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2-29  117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把手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


    背景技术:

    2.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3.现有的电动自行车车把一般采用原厂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冬寒夏热,且握感较为坚硬,在使用者骑行过程中,此类材质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不适,继而影响使用者的骑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以解决现有的电动自行车车把一般采用原厂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冬寒夏热,且握感较为坚硬,在使用者骑行过程中,此类材质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不适,继而影响使用者骑行安全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包括泡棉套:所述泡棉套的内腔有车把手,所述车把手的表面设置有可转动的油门转把,所述泡棉套套设在油门转把的表面,所述泡棉套内腔底部的前侧设置有多个圆形扣,所述泡棉套内腔底部的后侧开设有多个与圆形扣相扣合的定位孔,所述泡棉套的后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车把手的表面设置有安装组件。
    6.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卡合在车把手表面前侧的安装卡件,所述安装卡件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表面贯穿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的后端贯穿至连接件的后侧并螺纹连接有螺帽。
    7.优选的,所述连接件正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插合在安装卡件的内腔。
    8.优选的,所述泡棉套表面的前侧设置有魔术母贴,所述泡棉套表面的后侧设置有与魔术母贴相适配的魔术子贴。
    9.优选的,所述泡棉套的内壁设置有多个防滑凸条。
    10.优选的,所述车把手的右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套,所述定位螺套的左侧与泡棉套紧密贴合。
    1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圆形扣和定位孔的配合使用,使得泡棉套稳定的包裹在油门转把的表面,在安装组件和定位螺套的配合使用下,对泡棉套的位置进行限位阻挡,通过防护罩和连接件的配合使用,对泡棉套进行防风保护,即可达到安装稳定和便于拆换不留胶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自行车车把一般采用原厂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冬寒夏热,且握感较为坚硬,在使用者骑行过程中,此类材
    质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不适,继而影响使用者骑行安全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组件的设置,其中安装卡件和卡扣的配合使用,对连接件和防护罩起到了安装固定的作用,同时在固定板和螺丝的配合使用下,使得连接件能够稳定的与车把手产生连接,继而使得在对防护罩固定的同时,对泡棉套的左侧也起到了阻挡限位的作用。
    13.3、本实用新型通过魔术母贴和魔术子贴的配合使用,对泡棉套两侧的接缝处进行密封,继而使得圆形扣不会给使用者手掌带来不适感。
    14.4、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螺套的设置,对泡棉套的右侧起到了限位与阻挡的作用,避免了泡棉套自油门转把表面的右侧滑脱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15.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泡棉套的展开立体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油门转把和防护罩的立体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图3中a点的局部放大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泡棉套,2、车把手,3、油门转把,4、圆形扣,5、定位孔,6、防护罩,7、连接件,8、安装组件,81、安装卡件,82、固定板,83、卡扣,84、螺丝,9、定位螺套,10、魔术母贴,11、魔术子贴,12、防滑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的实施例。
    23.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4.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25.图1-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包括泡棉套1,泡棉套1表面的前侧设置有魔术母贴10,泡棉套1表面的后侧设置有与魔术母贴10相适配的魔术子贴11,通过魔术母贴10和魔术子贴11的配合使用,对泡棉套1两侧的接缝处进行密封,继而使得圆形扣4不会给使用者手掌带来不适感,泡棉套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防滑凸条12,泡棉套1的内腔有车把手2,车把手2的右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套9,定位螺套9的左侧与泡棉套1紧密贴合,通过定位螺套9的设置,对泡棉套1的右侧起到了限位与阻挡的作用,避免了泡棉套1自油门转把3表面的右侧滑脱的现象发生,车把手2的表面设置有可转动的油
