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承台深基坑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2.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而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围堰的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
3.如公告号为cn10145752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拉森钢板桩围堰的简易快速止水方法,首先保证钢板桩垂直度,利用振动打桩机进行钢板桩的插打,插打过程中钢板桩锁口内设置足够的黄油,保证其锁口质量;在抽水过程中发现漏水后及时采用级配粗砂、锯沫粉、水泥调和后在漏水上方钢板桩外侧设置堵漏导管;通过堵漏导管将堵漏调和物下放到需要堵漏上方,将粗砂、锯沫粉、水泥等吸进漏水的钢板桩锁口缝隙中将其填充密实达到止水效果。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钢板桩锁口处容易发生漏水,通常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巡查,先对围堰内的积水进行抽排,并在抽水的过程中观察漏水处,然后在漏水处的钢板桩上溜下一袋填充物,利用漏水的水压差降产生吸力的原理,使得填充物在吸力的作用下被吸入漏水处的缝隙中,从而将漏水通道堵塞,但是钢板桩通常较长,且钢板桩数量较多,工作人员难以观测到漏水钢板桩的具体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不易观察漏水钢板桩具体位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承台深基坑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承台深基坑施工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承台深基坑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包括底座及固定于底座上的排水泵,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与地面相抵接的隔水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隔水板与钢板桩内侧面相抵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隔水板的内侧面安装有测试箱,所述测试箱的顶面固定有激光器,所述测试箱的内底面固定有蓄电池及套筒,所述测试箱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套筒相连通的进水通槽,所述套筒内沿竖向滑移安装有浮球,所述浮球的顶部固定有动块一,所述动块一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测试箱的内顶面固定有可与所述动块一电接触的支撑块二,所述支撑块二与所述激光器电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泵对围堰内的积水进行抽排,隔水板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与待测试钢板桩的内侧面相抵接,使隔水板与待测试钢板桩之间形成一个蓄水空间,若待测试钢板桩漏水,则隔水板与待测试钢板桩之间的水位上升,浮球向上移动,动块一向上移动并与支撑块二电接触,使得激光器通电并发射激光束,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到围堰具体的漏水位置。
8.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的外周面套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移动块通过所述限位槽沿自身宽度方向滑移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空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与所述螺纹杆一螺纹连接,所述转动圆盘的外周面开设有用于插设所述限位块的连接槽,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移动块且平行于所述螺纹杆一,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螺纹杆一转动的控制组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螺纹杆一转动,限位块插设在连接槽内时,转动圆盘与移动块同步移动,螺纹杆一带动移动块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限位块脱离连接槽时,转动圆盘跟随螺纹杆一转动。
10.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均固定有复位块,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块通过所述复位槽沿所述移动块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移动块滑移连接,所述复位块远离所述转动圆盘的侧面固定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远离所述复位块的一端与所述复位槽远离所述转动圆盘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块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朝向靠近转动圆盘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限位块朝向靠近转动圆盘的方向移动,以便于限位块插设在连接槽内,使得螺纹杆一能够驱动移动块移动。
