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1-08  9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孔座圈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铝材、不锈钢、碳钢材质的人孔座圈焊接形式为:将人孔座圈采用地面放置的形式进行焊接,或者将其放置于平台上通过点焊固定进行焊接,亦或采用变位机进行焊接。当然,为避免人工焊接,现有技术,如公开号cn204843333u还公开了一种人孔盖的焊接工具,该焊接工具可通过焊枪的移动来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安全性。
    3.然而,以上焊接形式在焊接时无法保证人孔座圈的圆度及平面度;其中,采用地面放置的形式焊接时,由于没有对人孔座圈进行限制,人孔座圈易受各个方向上的外力作用而产生自由运动和任意方向上的形变,进而易导致焊接后人孔座圈的圆度和平面变形,且该焊接形式很不方便,易导致焊接接头多,焊缝不美观,严重影响人孔座圈的焊接质量;而采用平台点焊及变位机焊接时,人孔座圈仅受几个限位点(如焊点)的限制,不能对人孔座圈的整个外边沿(如人孔座圈的法兰外边沿)进行整圈限制,因此,焊接过程中,当人孔座圈受如沿其外边沿斜向上或斜向下的外力作用时,人孔座圈的这几个限位点则易成为应力集中点,进而导致人孔座圈的外边沿局部的圆度和平面变形,且平台点焊前需将人孔座圈点焊在平台上,这无疑会破坏人孔座圈而引起不必要的划伤。现有对焊接后划伤的人孔座圈的处理方式为抛光处理,严重划伤的人孔座圈则需补焊;而对于焊接后平面变形的人孔座圈仅能采用校正方式进行处理,而且校正难度大。因此,以上焊接形式易导致人孔座圈的焊接质量变差,影响人孔座圈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以在焊接过程中有效防止人孔座圈的划伤、平面变形及圆度变形,提高焊接质量。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包括:
    6.底座;
    7.驱动装置,安装于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设有转轴并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
    8.旋转架,固定连接于转轴的末端部,并受所述转轴带动而旋转;
    9.座圈固定座,安装于旋转架上,所述座圈固定座顶面内凹形成一安装槽,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人孔座圈的外边缘形状相仿以供所述人孔座圈的外边缘对置嵌入,所述安装槽的周边设有可活动的压紧块,在人孔座圈的外边缘对置嵌入安装槽的状态下,所述压紧块可活动至压紧人孔座圈的外边沿。
    10.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有倒顺开关。
    11.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有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为脚踏开关。
    12.优选地,所述旋转架包括旋转底座、位于旋转底座上方的安装座以及固定连接于
    旋转底座与安装座的边沿的连接柱;所述转轴的上端部与旋转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座圈固定座安装于安装座上。
    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座圈固定座与安装座均为空心环状结构,以供人孔座圈安装;所述座圈固定座的外径小于安装座的内径,且安装座与座圈固定座的轴线相同。
    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座圈固定座可上下翻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
    15.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翻转座,所述座圈固定座设有向外部延伸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翻转座。
    16.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周向弹性连接有沿安装座径向弹性移动的翻转固定销,所述翻转固定销的内端部伸入安装座内以固定所述座圈固定座。
    17.优选地,所述压紧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紧块均匀设于所述压紧人孔座圈的周向上。
    18.优选地,所述压紧块螺纹连接于所述压紧人孔座圈的周向上。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焊接前,将人孔座圈放置于座圈固定座,此时,人孔座圈的外边沿对置嵌入座圈固定座的安装槽内,以使人孔座圈的外边沿整圈受安装槽限制,因此,能保障焊接时人孔座圈的圆度,同时,人孔座圈的外边沿下表面与安装槽的上表面贴合,再用压紧块压在人孔座圈的外边沿上表面,以使人孔座圈的外边沿被压紧于压紧块与安装槽之间,以防止焊接时人孔座圈的平面变形;如此,即可实现人孔座圈在该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上的固定安装,以方便后续对人孔座圈的焊接工作的施展,并能有效防止焊接时对人孔座圈划伤,提高焊接质量;焊接时,驱动装置带动转轴做旋转运动,以使转轴带动旋转架旋转,进而旋转架带动座圈固定座及人孔座圈进行旋转,以方便对旋转的人孔座圈进行自动焊接,减少了对人孔座圈的焊接难度,提高焊接效率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的主视图。
