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去屑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4-01-05  95



    1.本技术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去屑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头皮屑是头皮常见疾病,在医学上称为“头皮糠疹”,临床表现为头皮或头发上过多的细小灰白色干燥或稍油腻的糠秕样屑片,可伴瘙痒,通常皮肤的死细胞脱落过程表现为肉眼不可见的单独的细胞簇或鳞片,然而在头皮屑患者中则表现为连续的粘连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小碎片,并且某些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牛皮癣和石棉状糠疹的唯一或者典型的症状就是头皮脱屑。还有一些炎症性皮肤病如过敏性皮炎、盘状红斑狼疮、地衣类皮肤癣、头癣也会发生头皮屑。头皮屑、头皮糠疹和头皮脂溢性皮炎在概念上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认为头皮屑(头皮糠疹)是轻度的非炎症性的脂溢性皮炎。
    3.经研究发现头皮屑的产生与微生物学因素及局部免疫反应有关,经长期研究发现马拉色氏酵母菌的异常增殖是导致头皮屑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头皮微生态平衡,维护头皮健康微生态,达到降低头皮微生物感染,进一步分解头皮多余油脂,改善脂溢性皮炎。
    4.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去屑化妆品大多通过添加各种抗真菌药物作为主要功效成分,以减少头皮微生物的生长,抑制头皮角质化细胞的过渡分裂,降低表皮更新换代的速度,阻止将要脱落的细胞积聚成肉眼可见的块状鳞片,从而达到去屑的目的。早期使用的去屑剂有硫磺、水杨酸、二硫化硒等。水杨酸及焦油类并非为抗真菌而设计,因此不具有明显的抗真菌功效,去屑效果较差,刺激性大,容易对皮肤造成损伤;以二硫化硒为主要功效成分的去屑化妆品同样也有较强的刺激性,使用后发质感觉粗涩,若冲洗不彻底,头发可能会脱发,且存在异味。后来发现吡啶硫酮锌和氯咪巴唑这些高效抗真菌化合物的添加对改善头皮屑的状况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吡啶硫酮锌因致癌风险,在欧盟已被禁止用于化妆品中,而氯咪巴唑在生产中环境污染大,产能低。
    5.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组合物成分的安全性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重点,因此人们倾向于将抗真菌药物与植物提取物能成分混合得到一种安全性高,效果好的洗发水产品,如中国专利申请202010297447.5中公开了一种去屑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该洗发水主要功效成分包括:吡罗克酮乙醇胺盐、富锌酵母提取物、侧柏叶提取物、人参根提取物、苦参根提取物、d-泛醇。该洗发水以化学去屑剂吡罗克酮乙醇胺盐和有去屑止痒效果的植物成分侧柏叶提取物、苦参根提取物及富锌酵母提取物相互配合使用,可达到更加全面的去屑止痒的效果,并加入人参根提取物和d-泛醇为头皮提供营养,帮助头发的生长,但是该洗发水温和性比较差,性价比低。
    6.再如,中国专利申请202011572346.0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洗发水包括4-萜品醇、互生叶白千层叶油、柳兰花/叶/茎提取物、假八角叶提取物、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吡罗克酮乙醇胺盐等活性原料,以及表面活性剂、阳
    离子调理剂、赋酯剂、增稠剂、保湿剂等辅料。该发明通过添加4-萜品醇、互生叶白千层叶油、柳兰花/叶/茎提取物、假八角叶提取物、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提取物、吡罗克酮乙醇胺盐等活性原料,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头皮微生态环境,舒缓头皮、降低头皮刺激性,调节头皮水油平衡,促进头皮新陈代谢,从而显著达到去屑舒缓的效果,同理该申请公开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温和性差。
    7.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更好的调节头皮微生态平衡,具有抗炎、去屑、止痒功效,且温和性好、刺激性低、性价比高、应用范围宽的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8.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去屑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中同时含有化学去屑剂、调理剂和植物提取物,所述的化学去屑剂、调理剂和植物提取物通过相互作用维护头皮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抗炎、去屑、止痒的目的。
    9.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去屑功效的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包括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调理剂和溶剂;
    11.所述的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和调理剂的质量比为1-2:0.8-1.5:3.5-5;
    12.优选地,所述的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和调理剂的质量比为1.5-2:1-1.5:3.8-5。
    13.再优选地,所述的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和调理剂的质量比为2:1:4.67。
    14.所述的植物提取物选自侧柏叶提取物、蔓荆果提取物、桑白皮提取物、何首乌提取物、苦参根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和生姜提取物的一种或几种;
    15.优选地,所述的植物提取物选自侧柏叶提取物、蔓荆果提取物、桑白皮提取物、苦参根提取物和人参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16.再优选地,所述的植物提取物选自侧柏叶提取物、蔓荆果提取物和桑白皮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植物提取物为侧柏叶提取物、蔓荆果提取物和桑白皮提取物的混合物;
    18.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植物提取物为质量比1-2:1:1的侧柏叶提取物、蔓荆果提取物和桑白皮提取物。
    19.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植物提取物为质量比2:1:1的侧柏叶提取物、蔓荆果提取物和桑白皮提取物。