12.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的步进电机一,所述步进电机一的输出轴与所述螺纹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外周面固定有若干个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沿所述导向杆的轴向等间距设置,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转动圆盘的侧面固定有可与所述电磁铁相互吸合的磁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步进电机一,带动螺纹杆一转动,移动块移动至电磁铁的位置处,磁块在电磁铁的磁力作用下朝向远离转动圆盘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限位块脱离连接槽,转动圆盘失去限位,转动圆盘跟随螺纹杆一转动,移动块停止移动。
14.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移动块上的往复丝杠,所述隔水板包括围护板及两个固定于所述围护板靠近钢板桩侧面的抵压板,所述抵压板远离所述围护板的侧面可与钢板桩相抵接,所述围护板与所述往复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空腔内转动安装有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套设固定于所述往复丝杠的外周面,所述锥齿轮一套设于所述螺纹杆一的外周,所述锥齿轮一的内周面固定有卡块,所述螺纹杆一的外周面开设有用于插设所述卡块的卡槽,所述卡槽沿所述螺纹杆一的长度方向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插设在卡槽内,锥齿轮一跟随螺纹杆一转动,锥齿轮一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带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驱动围护板朝向靠近钢板桩的方向移动,使得抵压板与钢板桩相抵接,从而将隔水板与待测试的钢板桩形成蓄水空间,以便于对待测试钢板桩是否漏水进行检测。
16.优选的,所述围护板远离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与底面相抵接的挡板,所述往复丝杠远离所述移动块的一端与所述挡板转动连接,所述挡板靠近所移动块的侧面开设有抵接槽,所述挡板通过所述抵接槽沿竖向滑移安装有抵接板,所述围护板远离所述移动块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围护板通过所述滑槽沿竖向滑移安装有滑块,所述围护板上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二,所述滑块与所述螺纹杆二螺纹连接,所述围护板的顶端固定有步进电机二,所述步进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所述螺纹杆二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靠近所述挡板的
侧面固定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与测试箱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块靠近钢板桩的侧面开设有驱动槽,所述控制块通过所述驱动槽沿自身宽度方向滑移安装有驱动块,所述驱动槽的内顶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控制块通过所述安装槽沿自身宽度方向滑移安装有动片一,所述安装槽靠近钢板桩的侧面固定有定片一,所述安装槽远离钢板桩的侧面固定有定片二,所述动片一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定片一与所述步进电机一电连接,所述定片二与所述步进电机二电连接,所述驱动块远离钢板桩的侧面固定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远离所述驱动块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槽远离钢板桩的侧面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复丝杠带动控制块朝向挡板的方向移动,控制块与挡板相抵接,动片一与定片一分离,步进电机一断电,隔水板停止移动,且抵压板与待测试钢板桩相抵接;同时动片一与定片二电接触,步进电机二通电,螺纹杆二转动,控制块向下移动,控制块带动测试箱向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待测试钢板桩是否漏水进行检测。
18.优选的,所述抵接板靠近所述控制块的侧面固定有安装块,所述控制块的底面可与所述安装块的顶面相抵接,所述围护板靠近所述挡板的侧面开设有让位槽,所述围护板通过所述让位槽沿自身宽度方向滑移安装有让位块,所述抵接板靠近所述围护板的侧面开设有用于插设所述让位块的定位槽,所述让位块远离所述抵接板的侧面固定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远离所述让位块的一端与所述让位槽远离所述抵接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块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与移动块相抵接并推动抵接块向下移动,抵接块下降的过程中,让位块在弹簧三的弹力作用下插入定位槽内,从而使抵接块的顶面与抵接槽的顶面间隔有距离,控制块向上移动至原位时,驱动块在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朝向靠近挡板的方向移动并插入抵接槽内,动片一与定片二分离,步进电机二关闭;动片一与定片一电接触,步进电机一启动,隔水板朝向远离挡板的方向移动。
