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编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织物编织设备分为经编机、横机、圆机、梭织机等,这些设备不止占地面积大、耗费的成本高,生产过程也过于嘈杂,操作工人必须佩戴耳塞才能勉强缓解,生产过程会用到油,排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且由于各设备都有相对约束、限制的缺点,织造出的织物不透气、款式过于单一,产品都具备经向纬向的限制,导致撕裂测试不合格率高,无法织造特殊定制化,如局部编织、局部应用、结合多项工艺织造等。
3.经编机,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织物。由于其对纱线要求有平行排列,所以织物具有经向的限制,织物的抗撕裂性能差、结构稳定性差。
4.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它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就能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由于其对编织方向有着限制,生产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
5.梭织机,用梭子引入纬纱的传统织机,其分自动织机、多梭箱织机、圆织机等,靠投梭机构的打击驱动梭子引纬,因梭子和纡子的质量大,故噪声高、速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且织造出的织物经向纬向特点显著,导致织物抗撕裂性差。
6.综上,现有的织物编织设备占地面积大,生产过程需要用到油,容易污染环境;现有的织物编织工艺编织方向固定,编织工艺单一,无法实现编织自由。
7.因此,申请人就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织物编织设备,其编织过程不是通过织针来编织的,而是通过机械手在纱线定位模板上进行绕纱,于是就有了本技术的纱线定位模板。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包括模板主体,该模板主体上设置有复数个定位钉圈,该定位圈由若干个定位钉组成,且用于供纱线缠绕。
11.优选的,每圈中该定位钉固定于相邻该定位钉圈中两相邻该定位钉之间,且该定位钉圈中两相邻该定位钉的间距为7.5mm~9.2mm。
12.优选的,该定位钉呈柱体、锥体或台体。
13.优选的,该定位钉呈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棱台或圆台。
14.优选的,该定位钉呈直棱柱、正棱柱、正棱锥或正棱台。
15.优选的,该定位钉底面的横截面直径为0.8mm~2.5mm。
16.优选的,两相邻该定位钉圈的间距为7.5mm~9.5mm。
17.优选的,该定位钉圈呈方形、圆形、椭圆形或抛物线形。
18.优选的,该模板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柱,该固定柱位于该定位钉圈外。
19.优选的,该模板主体具有导热性。
2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若干个定位钉呈排列的方式设置在模板主体上,供纱线缠绕且用于固定纱线,无需额外的固定结构来固定纱线,结构简单。
22.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若干个定位钉固定在模板主体上能有效的固定纱线,并且能避免定位钉在缠绕的过程中脱落。
23.3.本发明定位钉的排列方式多种多样,可供纱线缠绕出多种多样的织物图案,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织物。
24.4.本发明设置了定位钉的直径、定位钉与定位钉之间的间距、定位钉圈与定位钉圈之间的间距,通过三者之间的结合,使得织物编织设备中的瓷眼能够在定位钉与定位钉之间自由穿梭,且无障碍,也使得编织出来的织物更加细腻,更加轻巧,透气性更好。
2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26.无疑的,本实用新型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
27.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四;
35.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36.1、模板主体;
37.2、定位钉圈;
38.201、定位钉。
39.3、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1.同时,在以下说明中,处于解释的目的而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不用这里的具体细节或者所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实施。
42.实施例1
43.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4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该模板主体1上设置有复数个定位钉圈2,该定位圈2由若干个定位钉201组成,且用于供纱线缠绕;
45.每圈中该定位钉201固定于相邻该定位钉圈2中两相邻该定位钉201之间,且该定位钉圈2中两相邻该定位钉201的间距为7.5mm~9.2mm;
46.该定位钉201呈圆柱;
47.该定位钉201底面的横截面直径为0.8mm~2.5mm;
48.两相邻该定位钉圈2的间距为7.5mm~9.5mm;
49.该定位钉圈2呈方形;
50.该模板主体1上设置有固定柱3,该固定柱3位于该定位钉圈2外。
51.实施例2
52.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5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该模板主体1上设置有复数个定位钉圈2,该定位圈2由若干个定位钉201组成,且用于供纱线缠绕;
54.每圈中该定位钉201固定于相邻该定位钉圈2中两相邻该定位钉201之间,且该定位钉圈2中两相邻该定位钉201的间距为7.5mm~9.2mm;
55.该定位钉201呈圆柱;
56.该定位钉201底面的横截面直径为0.8mm~2.5mm;
57.两相邻该定位钉圈2的间距为7.5mm~9.5m;
58.该定位钉圈2呈圆形;
59.该模板主体1上设置有固定柱3,该固定柱3位于该定位钉圈2外。
60.实施例3
61.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一;
6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该模板主体1上设置有复数个定位钉圈2,该定位圈2由若干个定位钉201组成,且用于供纱线缠绕;
63.每圈中该定位钉201固定于相邻该定位钉圈2中两相邻该定位钉201之间,且该定位钉圈2中两相邻该定位钉201的间距为7.5mm~9.2mm;
64.该定位钉201呈圆柱;
65.该定位钉201底面的横截面直径为0.8mm~2.5mm;
66.两相邻该定位钉圈2的间距为7.5mm~9.5m;
67.该定位钉圈2呈椭圆形;
68.该模板主体1上设置有固定柱3,该固定柱3位于该定位钉圈2外。
69.实施例4
70.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7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包括模板主体1,该模板主体1上设置有复数个定位钉圈2,该定位圈2由若干个定位钉201组成,且用于供纱线缠绕;
72.每圈中该定位钉201固定于相邻该定位钉圈2中两相邻该定位钉201之间,且该定位钉圈2中两相邻该定位钉201的间距为7.5mm~9.2mm;
73.该定位钉201呈圆柱;
74.该定位钉201底面的横截面直径为0.8mm~2.5mm;
75.两相邻该定位钉圈2的间距为7.5mm~9.5m;
76.该定位钉圈2呈抛物线形;
77.该模板主体1上设置有固定柱3,该固定柱3位于该定位钉圈2外。
78.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处理步骤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此类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79.说明书中提到的“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80.需说明,在上文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主体;复数个定位钉圈,其设置在该模板主体上;若干个定位钉,其排列设置在该模板主体上形成该定位钉圈,且用于供纱线缠绕;其中,两相邻该定位钉圈的间距为7.5mm~9.5mm;每圈中该定位钉固定于相邻该定位钉圈中两相邻该定位钉之间,且该定位钉圈中两相邻该定位钉的间距为7.5mm~9.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钉呈柱体、锥体或台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钉呈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棱台或圆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钉呈直棱柱、正棱柱、正棱锥或正棱台。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钉底面的横截面直径为0.8mm~2.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钉圈呈方形、圆形、椭圆形或抛物线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其特征在于,该模板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柱,该固定柱位于该定位钉圈外。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其特征在于,该模板主体具有导热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编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专用于织物编织的纱线定位模板,包括模板主体,该模板主体上设置有复数个定位钉圈,该定位圈由若干个定位钉组成,且用于供纱线缠绕。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若干个定位钉呈排列的方式设置在模板主体上,供纱线缠绕且用于固定纱线,无需额外的固定结构来固定纱线,结构简单,并且能避免定位钉在缠绕的过程中脱落。中脱落。中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来 彭旭坤 吴康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万物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