    20.所述的植物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所述的制备方法为:
    21.步骤1、选用干燥侧柏叶、蔓荆果或者桑白皮对其进行除杂,粉碎,得到侧柏叶、蔓荆果或者桑白皮粉末;
    22.步骤2、向步骤1中得到的侧柏叶、蔓荆果或者桑白皮粉末中按质量比3:20(g/g)加入95%乙醇,进行超声回流提取1-1.5小时,得粗提液,将粗提液经100目滤袋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至1/2,得到浓缩液1;
    23.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浓缩液1通过硅胶吸附树脂柱,用75%乙醇洗脱,收集洗
    脱液并进行浓缩,浓缩至原体积的1/4-1/5,得到浓缩液2;
    24.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1.2倍丙二醇搅拌均匀,得到侧柏叶、蔓荆果或者桑白皮提取物。
    25.所述的组合物还包括溶剂,所述的溶剂为水或/和丙二醇。
    26.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包括吡罗克酮乙醇胺盐10-20份、植物提取物8-15份、调理剂35-50份和溶剂10-60份。
    27.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包括吡罗克酮乙醇胺盐10-20份、植物提取物8-10份、调理剂38-47份和溶剂12-54份。
    28.再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包括吡罗克酮乙醇胺盐20份、植物提取物10份和调理剂46.7份和溶剂23.2份。
    29.所述的调理剂选自肉豆蔻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和水的混合物,亚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山嵛酰胺丙基二甲胺和硬脂酰胺丙基二甲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30.优选地,所述的调理剂选自肉豆蔻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和水的混合物,亚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31.再优选地,所述的调理剂由重量份数比为1-3:0-1:0-1的肉豆蔻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和水的混合物,亚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以及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组成。
    3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调理剂由重量份数比2-3:1:1的肉豆蔻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和水的混合物,亚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以及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组成。
    33.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调理剂由重量份数比2.67:1:1的肉豆蔻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和水的混合物,亚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以及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组成。
    34.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5.(1)先将溶剂加入容器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吡罗克酮乙醇胺盐和调理剂,边加热边搅拌,至溶解完全,温度控制在80℃以下,得到混合物1;
    36.(2)将混合物1的温度将至40℃,在搅拌条件下,将植物提取物加入混合物1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的组合物。
    37.本发明采用化学去屑剂、调理剂和植物提取物混合制备得到一种具有去屑功能的组合物,其中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是一种高效的去屑剂,其去屑机理是是通过杀菌和抗氧化作用从根本上阻断头屑产生的外部渠道,从而有效祛除头屑,止头痒,而不是通过脱脂等方式从表象上暂时消除头屑,但是化学去屑剂长期使用会使人产生依赖性,并且单独使用时需要的添加量较高,相应的成本也较高。因此申请人在组分中添加了调理剂和植物提取物,能够更好的养护头皮,通过控制组合物中各具体组分以及质量比,能够更好的使吡罗克酮乙醇胺盐、调理剂和植物提取物配合,在减少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添加量的同时达到更好的去屑效果,减少自由基,抗击头皮氧化。
    38.另外,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将吡罗克酮乙醇胺盐与侧柏叶提取物、蔓
    荆果提取物和桑白皮提取物,以及调理剂混合后制备得到的组合物,具有很好的抑菌性能,且性能温和,刺激性小。
    39.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洗护产品中的应用;
    40.所述的洗护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中的一种或几种。
    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4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去屑功效的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包括化学去屑剂、调理剂和植物提取物,本发明通过控制各组分的具体成分和质量比,能够使组分更好的配合,通过控制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和调理剂的质量比为1-2:0.8-1.5:3.5-5采用复配的方式使得到的组合物能够更好的减少头屑的产生,性价比高,不容易出现过敏情况,温和性好。
    4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去屑功效的组合物,使用多种调理剂混合,使组分之间具有更好的相互作用,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本发明使用重量份数之比为1-3:0-1:0-1的肉豆蔻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和水的混合物,亚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以及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作为调理剂,与植物提取物混合使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头皮对组合物中植物提取物的吸收,更好的调整头皮微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护发、养发的目的。
