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测试多种激素用于女性备孕期管理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2-07-08  146



    1.本发明涉及女性备孕期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测试多种激素用于女性备孕期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女性备孕期管理通常是指女性通过跟踪月经周期内体内的激素或基础体温数据等方法判断最佳的受孕日期,以此增加受孕的概率。
    3.女性备孕期管理涉及到的激素检测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生育力测试;2.排卵测试;3.确认排卵;4.妊娠测试。
    4.现在的备孕女性通常会从市面上购买激素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体内的各类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二醇-3-葡糖苷酸pd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hgg等)水平,但是备孕女性虽然能够通过激素检测装置检测体内的各类激素水平,但是由于大部分备孕女性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制定合理有效的激素检测管理方案,同时也无法通过检测数据综合评价备孕状态以及从数据结果中获取合理的备孕建议。
    5.而医院和实验室虽然能提供更准确的全套检测服务,但一方面医院手续麻烦价格昂贵,另一方面医院检测通常不能及时提供检测结果,这不利于高频率的检测和跟踪(通常上述激素水平会在女性的月经周期内发生大幅变化,高频率的检测才能体现出上述激素在月经周期内的变化趋势)。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测试多种激素用于女性备孕期管理的方法,与激素检测装置配合使用,能够为备用女性制定合理有效的激素检测管理方案,并帮助备孕期的女性对激素检测结果作出分析,并针对检测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更好地帮助女性完成备孕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测试多种激素用于女性备孕期管理的方法,与激素检测装置配合使用,能够为备用女性制定合理有效的激素检测管理方案,并帮助备孕期的女性对激素检测结果作出分析,并针对检测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更好地帮助女性完成备孕过程。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续测试多种激素用于女性备孕期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排卵测试:在经期的第10-12天开始检测,收集测试者的尿液作为测试样本,通过激素检测装置对测试样本中的促黄体生成素含量进行检测,若检测到的含量值未达到第一参考值及以上,则在第二天同一时间再次测试,直到检测到的含量值达到第一参考值及以上;然后开始每隔4-6个小时检测一次,直到检测到的含量值达到第二参考值及以上,以当前时间后的24-48小时的时间段作为预测的第一排卵期间,提示测试者在排卵期间内受孕;在第一排卵期间后继续每隔4-6个小时检测尿液中的促黄体生成素含量;直到检测到的含量值恢复第二参考值以下任意值,此时为第二排卵时间,提示被测试者在第二排卵时间内
    受孕;
    9.确认排卵测试:在排卵时间后的7-10天内至少连续三天进行测试,以测试者的尿液作为测试样本,通过激素检测装置对测试样本中的孕二醇-3-葡糖苷酸含量进行检测,若排卵后7-10天内任意连续2天的孕二醇-3-葡糖苷酸含量值超过第三参考值,则确认测试者在排卵期间内成功排卵;
    10.若被测试者在排卵期间内成功排卵并完成受孕,对被测试者进行妊娠测试。
    11.作为优选,在排卵测试前,进行生育能力测试;生育能力测试在经期的第3天进行,收集测试者的尿液作为测试样本,通过激素检测装置对测试样本中的促卵泡生成素含量进行检测,尿液中的促卵泡生成素含量超过第四参考值时,提示卵巢功能受损或进入绝经期。
    12.作为优选,妊娠测试在第一排卵时间后10-14天进行,利用激素检测装置对测试中尿液样本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进行检测,在第一排卵时间10-14天的任意一天测试的含量达到或超过第五参考值时,则可判定为已怀孕。
    13.作为优选,所示激素检测装置包括试纸棒,试纸棒包括试纸,试纸上设有加样区域、标记区域、反应区域,标记区域中含有一种或者多种被标记物标记的且能与待测生化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特异性结合物a,反应区域中设有与待测生化物质相对应的检测线,每条检测线上至少固定有与待测生化物质种类相同的对应物质或能够与待测生化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特异性结合物b中的一种。
    14.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区域中还设有质控线,每条质控线上定量固定有能够结合捕获特异性结合物a的特异性结合物c。
    15.作为优选,试纸上还设有吸收区域。
    16.作为优选,所述标记物为胶体金或荧光标记物。
    17.作为优选,所述激素检测装置还包括仪器本体,仪器本体上设置有显示屏、电路模块、能够对试纸上的反应区域进行光照检测的光路检测模块。
