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痰液收集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2.气切套管又名气管切开套管,适用于进行麻醉、人工通气或其他辅助呼吸时需要建立呼吸通道的患者。国内相关装置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气囊上方低负压吸引方式、气切痰液收集器装置以及不同装置的效果对比上。没有对收集痰液瓶的固定位置进行改进,因为收集痰液瓶大多固定于床边,引流管过长,盘放在患者头侧,影响其活动范围,若缩短引流管,则患者在活动时,易牵拉引流管而致其滑脱。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包括集痰瓶及其顶端口卡接的瓶盖,所述瓶盖的顶部插接有一对引流管,所述集痰瓶的底部径向对称设有夹肩片,所述夹肩片呈倾斜直板结构且其底端相互靠拢,所述集痰瓶的顶部径向水平一侧设置有呈半椭圆薄板结构的头侧夹,所述头侧夹的两端延伸有呈相互收拢之势的头围夹,所述头侧夹的中部外侧与瓶盖可拆卸连接。
6.优选的,所述瓶盖的顶面连通设有一对连接口。
7.优选的,所述头侧夹的中部外侧设有与瓶盖卡接的套环。
8.优选的,所述夹肩片的底端朝外侧设有加厚台,所述加厚台的底面与集痰瓶的顶面平行。
9.优选的,所述集痰瓶的底部中心轴上连通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的下方紧密套接有呈垂直折弯的排液管。
10.优选的,所述排液管的外端顶部连通设有通管,所述排液管的内部卡接有可旋转的阀块。
11.优选的,所述阀块的径向顶部上方设置有用于带动其旋转的旋钮,所述旋钮的底面中心设有与通管插接的圆柱且圆柱与阀块径向顶部插接配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该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通过在集痰瓶底部径向对称设置了夹肩片,利用其倾斜结构形成的反弹压力,便于快速和稳定的夹住患者肩部,并通过设置的用于夹住患者头部和集痰瓶瓶盖的头侧夹,利用其圆弧结构形成的反弹压力而夹紧,保证了集痰瓶直立放置于患者的肩上与颈部之间,利于观察分泌物的引流状况,使得集痰瓶随患
者同步活动,避免引流管因受牵拉而造成滑脱,具有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痰瓶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液管拆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头侧夹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头侧夹的俯视图。
19.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20.1、集痰瓶;10、瓶盖;101、连接口;11、刻度线;12、排液口;13、夹肩片;131、加厚台;14、排液管;141、通管;15、阀块;16、旋钮;
21.2、引流管;3、头侧夹;30、头围夹;31、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心线”、“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5.一种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包括集痰瓶1及其顶端口卡接的瓶盖10,集痰瓶1采用pp材质制成透明状,且其径向一侧竖向设有刻度线11,以便观察瓶内分泌物的引流量。瓶盖10的顶部插接有一对引流管2,一个用于吸痰,通过一个引流管2连接患者喉部插入的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另一个用于抽排集痰瓶1内部空气,通过另一个引流管2连接负压吸引器,引流管2的管长为20cm,其管径为4mm。可将负压吸引器的负压调设在60—100mmhgg。集痰瓶1的底部径向对称设有夹肩片13,用于夹住患者肩部,使得集痰瓶1固定在患者肩上,便于操作使用和读取分泌物的量。夹肩片13呈倾斜直板结构且其底端相互靠拢,由于集痰瓶1为塑料制品,利用其弹性,使得夹肩片13被肩部撑开而反弹夹紧。集痰瓶1的顶部径向水平一侧设置有呈半椭圆薄板结构的头侧夹3,用于卡入患者耳朵上方的头侧,头侧夹3的两端延伸有呈相互收拢之势的头围夹30,用于卡入患者头部前后侧,形成包夹之势,使得集痰瓶1进一步稳固在患者肩部上方。头侧夹3的中部外侧与瓶盖10可拆卸连接。
26.本实施例中,头侧夹3采用pp材质制成一体成型结构,其质轻、韧性好且强度刚硬,不易破裂。利用其弹性能很好的夹住头部,配合夹肩片13而直立放置于患者的肩上与颈部之间,以便随患者同步活动,利于痰液的顺利引流。夹肩片13、头侧夹3和头围夹30的内侧均
