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离合器的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1-01  87



    1.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离合器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今社会,新能源车辆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在当前的各种新能源车辆中,使用内燃机和电机来共同驱动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可以根据电机在传动系中的设置位置来划分混合动力车辆的布局方案。例如,p1是指电机设置在发动机之后和离合器之前的布局方式,而p3是指电机设置在变速器的输出端的布局方式。对于具有p1电机的车辆、特别是采用p1+p3布局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而言,为了减小传动系的布局尺寸,常常倾向于将离合器与减振器集成在一起。在这种传动系中,通常将离合器集成在具有双扭矩输出毂的双质量飞轮式(dmf)减振器中。
    3.例如,cn 108138900 a和cn 107110286 a等公开了现有技术中典型的、将离合器与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集成在一起的设计方案。其中,离合器安装在减振器输出端的次级飞轮质量上,特别是位于次级飞轮质量的朝向减振器外部的一侧。这导致在将离合器集成到减振器中之后,减振器的轴向尺寸大大增加,并且提高了生产成本。
    4.此外,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操作离合器的轴向接合力通常最终作用在输入端的发动机曲轴上。但对于混合动力车辆而言,离合器可能长时间地处于接合或分离状态。因此,不论采用常开式离合器还是常闭式离合器,轴向接合力都可能长时间地作用在曲轴上。这引发了损坏发动机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局紧凑的具有离合器的减振装置。
    6.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离合器的减振装置而得到解决。该减振装置包括:飞轮;减振器输出法兰,其与飞轮同轴地布置;和减振弹簧,其沿减振装置的转动方向抵接在飞轮与减振器输出法兰之间,从而能够在飞轮与减振器输出法兰之间传递扭矩。其中,该减振装置还包括与减振器输出法兰同轴地布置的离合器盘,该离合器盘在轴向上位于减振器输出法兰的背向飞轮的一侧,并且能够沿轴向抵接到减振器输出法兰上而在减振器输出法兰与离合器盘之间传递扭矩,或者与减振器输出法兰分离而断开减振器输出法兰与离合器盘之间的扭矩传递。其中,减振器输出法兰和离合器盘能够构成该减振装置的两个并行的扭矩传输端口。
    7.在这种减振装置中,飞轮可以作为减振装置的一个扭矩传输端口与例如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而离合器盘和减振器输出法兰可以作为与飞轮相对的、两个并行的扭矩传输端口分别与例如电机的输出轴及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当扭矩从发动机向变速器传递时,飞轮可以充当减振装置的扭矩输入端,而离合器盘和减振器输出法兰可以充当减振装置的两个并行的扭矩输出端;当扭矩从变速器向发动机传递时,飞轮可以充当减振装置的扭矩
    输出端,而离合器盘和减振器输出法兰可以充当减振装置的两个并行的扭矩输入端。换句话说,在飞轮与离合器盘之间、飞轮与减振器输出法兰之间可以构成两个并行的传扭路径。在通过离合器盘传递扭矩的传动路径中,由可以选择性地接合的减振器输出法兰和离合器盘构成了离合器,因此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改变离合器盘与减振器输出法兰的接合关系来控制经过离合器的传动路径的接通和断开。减振器输出法兰和离合器盘之间的连接关系是选择性的:当需要在减振器输出法兰与离合器盘之间传递扭矩时,离合器盘可以抵接到减振器输出法兰上,此时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而能够通过例如摩擦力或形状配合来传递扭矩;当不需要在减振器输出法兰与离合器盘之间传递扭矩时,离合器盘可以与减振器输出法兰分离,此时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而不能传递扭矩。这意味着将车辆传动系中位于减振器与变速器之间的离合器集成到减振装置中。在这种集成式的减振装置中,离合器直接集成在减振器输出法兰上,而不是集成在靠近输出端的另一飞轮上,这使得减振装置的轴向尺寸相对较小,因此有利于实现较为紧凑的布局。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该减振装置还可以包括与减振器输出法兰固定连接的减振器法兰毂,减振器输出法兰通过减振器法兰毂与传动轴抗扭连接,并且能够通过减振器法兰毂抵接挡环。例如,减振器法兰毂可以环绕在减振器输出法兰的径向内侧,同时在径向内侧通过花键与传动轴抗扭连接。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该减振装置还可以包括在轴向上位于离合器盘的背向减振器输出法兰的一侧的接合加载机构,该接合加载机构能够推动离合器盘沿轴向抵接到减振器输出法兰上。换句话说,当离合器需要接合时,接合加载机构用于向离合器盘施加轴向接合力,使得离合器盘抵接在减振器输出法兰上,从而在二者的接触面上产生能够传递扭矩的作用力(例如摩擦力)。
