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车梁安装的找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2-28  99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天车梁安装施工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天车梁安装的找正装置。


    背景技术:

    2.天车梁安装施工时,对于天车梁的找正一般都是采取专业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矫正的方式,该方式的弊端,一是需用专门的测量仪器及专业的测量人员长期配合完成,需要耗用大量的测量台班费用;二是测量人员在高空架设及使用测量仪器时,存在安全隐患较大,需要做好充足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大了施工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车梁安装的找正装置,解决了耗用大量的测量台班费用、安全隐患较大、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将找正装置安装在天车梁上,使两个滑滚与天车梁腹板顶紧,之后将吊坠自上套圈引下,当吊坠进入到下套圈时,即天车梁在该位置找正,然后采取焊接固定方式。之后操作手柄,推拉找正装置,找正装置通过滑滚向前后滑动,然后再操作吊坠对该位置进行找正,以此方式,直到天车梁整体找正完毕为止。
    5.本实用新型找正装置包括悬挑杆1、手柄2、推拉杆3、水平杆4、立杆5、连接杆6、滑滚7、定位立杆8、定位横杆9、下套圈10、吊坠11、上套圈12;组合使用。将推拉杆3底部与悬挑杆1焊接一起,推拉杆3与水平面夹角60
    °
    ;手柄2与推拉杆3顶部焊接;两个水平杆4一端与两个立杆5顶端焊接;两个连接杆6一端与两个立杆5底端焊接;两个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两个滑滚7的滚轴焊接;定位立杆8与悬挑杆1垂直焊接;定位横杆9一端与定位立杆8垂直焊接;悬挑杆1与两个水平杆4上面焊接;上套圈12与悬挑杆1一端焊接;下套圈10与定位横杆9一端焊接;上套圈12与下套圈10中心在一条垂线上。吊坠11自上套圈12引下。(见图1、图2)。
    6.其中,悬挑杆1由截面尺寸(长*宽)80*8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800mm;手柄2由直径40mm的圆管加工而成,长300mm;推拉杆3由直径60mm的圆管加工而成,长1000mm;水平杆4由截面尺寸(长*宽)50*5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400mm;立杆5由截面尺寸(长*宽)50*5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400mm;连接杆6由截面尺寸(长*宽)50*5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300mm;滑滚7外径120mm,长200mm;定位立杆8由截面尺寸(长*宽)80*8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600mm;定位横杆9由截面尺寸(长*宽)80*8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200mm;下套圈10由直径30mm的圆管加工而成,长30mm;吊坠11直径28mm,吊线长2000mm;上套圈12由直径30mm的圆管加工而成,长30mm。
    7.使用时,将找正装置安装在天车梁13上,使两个滑滚7与天车梁13腹板顶紧,之后将吊坠11自上套圈12引下,当吊坠11进入到下套圈10时,即天车梁13在该位置找正,然后采取焊接固定方式。之后操作手柄2,推拉找正装置,找正装置通过滑滚7向前后滑动,然后再操作吊坠11对该位置进行找正,以此方式,直到天车梁13整体找正完毕为止(图3、图4)。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组装简单,操作方便,简单实用,避免了测量仪器及专业测量人员的使用,方便快捷,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9.图1为找正装置主视图。
    10.图2为找正装置侧视图。
    11.图3为找正装置使用主视图。
    12.图4为找正装置使用侧视图。
    13.图中,悬挑杆1、手柄2、推拉杆3、水平杆4、立杆5、连接杆6、滑滚7、定位立杆8、定位横杆9、下套圈10、吊坠11、上套圈12、天车梁13。
    具体实施方式
    14.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本实用新型找正装置包括悬挑杆1、手柄2、推拉杆3、水平杆4、立杆5、连接杆6、滑滚7、定位立杆8、定位横杆9、下套圈10、吊坠11、上套圈12;组合使用。将推拉杆3底部与悬挑杆1焊接一起,推拉杆3与水平面夹角60
    °
