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2-28  7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


    背景技术:

    2.跳线引流是输变电工程架线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一道工序,它是用来连接耐张铁塔两侧耐张线夹,起过渡导电作用。而在日常输电线路中,跳线引流靶子与耐张线夹的链接松动而输电线路安全通病经常出现。为有效避免跳线引流靶子与耐张线夹螺栓松动的问题,结合青藏直流运维工程上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索。目前在西藏电网建设特点,其主要的电网输电线路网架都集中坐落于山地及比较不易被开发的地段,加之西藏气候条件性质,输电线路全年受大风的影响比较突出,因此输电线路耐张塔上的跳线引流在风的作用下出现风偏及鼓舞的现象比较频繁,这直接导致跳线引流靶子与耐张线夹的链接处于长时间震动状态,因此对传统的螺栓连接起到了冲击作用,出现螺栓紧固松动现象,这引起耐张线夹与跳线引流靶子接触不良,产生缝隙而放电,最终导致跳线引流靶子的烧伤现象。因此急需研制出一种改善松动的标准化加强型连接螺栓。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跳线引流靶子与耐张线夹的连接处容易出现螺栓松动的问题。
    4.根据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其包括螺栓本体、螺栓垫圈、弹簧垫圈、螺帽本体以及螺帽垫圈;
    5.所述螺栓本体包括螺栓头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栓头上的螺栓杆,所述螺栓杆轴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螺栓头朝向所述螺栓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
    6.所述螺栓垫圈朝向所述螺栓头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凸块伸入的第二凹槽,所述螺栓垫圈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滑动槽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活动连接有与所述滑动槽底部接触的滑动件;
    7.所述螺帽本体与所述螺栓杆螺纹连接;
    8.所述螺帽垫圈朝向所述螺帽本体的一侧上开设有供所述螺帽本体伸入的第三凹槽、背离所述螺帽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结构;
    9.所述弹簧垫圈位于所述螺栓头与所述螺栓垫圈之间。
    10.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时,先将弹簧垫圈穿过螺栓杆,再将螺栓垫圈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柱对准螺栓杆上的滑动槽,再将螺栓垫圈穿过螺栓本体上的螺栓杆,让螺栓垫圈与螺栓头接触,并让螺栓头上固定连接的凸块嵌入螺栓垫圈上的第二凹槽内;再将螺栓杆穿过跳线引流靶子与耐张线夹;再将螺帽本体嵌入螺帽垫圈上的第三凹槽内,让螺帽垫圈穿过螺栓杆,并让螺帽本体通过旋入的方式与螺栓杆螺纹连接在一起,直至将跳线引流靶子
    与耐张线夹牢固地夹持在螺栓垫圈和螺帽垫圈之间;通过螺帽本体和螺帽垫圈上的第三凹槽相配合,实现螺帽垫圈在不转动的情况下,螺帽本体无法单独进行转动,解决螺帽本体自身的松动问题;螺帽垫圈背离螺帽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结构,增加螺帽垫圈的摩擦系数,让螺帽垫圈本身也不会轻易转动,从而进一步避免螺帽本体松动;螺栓垫圈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柱伸入螺栓杆上的滑动槽内,螺栓头上的凸块伸入螺栓垫圈上开设的第二凹槽,防止螺栓垫圈与螺栓本体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固定柱上的滑动件能够让螺栓垫圈更加顺滑地在螺栓杆上移动,避免固定柱在滑动槽内卡住,方便安装;而螺栓头与螺栓垫圈之间的弹簧垫圈对整体螺栓起到增大纵向应力作用,从而提高螺栓整体的防松效果。
    11.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结构为均匀开设有在所述螺帽垫圈上的若干防滑槽。
    12.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为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柱上的滚珠。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滑动件为旋转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的活动轮。
    14.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头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圆盘和六棱柱,所述凸块以及所述螺栓杆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盘上。
    15.进一步地,所述圆盘上开设有供所述弹簧垫圈放入的第一凹槽。