    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该减振装置还可以包括与减振器输出法兰固定连接的离合器罩盖,离合器盘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位于减振器输出法兰与离合器罩盖之间,接合加载机构能够沿轴向抵接在离合器罩盖与离合器盘之间。当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接合加载机构可以以离合器罩盖为支点向离合器盘施加轴向接合力,使得离合器盘紧密地抵接在减振器输出法兰上。当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接合加载机构既可以抵接离合器盘而不施加轴向接合力或者施加的轴向接合力不足以使离合器盘抵接到减振器输出法兰上,也可以不与离合器盘完全分离开。优选地,这种接合加载机构可以为膜片弹簧。膜片弹簧可以弹性地抵接在离合器罩盖与离合器盘之间。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离合器罩盖可以在离合器盘的径向外侧与减振器输出法兰固定连接,离合器盘的位于减振器输出法兰与离合器罩盖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从径向内侧向外延伸到减振器输出法兰与离合器罩盖之间。因此,离合器盘的用于进行传扭接合的功能部分是位于其径向外缘处的部分。这使得离合器盘与减振器输出法兰之间可以存在较大的接触面积,并且便于安装。在这种情况下,减振弹簧可以优选地位于离合器罩盖的径向外侧。因此,离合器盘中心的部分例如可以用于与输入或输出扭矩的传动轴连接。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该减振装置还可以包括在轴向上位于接合加载机构与离合器盘之间的压板,接合加载机构能够通过压板沿轴向间接地抵接离合器盘。压板可以提供与离合器盘的平坦接触面,从而便于控制离合器盘。
    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飞轮可以包括位于径向外部的外侧部分和位于径
    向内部的内侧部分,外侧部分具有至少部分地朝向径向内侧的齿,内侧部分具有至少部分地朝向径向外侧的齿,外侧部分的齿与内侧部分的齿相互配合而抗扭转地连接。通过这种组装式的飞轮,可以将飞轮的内侧部分首先与发动机曲轴连接,然后将与减振装置的其他部分组装在一起的外侧部分安装在内侧部分上,从而便于减振装置与发动机连接。
    14.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一种混合动力装置而得到解决。该混合动力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以及上述的减振装置,减振器输出法兰与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中的一个连接,离合器盘与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中的另一个连接。
    15.进一步地,该减振装置还可以包括离合器法兰毂和/或减振器法兰毂,第一传动轴为空心轴,第二传动轴位于第一传动轴内部,减振器输出法兰通过减振器法兰毂连接第二传动轴,和/或,离合器盘通过离合器法兰毂连接第一传动轴。
    16.进一步地,减振器输出法兰可以至少在轴向方向上受到第二传动轴支撑。当集成在减振装置中的离合器接合时,需要向离合器盘施加朝向减振器输出法兰的轴向接合力以使离合器盘与减振器输出法兰紧密接触。这种轴向力通过减振器输出法兰传递到传动轴。该传动轴例如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传动轴。这意味着离合器的轴向接合力通过减振器输出法兰最终由电机一侧的支撑轴等结构来承受。因此,用于操作离合器的作用力不会传递到发动机一侧,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护发动机一侧的部件。
    17.进一步地,该混合动力装置还可以包括安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的挡环,该挡环至少在轴向上相对于第二传动轴固定,减振器输出法兰能够沿朝向飞轮的轴向方向经由减振器法兰毂抵接在挡环上。因此,作用在减振器输出法兰上的轴向接合力可以通过挡环传递到第二传动轴上。
    附图说明
    18.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代表功能相同的元件。其中:
    19.图1示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振装置的车辆传动系的示意图;和
    20.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振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减振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2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离合器的减振装置,换句话说,这种减振装置将减振器与离合器的功能集成在一起。这种减振装置用于各种机动车辆的传动系,尤其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
