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PU复合尼龙布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1-03  116


    一种tpu复合尼龙布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尼龙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tpu复合尼龙布。


    背景技术:

    2.尼龙是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卡罗瑟斯及其领导下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出来的,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是聚酰胺纤维的一种说法,尼龙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它的合成是合成纤维工业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高分子化学的一个非常重要里程碑。
    3.尼龙的韧性好,容易洗,尼龙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韧性虽好,其强度并不高,承受重量稍微大的物品容易撕裂,而且,其正反面为相同构造,不能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4.因此,需要一种tpu复合尼龙布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pu复合尼龙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tpu复合尼龙布,包括尼龙膜层,所述尼龙膜层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上下两个所述尼龙膜层之间设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内部设有阻燃膜层。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强化层包括第一tpu层和第二tpu层,所述第一tpu层与第二tpu层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第一tpu层与第二tpu层内部均开设有若干通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阻燃膜层上下两侧均等间距粘合有第一阻燃纤维,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阻燃纤维之间且位于阻燃膜层上下两端均粘合有若干第二阻燃纤维,所述第二阻燃纤维远离阻燃膜层一侧贯穿通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tpu层远离阻燃膜层一侧粘合有与顶部尼龙膜层粘接的吸附层,所述第二tpu层远离阻燃膜层一侧粘合有与底部尼龙膜层粘接的竹纤维层。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顶部所述尼龙膜层顶端涂有光滑涂层,底部所述尼龙膜层底端涂有增阻涂层。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光滑涂层与增阻涂层相背一侧均粘合有标记层。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上下两个尼龙膜层之间的第一tpu层与第二tpu层,可以加强尼龙膜层的受力强度。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tpu层上粘合的吸附层,可以有效减少灰尘对使用者的影响,保证尼龙布的干净卫生。
    16.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光滑涂层与增阻涂层,使用者可以通过尼龙布的正反两面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扩大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强化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尼龙膜层;11、光滑涂层;12、增阻涂层;2、强化层;21、第一tpu层;22、第二tpu层;23、通孔;3、阻燃膜层;31、第一阻燃纤维;32、第二阻燃纤维;4、吸附层;41、竹纤维层;5、标记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6.一种tpu复合尼龙布,包括尼龙膜层1,尼龙膜层1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上下两个尼龙膜层1之间设有强化层2,强化层2内部设有阻燃膜层3,通过设置上下两个尼龙膜层1之间的第一tpu层21与第二tpu层22,可以加强尼龙膜层1的受力强度,通过设置的第一阻燃纤维31和第二阻燃纤维32,提高其安全性能。
    27.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强化层2包括第一tpu层21和第二tpu层22,第一tpu层21与第二tpu层22呈上下对称分布,第一tpu层21与第二tpu层22内部均开设有若干通孔23,阻燃膜层3上下两侧均等间距粘合有第一阻燃纤维31,相邻两个第一阻燃纤维31之间且位于阻燃膜层3上下两端均粘合有若干第二阻燃纤维32,第二阻燃纤维32远离阻燃膜层3一侧贯穿通孔23,通过设置上下两个尼龙膜层1之间的第一tpu层21与第二tpu层22,可以加强尼龙膜层1的受力强度,在实际使用中,当尼龙布受到拉扯时,作用在尼龙布上的拉力由尼
    龙膜层1、第一tpu层21和第二tpu层22承受,可以减小尼龙膜层1的受力状态,提高尼龙布的抗撕裂性能,通过设置的第一阻燃纤维31和第二阻燃纤维32,可以减小尼龙布的燃烧范围,提高其安全性能。
    28.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第一tpu层21远离阻燃膜层3一侧粘合有与顶部尼龙膜层1粘接的吸附层4,第二tpu层22远离阻燃膜层3一侧粘合有与底部尼龙膜层1粘接的竹纤维层41,通过设置第一tpu层21上粘合的吸附层4,可以有效减少灰尘对使用者的影响,通过设置第二tpu层22上粘合的竹纤维层41,可以加强尼龙布的抗菌性能,在实际使用中,飘落到尼龙布表面的灰尘渗透至吸附层4表面,防止灰尘在尼龙布表面影响使用者,保证尼龙布的干净卫生。
    29.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顶部尼龙膜层1顶端涂有光滑涂层11,底部尼龙膜层1底端涂有增阻涂层12,光滑涂层11与增阻涂层12相背一侧均粘合有标记层5,通过设置光滑涂层11与增阻涂层12,使用者可以通过尼龙布的正反两面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扩大使用范围,通过标记层5,可以对尼龙布进行标记,防止使用时工作人员在多块尼龙布之间混淆,提高辨识性。
    30.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需要使用的物体放置在尼龙布表面,当尼龙布承受物体的重力而受到拉扯时,作用在尼龙布上的拉力由尼龙膜层1、第一tpu层21和第二tpu层22承受,可以减小尼龙膜层1的受力状态,提高尼龙布的抗撕裂性能,通过设置的第一阻燃纤维31和第二阻燃纤维32,可以减小尼龙布的燃烧范围,提高其安全性能,物体表面飘落到尼龙布表面的灰尘渗透至吸附层4表面,防止灰尘在尼龙布表面影响使用者,保证尼龙布的干净卫生。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tpu复合尼龙布,包括尼龙膜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膜层(1)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上下两个所述尼龙膜层(1)之间设有强化层(2),所述强化层(2)内部设有阻燃膜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pu复合尼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层(2)包括第一tpu层(21)和第二tpu层(22),所述第一tpu层(21)与第二tpu层(22)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第一tpu层(21)与第二tpu层(22)内部均开设有若干通孔(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pu复合尼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膜层(3)上下两侧均等间距粘合有第一阻燃纤维(3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阻燃纤维(31)之间且位于阻燃膜层(3)上下两端均粘合有若干第二阻燃纤维(32),所述第二阻燃纤维(32)远离阻燃膜层(3)一侧贯穿通孔(2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pu复合尼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pu层(21)远离阻燃膜层(3)一侧粘合有与顶部尼龙膜层(1)粘接的吸附层(4),所述第二tpu层(22)远离阻燃膜层(3)一侧粘合有与底部尼龙膜层(1)粘接的竹纤维层(4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pu复合尼龙布,其特征在于:顶部所述尼龙膜层(1)顶端涂有光滑涂层(11),底部所述尼龙膜层(1)底端涂有增阻涂层(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tpu复合尼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涂层(11)与增阻涂层(12)相背一侧均粘合有标记层(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尼龙布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TPU复合尼龙布,包括尼龙膜层,所述尼龙膜层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上下两个所述尼龙膜层之间设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内部设有阻燃膜层,通过设置上下两个尼龙膜层之间的第一TPU层与第二TPU层,提高尼龙布的抗撕裂性能,通过设置第二TPU层上粘合的竹纤维层,可以加强尼龙布的抗菌性能。强尼龙布的抗菌性能。强尼龙布的抗菌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吴聪辉 吴聪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东经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5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