20.优选的,所述抵接板远离所述围护板的侧面固定有燕尾块,所述抵接槽远离所述围护板的侧面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块通过所述燕尾槽沿竖向与所述挡板滑移连接,所述燕尾块的底面固定有弹簧四,所述弹簧四的底端与所述燕尾槽的底面固定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块通过燕尾槽沿竖向滑移,从而使抵接块不易脱离抵接槽,且抵接块始终沿竖向滑移,往复丝杠带动隔水板朝向远离挡板的方向移动时,让位块脱离定位槽,抵接块在弹簧四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并复位。
22.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内开设有推动槽,所述移动块通过所述推动槽沿自身宽度方向滑移安装有动块二和推板,所述推板靠近所述隔水板的侧面固定有推动杆,所述移动块靠近所述隔水板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推动槽相连通的进位通槽,所述推动杆通过所述进位通槽沿所述移动块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移动块滑移连接,所述推板远离所述隔水板的侧面固定有弹簧五,所述弹簧五远离所述隔水板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槽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槽的内侧面嵌设固定有与所述动块二电接触的定块二,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电源,所述定块二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动块二与所述电磁铁电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水板朝向靠近移动块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隔水板推动推动杆朝向远离挡板的方向移动,推板推动动块二,使动块二与定块二分离,电磁铁断电,限位块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复位,移动块继续移动,以便于对相邻的钢板桩进行检测。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承台深基坑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承台深基坑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钻孔平台,在定位桩上焊接导向架,于靠近围堰横桥中心处插打首根钢板桩,以首根钢板桩为中心线分别于两侧对称插打钢板桩;钢板桩插打完毕后,于下游角桩附近进行钢板桩合拢;用水泵排除围堰内渗水以及地表降水,检查钢板桩是否漏水并对渗漏处进行处理;s2、排水开挖基坑内土层至地面标高以下1.8m处,并在地面标高以下1.8m处安装第一道内支撑;s3、排水开挖基坑内土层至承台顶标高处,并在承台顶标高以上0.5m处安装第二道内支撑;s4、继续开挖基坑内土层至承台底标高位置,清理基坑底部渣土及碎石,于基坑底部浇注混凝土,以形成基坑垫层;s5、绑扎承台钢筋,在基坑垫层上安装承台钢筋及承台模板,于承台模板内浇注混凝土;s6、拆除承台模板和钢板桩。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使用检测箱对钢板桩是否漏水及漏水位置进行检测,减少人工检测的繁琐,便于观测漏水钢板桩的具体位置。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排水泵对围堰内的积水进行抽排,隔水板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与待测试钢板桩的内侧面相抵接,使隔水板与待测试钢板桩之间形成一个蓄水空间,若待测试钢板桩漏水,则隔水板与待测试钢板桩之间的水位上升,浮球向上移动,动块一向上移动并与支撑块二电接触,使得激光器通电并发射激光束,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到围堰具体的漏水位置;2.启动步进电机一,带动螺纹杆一转动,移动块移动至电磁铁的位置处,磁块在电磁铁的磁力作用下朝向远离转动圆盘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限位块脱离连接槽,转动圆盘失去限位,转动圆盘跟随螺纹杆一转动,移动块停止移动;3.卡块插设在卡槽内,锥齿轮一跟随螺纹杆一转动,锥齿轮一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带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驱动围护板朝向靠近钢板桩的方向移动,使得抵压板与钢板桩相抵接,从而将隔水板与待测试的钢板桩形成蓄水空间,以便于对待测试钢板桩是否漏水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移动块的剖视图。