    16.进一步地,所述螺帽本体为六角螺帽。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通过螺帽本体与螺帽垫圈上的第三凹槽相配合,解决螺帽本体自身的松动问题;通过螺帽垫圈上的防滑结构,进一步避免螺帽本体松动;通过螺栓垫圈上固定柱与螺栓杆上滑动槽的配合,以及螺栓头上凸块与螺栓垫圈上第二凹槽的配合,防止螺栓垫圈与螺栓本体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通过螺栓头与螺栓垫圈之间的弹簧垫圈对整体螺栓起到增大纵向应力作用,提高螺栓整体的防松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栓本体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栓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栓垫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栓垫圈与螺栓杆的连接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帽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帽垫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帽垫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柱、固定轴以及活动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8.上述附图中:100、螺栓本体;110、螺栓头;111、第一凹槽;120、凸块;130、螺栓杆;131、滑动槽;200、螺栓垫圈;210、第二凹槽;230、固定柱;232、固定轴;233、活动轮;231、滚珠;300、螺帽垫圈;310、第三凹槽;320、防滑槽;400、螺帽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一并参照图1~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其包括螺栓本体100、螺栓垫圈200、弹簧垫圈、螺帽本体400以及螺帽垫圈300;
    32.螺栓本体100包括螺栓头110以及固定连接在螺栓头110上的螺栓杆130,螺栓杆130轴向开设有滑动槽131,螺栓头110朝向螺栓杆1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20;
    33.螺栓垫圈200朝向螺栓头110的一侧开设有供凸块120伸入的第二凹槽210,螺栓垫圈200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伸入滑动槽131的固定柱230,固定柱230上活动连接有与滑动槽131底部接触的滑动件;
    34.螺帽本体400与螺栓杆130螺纹连接;
    35.螺帽垫圈300朝向螺帽本体400的一侧上开设有供螺帽本体400伸入的第三凹槽310、背离螺帽本体400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结构;
    36.弹簧垫圈位于螺栓头110与螺栓垫圈200之间。
    37.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时,先将弹簧垫圈穿过螺栓杆130,再将螺栓垫圈200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柱230对准螺栓杆130上的滑动槽131,再将螺栓垫圈200穿过螺栓本体100上的螺栓杆130,让螺栓垫圈200与螺栓头110接触,并让螺栓头110上固定连接的凸块120嵌入螺栓垫圈200上的第二凹槽210内;再将螺栓杆130穿过跳线引流靶子与耐张线夹;再将螺帽本体400嵌入螺帽垫圈300上的第三凹槽310内,让螺帽垫圈300穿过螺栓杆130,并让螺帽本体400通过旋入的方式与螺栓杆130螺纹连接在一起,直至将跳线引流靶子与耐张线夹牢固地夹持在螺栓垫圈200和螺帽垫圈300之间;通过螺帽本体400螺帽垫圈300上的第三凹槽310相配合,实现螺帽垫圈300在不转动的情况下,螺帽本体400无法单独进行转动,解决螺帽本体400自身的松动问题;螺帽垫圈300背离螺帽本体400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结构,增加螺帽垫圈300的摩擦系数,让螺帽垫圈300本身也不会轻易转动,从而进一步避免螺帽本体400松动;螺栓垫圈200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柱230伸入螺栓杆130上的滑动槽131内,螺栓头110上的凸块120伸入螺栓垫圈200上开设的第二凹槽210,防止螺栓垫圈200与螺栓本体10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固定柱230上的滑动件能够让螺栓垫圈200更加顺滑地在螺栓杆130上移动,避免固定柱230在滑动槽131内卡住,方便安装;而螺栓头110与螺栓垫圈200之间的弹簧垫圈对整体螺栓起到增大纵向应力作用,从而提高螺栓整体的防松效果。
    38.优选地,防滑结构为均匀开设有在螺帽垫圈300上的若干防滑槽320。
    39.其中,如图8所示,防滑槽320为弧形的凹槽,螺帽垫圈300背离螺帽本体400的一侧形成凹凸不平的防滑结构,增大摩擦系数,增加螺帽垫圈300一侧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螺帽垫圈300自身松动。
    40.优选地,滑动件为活动连接在固定柱230上的滚珠231。
    41.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固定柱230上活动连接的滚珠231,让固定柱230能够顺滑地滑动连接在滑动槽131内,从而让螺栓垫圈200顺滑地在螺栓杆130上上下移动,避免
    螺栓垫圈200上的固定柱230在滑动槽131内移动时出现卡顿的情况。
    42.优选地,固定柱230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32,滑动件为旋转连接在固定轴232上的活动轮233。
    43.其中,如图9所示,滑动件也可以是旋转连接在固定柱230上的活动轮233,具体的,固定柱230自由端开设有一个缺口,缺口内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轴232,活动轮233旋转连接在固定轴232上;活动轮233与滑动槽131的底侧接触,同样能够让固定柱230顺滑地滑动连接在滑动槽131内。
    44.优选地,螺栓头110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圆盘和六棱柱,凸块120以及螺栓杆130均固定连接在圆盘上。