    18.作为优选,所述待测生化物质为促黄体生成素、孕二醇-3-葡糖苷酸、促卵泡生成素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一种或组合。
    19.作为优选,所述试纸棒上设有存储检测项目信息的芯片,仪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和读取芯片的识别模块。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备孕女性提供了一套系统完善的备孕管理方案,能为备孕女性提供合理有效的检测指导,并帮助备孕女性对各类激素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分析,帮助备孕期的女性对激素检测结果作出分析,同时针对检测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更好地帮助女性完成备孕过程。本发明针对女性在备孕期间的多种激素水平进行综合系统地分析评判,准确率高,分析结果可靠。本备孕期管理方法配合激素检测装置,可以使得备孕女性在家便可完成各类激素检测以及对检测结果作出分析,无需经常往医院跑,对生活影响小,方便备孕女性的生活。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中方法流程图。
    22.图2为本发明中激素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试纸棒的爆炸图。
    24.图4为试纸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仪器本体的爆炸图。
    26.图6为光路检测模块的原理图。
    27.图中:1、仪器本体,2、试纸棒,3、外壳,4、试纸,5、显示窗口,6、保护盖,7、芯片,8、反应区域,9、加样区域,10、标记区域,11、检测线,12、质控线,13、吸收区域,14、壳体,15、试制棒插入口,16、电路模块,17、光路检测模块,18、显示屏,19、电池,20、光源发射装置,21、光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0.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31.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测试多种激素用于女性备孕期管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2.本技术中,将女性来月经的第一天定义为整个月经周期的第一天,按女性月经平均周期28天计算。以下描述中的经期天数均以此为基准进行计算。
    33.1)生育能力测试:在经期的第3天进行,收集测试者的尿液作为测试样本,通过激素检测装置对测试样本中的促卵泡生成素含量进行检测,尿液中的促卵泡生成素含量超过25miu/ml时,认定测试者的卵巢功能受损或进入绝经期,此时测试者若有备孕计划,收到提示后需及时去医院检查。
    34.其中,促卵泡生成素(fsh)由垂体前叶的促性腺细胞合成和分泌,并用于调节发育、生长、青春期成熟和生殖过程,在经期前期刺激小卵泡发育成为优势卵泡。促卵泡生成素的含量水平能直接反应正常女性卵巢的功能状态,通过在经期的第3天对测试者尿液中的促卵泡生成素含量进行检测,能够准确反映测试者的卵巢功能状态,提前为卵巢功能受损情况作出预警,帮助备孕女性提前排除风险,提高备孕成功率。在生育能力测试中,以测试者的晨尿作为测试样本。
    35.2)排卵测试:在经期的第10-12天开始检测,收集测试者的尿液作为测试样本,通过激素检测装置对测试样本中的促黄体生成素含量进行检测,若检测到的含量值未达到25miu/ml及以上,则在第二天同一时间再次测试,直到检测到的含量值达到25miu/ml及以上;然后开始每隔4-6个小时检测一次,直到检测到的含量值达到65miu/ml及以上,表示卵子将会在24-48小时内排出,此时安排同房,并继续每隔4-6个小时检测尿液中的促黄体生
    成素含量;直到检测到的含量值恢复65miu/ml以下任意值,再次安排同房,并停止检测。
    36.促黄体生成素(lh)是由腺垂体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促性腺激素,可促进胆固醇转化为性激素,并在经期中期刺激优势卵泡发生排卵。促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水平能用于预测排卵日。lh激素在尿液中的含量值在排卵前2-3天开始快速升高(达到25miu/ml及以上),并在排卵前24小时左右达到峰值(达到65miu/ml及以上),之后快速下降。排卵测试在经期第10-14天进行。本技术中,以女性月经平均周期28天作为计算标准,在实际过程中,不同的女性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期天数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该步骤中,通过对测试者经期内尿液中促黄体生成素含量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测试者的排卵状态,并根据排卵状态安排同房时间,这样有效提高了受孕成功概率。促黄体生成素含量检测通常不采用晨尿作为测试样本。在排卵测试中,也可以检测测试者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hcg)含量水平,并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hcg)含量水平和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水平来综合判断分析。
    37.3)确认排卵测试:在排卵后的7-10天内至少连续3天进行测试,以测试者的尿液作为测试样本,通过激素检测装置对测试样本中的孕二醇-3-葡糖苷酸含量进行检测,若排卵后7-10天内任意连续2天的孕二醇-3-葡糖苷酸含量值超过5ug/ml,即评价为已发生排卵;若在排卵期间有发生无保护同房行为,则需进行后续的妊娠测试以确定是否怀孕。其中,排卵日可由步骤2)中排卵测试来确定。