    23.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振装置d的传动系的布局。如图1所示,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发动机e(内燃机)和第一电机m1。减振装置d设置在发动机e的后端,发动机e的输出轴与减振装置d的输入轴连接,从而能够在发动机e与减振装置d之间传递扭矩。减振装置d具有两个同轴地布置的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是与变速器的输入轴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11,而另一个输出端是与第一电机m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轴
    12。第一传动轴11环绕在第二传动轴12的径向外侧,并且分别与发动机e的输出轴同轴地布置。图1中仅简要地示出了变速器的部分结构,其中例如可以包括与第一传动轴11及第二传动轴12平行地布置的第三传动轴15。第一传动轴11与第三传动轴15之间例如可以通过齿轮组进行传动,以改变输出扭矩的转速。
    24.在图1所示的布局中,各个部件中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仅是相对而言的,在车辆的不同运行状态下,同一部件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可能相互转换。例如,在第一电机驱动状态下,第一电机m1可以通过第二传动轴12向减振装置d中输入扭矩,并且通过减振装置d传递到变速器的第三传动轴15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传动轴12实际上是减振装置d的输入端。根据本发明的减振装置d中集成有离合器,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接通或者断开离合器,以用于构成第一电机m1、发动机e以及第二电机m2的扭矩传递不同的组合方式。。这时可以发现,在前述的电机驱动状态下,第一电机m1在朝向离合器的扭矩传递路径中处于离合器的前端,即上文中所介绍的p1位置。此外,在变速器的后端,还可以设置有第二电机m2。第二电机m2的输出端也可以例如通过齿轮组等与第三传动轴15传动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电机m2处于上文中所介绍的p3位置。也就是说,图1示出的传动系为p1+p3布局。
    25.以下参照图2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减振装置的具体构造。图2在经过中心轴线的剖面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振装置d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该减振装置包括飞轮3、减振弹簧4、减振器输出法兰5和离合器盘7。其中,飞轮3、减振器输出法兰5和离合器盘7各自均为大致圆盘形的部件,并且具有大致相同的转动轴线(即同轴地布置)。
    26.飞轮3是具有较大转动惯量的盘形部件。飞轮3在轴向上位于减振装置的靠近发动机的一侧,并且与发动机的输出轴抗扭连接。飞轮3具有一体形成或抗扭连接的内侧部分1和外侧部分。飞轮3的内侧部分1例如可以通过螺栓2与发动机的曲轴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飞轮3的外侧部分具有位于其径向内侧的花键或齿,而内侧部分1具有位于其径向外侧的花键或齿,飞轮3的外侧部分的内花键与内侧部分1的外花键相互啮合或相互耦合,形成抗扭转的连接。另外,飞轮3的外侧部分与内侧部分1采用花键啮合的方式,也可以使得减振器的装配更加简单、高效,尤其可以首先将减振装置预装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再将减振装置与内侧部件1连接结合。例如,可以首先将内侧部分1通过螺栓2与曲轴相连,然后将预装为整体的减振器组件整体地轴向地安装到内侧部分1上。
    27.飞轮3可以将来自发动机的扭矩输入到减振装置中,并且可以通过自身的惯性来缓冲输入到减振装置中的扭矩振动。
    28.该减振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优选多个减振弹簧4。减振弹簧4例如可以是弧形或直圆柱形的螺旋弹簧,或者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弹性部件。当减振装置中设置有多个减振弹簧4时,这些减振弹簧4围绕减振装置的中心轴线(即转动轴线)沿周向间隔布置、特别是沿周向均匀地间隔布置。减振弹簧4沿减振装置的转动方向抵接在飞轮3与减振器输出法兰5之间,从而能够在二者之间传递扭矩,并且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来吸收扭矩的振动。
    29.减振器输出法兰5在轴向上位于飞轮3的背向发动机的一侧。优选地,减振弹簧4可以安装在靠近减振器输出法兰5的径向外缘的部分中,特别是可以安装在形成在该部分中的弹簧窗口中。来自发动机的扭矩在经过减振弹簧4减振之后经由减振弹簧4传递到减振器输出法兰5。在图2中,减振弹簧4位于减振器的径向靠外侧的部位,但是可选地或者附加地,
    减振弹簧也可以位于减振器的径向靠内侧的位置和/或位于减振器的径向的中间部位。
    30.离合器盘7在轴向上位于减振器输出法兰5的背向飞轮3的一侧,并且能够相对于减振器输出法兰5转动。离合器盘7主要用于与减振器输出法兰5配合来构成能够接通或断开扭矩传递路径的离合器。这种离合器具有两种状态,即接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在接合状态下,离合器盘7可以在轴向接合力的作用下沿轴向紧密地抵接到减振器输出法兰5上,从而在二者的接触面上产生摩擦力或形状配合,此时可以在减振器输出法兰5与离合器盘7之间传递扭矩。在分离状态下,撤除或减小作用在离合器盘7上的轴向接合力,使得离合器盘7与减振器输出法兰5分离。这里的“分离”既可以是减振器输出法兰5与离合器盘7之间完全不接触的状态,也可以是减振器输出法兰5与离合器盘7之间虽然存在接触,但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力来传递明显扭矩的状态。为了便于使离合器盘7在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离合器盘7的用于进行接合的功能部分可以进行小幅度的轴向移动(例如通过弹性变形),或者离合器盘7可以整体地进行小幅度的轴向移动(例如通过松配合)。