    22.图2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的侧视图。
    23.图3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的俯视图。
    24.图4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中底座的主视图。
    25.图5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中旋转架的侧视图。
    26.图6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中旋转架的俯视图。
    27.图7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中座圈固定座的侧视图。
    28.图8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中座圈固定座的俯视图。
    29.附图标号说明:1底座;2驱动装置;21转轴;22倒顺开关;23旋转开关;3旋转架;31旋转底座;32连接柱;33安装座;331翻转座;332翻转固定销;4座圈固定座;41安装柱;42压紧块;43安装槽;5人孔座圈。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1.实施例1
    32.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参见图1-2,包括底座1(见图4);底座1上安装有驱动装置2(如电机),驱动装置2设有转轴21,驱动装置2能带动转轴21做旋转运动。
    33.参见图1-2及图7-8,转轴2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架3,旋转架3上安装有座圈固定座4,座圈固定座4顶面内凹形成一安装槽43,安装槽43的形状与人孔座圈5的外边缘形状相仿以供人孔座圈5的外边缘对置嵌入,安装槽43的周边设有可活动的压紧块42,在人孔座圈5的外边缘对置嵌入安装槽43的状态下,压紧块42可活动至压紧人孔座圈5的外边沿。
    34.参见图1-2及图7-8,焊接前,先将人孔座圈5放置于座圈固定座4,此时,人孔座圈5的外边沿对置嵌入座圈固定座4的安装槽43内,以使人孔座圈5的外边沿整圈受安装槽43限制,因此,能保障焊接时人孔座圈5的圆度,同时,人孔座圈5的外边沿下表面与安装槽43的上表面贴合,再用压紧块42压在人孔座圈5的外边沿上表面,以使人孔座圈5的外边沿被压紧于压紧块42与安装槽43之间,以防止焊接时人孔座圈5的平面变形;如此,即可实现人孔座圈5在该焊接工装装置上的固定安装,以方便后续对人孔座圈5的焊接工作的施展,能有效防止焊接时对人孔座圈5划伤,提高焊接质量。其中,压紧块42的数量优选为多个,多个压紧块42均匀设于压紧人孔座圈5的周向上,以对人孔座圈5的外边沿实现更好的、均匀的且多方位的固定,以防焊接时人孔座圈5发生松动或位移,并能进一步防止人孔座圈5焊接时的划伤、平面变形及圆度变形。参见图1-3及图7-8,压紧块42可拆卸连接于压紧人孔座圈5的周向上,以确保人孔座圈5的固定安装及拆卸,优选为,压紧块42螺纹连接于压紧人孔座圈5的周向上,这样,还能通过螺纹拧紧或拧松来调节压紧块42对人孔座圈5的外边沿固定的松紧度。
    35.焊接时,参见图1-2,驱动装置2带动转轴21做旋转运动,以使转轴21带动旋转架3旋转,进而旋转架3带动座圈固定座4及人孔座圈5进行旋转,以方便对旋转的人孔座圈5进行自动焊接,减少了对人孔座圈5的焊接难度,提高焊接效率及安全性。
    36.其中,参见图2,驱动装置2电连接有旋转开关23;开启旋转开关23,即可使驱动装置2带动转轴21做旋转运动。旋转开关23优选为脚踏开关,这样,工作人员手上的安装及焊接工作繁忙时,脚踩该脚踏开关即可启动驱动装置2,进而使人孔座圈5的焊接更便捷。驱动装置2还电连接有倒顺开关22,调节该倒顺开关22即可实现驱动装置2及转轴21的顺时钟旋转与逆时针旋转的转换,进而实现人孔座圈5的顺时钟旋转与逆时针旋转的转换,并可调节转速,从而能确保焊接成形美观、焊接接头少、焊接缺陷减少,进一步有效防止人孔座圈5焊接时的划伤。
    37.优选地,参见图1-3及图5-6,旋转架3包括旋转底座311、位于旋转底座311上方的安装座33以及固定连接于旋转底座311与安装座33的边沿连接柱32;转轴21的上端部与旋转底座311固定连接,座圈固定座4安装于安装座33上。转轴21带动旋转底座311旋转,进而使旋转底座311带动整个旋转架3旋转;且重量较大的驱动装置2位于旋转架3的下端部,人孔座圈5位于旋转架3的上端部,能使整个该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的结构更稳定,且不会影响位于上端部的人孔座圈5的焊接工作,布局更合理。
    38.其中,座圈固定座4与安装座33均为空心环状结构,且连接柱32固定连接于旋转底座311与安装座33的边沿,以为人孔座圈5的安装提供充足的空间;座圈固定座4的外径小于
    安装座33的内径,且安装座33与座圈固定座4的轴线相同,这样,座圈固定座4及人孔座圈5位于安装座33的内侧,使座圈固定座4安装于安装座33后,座圈固定座4及人孔座圈5能在安装座33的环状结构的空心处进行上下翻转,再配合旋转架3的,能得到焊接翻转、旋转于一体的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实现自动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安全性。