    门转把3,泡棉套1套设在油门转把3的表面,泡棉套1内腔底部的前侧设置有多个圆形扣4,泡棉套1内腔底部的后侧开设有多个与圆形扣4相扣合的定位孔5,泡棉套1的后侧设置有防护罩6,防护罩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7,车把手2的表面设置有安装组件8,安装组件8包括卡合在车把手2表面前侧的安装卡件81,安装卡件8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2,固定板82的正表面贯穿设置有螺丝84,螺丝84的后端贯穿至连接件7的后侧并螺纹连接有螺帽,连接件7正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扣83,卡扣83插合在安装卡件81的内腔,通过安装组件8的设置,其中安装卡件81和卡扣83的配合使用,对连接件7和防护罩6起到了安装固定的作用,同时在固定板82和螺丝84的配合使用下,使得连接件7能够稳定的与车把手2产生连接,继而使得在对防护罩6固定的同时,对泡棉套1的左侧也起到了阻挡限位的作用。
    2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将泡棉套1包裹在油门转把3的表面,使得泡棉套1绕油门转把3一周,随后将圆形扣4扣合在定位孔5的内腔,对泡棉套1进行固定,接着,将魔术母贴10和魔术子贴11相互粘合,对圆形扣4的凸起进行遮挡,将定位螺套9与车把手2螺纹连接,接着安装卡件81和连接件7通过固定板82和螺丝84的配合使用相固定,使得对泡棉套1的两侧受到限位阻挡,
    27.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握住泡棉套1进行转动,通过防滑凸条12的配合使用,使得油门转把3跟随泡棉套1发生转动,同时通过防护罩6和连接件7的配合使用,对泡棉套1处进行防护,避免了风力或灰尘对使用者的手部做成伤害;
    28.通过上述步骤的操作,即可达到安装稳定和便于拆换不留胶的目的。
    29.综上所述:该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通过圆形扣4和定位孔5的配合使用,使得泡棉套1稳定的包裹在油门转把3的表面,在安装组件8和定位螺套9的配合使用下,对泡棉套1的位置进行限位阻挡,通过防护罩6和连接件7的配合使用,对泡棉套1进行防风保护,即可达到安装稳定和便于拆换不留胶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自行车车把一般采用原厂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冬寒夏热,且握感较为坚硬,在使用者骑行过程中,此类材质容易给使用者带来不适,继而影响使用者骑行安全的问题。
    30.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技术特征:
    1.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泡棉套(1):所述泡棉套(1)的内腔有车把手(2),所述车把手(2)的表面设置有可转动的油门转把(3),所述泡棉套(1)套设在油门转把(3)的表面,所述泡棉套(1)内腔底部的前侧设置有多个圆形扣(4),所述泡棉套(1)内腔底部的后侧开设有多个与圆形扣(4)相扣合的定位孔(5),所述泡棉套(1)的后侧设置有防护罩(6),所述防护罩(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7),所述车把手(2)的表面设置有安装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8)包括卡合在车把手(2)表面前侧的安装卡件(81),所述安装卡件(8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2),所述固定板(82)的正表面贯穿设置有螺丝(84),所述螺丝(84)的后端贯穿至连接件(7)的后侧并螺纹连接有螺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正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扣(83),所述卡扣(83)插合在安装卡件(81)的内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套(1)表面的前侧设置有魔术母贴(10),所述泡棉套(1)表面的后侧设置有与魔术母贴(10)相适配的魔术子贴(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套(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防滑凸条(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手(2)的右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套(9),所述定位螺套(9)的左侧与泡棉套(1)紧密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动自行车防护泡棉把手套,包括泡棉套:所述泡棉套的内腔有车把手,所述车把手的表面设置有可转动的油门转把,所述泡棉套套设在油门转把的表面,所述泡棉套内腔底部的前侧设置有多个圆形扣,所述泡棉套内腔底部的后侧开设有多个与圆形扣相扣合的定位孔,所述泡棉套的后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车把手的表面设置有安装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圆形扣和定位孔的配合使用,使得泡棉套稳定的包裹在油门转把的表面,在安装组件和定位螺套的配合使用下,对泡棉套的位置进行限位阻挡,通过防护罩和连接件的配合使用,对泡棉套进行防风保护,即可达到安装稳定和便于拆换不留胶的目的。即可达到安装稳定和便于拆换不留胶的目的。即可达到安装稳定和便于拆换不留胶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 曹敬东 李艳 贾晴晴 李珊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圣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4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