    31.在这种情况下,减振器输出法兰5和离合器盘7可以作为减振装置的两个扭矩传递端并行地传递扭矩。其中,离合器功能实现在经由离合器盘7来输入或输出扭矩的路径中。在该减振装置中,与减振器输出法兰5和离合器盘7连接的扭矩输入或输出结构是两个同轴地布置的传动轴。图1中也示出了这两个传动轴,即与离合器盘7抗扭连接的第一传动轴11和与减振器输出法兰5抗扭连接的第二传动轴12。第一传动轴11是空心轴,第二传动轴12从第一传动轴11的径向内侧穿过。第一传动轴11例如可以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而第二传动轴12例如可以与电机(图1中的第一电机m1)的输出轴连接。
    32.优选地,为了便于连接传动轴,该减振装置还可以包括离合器法兰毂13和/或减振器法兰毂14。离合器法兰毂13与离合器盘7固定连接(例如焊接、过盈连接、形状配合或一体形成),并且例如通过花键在第一传动轴11的径向外侧与第一传动轴11抗扭连接。相应地,减振器法兰毂14与减振器输出法兰5固定连接(例如焊接、过盈连接、形状配合或一体形成),并且例如通过花键在第二传动轴12的径向外侧与第二传动轴12抗扭连接。
    33.为了提供使离合器盘7抵接减振器输出法兰5的轴向接合力,优选地可以在减振装置中设置接合加载机构。接合加载机构在轴向上安装在离合器盘7的背向减振器输出法兰5的一侧。当离合器需要转换到接合状态时,接合加载机构可以向离合器盘7施加轴向接合力,从而推动离合器盘7沿轴向抵接到减振器输出法兰5上,使得在二者的接触面上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或者发生形状配合。当离合器需要转换到分离状态时,接合加载机构可以撤除或减小轴向接合力,使得离合器盘7与减振器输出法兰5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或完全分离。在本实施例中,接合加载机构优选地可以是膜片弹簧8。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接合加载机构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部件。
    34.在本实施例中,减振装置还可以包括大致呈环形的离合器罩盖6。离合器罩盖6在径向一侧与减振器输出法兰5固定地连接在一起,而在径向另一侧与减振器输出法兰5在轴向上间隔开一定距离。因此,在减振器输出法兰5与离合器罩盖6之间形成朝向径向一侧开放的环形空间。离合器盘7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到该环形空间中,从而在轴向上位于减振器输出法兰5与离合器罩盖6之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离合器罩盖6在离合器盘7的径向外侧与减振器输出法兰5固定连接,并且其径向内侧的部分与减振器输出法兰5间隔开,因此离合器盘7的径向外侧的部分从径向内侧向外延伸到减振器输出法兰5与离合器罩盖6之间。
    减振弹簧4位于离合器罩盖6的径向外侧,这时减振器输出法兰5和离合器盘7的径向内侧的空间可以用于安装扭矩输入或输出结构。但是,在实际安装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这种安装关系在径向上也可能反向地布置。
    35.优选地,作为接合加载机构的膜片弹簧8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离合器罩盖6与离合器盘7之间。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膜片弹簧8的径向外侧的部分延伸到离合器罩盖6与离合器盘7之间。至少在膜片弹簧8向离合器盘7施加轴向接合力时,膜片弹簧8可以沿轴向抵接在离合器罩盖6与离合器盘7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膜片弹簧8例如可以根据杠杆原理以离合器罩盖6为支点向离合器盘7施加轴向接合力。膜片弹簧8所施加的轴向接合力可以由另外的致动机构来控制,例如设置在膜片弹簧8的背向离合器盘7的一侧的机械或电磁致动机构(未示出)。
    36.优选地,为了便于接合加载机构向离合器盘7施加轴向接合力,还可以另外设置压板9。压板9在轴向上位于接合加载机构与离合器盘7之间。压板9例如可以形成为环形板。当接合加载机构向离合器盘7施加轴向接合力时,接合加载机构通过压板9间接地抵接离合器盘7。因此,当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离合器盘7被夹紧在减振器输出法兰5与压板9之间。为了便于离合器在接合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转换,压板9优选地可以相对于减振器输出法兰5小幅度地轴向移动。对于压板9、接合加载机构和离合器罩盖6三者之间的其他连接关系没有特别的要求。三者既可以抗扭连接或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分离地相互接触。举例而言,类似于现有的摩擦离合器,压板9可以例如通过弹性的传动片与离合器罩盖6可轴向移动地抗扭连接,因此减振器输出法兰5和压板9可以在离合器盘7的轴向两侧形成两组对称的接触面,这特别是可以提高通过摩擦力传递扭矩的效率。