    39.具体地,参见图5-6及图7-8,安装座33的上表面安装有翻转座331,座圈固定座4设有向外部延伸的安装柱41,安装柱41可旋转地安装于翻转座331(见图3),如此,用手上下推动座圈固定座4,则安装柱41沿翻转座331进行360
    °
    旋转的同时,座圈固定座4及人孔座圈5能进行正反面360
    °
    的翻转,这样,能实现人孔座圈5的正反面焊接,使焊接更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及焊接质量。
    40.优选地,参见图1-3及图5-6,安装座33的周向弹性连接有沿安装座33径向弹性移动的翻转固定销332;翻转固定销332的内端部能伸入安装座33内以固定座圈固定座4。翻转时,将翻转固定销332沿安装座33的径向向外拉出,以使翻转固定销332的内端部脱离座圈固定座4,即可手动实现座圈固定座4及人孔座圈5的正反面360
    °
    的翻转,翻转后,翻转固定销332则会进行自动的弹性回复,以重新固定座圈固定座4,防止焊接时自动翻转,结构简单,且座圈固定座4及人孔座圈5的翻转及焊接更方便、自如。
    41.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4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驱动装置,安装于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设有转轴并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旋转架,固定连接于转轴的末端部,并受所述转轴带动而旋转;座圈固定座,安装于旋转架上,所述座圈固定座顶面内凹形成一安装槽,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人孔座圈的外边缘形状相仿以供所述人孔座圈的外边缘对置嵌入,所述安装槽的周边设有可活动的压紧块,在人孔座圈的外边缘对置嵌入安装槽的状态下,所述压紧块可活动至压紧人孔座圈的外边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有倒顺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有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为脚踏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包括旋转底座、位于旋转底座上方的安装座以及固定连接于旋转底座与安装座的边沿的连接柱;所述转轴的上端部与旋转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座圈固定座安装于安装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固定座与安装座均为空心环状结构;所述座圈固定座的外径小于安装座的内径,且安装座与座圈固定座的轴线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固定座可上下翻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翻转座,所述座圈固定座设有向外部延伸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翻转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周向弹性连接有沿安装座径向弹性移动的翻转固定销,所述翻转固定销的内端部能伸入安装座内以固定所述座圈固定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紧块均匀设于所述压紧人孔座圈的周向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螺纹连接于所述压紧人孔座圈的周向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孔座圈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包括底座;驱动装置,安装于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设有转轴并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旋转架,固定连接于转轴的末端部,并受所述转轴带动而旋转;座圈固定座,安装于旋转架上,所述座圈固定座顶面内凹形成一安装槽,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人孔座圈的外边缘形状相仿以供所述人孔座圈的外边缘对置嵌入,所述安装槽的周边设有可活动的压紧块,在人孔座圈的外边缘对置嵌入安装槽的状态下,所述压紧块可活动至压紧人孔座圈的外边沿。该新型人孔座圈焊接工装装置能在焊接过程中有效防止人孔座圈的划伤、平面变形及圆度变形,提高焊接质量。提高焊接质量。提高焊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文 涂洪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6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