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2-28  115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搅拌机是用于对各种物料进行混合的设备,成品所需的物料在搅拌前、搅拌中根据需求添加;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需要在搅拌前统一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泥、石子、细沙、水等物料,在搅拌的过程中,适当添加功能性的添加剂以改进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添加剂的添加需要缓慢且均匀;采用人工添加会浪费长时间的人力,并且添加剂的加入并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搅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剂添加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和搅拌部,沿所述搅拌桶的上边缘设置有环轨,所述环轨上设置有下料车,所述搅拌桶的侧面设置有搅拌支架,所述搅拌支架绕过所述环轨并延伸至所述搅拌桶的上方,所述搅拌部设置在所述搅拌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搅拌桶的上方。
    5.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此搅拌装置,通过在搅拌桶的上边缘设置下料车,下料车沿设置在搅拌桶上的环轨运动,搅拌支架避开环轨的路线,使下料车能完整环绕搅拌桶运动;在搅拌部搅拌物料的同时,下料车将物料投入搅拌桶,并绕搅拌桶旋转,能使投入的物料更均匀的添加至被搅拌的物料内;不需要工人浪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投料,并且使添加的物料更加均匀。
    7.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车包括料舱、输料管、驱动电机以及螺旋杆,所述输料管水平放置,所述输料管的出口朝向所述搅拌桶内,所述料舱固设于所述输料管的上侧位,所述料舱与所述输料管连通,所述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输料管外侧,所述螺旋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输料管内,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
    8.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车还包括上支撑台以及中支撑台,所述上支撑台和所述中支撑台均固定于所述输料管上,所述上支撑台位于所述环轨顶面,所述环轨的外侧还开设有中环槽,所述中支撑台滑动设置在所述中环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环轨的顶面还设有上环槽,所述上支撑台的底部滚动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的下侧滚动设置在所述上环槽内。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壳、从动齿、转轴以及锥型齿,所述螺旋杆上还固设有主动齿,所述外壳固设于所述输料管下部,所述转轴旋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从动齿固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锥型齿固设于所述转轴端部,所述主动齿联动所述从动齿,所述环轨的底面设置为锥齿轮形状,所述锥型齿与所述环轨的底面啮合。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搅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料车的剖视图;
    14.上述附图中:1、搅拌桶;2、环轨;21、中环槽;22、上环槽;3、下料车;301、料舱;302、输料管;303、驱动电机;304、螺旋杆;305、上支撑台;306、中支撑台;307、钢球;308、外壳;309、从动齿;310、转轴;311、锥型齿;312、主动齿;4、搅拌支架;5、搅拌部。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搅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搅拌桶1和搅拌部5,搅拌桶1为圆筒状的容器,沿所述搅拌桶1的上边缘设置有环轨2,所述环轨2上设置有下料车3,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下料车3包括料舱301、输料管302、驱动电机303以及螺旋杆304,所述输料管302水平放置,输料管302的一端为封闭状态,所述输料管302另一端得的出口朝向所述搅拌桶1内,输料管302的轴线指向搅拌桶1的轴线,所述料舱301固设于所述输料管302的上侧位,所述料舱301与所述输料管302连通,所述驱动电机303固设于所述输料管302外侧,所述螺旋杆304转动设置在所述输料管302内,螺旋杆304的外侧贴合于输料管302的内侧,通过驱动电机303旋转,螺旋杆304能将料舱301内的物料运输至输料管302的出口并落入搅拌桶1;所述下料车3还包括上支撑台305以及中支撑台306