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损检测曝光支架。
背景技术:
2.射线探伤机是利用x射线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来发现其中缺陷的方法,可以检查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内部缺陷,例如焊缝中的气孔、夹渣。未焊透等体积性缺陷。
3.现有的无损检测曝光支架,通常只对探伤机具备放置功能,为了保证检测效果,针对物品探伤时,需要人工调节探伤机位置,调节过程费时费力,不便于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无损检测曝光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损检测曝光支架。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无损检测曝光支架,包括两个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驱动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调节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放置组件。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四个立柱、四个万向轮与把手,四个所述立柱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固定环的外侧,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安装至四个立柱的底端,所述把手安装至右侧两个立柱的外侧。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转动轴、齿轮与两个转动环,两个所述转动环分别转动连接至两个固定环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安装至右侧固定环的外侧,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贯穿并转动连接至右侧额固定环的内部,所述齿轮固定连接至转动轴的中部,右侧所述转动环的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齿槽,所述齿轮的外侧与齿槽啮合。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伸缩杆、与连接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转动环的外侧,两个所述伸缩杆分别安装至两个固定块之间,所述连接块套设至两个伸缩杆的中部,左侧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至电动推杆的右端。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放置组件包括放置盒与电磁铁,所述放置盒固定连接至连接块的外侧,所述电磁铁安装至放置盒的内部。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把手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8.(1)本方案利用伺服电机运作,从而使转动轴带动齿轮转动,利用右侧转动环内齿槽的设置,便于使齿轮带动右侧转动环运动,利用连接块的设置,便于对放置组件起到支撑作用,当右侧转动环运动后,右侧固定块将带动两个伸缩杆运动,此时左侧固定块与左侧转动环将跟随运动,从而对放置组件进行角度调节,利用两个伸缩杆的设置,便于使用者直接拉动、推进两个固定环位置,从而可改变两个固定环之间的距离,便于针对不同待检测物品的大小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固定环与两个转动环结构爆炸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固定环与齿轮结构侧面剖视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组件结构背面立体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24.图中标号说明:
25.1、固定环;2、移动组件;201、立柱;202、万向轮;203、把手;3、驱动组件;301、伺服电机;302、转动轴;303、齿轮;304、转动环;4、调节组件;401、固定块;402、伸缩杆;403、连接块;5、放置组件;501、放置盒;502、电磁铁;6、电动推杆;7、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无损检测曝光支架,包括两个固定环1,两个固定环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2,两个固定环1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驱动组件3,两个固定环1的外侧设置有调节组件4,两个固定环1的外侧设置有放置组件5。
28.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移动组件2的设置,便于对两个固定环1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便于带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利用放置组件5的设置,便于对探伤机进行固定放置,利用调节组件4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根据待检测物品的大小对两个固定环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利用驱动组件3的设置,便于带动放置组件5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保证探伤机射线可从多角度发生,保证检测效果。
29.请参阅图1,其中:移动组件2包括四个立柱201、四个万向轮202与把手203,四个立柱201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固定环1的外侧,四个万向轮202分别安装至四个立柱201的底端,把手203安装至右侧两个立柱201的外侧。
30.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四个立柱201的设置,便于对两个固定环1起到支撑作用,利用四个万向轮202与把手203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操纵整个装置移动更加便捷。
31.请参阅图1~5,其中:驱动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01、转动轴302、齿轮303与两个转动环304,两个转动环304分别转动连接至两个固定环1的内部,伺服电机301安装至右侧固
定环1的外侧,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302固定连接,转动轴302贯穿并转动连接至右侧额固定环1的内部,齿轮303固定连接至转动轴302的中部,右侧转动环304的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齿槽,齿轮303的外侧与齿槽啮合。
3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伺服电机301运作,从而使转动轴302带动齿轮303转动,利用右侧转动环304内齿槽的设置,便于使齿轮303带动右侧转动环304运动。
33.请参阅图1~4,其中:调节组件4包括两个固定块401、两个伸缩杆402、与连接块403,两个固定块401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转动环304的外侧,两个伸缩杆402分别安装至两个固定块401之间,连接块403套设至两个伸缩杆402的中部,左侧固定块401的外侧安装有电动推杆6,连接块403固定连接至电动推杆6的右端。
34.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连接块403的设置,便于对放置组件5起到支撑作用,当右侧转动环304运动后,右侧固定块401将带动两个伸缩杆402运动,此时左侧固定块401与左侧转动环304将跟随运动,从而对放置组件5进行角度调节,利用两个伸缩杆402的设置,便于使用者直接拉动、推进两个固定环1位置,从而可改变两个固定环1之间的距离,便于针对不同待检测物品的大小进行调节。