    ;手柄2与推拉杆3顶部焊接;两个水平杆4一端与两个立杆5顶端焊接;两个连接杆6一端与两个立杆5底端焊接;两个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两个滑滚7的滚轴焊接;定位立杆8与悬挑杆1垂直焊接;定位横杆9一端与定位立杆8垂直焊接;悬挑杆1与两个水平杆4上面焊接;上套圈12与悬挑杆1一端焊接;下套圈10与定位横杆9一端焊接;上套圈12与下套圈10中心在一条垂线上。吊坠11自上套圈12引下。
    16.使用时,将找正装置安装在天车梁13上,使两个滑滚7与天车梁13腹板顶紧,之后将吊坠11自上套圈12引下,当吊坠11进入到下套圈10时,即天车梁13在该位置找正,然后采取焊接固定方式。之后操作手柄2,推拉找正装置,找正装置通过滑滚7向前后滑动,然后再操作吊坠11对该位置进行找正,以此方式,直到天车梁13整体找正完毕为止。
    17.在对轧机厂房天车梁安装施工时,对于天车梁的安装找正采取了一种天车梁安装的找正装置,取得了较好效果。该找正装置包括悬挑杆、手柄、推拉杆、水平杆、立杆、连接杆、滑滚、定位立杆、定位横杆、下套圈、吊坠、上套圈12部分,组合使用,将推拉杆底部与悬挑杆焊接一起,推拉杆与水平面夹角60
    °
    ;手柄与推拉杆顶部焊接;两个水平杆一端与两个立杆顶端焊接;两个连接杆一端与两个立杆底端焊接;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两个滑滚的滚轴焊接;定位立杆与悬挑杆垂直焊接;定位横杆一端与定位立杆垂直焊接;悬挑杆与两个水平杆上面焊接;上套圈与悬挑杆一端焊接;下套圈与定位横杆一端焊接;上套圈与下套圈中心在一条垂线上。吊坠自上套圈引下。使用时,将找正装置安装在天车梁上,使两个滑滚与天车梁腹板顶紧,之后将吊坠自上套圈引下,当吊坠进入到下套圈时,即天车梁在该位置找正,然后采取焊接固定方式。之后操作手柄,推拉找正装置,找正装置通过滑滚向前后滑动,然后再操作吊坠对该位置进行找正,以此方式,直到天车梁整体找正完毕为止。该找正装置组装简单,操作方便,简单实用,避免了测量仪器及专业测量人员的使用,方便快捷,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天车梁安装的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挑杆(1)、手柄(2)、推拉杆(3)、水平杆(4)、立杆(5)、连接杆(6)、滑滚(7)、定位立杆(8)、定位横杆(9)、下套圈(10)、吊坠(11)、上套圈(12);推拉杆(3)底部与悬挑杆(1)焊接一起,推拉杆(3)与水平面夹角60
    °
    ;手柄(2)与推拉杆(3)顶部焊接;两个水平杆(4)一端与两个立杆(5)顶端焊接;两个连接杆(6)一端与两个立杆(5)底端焊接;两个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两个滑滚(7)的滚轴焊接;定位立杆(8)与悬挑杆(1)垂直焊接;定位横杆(9)一端与定位立杆(8)垂直焊接;悬挑杆(1)与两个水平杆(4)上面焊接;上套圈(12)与悬挑杆(1)一端焊接;下套圈(10)与定位横杆(9)一端焊接;上套圈(12)与下套圈(10)中心在一条垂线上;吊坠(11)自上套圈(12)引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车梁安装的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挑杆(1)由截面尺寸长*宽为80*8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800mm;手柄(2)由直径40mm的圆管加工而成,长300mm;推拉杆(3)由直径60mm的圆管加工而成,长1000mm;水平杆(4)由截面尺寸长*宽为50*5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400mm;立杆(5)由截面尺寸长*宽为50*5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400mm;连接杆(6)由截面尺寸长*宽为50*5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300mm;滑滚(7)外径120mm,长200mm;定位立杆(8)由截面尺寸长*宽为80*8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600mm;定位横杆(9)由截面尺寸长*宽为80*8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200mm;下套圈(10)由直径30mm的圆管加工而成,长30mm;吊坠(11)直径28mm,吊线长2000mm;上套圈(12)由直径30mm的圆管加工而成,长30mm。

    技术总结
    一种天车梁安装的找正装置,属于天车梁安装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悬挑杆、手柄、推拉杆、水平杆、立杆、连接杆、滑滚、定位立杆、定位横杆、下套圈、吊坠、上套圈,组合使用。将找正装置安装在天车梁上,使两个滑滚与天车梁腹板顶紧,之后将吊坠自上套圈引下,当吊坠进入到下套圈时,即天车梁在该位置找正,然后采取焊接固定方式。之后操作手柄,推拉找正装置,找正装置通过滑滚向前后滑动,然后再操作吊坠对该位置进行找正,直到天车梁整体找正完毕为止。优点在于,组装简单,操作方便,简单实用,避免了测量仪器及专业测量人员的使用,方便快捷,降低了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4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