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拦污集污一体式拦污栅。
背景技术:
2.拦污栅的作用是阻止水面垃圾进入输水流道,防止其进入水轮机或水泵等机械的内部,对水工建筑物和水利机械造成危害。目前拦污栅主要分为平面式和回转式两大类:平面式拦污栅结构简单,但对于水面垃圾的清理和栅门清洁十分困难,需要配备专门的清理设备才能清除垃圾,如长时间不进行栅条清理,则会导致栅门堵塞,造成较大的水头损失,严重时会造成栅条受压变形及栅门损坏;回转式拦污栅在平面拦污栅上布置清污齿,利用清污齿的旋转进行清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进行拦污和清污,但由于水面污染物种类多样,清污齿的尺寸难以确定,且回转式机械易被污染物卡死而导致停机。现行拦污栅主要采用人工清污和机械清污两种清污方式。人工清污虽工程投资少,但清除栅前污物的工作量特别繁重,在杂物较多的情况下中下部的杂物难以及时清除。机械清污虽能够及时清除杂草,水头损失较小,但设备投资昂贵,运行管理费用也较高。由于水流所带来的杂物碎块的数量无法预期估计和控制,所以拦污栅前堆积的污物经常不能及时清理,导致拦污栅发生阻塞,将造成下列后果:
3.(1)增加了拦污栅前后的水位差,降低水电站的发电出力和效率。
4.(2)增大了水流对拦污栅的作用力,严重的会造成拦污栅结构的变形甚至被破坏。
5.(3)堵塞严重时,水电站被迫停机清污,影响其工程供电范围内的厂矿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供电和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6.因此,如何进行高效,经济,彻底的清污工作成为难题。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研究和考察,提出一种集拦污、集污、清污功能于一体,能够解决拦污栅堵塞现象的圆筒形拦污栅设计方案,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拦污集污一体式拦污栅,集拦污、集污、清污功能于一体,能够解决拦污栅堵塞现象。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拦污集污一体式拦污栅,包括滚筒形拦污网,滚筒形拦污网通过连接条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滚筒形拦污网外侧设有若干列集污栅条,滚筒形拦污网的背流侧设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和滚筒形拦污网之间设有刮污栅条,集污栅条与刮污栅条交错设置。
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滚筒形拦污网下方设有底部拦污排,底部拦污排与集污栅条交错设置。
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刮污栅条倾斜设置,刮污栅条靠近滚筒形拦污网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刮污栅条固定在翻转轴上,翻转轴通过翻料电机驱动。
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传送带,传送带设置在刮污栅条的一侧下方。
1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滚筒形拦污网的背水侧设有流速测定仪。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拦污集污一体式拦污栅,既可以对闸门或河道的污物进行拦截,同时通过滚筒形拦污网的转动,实现污物的收集,同时,通过设置刮污栅条,对滚筒形拦污网及集污栅条上的污物进行刮污,实现集拦污、集污、清污功能于一体,既可使体积较大质量较轻的污物滚落至传送履带,又可使较为柔软的污物被刮落停留在刮污栅条上。既可保障机组正常运行所需流量,又可使较大污物无法穿过拦污栅。圆筒形拦污栅的拦污、清污效果高效、经济、彻底,提高了工程的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18.图中:滚筒形拦污网1,连接条2,驱动轴3,驱动电机4,集污栅条5,工作平台6,刮污栅条7,底部拦污排8,翻转轴9,翻料电机10,传送带11。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所示,一种拦污集污一体式拦污栅,包括滚筒形拦污网1,滚筒形拦污网1由环形栅条组成,滚筒形拦污网1通过连接条2与驱动轴3连接,连接条2为十字形结构,连接条2和驱动轴3材质可以选用高性能合金,驱动轴3通过驱动电机4驱动,驱动电机4可以通过齿轮传动系统对驱动轴3进行驱动或驱动电机4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3连接,滚筒形拦污网1外侧设有若干列集污栅条5,在本实施例中,集污栅条5分为四组,组与组之间的角度为90
°
,集污栅条5垂直滚筒形拦污网1设置,集污栅条5下端设置在环形栅条之间,滚筒形拦污网1的背流侧设有工作平台6,工作平台6和滚筒形拦污网1之间设有刮污栅条7,集污栅条5与刮污栅条7交错设置。
20.具体使用时,如图2所示,相对的两组集污栅条5竖直设置,在滚筒形拦污网1上下两侧均形成拦污屏障,针对河道中污物主要集中在水流上层这一特点,驱动轴3的高程低于栅前最低水位,利用滚筒形拦污网1与水流冲力,使得一些漂浮在水中的垃圾无法通过滚筒形拦污网1,启动驱动电机4,带动滚筒形拦污网1转动,在在水流冲力与滚筒形拦污网1的双向作用力下,水流中的垃圾会随着滚筒形拦污网1被带至水面,集污栅条5带动垃圾翻转至刮污栅条7上侧时,体积较大质量较轻的垃圾沿刮污栅条7滚落,较为柔软的污物被刮污栅条7刮落停留在刮污栅条7上。既可保障机组正常运行所需流量,又可使较大污物无法穿过拦污栅。