2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动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隔水板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沿图5中b-b线的剖视图。
33.图7是图6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3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测试箱的剖视图。
35.附图标记:1、底座;11、螺纹杆一;111、卡槽;12、导向杆;13、电磁铁;14、电源;15、
排水泵;16、步进电机一;2、移动块;21、转动圆盘;211、连接槽;22、空腔;23、限位块;231、磁块;232、限位槽;24、锥齿轮一;241、卡块;25、锥齿轮二;26、复位块;261、复位槽;262、弹簧一;3、隔水板;31、围护板;32、抵压板;33、螺纹杆二;34、滑块;35、滑槽;36、往复丝杠;37、步进电机二;38、固定杆;4、控制块;41、驱动槽;42、驱动块;43、安装槽;44、动片一;45、定片一;46、定片二;47、弹簧二;48、让位槽;49、让位块;491、弹簧三;5、挡板;51、抵接槽;52、抵接板;53、定位槽;54、燕尾块;55、燕尾槽;56、弹簧四;57、安装块;6、动块二;61、定块二;62、推板;63、推动杆;64、推动槽;65、进位通槽;66、弹簧五;7、测试箱;71、激光器;72、套筒;73、进水通槽;74、浮球;75、支撑杆;76、支撑通孔;77、动块一;78、支撑块二;79、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承台深基坑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承台深基坑施工设备。参照图1和图2,承台深基坑施工设备包括底座1及固定于底座1上的排水泵15,底座1上转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螺纹杆一11,螺纹杆一11的外周面套设有移动块2。移动块2内开设有空腔22,移动块2通过空腔22转动安装有转动圆盘21,转动圆盘21与螺纹杆一11螺纹连接。底座1上固定有步进电机一16,步进电机一16的输出轴与螺纹杆一11的一端固定连接。底座1上固定有导向杆12,导向杆12平行于螺纹杆一11且穿设过移动块2,导向杆12的外周面嵌设固定有若干个电磁铁13,电磁铁13沿导向杆12的轴向等间距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电磁铁13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钢板桩之间的间距,底座1上固定有电源14。
39.参照图3和图4,空腔22的内周面开设有限位槽232,移动块2通过限位槽232沿转动圆盘21的径向滑移安装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远离转动圆盘21的侧面固定有可与电磁铁13相互吸合的磁块231,转动圆盘21的外周面开设有用于插设限位块23的连接槽211。限位块23的两侧均固定有复位块26,限位槽232的两侧均开设有复位槽261,复位块26通过复位槽261沿移动块2的宽度方向与移动块2滑移连接,复位块26远离转动圆盘21的侧面固定有弹簧一262,弹簧一262远离复位块26的一端与复位槽261远离转动圆盘2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磁块231与电磁铁13相吸合时,限位块23脱离转动圆盘21,转动圆盘21跟随螺纹杆一11转动,移动块2停止移动。
40.参照图2和图4,移动块2上转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往复丝杠36,往复丝杠36与螺纹杆一11相互垂直。空腔22内转动安装有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一24和锥齿轮二25,锥齿轮一24套设于螺纹杆一11的外周,锥齿轮二25套设固定于往复丝杠36的外周面。
41.参照图1和图4,锥齿轮一24的内周面固定有卡块241,螺纹杆一11的外周面开设有卡槽111,卡槽111沿螺纹杆一11的长度方向设置,卡块241插设在卡槽111内。卡块241跟随螺纹杆一11转动,卡块241带动锥齿轮一24转动,锥齿轮一24带动锥齿轮二25转动,锥齿轮二25带动往复丝杠36转动。
42.参照图1和图5,往复丝杠36的外周面套设有隔水板3,隔水板3的底面与地面相抵接。隔水板3包括围护板31及两个固定于围护板31靠近钢板桩侧面的抵压板32,围护板31与往复丝杠36螺纹连接,抵压板32远离移动块2的侧面可与钢板桩的内侧面相抵接。
43.参照图5和图6,围护板31远离移动块2的侧面开设有滑槽35,围护板31通过滑槽35
沿竖向滑移安装有滑块34。滑槽35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二33,滑块34与螺纹杆二33螺纹连接。围护板31的顶面固定有步进电机二37,步进电机二37的输出轴与螺纹杆二33的顶端固定连接。移动块2上固定有固定杆38,固定杆38穿设过围护板31且固定杆38远离移动块2的一端固定有挡板5,挡板5与往复丝杠36远离移动块2的一端转动连接。挡板5靠近移动块2的侧面开设有抵接槽51,挡板5通过抵接槽51沿竖向滑移安装有抵接板52,抵接板52靠近移动块2的侧面固定有安装块57。抵接槽51远离移动块2的内侧面开设有燕尾槽55,燕尾块54通过燕尾槽55沿竖向与挡板5滑移连接。燕尾块54的底面固定有弹簧四56,弹簧四56的底端与燕尾槽55的底面固定连接。