35.请参阅图1~4,其中:放置组件5包括放置盒501与电磁铁502,放置盒501固定连接至连接块403的外侧,电磁铁502安装至放置盒501的内部。
36.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放置盒501内电磁铁502的设置,便于对探伤机外壳进行磁性连接,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便于使用者快速进行拆卸。
37.请参阅图1,其中:把手203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7。
38.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控制面板7的设置,便于对整个装置内部电器元件进行控制,更加便捷,更加智能化。
3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各设备均为市场常见设备,具体使用时可根据需求选择,且各设备的电路连接关系均属于简单的串联、并联连接电路,在电路连接这一块并不存在创新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40.工作原理:利用控制面板7的设置,便于对整个装置内部电器元件进行控制,更加便捷,更加智能化,利用移动组件2的设置,便于对两个固定环1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便于带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利用四个立柱201的设置,便于对两个固定环1起到支撑作用,利用四个万向轮202与把手203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操纵整个装置移动更加便捷,利用放置组件5的设置,便于对探伤机进行固定放置,利用调节组件4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根据待检测物品的大小对两个固定环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利用两个伸缩杆402的设置,便于使用者直接拉动、推进两个固定环1位置,从而可改变两个固定环1之间的距离,便于针对不同待检测物品的大小进行调节,利用驱动组件3的设置,便于带动放置组件5进行角度调节,利用伺服电机301运作,从而使转动轴302带动齿轮303转动,利用右侧转动环304内齿槽的设置,便于使齿轮303带动右侧转动环304运动,利用连接块403的设置,便于对放置组件5起到支撑作用,利用放置盒501内电磁铁502的设置,便于对探伤机外壳进行磁性连接,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便于使用者快速进行拆卸,当右侧转动环304运动后,右侧固定块401将带动两个伸缩杆402运动,此时左侧固定块401与左侧转动环304将跟随运动,从而对放置组件5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保证探伤机射线可从多角度发生,保证检测效果,整个装置,便于针对检测物品,对探伤机的检测位置与角度进行调节,整个过程中智能化控制,保证检测效果的同时省时省
力,便于推广使用。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损检测曝光支架,包括两个固定环(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环(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2),两个所述固定环(1)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驱动组件(3),两个所述固定环(1)的外侧设置有调节组件(4),两个所述固定环(1)的外侧设置有放置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曝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四个立柱(201)、四个万向轮(202)与把手(203),四个所述立柱(201)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固定环(1)的外侧,四个所述万向轮(202)分别安装至四个立柱(201)的底端,所述把手(203)安装至右侧两个立柱(201)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曝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01)、转动轴(302)、齿轮(303)与两个转动环(304),两个所述转动环(304)分别转动连接至两个固定环(1)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301)安装至右侧固定环(1)的外侧,所述伺服电机(3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30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302)贯穿并转动连接至右侧固定环(1)的内部,所述齿轮(303)固定连接至转动轴(302)的中部,右侧所述转动环(304)的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齿槽,所述齿轮(303)的外侧与齿槽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曝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两个固定块(401)、两个伸缩杆(402)、与连接块(403),两个所述固定块(401)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转动环(304)的外侧,两个所述伸缩杆(402)分别安装至两个固定块(401)之间,所述连接块(403)套设至两个伸缩杆(402)的中部,左侧所述固定块(401)的外侧安装有电动推杆(6),所述连接块(403)固定连接至电动推杆(6)的右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曝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组件(5)包括放置盒(501)与电磁铁(502),所述放置盒(501)固定连接至连接块(403)的外侧,所述电磁铁(502)安装至放置盒(501)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损检测曝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03)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损检测曝光支架,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技术要点包括两个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驱动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调节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放置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四个立柱、四个万向轮与把手,四个所述立柱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固定环的外侧,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安装至四个立柱的底端,所述把手安装至右侧两个立柱的外侧。该实用新型,便于针对检测物品,对探伤机的检测位置与角度进行调节,整个过程中智能化控制,保证检测效果的同时省时省力,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利 胡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鑫海裕隆测试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