    37.在这种减振装置的离合器中,用于操作离合器的轴向接合力通过接合加载机构作用在离合器盘7上,并且通过离合器盘7传递到减振器输出法兰5上。这种操作方式使得减振器输出法兰5存在沿轴向朝向飞轮3移动的趋势。为了在轴向上支撑减振器输出法兰5抵抗轴向接合力,可以使减振器输出法兰5至少在朝向飞轮3的轴向方向上受到第二传动轴12的支撑。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减振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第二传动轴12的径向外侧的挡环10。挡环10例如通过形状配合的方式在轴向上相对于第二传动轴12固定,减振器输出法兰5可以沿朝向飞轮3的轴向方向抵接在挡环10上,从而通过挡环10将轴向接合力传递到第二传动轴12。优选地,减振器输出法兰5可以通过减振器法兰毂14抵接挡环10。挡环10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来替代,例如形成在第二传动轴12上的轴肩。最终,轴向接合力由与第二传动轴12连接的支撑结构来承受,而不会传递到与飞轮3一侧连接的发动机曲轴上,从而保护了发动机中的部件。
    38.根据另外的优选实施例,减振装置d还可以包括在上述实施例中未提及或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例如,减振装置d还可以包括安装在靠近离合器的一侧的另外的飞轮,即第二飞轮,使得该减振装置形成为双质量飞轮式减振器。在这种情况下,减振器输出法兰5和构成离合器的其他上述部件在轴向上位于两个飞轮之间。
    39.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减振装置并不仅限于在图1所示的传动系布局或混合动力车辆中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种减振装置实际上也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将离合器与减振器集成在一起的非p1+p3布局(例如,单纯的p1布局)和/或非混合动力车辆。
    4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装置,其包括第一传动轴11、第二传动轴12以及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减振装置。在该混合动力装置的组装过程中,特别是在组装该减振装置的过程中,首先,将飞轮3的内侧部分1通过螺栓2连接到曲轴上;其次,将减振装置中剩余的部件预组装成一个整体的模块;再者,将挡环10安装到第二传动轴12上;最后,将预组装的减振器模块轴向的安装到相应地位置,此时飞轮3的外侧部分通过其内齿与内侧部分1的外齿相啮合,减振器输出法兰5直接或间接地抵靠挡环10。由此,能够提高该减振装置在组装过程中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41.虽然在上述说明中示例性地描述了可能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到,仍然通过所有已知的和此外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技术特征和实施方式的组合存在大量实施例的变化。此外还应该理解到,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仅仅作为一个例子,这种实施例绝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用和构造。通过前述说明更多地是向技术人员提供一种用于转化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指导,其中,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便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尤其是关于所述部件的功能和结构方面的改变。
    42.附图标记表
    [0043]1ꢀꢀ
    内侧部分
    [0044]2ꢀꢀ
    螺栓
    [0045]3ꢀꢀ
    飞轮
    [0046]4ꢀꢀ
    减振弹簧
    [0047]5ꢀꢀ
    减振器输出法兰
    [0048]6ꢀꢀ
    离合器罩盖
    [0049]7ꢀꢀ
    离合器盘
    [0050]8ꢀꢀ
    膜片弹簧
    [0051]9ꢀꢀ
    压板
    [0052]
    10 挡环
    [0053]
    11 第一传动轴
    [0054]
    12 第二传动轴
    [0055]
    13 离合器法兰毂
    [0056]
    14 减振器法兰毂
    [0057]
    15 第三传动轴
    [0058]dꢀꢀ
    减振装置
    [0059]eꢀꢀ
    发动机
    [0060]
    m1 第一电机
    [0061]
