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2-27  105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的装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所述便携电子终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背景技术:

    2.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转轴铰链,其端部采用限位部件来将套装在轴上的部件限位连接在一起,其中,轴的端部为扁轴段,需要将限位部件焊接固定。但是,这种安装结构,存在焊接质量风险,且多一道焊接工艺,也不利于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以提高结构可靠性和降低成本。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包括轴、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弹性元件和限位块,所述轴的第一端设置为扁轴段,弹性元件、限位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套在所述轴上,其中,第一部件与第一端的扁轴段配合而与轴同步转动,第二部件与轴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部件与轴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限位块在所述轴的第一端端部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弹性元件在从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顶紧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的第一端对应所述限位块设置颈部槽,所述限位块的孔被设置为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两端与扁轴段的外径匹配,所述长圆孔的中部两侧孔壁设置与颈部槽槽底直径匹配的凹槽,使得所述限位块能被卡在颈部槽中并可以转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轴的第一端端部之间设置角度限位结构,使得所述限位块转动到锁定角度时,在所述弹性元件的顶紧下被所述角度限位结构锁定。
    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6.所述限位结构为可拆卸的角度限位结构。
    7.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为摩擦配合。
    8.所述限位块呈片状。
    9.所述轴的外径大于等于0.8mm。
    10.所述限位块长圆孔的两端底部还设置1个或数个小凹槽。
    11.所述轴和第二部件分别设置产品连接部位而能够与便携电子终端中两个需要转动连接的部件连接。
    12.所述角度限位结构为所述轴对应颈部槽的槽壁部分和所述限位块面向第一端的与所述槽壁部分防转配合的限位凹槽。
    13.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既保证了安装方便,又避免了焊接工艺而结构可靠并降低成本,而且,还具有可拆重装功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装配时的轴的端部与限位片的配合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装配后的轴的端部与限位片的配合示意图。
    18.图5为固定块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包括轴3、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弹性元件4和限位块5,所述轴3的第一端设置为扁轴段30,弹性元件4、限位块5、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套在所述轴3上。对于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所述轴的外径仅大于等于0.8mm。所述轴3和第二部件2分别设置产品连接部位而能够与两个需要转动连接的部件(比如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的其中之一和中部固定架之间)连接,比如,第二部件2设置连接柄20,所述轴3在其第二端设置连接柄(图中仅显示了轴3的一部分,未显示靠近轴3第二端的部分,轴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轴3的两端)。
    20.第一部件1的中心孔与扁轴段30的横截面形状匹配而刚好套进所述扁轴段30,使得第一部件1与扁轴段30滑动配合而只与轴3同步转动。第二部件2与轴3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部件2的中心孔为圆孔,与扁轴段30的轴外径匹配而能够套在轴上并与轴3相对转动。所述限位块5在所述轴3的第一端端部对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弹性元件4在从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顶紧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所述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间为摩擦配合以提供转动手感或随时停止转动随时定位功能,所述弹性元件4可以采用图示的圈状弹簧或者碟形弹簧等。在实施时,可以有多个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交替设置。
    21.所述轴3的第一端对应所述限位块5设置颈部槽31,所述限位块5的孔50被设置为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两端51与扁轴段30的最大外径匹配,所述长圆孔的中部两侧孔壁设置与颈部槽槽底32直径匹配的凹槽52,使得所述限位块5能被卡在颈部槽31中并可以转动,所述限位块5与所述轴3的第一端端部之间设置角度限位结构。安装时,首先使限位块5的长圆孔与第一端的扁位方向一致,将限位块5套入扁轴段30并压缩所述弹性元件4,待所述限位块5到达颈部槽31时,由于凹槽52与颈部槽31的槽底32的直径匹配,限位块5能够转动,当转动到锁定角度时,松开限位块5,在所述弹性元4件的顶紧下,限位块5被所述角度限位结构锁定而无需焊接固定,即可保证限位块5不再相对轴3转动,且该角度限位结构为可拆卸的,如需要还是可以拆开并再重装的。在实施时,所述限位块5可采用厚度较厚的片状。
    22.所述可拆卸的角度限位结构可采用所述轴3对应颈部槽31的槽壁部分33和所述限位块5面向第一端的与所述槽壁部分33防转配合的限位凹槽53。
    23.所述限位块长圆孔的两端底部还设置1个或数个小凹槽54,可以避免工艺毛刺造成的组装转动阻力,提高小直径结构组装的方便性。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内侧”、“水平”、“端部”、“长度”、“外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用语“第一”、“第二”也仅为说明时的简洁而采用,并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包括轴、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弹性元件和限位块,所述轴的第一端设置为扁轴段,弹性元件、限位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套在所述轴上,其中,第一部件与第一端的扁轴段配合而与轴同步转动,第二部件与轴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部件与轴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限位块在所述轴的第一端端部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弹性元件在从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顶紧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的第一端对应所述限位块设置颈部槽,所述限位块的孔被设置为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两端与扁轴段的外径匹配,所述长圆孔的中部两侧孔壁设置与颈部槽槽底直径匹配的凹槽,使得所述限位块能被卡在颈部槽中并可以转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轴的第一端端部之间设置角度限位结构,使得所述限位块转动到锁定角度时,在所述弹性元件的顶紧下被所述角度限位结构锁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可拆卸的角度限位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为摩擦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呈片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的外径大于等于0.8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长圆孔的两端底部还设置1个或数个小凹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和第二部件分别设置产品连接部位而能够与便携电子终端中两个需要转动连接的部件连接。8.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限位结构为所述轴对应颈部槽的槽壁部分和所述限位块面向第一端的与所述槽壁部分防转配合的限位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旋转卡扣结构,包括轴、第一和第二部件、弹性元件和限位块,所述轴的第一端设置为扁轴段,第一部件与第一端的扁轴段配合而与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部件与轴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限位块在所述轴的第一端端部对第一和第二部件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弹性元件顶紧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轴的第一端对应所述限位块设置颈部槽,所述限位块的孔被设置为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两端与扁轴段的外径匹配,所述长圆孔的中部两侧孔壁设置与颈部槽槽底直径匹配的凹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轴的第一端端部之间设置角度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既保证了安装方便,又避免了焊接工艺而结构可靠并降低成本,而且,还具有可拆重装功能。还具有可拆重装功能。还具有可拆重装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高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4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