    38.孕酮含量值在经期后期显著增高,以维持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孕酮和其含量值得变化可用于确认是否发生排卵。此处以检测孕酮代谢物之一的pdg为例:孕二醇-3-葡糖苷酸(pdg)是孕酮的代谢物之一,pdg可以在尿液中检测到,pdg的含量值在排卵发生后7-10天升高到5ug/ml以上,之后回落到5ug/ml以下,若周期中期未发生排卵,则不会升高到5ug/ml以上。此步骤中,通过检测孕酮的代谢物二醇-3-葡糖苷酸在尿液中的含量水平,从而可以确认是否已发生排卵。该步骤中,也可以检测测试者尿液中的孕酮含量水平来确认是否排卵,孕酮含量值亦可用于评价黄体功能是否正常,是否能维持妊娠等。在确认排卵测试中,以测试者的晨尿作为测试样本。
    39.4)妊娠测试:在排卵后10-14天进行,利用激素检测装置对测试中尿液样本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含量进行检测,在排卵10-14天后的任意一天测试的hcg含量达到或超过25miu/ml,则可判定为已怀孕。其中,排卵日可由步骤2)中排卵测试来确定。
    40.成熟女性因受精的卵子移动到子宫腔内着床后,形成胚胎,在发育成长为胎儿过程中,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大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hcg),可通过孕妇血液循环而排泄到尿中。血清和尿中的hcg水平在受精卵形成1-2.5周时迅速升高,第8周孕期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此步骤中,通过对测试者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hcg)含量水平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测试者是否怀孕。在妊娠测试中,以测试者的晨尿作为测试样本。在妊娠测试中,也可通过检测测试者尿液中的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含量水平,并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hcg)含量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41.如图2至图6所示,本发明中使用的激素检测装置其结构如下:包括试纸棒1和与试纸棒配套使用的仪器本体2。试纸棒包括外壳3、设置在外壳3中的试纸4、保护盖6。试纸4上依次设有加样区域9、标记区域10、反应区域8和吸收区域13。试纸上的加样区域9伸出于外壳3,保护盖6可套在外壳1上靠近加样区域9的一端,用于保护试制上的加样区域。加样区域9和吸收区域13均有吸收材料制成。外壳1上设置有与反应区域8相对应的显示窗口7。标记
    区域10中含有一种或者多种被标记物标记的且能与待测生化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特异性结合物a,反应区中设有与待测生化物质相对应的检测线11,每条检测线11上至少固定有与待测生化物质种类相同的对应物质和能够与待测生化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特异性结合物b中的一种。标记物可以选择荧光标记物、胶体金或者其他种类的标记物。特异性结合物a和特异性结合物b根据待测生化物质的种类而定,当待测生化物质为抗原物质时,特异性结合物a为能够与抗原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特异性抗体a,特异性结合物b为能够与抗原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特异性抗体b。反应区中还设有质控线12,每条质控线12上定量固定有能够结合捕获特异性结合物a的特异性结合物c。外壳3上还设有芯片7,芯片7用于存储该试纸棒的检测项目信息。
    42.仪器本体2仪器本体包括壳体14、电路模块16、光路检测模块17、显示屏18、电池19。壳体14上设有用于插入试纸棒的插入口15。光路检测模块17与电路模块16电连接,用于对试纸4上的反应区域8进行光照检测获得光照检测信息,并将光照检测信息发送给电路模块16,通过电路模块16对光照检测信息进行处理,获得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通过显示屏18显示出来。
    43.光路检测模块17包括至少一个光源发射装置20、与光源发射装置20相对应的光接收装置21,光源发射装置20向反应区域发射光线,光线经过反应区域的反射后被光接收装置21接收。仪器本体2的电路模块16上设有用于识别和读取试纸棒1的芯片8的识别模块。当试纸棒放入仪器本体后,仪器本体上的识别模块能够读取芯片的信息,并给出相匹配的检测结果。仪器本体2的电路模块16上还设有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可以为蓝牙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可以将仪器本体检测得到的数据发送给手机等设备上,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的app可以对数据结果进行显示;同时仪器本体具备提示功能,用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提醒时间,仪器本体可以在提醒时间到后提醒用于及时做检测。