    44.(3)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采用复配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减少头屑的产生,且刺激性低,性价比高,不容易出现过敏情况,温和性好;该组合物还可营养、养护头皮和头发,多维度维护头皮和头发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下述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46][0047][0048]
    基础实施例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0049]
    步骤1、选用干燥侧柏叶、蔓荆果或者桑白皮对其进行除杂,粉碎,得到侧柏叶、蔓荆果或者桑白皮粉末;
    [0050]
    步骤2、向步骤1中得到的侧柏叶、蔓荆果或者桑白皮粉末中按质量比3:20(g/g)加入95%乙醇,进行超声回流提取1-1.5小时,得粗提液,将粗提液经100目滤袋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至1/2,得到浓缩液1;
    [0051]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浓缩液1通过硅胶吸附树脂柱,用7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并进行浓缩,浓缩至原体积的1/4-1/5,得到浓缩液2;
    [0052]
    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1.2倍丙二醇搅拌均匀,得到侧柏叶、蔓荆果或者桑白皮提取物。
    [0053]
    实施例1一种具有去屑功效的组合物
    [0054]
    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55]
    吡罗克酮乙醇胺盐20份、植物提取物10份、silkquat ptm 35.5份、丙二醇34.5份和水19.5份。
    [0056]
    植物提取物为质量比2:1:1的侧柏叶提取物、蔓荆果提取物和桑白皮提取物。
    [0057]
    制备方法:
    [0058]
    (1)先将溶剂加入容器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吡罗克酮乙醇胺盐和调理剂,边加热边搅拌,至溶解完全,温度控制在80℃以下,得到混合物1;
    [0059]
    (2)将混合物1的温度将至40℃,在搅拌条件下,将植物提取物加入混合物1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的组合物。
    [0060]
    实施例2一种具有去屑功效的组合物
    [0061]
    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62]
    吡罗克酮乙醇胺盐15份、植物提取物14份、silkquat ptm 22.2份、silkquat efa 13.3份、silkquat lc 13.3份、丙二醇13.5份。
    [0063]
    植物提取物:质量比1.5:1:1的侧柏叶提取物、蔓荆果提取物和桑白皮提取物。
    [0064]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65]
    实施例3一种具有去屑功效的组合物
    [0066]
    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67]
    吡罗克酮乙醇胺盐20份、植物提取物10份、silkquat ptm 26.7份、silkquat efa 10份、silkquat lc 10份、丙二醇23.3份;
    [0068]
    植物提取物为质量比2:1:1的侧柏叶提取物、蔓荆果提取物和桑白皮提取物。
    [0069]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70]
    实施例4一种具有去屑功效的组合物
    [0071]
    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72]
    吡罗克酮乙醇胺盐10份、植物提取物9份、silkquat ptm 22.2份、silkquat efa 16.7份、丙二醇23.1份;
    [0073]
    植物提取物为质量比1:1:1的侧柏叶提取物、蔓荆果提取物和桑白皮提取物。
    [0074]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75]
    对比例1
    [0076]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和调理剂的质量比为1:1:
    3,即:
    [0077]
    吡罗克酮乙醇胺盐15.34份、植物提取物15.34份、silkquat ptm 26.02份、silkquat efa 10份、silkquat lc 10份、丙二醇23.3份;
    [0078]
    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0079]
    对比例2
    [0080]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和调理剂的质量比为3:1:6,即:
    [0081]
    吡罗克酮乙醇胺盐23.01份、植物提取物7.67份、silkquat ptm 26.02份、silkquat efa 10份、silkquat lc 10份、丙二醇23.3份;
    [0082]
    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0083]
    对比例3
    [0084]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silkquat ptm、silkquat efa和silkquat lc的质量比为1:2:2;即silkquat ptm 9.34份、silkquat efa18.68份、silkquat lc 18.68份,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0085]
    对比例4
    [0086]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
    [0087]
    植物提取物为质量比2:1的蔓荆果提取物和桑白皮提取物,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0088]
    效果验证:
    [0089]
    1、化妆品眼刺激性/腐蚀性的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
    [0090]