44.参照图6和图7,滑块34远离移动块2的侧面固定有控制块4,控制块4远离移动块2的侧面开设有驱动槽41,控制块4通过驱动槽41沿自身宽度方向滑移安装有驱动块42。驱动块42靠近移动块2的侧面固定有弹簧二47,弹簧二47远离驱动块42的一端与驱动槽41靠近移动块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驱动槽41的内顶面开设有安装槽43,驱动块42的底面固定有动片一44,动片一44通过安装槽43沿控制块4的宽度方向与控制块4滑移连接。安装槽43远离移动块2的内侧面固定有定片一45,定片一45与步进电机一16电连接,安装槽43靠近移动块2的侧面固定有定片二46,定片二46与步进电机二37电连接。
45.参照图6和图7,围护板31远离移动块2的侧面开设有让位槽48,让位槽48位于滑槽35的下方,围护板31通过让位槽48沿自身宽度方向滑移安装有让位块49,抵接板52靠近移动块2的侧面开设有用于插设让位块49的定位槽53。让位块49靠近移动块2的侧面固定有弹簧三491,弹簧三491远离让位块49的一端与让位槽48靠近移动块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抵接板52远离移动块2的侧面固定有移动块2,移动块2的顶面可与控制块4的底面相抵接。
46.参照图6和图7,往复丝杠36带动控制块4朝向挡板5的方向移动,控制块4与挡板5相抵接,动片一44与定片一45分离,步进电机一16断电,隔水板3停止移动,且抵压板32与钢板桩的内侧面相抵接;动片一44与定片二46电接触,步进电机二37通电,螺纹杆二33转动,控制块4向下移动,控制块4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与移动块2相抵接并推动抵接块52向下移动,以便于让位块49在弹簧三491的弹力作用下插入定位槽53内;控制块4向上移动至原位时,驱动块42在弹簧二47的弹力作用下朝向靠近挡板5的方向移动,动片一44与定片二46分离,步进电机二37关闭;动片一44与定片一45电接触,步进电机一16启动,隔水板3朝向靠近移动块2的方向移动。
47.参照图5和图8,控制块4的侧面固定有测试箱7,测试箱7的顶面固定有激光器71。测试箱7内固定有套筒72,测试箱7的底面开设有与套筒72相连通的进水通槽73。套筒72的顶面开设有支撑通孔76,套筒72内沿竖向滑移安装有浮球74,浮球74的顶面固定有支撑杆75。支撑杆75的顶端穿过支撑通孔76且固定有动块一77,测试箱7的内底面固定有蓄电池79,蓄电池79与动块一77电连接。测试箱7的内顶面固定有可与动块一77电接触的支撑块二78,支撑块二78与激光器71电连接。
48.参照图2和图5,移动块2内开设有推动槽64,移动块2通过推动槽64沿自身宽度方向滑移安装有动块二6和推板62。推板62靠近围护板31的侧面固定有推动杆63,移动块2靠近围护板31的侧面开设有与推动槽64相连通的进位通槽65,推动杆63通过进位通槽65沿移动块2的宽度方向与移动块2滑移连接。动块二6远离围护板31的侧面固定有弹簧五66,弹簧五66远离围护板31的一端与推动槽64远离围护板3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推动槽64的内顶面
嵌设固定有与动块二6电接触的定块二61,定块二61与电源14电连接,动块二6与电磁铁13电连接。
49.本技术实施例承台深基坑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的实施原理为:启动步进电机一16,螺纹杆一11和往复丝杠36均转动,移动块2沿螺纹杆一11的长度方向移动,动块二6在弹簧五66的弹力作用下朝向靠近钢板桩的方向移动,动块二6与定块二61电接触,电磁铁13通电,磁块231在电磁铁13的磁力作用下脱离转动圆盘21,移动块2停止;隔水板3朝向靠近钢板桩的方向移动,驱动块42与抵接板52相抵接,动片一44与定片一45分离,步进电机一16断电,隔水板3停止移动,且抵压板32与钢板桩相抵接,动片一44与定片二46电接触,步进电机二37启动,滑块34带动控制块4和测试箱7向下移动,若与隔水板3相接触的钢板桩处漏水,则浮球74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动块一77与支撑块二78电接触,激光器71启动,从而便于施工人员观察到具体的漏水位置。
50.承台深基坑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钻孔平台,在定位桩上焊接导向架,于靠近围堰横桥中心处插打首根钢板桩,以首根钢板桩为中心线分别于两侧对称插打钢板桩;每根钢板桩插打结束后,对钢板桩的垂直度及钢板桩与地面的连接强度进行检查;钢板桩插打完毕后,于下游角桩附近进行钢板桩合拢;钢板桩插打前,在钢板桩锁口内涂抹黄油,用于提高两个钢板桩连接时的锁口强度。钢板桩支护完成后,在围堰周侧的四角处分别挖设集水沟,并围绕围堰挖设排水沟,用水泵排除围堰内渗水以及地表降水;钢板桩出现漏水情况时,在漏水处填补填充物;填充物可以为细砂、锯木屑或粉煤灰中的一种;钢板桩出现大面积渗漏时,在钢板桩外侧填堵砂袋,或在钢板桩内侧填堵板条、棉絮、麻绒;s2、采用挖掘机开挖基坑,在地面标高以下1.8m处安装第一道内支撑,在第一道内支撑的安装位置下方焊接承受围檩自重的短型钢牛腿,吊设围檩型钢于短型钢牛腿上,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型钢角撑,对围檩型钢和型钢角撑接头位置用三角加筋板焊接;s3、开挖基坑内土层至承台顶标高处,并在承台顶标高以上0.5m处安装第二道内支撑,重复第一道内支撑的安装步骤;s4、继续开挖基坑内土层至承台底标高位置,开挖至基坑深度为3.5m时,将挖掘机吊设至基坑内,并将基坑内残留的土方装入挖掘机的粉质料斗内,并运输至基坑外,基坑内剩余的残留土方通过人工进行清理;采用c20混凝土铺设基坑垫层,厚度为0.1m;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内的渗漏、管涌现象通过锯末、煤灰、棉絮进行止水,根据渗水量设置抽水机,定时抽吸积水;s5、绑扎承台钢筋,在基坑垫层上安装承台钢筋及承台模板,于承台模板内浇注混凝土;s6、拆除承台模板和钢板桩。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