    44.激素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纸质棒使用时,先对试纸进行加样,将测试样本加到试纸上的加样区域中,测试样本中含有至少一种待测生化物质(待测生化物质可以为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二醇-3-葡糖苷酸pdg等),待测生化物质会试纸的层析作用下层析至标记区域,并与标记区域中的其中一种相对应的特异性结合物a相结合,待测生化物质与特异性结合物a结合后形成带标记物的结合体,结合体继续在试纸的层析作用下移动至反应区域,结合体到达反应区域中相对应的检测线的位置处后,由于固定在检测线上的特异性结合物b能够与结合体中的待测生化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因此结合体会被固定在检测线上的特异性结合物b捕获结合;当测试样本中的待测生化物质浓度越高,相应的在检测线上被捕获固定的标记物也越多,通过仪器本体上的光路检测模块对检测线上的标记物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便能获得待测生化物质的浓度数据,从而获得相应的指标。其中,标记物可以为荧光标记物或者胶体金或者其他种类的标记物,以胶体金标记物为例,仪器本体上的光路检测模块可以通过光线检测的手段进行浓度检测,当测试样本中的待测抗原浓度越高时,固定在相应的检测线上的标记物的浓度也越高,这样光路检测模块在进行光线检测时,相应的检测线上的反射光信号就越弱,从而表示浓度越大。
    45.针对如孕二醇-3-葡糖苷酸pdg等小分子待测生化物质时,本发明在检测线上固定与待测生化物质相同的对应物质,且其数量是固定的,其工作原理如下:当待测生化物质层
    析至标记区域中时,待测生化物质会与标记区域中被标记物标记的特异性结合物a相结合形成结合体(标记区中的特异性结合物a的数量是固定的且数量大于待测抗原的数量),此时标记区域中剩下的部分特异性结合物a未与待测生化物质结合,呈游离态,游离态的特异性结合物a会与结合体一同层析至反应区域中,结合体无法与检测线上的对应物质结合,而游离态的且被标记物标记的特异性结合物a会与检测线上的待测待测生化物质特异性相结合,因此测试样本中待测生化物质数量越多(样本中待测生化物质浓度越高),在检测线上被固定的标记物也越少,因此同样能够通过检测线上的标记物数量来反映测试样本中的待测生化物质的浓度。当待测生化物质为抗原物质时,特异性结合物a为能够与抗原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特异性抗体a,特异性结合物b为能够与抗原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特异性抗体b。
    46.在试纸的反应区域中设置有质控线,质控线的作用是用来判断当次检测是否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质控线的工作原理如下:质控线上固定的特异性结合物c的数量是固定的,因此在检测过程中,特异性结合物c能够结合捕获的特异性结合物a的数量范围也是确定的,即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固定在质控线上的标记物的数量范围也是确定的,该范围为有效范围;仪器本体在对质控线上的标记物数量进行检测时,若质控线上的标记物数量在有效范围内,则该次检测数据时有效的;反之,则该次检测结构为无效。以胶体金法为例,当标记物为胶体金时,在进行光线检测时,质控线上固定的标记物数量越多,则反射光越弱,反之质控线上固定的标记物数量越少,反射光则越强;若质控线上反射的反射光信号强度在合格范围,则该次检测为有效,反之则无效。
    47.光路检测模块的工作原理如下:一个光源发射装置和相对应的一个光接收装置组成一个光路检测单元,每个光路检测单元对应检测反应区上的一条检测线或者一条质控线。光源发射装置发出特定波长的检测光线,检测光线照射到反应区域中相对应的检测线或者质控线上,检测线或质控线上的标记物吸收该检测光线后发出特定波长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被光接收装置接收。当标记物为胶体金时,在这过程中,检测线上的标记物数量越多,其反射光线的强度就越弱,光接收装置对反射光线的强度进行检测,通过反射光线的强度便可以反映出待测生化物质的数量,进而测算出测试样本中待测生化物质的浓度,从而得出相应的生理指标。
    48.本发明中,试纸的标记区中设有一种或多种针对不同生化物质的特异性结合物a,试纸反应区不同的检测线上固定针对不同生化物质的特异性结合物b或者对应物,这样一个试纸可以同时检测多种不同的生化物质,试纸反应区上的不同检测线可以显示不同生化物质的浓度信息,从而实现了一个检测装置同时检测多项生理指标的功能。
    49.本发明中激素检测装置可检测的生化项目包括但不限于:lh、fsh、hcg、pdg、孕酮、e1g、alb、thc、cor、pg i、pg ii、fa、prl、tsh、crp、25-oh-d3、sars-cov-2/flu a/flu b、psa、nt-probnp、ccp、hba1c、amh、sf、t。
    50.实施例2:
    51.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光路检测模块包括一个光源发射装置20、一个与光源发射装置20相对应的光接收装置21,光源发射装置20向反应区域发射光线,光线经过反应区域的反射后被光接收装置21接收。光路检测模块在工作时,整个光路模块可以沿着试纸的长度方向移动,整个光路模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光源发射装置20发射的光线会依次照射到试纸反应区上的各个检测线和质控线上,各个检测线和质控线的反射光也
    会被光接收装置依次接收到,从而可以实现对反应区域8中所有检测线和质控线的检测分析。
    52.实施例2的其余特征均与实施例1相同。
    53.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