    45.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六棱柱方便利用扳手对螺栓头110进行旋转,圆盘用于与凸块120及螺栓杆130固定连接。
    46.优选地,圆盘上开设有供弹簧垫圈放入的第一凹槽111。
    47.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弹簧垫圈放入第一凹槽111内,具体的,第一凹槽111深度与弹簧垫圈的厚度相一致,当螺栓紧固到位时,加紧的弹簧垫圈完全能够放置在第一凹槽111内部,使圆盘与螺栓垫圈200接触面相吻合,且此是否吻合现象可作为螺栓是否紧固到位的标准,放置在第一凹槽111内的弹簧垫圈对整体螺栓起到增大纵向应力作用,达到更好的防松作用;具体的,安装完成后,弹簧垫圈位于圆盘与螺栓垫圈200之间,不会裸露在外,防止弹簧垫圈腐蚀;更具体的,弹簧垫圈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由不锈钢、碳钢或镀锌铁制成的弹簧垫圈。
    48.优选地,螺帽本体400为六角螺帽。
    49.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螺帽本体400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六角螺帽,螺帽垫圈300上的第三凹槽310为与六角螺帽对应的六角形,六角螺帽的六个面与第三凹槽310的六个面紧密接触,螺帽垫圈300不转动的情况下,六角螺帽单独无法进行转动,避免六角螺帽自身松动。
    5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1.通过螺帽本体400与螺帽垫圈300上的第三凹槽310相配合,解决螺帽本体400自身的松动问题;通过螺帽垫圈300上的防滑结构,进一步避免螺帽本体400松动;通过螺栓垫圈200上固定柱230与螺栓杆130上滑动槽131的配合,以及螺栓头110上凸块120与螺栓垫圈200上第二凹槽210的配合,防止螺栓垫圈200与螺栓本体10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通过螺栓头110与螺栓垫圈200之间的弹簧垫圈对整体螺栓起到增大纵向应力作用,提高螺栓整体的防松效果。
    5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本体、螺栓垫圈、弹簧垫圈、螺帽本体以及螺帽垫圈;所述螺栓本体包括螺栓头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栓头上的螺栓杆,所述螺栓杆轴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螺栓头朝向所述螺栓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螺栓垫圈朝向所述螺栓头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凸块伸入的第二凹槽,所述螺栓垫圈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滑动槽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活动连接有与所述滑动槽底部接触的滑动件;所述螺帽本体与所述螺栓杆螺纹连接;所述螺帽垫圈朝向所述螺帽本体的一侧上开设有供所述螺帽本体伸入的第三凹槽、背离所述螺帽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弹簧垫圈位于所述螺栓头与所述螺栓垫圈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均匀开设有在所述螺帽垫圈上的若干防滑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为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柱上的滚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滑动件为旋转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的活动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圆盘和六棱柱,所述凸块以及所述螺栓杆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盘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上开设有供所述弹簧垫圈放入的第一凹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本体为六角螺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引流金具抗震防松螺栓,其包括螺栓本体、螺栓垫圈、弹簧垫圈、螺帽本体以及螺帽垫圈;螺栓本体包括螺栓头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栓头上的螺栓杆,螺栓杆轴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螺栓头朝向所述螺栓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通过螺帽本体与螺帽垫圈上的第三凹槽相配合,解决螺帽本体自身的松动问题;通过螺帽垫圈上的防滑结构,进一步避免螺帽本体松动;通过螺栓垫圈上固定柱与螺栓杆上滑动槽的配合,以及螺栓头上凸块与螺栓垫圈上第二凹槽的配合,防止螺栓垫圈与螺栓本体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通过螺栓头与螺栓垫圈之间的弹簧垫圈对整体螺栓起到增大纵向应力作用,提高螺栓整体的防松效果。整体的防松效果。整体的防松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确巴 加布 云旦平措 张宏 边巴 普琼 巴桑次仁 多章 扎西拉姆 陈治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西藏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4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