加工模具可以安装于能驱动胀模棒上下运动的驱动设备上,以实现自动成型加工。如图7所示,使胀模棒7上段为螺杆结构72,螺杆结构72的外径小于胀模棒7的最大直径,在螺杆结构72和八棱锥形柱体结构71之间的胀模棒7上开设有水平方向贯穿的连接通孔73。通过螺杆结构72及连接通孔73以实现胀模棒7能稳固安装于驱动设备上的目的。驱动设备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安装于机架上的液压缸,液压缸向下伸出的伸出杆与胀模棒固定,模座固定于胀模棒下方的机架上。当然驱动设备并不局限于上述
    举例结构。
    2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定模5、八瓣形胀模6和胀模棒7实现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成型加工,操作十分简便,使用成本低,省时省力且同批次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成型一致性好、对提高最后成品减震器的质量提供了有益作用。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包括:模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模、八瓣形胀模和胀模棒;定模固定设置于模座的顶部,在定模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模腔,模腔壁轮廓与成品减震器外筒上处于弹簧盘支撑块组处的外筒外轮廓对应匹配;在模座顶部上设置有供胀模棒竖向插入的容纳孔,八瓣形胀模放置于模腔中后搁置于容纳孔处的模座顶部;所述的八瓣形胀模由八瓣胀模块、至少一根上部橡皮圈、至少一根下部橡皮圈构成,在各胀模块的上段外壁上均向内开设有上部环向嵌入槽,在各胀模块的下段外壁上均向内开设有下部环向嵌入槽,各胀模块上、处于上部环向嵌入槽和下部环向嵌入槽之间的胀模块外壁轮廓与成品减震器外筒上处于弹簧盘支撑块组处的弹簧盘支撑块的内壁轮廓对应匹配;各胀模块依次顺序环向环绕放置后,各上部橡皮圈卡箍于八瓣胀模块的上部环形嵌入槽中,各下部橡皮圈卡箍于八瓣胀模块的下部环形嵌入槽中,八瓣胀模块在各上部橡皮圈及各下部橡皮圈的共同弹力作用下向内合拢,处于合拢状态的八瓣形胀模中的各胀模块的内壁合围构成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八棱锥形通孔,且处于合拢状态的八瓣形胀模的最大外轮廓直径小于外筒的内孔径,在处于合拢状态的八瓣形胀模外的模座顶部上设置有供外筒竖向插入的环状凹槽;胀模棒下段为与八棱锥形通孔对应匹配的八棱锥形柱体结构,胀模棒从八瓣形胀模顶部伸入八棱锥形通孔中后逐渐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八棱锥形柱体结构迫使八瓣胀模块克服各上部橡皮圈及各下部橡皮圈的弹力向外胀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容纳孔的轴线与模腔的轴线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座由外模座、内模座和底座构成,在外模座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空腔,底座上部从外模座底部伸入安装空腔后固定安装于外模座底部,内模座放置于安装空腔中后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且内模座与外模座之间的中空夹层形成环状凹槽,容纳孔位于内模座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安装空腔下段设置有内螺纹段,在底座上部设置有与内螺纹段对应匹配的外螺纹段,底座通过外螺纹段旋于内螺纹段上,从而使底座上部固定于外模座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胀模棒上段为螺杆结构,螺杆结构的外径小于胀模棒的最大直径,在螺杆结构和八棱锥形柱体结构之间的胀模棒上开设有水平方向贯穿的连接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的加工模具,包括:模座、固定于模座顶部的带模腔的定模、放置于模腔中并搁置于模座上的八瓣形胀模和能将八瓣形胀模胀开的胀模棒;所述的八瓣形胀模由八瓣胀模块、至少一根上部橡皮圈、至少一根下部橡皮圈构成,依次顺序环绕放置后八瓣胀模块在各上部橡皮圈及各下部橡皮圈的共同弹力作用下向内合拢,处于合拢状态的八瓣形胀模中的各胀模块的内壁合围构成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八棱锥形通孔,且处于合拢状态的八瓣形胀模的最大外轮廓直径小于外筒的内孔径。上述加工模具操作十分简便,使用成本低,省时省力且同批次减震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成型一致性好。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成型一致性好。器外筒弹簧盘支撑块组成型一致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毛敏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保税区亚鑫精密制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4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