    m2 第二电机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离合器的减振装置,包括:飞轮(3);减振器输出法兰(5),其与所述飞轮(3)同轴地布置;和减振弹簧(4),其沿所述减振装置的转动方向抵接在所述飞轮(3)与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之间,从而能够在所述飞轮(3)与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之间传递扭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同轴地布置的离合器盘(7),所述离合器盘(7)在轴向上位于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的背向所述飞轮(3)的一侧,并且能够沿轴向抵接到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上而在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与所述离合器盘(7)之间传递扭矩,或者与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分离而断开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与所述离合器盘(7)之间的扭矩传递;其中,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和所述离合器盘(7)能够构成所述减振装置的两个并行的扭矩传输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在轴向上位于所述离合器盘(7)的背向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的一侧的接合加载机构,所述接合加载机构能够推动所述离合器盘(7)沿轴向抵接到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固定连接的离合器罩盖(6),所述离合器盘(7)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位于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与所述离合器罩盖(6)之间,所述接合加载机构能够沿轴向抵接在所述离合器罩盖(6)与所述离合器盘(7)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罩盖(6)在所述离合器盘(7)的径向外侧与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盘(7)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从径向内侧向外延伸到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与所述离合器罩盖(6)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在轴向上位于所述接合加载机构与所述离合器盘(7)之间的压板(9),所述接合加载机构能够通过所述压板(9)沿轴向抵接所述离合器盘(7)。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3)包括位于径向外部的外侧部分和位于径向内部的内侧部分(1),所述外侧部分具有至少部分地朝向径向内侧的齿,所述内侧部分(1)具有至少部分地朝向径向外侧的齿,所述外侧部分的齿与所述内侧部分(1)的齿相互配合而抗扭转地连接。7.一种混合动力装置,其包括第一传动轴(11)、第二传动轴(12)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12)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离合器盘(7)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12)中的另一个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离合器法兰毂(13)和/或减振器法兰毂(14),所述第一传动轴(11)为空心轴,所述第二传动轴(12)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1)内部,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通过所述减振器法兰毂(14)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2),和/或,所述离合器盘(7)通过所述离合器法兰毂(13)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11)。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至少在轴向方向上受到所述第二传动轴(12)支撑。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12)上的挡环(10),所述挡环(10)至少在轴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传动轴(12)固定,所述减振器输出法兰(5)能够沿朝向所述飞轮(3)的轴向方向经由所述减振器法兰毂(14)抵接在所述挡环(10)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离合器的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包括:飞轮;减振器输出法兰,其与飞轮同轴地布置;和减振弹簧,其沿减振装置的转动方向抵接在飞轮与减振器输出法兰之间,从而能够在飞轮与减振器输出法兰之间传递扭矩。其中,该减振装置还包括与减振器输出法兰同轴地布置的离合器盘,其在轴向上位于减振器输出法兰的背向飞轮的一侧,并且能够沿轴向抵接到减振器输出法兰上而在减振器输出法兰与离合器盘之间传递扭矩,或者与减振器输出法兰分离而断开减振器输出法兰与离合器盘之间的扭矩传递。其中,减振器输出法兰和离合器盘能够构成该减振装置的两个并行的扭矩传输端口。本发明的减振装置布局紧凑。的减振装置布局紧凑。的减振装置布局紧凑。


    技术研发人员:肖荣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5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