    1.1实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2309-2009》
    [0091]
    1.2实验目的:测试受试物引起鸡胚绒毛尿囊膜毒性变化的能力,标准描述了评价被评估物质潜在的眼刺激性的要素和过程。
    [0092]
    1.3实验原理: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是一种较早被采用的眼刺激性体外评估方法,绒毛尿囊膜(cam)是一个呼吸性膜,包围在鸡胚周围。试验利用孵化的鸡胚中期绒毛尿囊膜血管系统完整、清晰和透明的特点,将一定量受试物直接与鸡胚尿囊膜接触,作用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绒毛尿囊膜毒性效应指标(如:出血、凝血和血管融解)的变化,这些指标反映血管及血管网的形态结构、颜色和通透性的变化,以及反映绒毛尿囊膜蛋白质变性等现象及其受损程度,然后组合得到一个评分,用于评估受试物的眼刺激性。
    [0093]
    1.4评分标准
    [0094]
    采用反应时间法进行的实验,应用式(1)计算刺激评分(is),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0095][0096]
    式中:
    [0097]
    sech(出血时间)
    ‑‑‑
    cam膜上观察到开始发生出血的平均时间,单位为秒(s);
    [0098]
    secl(血管融解时间)
    ‑‑‑
    cam膜上观察到开始发生血管融解的平均时间,单位为秒(s);
    [0099]
    secc(凝血时间)
    ‑‑‑
    cam膜上观察到开始出现凝血的平均时间,单位为秒(s);
    [0100]
    根据计算的is数值按表1对受试物眼刺激性进行分类。
    [0101]
    表1刺激评分法结果评价
    [0102][0103]
    1.5测试目的:模拟去屑组合物在洗发水中的刺激性。
    [0104]
    1.6简易洗发水的配制:
    [0105]
    配方:dehyton pk4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氯化钠和水的混合物):1%,本发明制备的组合物样品:1%,水:to100;
    [0106]
    简易洗发水配方设置的理由: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干扰因素,用1%的dehyton pk45来代替洗发水基料。
    [0107]
    1.7待测液的配制:将1.6中配制的简易洗发水用去离子水稀释100倍,得到待测液体;
    [0108]
    稀释的理由:根据《欧盟化妆品及其成分安全性评估指南》中产品暴露信息(暴露量与驻留因子)中洗发水的驻留因子是0.01,也就是1%。
    [0109]
    1.8试验方法:反应时间法。
    [0110]
    取上述待测液0.3ml直接滴加于cam表面,观察cam反应情况,并记录作用5分钟内每种毒性效应出现的时间。
    [0111]
    本发明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4制备的组合物的刺激性检测结果,如下表2所示。
    [0112]
    表2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4制备的组合物刺激性评分结果
    [0113]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结果:结果评价:1实施例10无刺激性2实施例20无刺激性3实施例30无刺激性4实施例40无刺激性5对比例10无刺激性6对比例21.21轻刺激性7对比例31.05轻刺激性8对比例40无刺激性
    [0114]
    根据上表2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去屑功效组合物均无刺激性,说明本技术公开的组合物温和性好,安全性高;而对比例2-3改变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和调理剂的质量比或者增加调理剂的含量会增加组合物的刺激性,使组合物具有轻刺激性,安全性降低。
    [0115]
    2、抑菌性试验:对糠秕马拉色菌的mic值测试
    [0116]
    测试方法:本方法是参考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2.1.8.3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琼脂稀释法)测试。
    [0117]
    实验过程中将样品配置成不同梯度浓度(50ppm、100ppm、150ppm、200ppm、250ppm、
    300ppm、350ppm和400ppm),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检测,
    [0118]
    测试菌株:糠枇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保藏号为atcc44344。具体测试结果见下表3。
    [0119]
    表3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4制备的组合物抑菌性测试结果
    [0120][0121][0122]
    注“+”表示有糠秕马拉色菌;
    “‑”
    表示没有糠秕马拉色菌。
    [0123]
    根据上表3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组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性,经检测实施例1的抑菌浓度是250ppm,实施例2的抑菌浓度是200ppm;实施例3的抑菌浓度是150ppm,抑菌性能最好;实施例4的抑菌浓度是250ppm;对比例1的抑菌浓度均为250ppm,抑菌性与实施例1类似,但是明显差于实施例3,说明调理剂的种类以及各组分之间的配比会对抑菌浓度产生影响;对比例2的抑菌浓度为200ppm,但是该组合物具有轻微刺激性,安全性较差;对比例3和对比例4的抑菌浓度是300ppm,抑菌性能较差,且对比例3具有轻微刺激性;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2-3采用本发明公开的较优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组合物不仅无刺激性,还具有较好的抑菌性,在较低浓度下就有较好的抑菌性能。
    [0124]
    3、抗氧化测试:体外抗氧化功效评估
    ‑‑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0125]
    3.1试验试剂和设备
    [0126]
    试剂:dpph(sigma)、pbs(gibco)、无水乙醇(国药试剂)、维生素c(cnw)、无水乙醇(国药试剂)。
    [0127]
    设备:酶标仪(tecan,spark)、微量振荡器(其林贝尔,ts-92)
    [0128]
    3.2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方法
    [0129]
    将样品配制成相应浓度的待测液,按照表下表4中各试剂添加量配制反应体系,混匀,每个浓度设置3个复孔,1个背景对照孔。
    [0130]
    表4 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反应体系