粘接有硅胶垫,利用其柔软性,避免患者被夹时造成压疮和压痕。
27.具体的,瓶盖10的顶面连通设有一对连接口101,用于插入引流管2。
28.具体的,头侧夹3的中部外侧设有与瓶盖10卡接的套环31,使得头侧夹3拆装便捷。
29.进一步的,夹肩片13的底端朝外侧设有加厚台131,加厚台131的底面与集痰瓶1的顶面平行,使得夹肩片13的底端接触平台面积增大,且平行贴合,利于放置收纳集痰瓶1。
30.具体的,集痰瓶1的底部中心轴上连通设有排液口12,分泌物过多时可以从此口排出,其便于分泌物的收集、留取和观察。排液口12的下方紧密套接有呈垂直折弯的排液管14,用于引流分泌物,排液管14的前端还可套接软管,通过软管引流到地面上的垃圾桶中。排液管14的外端顶部连通设有通管141,排液管14的内部卡接有可旋转的阀块15,用于控制排液管14内部的通断。
31.进一步的,阀块15的径向顶部上方设置有用于带动其旋转的旋钮16,旋钮16的底面中心设有与通管141插接的圆柱且圆柱与阀块15径向顶部插接配合,通过将旋钮16旋转90度,使阀块15的水平径向与排液管14的轴向一致时,则排液管14处于打通状态,反之排液管14闭合。
3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在使用时,先将集痰瓶1置于患者的肩部上方,并按压使一对夹肩片13夹住肩部前后侧,同时将头侧夹3夹套在患者头部外侧,使得集痰瓶1稳定直立于患者肩部上,然后将一个引流管2连接患者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将另一个引流管2连接负压吸引器,将负压吸引器的负压调设在60—100mmhgg,启动负压吸引器抽吸集痰瓶1内部空气,使其内部产生负压,而经引流管2抽吸患者气切套管气囊上方的痰液等分泌物,当瓶内分泌物过多时,旋转阀块15使排液管14内部打通,便可排掉分泌物。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包括集痰瓶(1)及其顶端口卡接的瓶盖(10),所述瓶盖(10)的顶部插接有一对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痰瓶(1)的底部径向对称设有夹肩片(13),所述夹肩片(13)呈倾斜直板结构且其底端相互靠拢,所述集痰瓶(1)的顶部径向水平一侧设置有呈半椭圆薄板结构的头侧夹(3),所述头侧夹(3)的两端延伸有呈相互收拢之势的头围夹(30),所述头侧夹(3)的中部外侧与瓶盖(10)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10)的顶面连通设有一对连接口(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侧夹(3)的中部外侧设有与瓶盖(10)卡接的套环(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肩片(13)的底端朝外侧设有加厚台(131),所述加厚台(131)的底面与集痰瓶(1)的顶面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痰瓶(1)的底部中心轴上连通设有排液口(12),所述排液口(12)的下方紧密套接有呈垂直折弯的排液管(1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14)的外端顶部连通设有通管(141),所述排液管(14)的内部卡接有可旋转的阀块(1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15)的径向顶部上方设置有用于带动其旋转的旋钮(16),所述旋钮(16)的底面中心设有与通管(141)插接的圆柱且圆柱与阀块(15)径向顶部插接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痰液收集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一次性气切套管气囊上方吸引装置,包括集痰瓶及其顶端口卡接的瓶盖,瓶盖的顶部插接有一对引流管,集痰瓶的底部径向对称设有夹肩片,集痰瓶的顶部径向水平一侧设置有呈半椭圆薄板结构的头侧夹,头侧夹的两端延伸有呈相互收拢之势的头围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痰瓶底部设置的夹肩片,利用其反弹压力,快速和稳定的夹住患者肩部,并通过设置的头侧夹,利用其反弹压力而夹紧患者头部和瓶盖,保证了集痰瓶直立放置于患者的肩上,由于稳定持续的吸引,减少了护士反复吸引、经常调节负压等工作量,且方便患者痰标本的留取,同时也可减少患者的医疗成本,具有实用价值。具有实用价值。具有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超 邵金洁 徐园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