21.优选的,所述滚筒形拦污网1下方设有底部拦污排8,底部拦污排8与集污栅条5交错设置。
22.底部拦污排8与集污栅条5交错设置,既不会影响集污栅条5的转动,同时底部拦污排8对河中和滚筒形拦污网1下侧的垃圾进行垂直拦截,能够防止水中的垃圾从滚筒形拦污网1下侧过流而造成拦截失效。
23.所述刮污栅条7倾斜设置,刮污栅条7靠近滚筒形拦污网1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刮污
栅条7倾斜设置,有利于刮污栅条7上侧的垃圾沿刮污栅条7倾斜面进行滑落,方便垃圾收集。
24.所述刮污栅条7固定在翻转轴9上,翻转轴9通过翻料电机10驱动,翻转轴9设置在工作平台6一侧。
25.通过翻料电机10带动翻转轴9转动,从而带动刮污栅条7进行翻转,方便将挂污栅条7上收集的垃圾进行翻料至工作平台6上进行收集。
26.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6上设有传送带11,传送带11设置在刮污栅条7的一侧下方。
27.通过翻料电机10带动翻转轴9转动,方便带动刮污栅条7翻转,有利于将刮污栅条7上侧的污物翻转至传送带11上进行输送。
28.所述滚筒形拦污网1的背水侧设有流速测定仪。通过设置流速测定仪,方便对筒形拦污网1过流流速进行测定,当水流低于设定值时,表明滚筒形拦污网1产生垃圾堆积,从而方便转动滚筒形拦污网1进行垃圾清理。
29.检修流程:当部分栅条出现磨损,可将整体圆筒形拦污栅旋转至磨损栅条面对工作平台位置,将其单独拆卸检修;当需要整体检修时,闸门关闭,刮污栅条7后翻,将驱动轴3拆卸后,通过卷扬式启闭机将拦污栅整体吊起,吊起过后将损坏部件单独拆除更替,而后拦污栅恢复至原来位置恢复至原始工作状态;当有较大污物出现卡机现象,驱动电机4停止工作,闸门关闭,,刮污栅条7后翻,将驱动轴3拆卸后,通过卷扬式启闭机将拦污栅整体吊起,吊起过后将水中较大污物进行处理,而后拦污栅恢复至原来位置恢复至原始工作状态。
30.本拦污栅既可使体积较大质量较轻的污物滚落至传动带,又可使较为柔软的污物被刮落停留在刮污栅条7上,既可保障机组正常运行所需流量,又可使较大污物无法穿过拦污栅。圆筒形拦污栅的拦污、清污效果高效、经济、彻底,提高了工程的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同时针对砂石会沉积在河道河水中,泥沙在河底沉积,导致河床不断抬升的现象,滚筒型拦污栅外侧集污栅条5在转动过程中能有效的将淤泥打散,从而使其随河水的流动被排走。
技术特征:
1.一种拦污集污一体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形拦污网(1),滚筒形拦污网(1)通过连接条(2)与驱动轴(3)连接,驱动轴(3)通过驱动电机(4)驱动,滚筒形拦污网(1)外侧设有若干列集污栅条(5),滚筒形拦污网(1)的背流侧设有工作平台(6),工作平台(6)和滚筒形拦污网(1)之间设有刮污栅条(7),集污栅条(5)与刮污栅条(7)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拦污集污一体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形拦污网(1)下方设有底部拦污排(8),底部拦污排(8)与集污栅条(5)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拦污集污一体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污栅条(7)倾斜设置,刮污栅条(7)靠近滚筒形拦污网(1)的一端高于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拦污集污一体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污栅条(7)固定在翻转轴(9)上,翻转轴(9)通过翻料电机(10)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拦污集污一体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6)上设有传送带(11),传送带(11)设置在刮污栅条(7)的一侧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拦污集污一体式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形拦污网(1)的背水侧设有流速测定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拦污集污一体式拦污栅,该拦污栅包括滚筒形拦污网,滚筒形拦污网通过连接条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滚筒形拦污网外侧设有若干列集污栅条,滚筒形拦污网的背流侧设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和滚筒形拦污网之间设有刮污栅条,集污栅条与刮污栅条交错设置。该拦污栅集拦污、集污、清污功能于一体,能够解决拦污栅堵塞现象。能够解决拦污栅堵塞现象。能够解决拦污栅堵塞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丹 朱晓明 吴双 吴振超 龚鸣 吴振宇 郭津良 曾娟 乔娟 张立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