    [0131]
    单位(μl)c1c2t1t2dpph乙醇溶液18001800待测液002020无水乙醇01800180pbs202000
    [0132]
    注:待测液是1%的去屑组合物;配制方法如下:1%的去屑组合物加上99%的pbs缓冲液。
    [0133]
    将反应体系置于室温,避光反应30min。反应结束后,于515nm下读取吸光度od值,按照下式(1)计算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0134][0135]
    式中:
    [0136]
    c1——空白有dpph体系吸光度值;
    [0137]
    c2——空白无dpph体系吸光度值;
    [0138]
    t1——样品组有dpph体系吸光度值;
    [0139]
    t2——样品组无dpph体系吸光度值。
    [0140]
    3.3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5
    [0141]
    表5
    [0142]
    项目dpph自由基清除率(%)实施例128.24实施例236.13实施例339.52实施例428.42对比例130.54对比例229.67对比例328.58对比例427.72
    [0143]
    根据上表5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组合物具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说明合理控制各组分的含量和配比,可以明显提高组合物的抗自由基性能,从而提高了组合物的抗氧化性能;而实施例1、实施例4以及对比例1-2改变组分的种类,以及配比会在异性程度上影响组合物的抗氧化性能,对比例3中改变调理剂的配比其抗氧化性
    能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4相当,说明即便添加多种调理剂,其配比不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其抗氧活性也不会提高,对比例4改变植物提取物的种类会明显影响组合物的抗氧化性能。
    [01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去屑功效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包括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调理剂和溶剂,所述的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和调理剂的质量比为1-2:0.8-1.5:3.5-5;所述的调理剂选自肉豆蔻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和水的混合物,亚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山嵛酰胺丙基二甲胺和硬脂酰胺丙基二甲胺中的一种或几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和调理剂的质量比为1.5-2:1-1.5:3.8-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提取物选自侧柏叶提取物、蔓荆果提取物、桑白皮提取物、何首乌提取物、苦参根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和生姜提取物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植物提取物为质量比1-2:1:1的侧柏叶提取物、蔓荆果提取物和桑白皮提取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吡罗克酮乙醇胺盐10-20份、植物提取物8-15份、调理剂35-50份和溶剂10-60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理剂由重量份数比1-3:0-1:0-1的肉豆蔻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和水的混合物,亚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以及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理剂为质量比2.67:1:1的肉豆蔻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和水的混合物,亚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以及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吡罗克酮乙醇胺盐20份、植物提取物10份、肉豆蔻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和水的混合物26.7份、亚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磷酸酯、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10份、油酰胺丙基pg-二甲基氯化铵、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10份和丙二醇23.3份。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溶剂加入容器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吡罗克酮乙醇胺盐和调理剂,边加热边搅拌,至溶解完全,温度控制在80℃以下,得到混合物1;(2)将混合物1的温度将至40℃,在搅拌条件下,将植物提取物加入混合物1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的组合物。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洗护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去屑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所述的组合物包括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和调理剂,本发明通过控制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植物提取物和调理剂的组分及比例,采用复配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减少头屑的产生,性价比高,不容易出现过敏情况,温和性好;该组合物还可营养、养护头皮和头发,多维度维护头皮和头发健康。多维度维护头皮和头发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祝桂芳 陈立琼 顾铭 王苏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寰球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6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