,所述上支撑台305和所述中支撑台306均固定于所述输料管302上,所述上支撑台305位于所述环轨2顶面,所述环轨2的顶面还设有上环槽22,所述上支撑台305的底部滚动设置有两个钢球307(图中未示出),所述钢球307的下侧滚动设置在所述上环槽22内,所述环轨2的外侧还开设有中环槽21,所述中支撑台306滑动设置在所述中环槽21内,中支撑台306与中环槽21的配合用于限制下料车3的竖向运动,上支撑台305与上环槽22的配合用于限制下料车3的相对于环轨2径向的运动,还包括外壳308、从动齿309、转轴310以及锥型齿311,所述螺旋杆304上还固设有主动齿312,所述外壳308固设于所述输料管302下部,所述转轴310旋转设置在所述外壳308内,所述从动齿309固设于所述转轴310上,所述锥型齿311固设于所述转轴310端部,所述主动齿312通过若干齿轮联动控制所述从动齿309,所述环轨2的底面设置为锥齿轮形状,所述锥型齿311与所述环轨2的底面啮合,当驱动电机303旋转时,既驱动螺旋杆304下料,也驱动下料车3沿环轨2旋转,能将物料均匀的添加至正在运作的搅拌桶1内;所述搅拌桶1的侧面设置有搅拌支架4,所述搅拌支架4绕过所述环轨2并延伸至所述搅拌桶1的上方,搅拌支架4用于避开搅拌桶1的上边缘,给下料车3沿环轨2运动提供条件;所述搅拌部5设置在所述搅拌支架4上且位于所述搅拌桶1的上方,搅拌部5的结构为: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桨在搅拌桶1内搅拌,此为现有技术,暂不做多余叙述。
    17.此结构的搅拌装置,通过在搅拌桶1的上边缘设置下料车3,下料车3沿设置在搅拌桶1上的环轨2运动,搅拌支架4避开环轨2的路线,使下料车3能完整环绕搅拌桶1运动;在搅拌部5搅拌物料的同时,下料车3将物料投入搅拌桶1,并绕搅拌桶1旋转,能使投入的物料更均匀的添加至被搅拌的物料内;不需要工人浪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投料,并且使添加的物料更加均匀。
    1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1)和搅拌部(5),沿所述搅拌桶(1)的上边缘设置有环轨(2),所述环轨(2)上设置有下料车(3),所述搅拌桶(1)的侧面设置有搅拌支架(4),所述搅拌支架(4)绕过所述环轨(2)并延伸至所述搅拌桶(1)的上方,所述搅拌部(5)设置在所述搅拌支架(4)上且位于所述搅拌桶(1)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车(3)包括料舱(301)、输料管(302)、驱动电机(303)以及螺旋杆(304),所述输料管(302)水平放置,所述输料管(302)的出口朝向所述搅拌桶(1)内,所述料舱(301)固设于所述输料管(302)的上侧位,所述料舱(301)与所述输料管(302)连通,所述驱动电机(303)固设于所述输料管(302)外侧,所述螺旋杆(304)转动设置在所述输料管(302)内,所述驱动电机(303)驱动所述螺旋杆(304)旋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车(3)还包括上支撑台(305)以及中支撑台(306),所述上支撑台(305)和所述中支撑台(306)均固定于所述输料管(302)上,所述上支撑台(305)位于所述环轨(2)顶面,所述环轨(2)的外侧还开设有中环槽(21),所述中支撑台(306)滑动设置在所述中环槽(21)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轨(2)的顶面还设有上环槽(22),所述上支撑台(305)的底部滚动设置有钢球(307),所述钢球(307)的下侧滚动设置在所述上环槽(22)内。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308)、从动齿(309)、转轴(310)以及锥型齿(311),所述螺旋杆(304)上还固设有主动齿(312),所述外壳(308)固设于所述输料管(302)下部,所述转轴(310)旋转设置在所述外壳(308)内,所述从动齿(309)固设于所述转轴(310)上,所述锥型齿(311)固设于所述转轴(310)端部,所述主动齿(312)联动所述从动齿(309),所述环轨(2)的底面设置为锥齿轮形状,所述锥型齿(311)与所述环轨(2)的底面啮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搅拌设备领域,包括搅拌桶,沿所述搅拌桶的上边缘设置有环轨,所述环轨上设置有下料车,所述搅拌桶的侧面设置有搅拌支架,所述搅拌支架绕过所述环轨并延伸至所述搅拌桶的上方,所述搅拌部设置在所述搅拌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搅拌桶的上方;此设备通过在搅拌桶的上边缘设置下料车,下料车沿设置在搅拌桶上的环轨运动,搅拌支架避开环轨的路线,使下料车能完整环绕搅拌桶运动;在搅拌部搅拌物料的同时,下料车将物料投入搅拌桶,并绕搅拌桶旋转,能使投入的物料更均匀的添加至被搅拌的物料内;不需要工人浪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投料,并且使添加的物料更加均匀。料更加均匀。料更加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袁义兴 潘思娟 钟明云 王勤 陈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富典建筑工业化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4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