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1-26  9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学习机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


    背景技术:

    2.学习机是一种电子教学类产品。也统指对学习有辅助作用的所有电子教育器材。学习机可分为语言类学习机:如英语学习机、日语学习机、汉语学习机、韩语学习机、多国语言口语机等。学习机在使用时容易受到损坏。学习机通常置于桌台表面进行使用,由于学习机壳强度不高,易于破裂损坏;且现有的学习机壳不具有保护结构,易摔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包括学习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学习机壳内的防护框架,所述学习机壳与防护框架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
    6.所述学习机壳内面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磁吸扣,所述防护框架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磁吸扣配合使用的第二磁吸扣,所述学习机壳内表面设置第一加强筋以及与第一加强筋交叉设置的第二加强筋,所述学习机壳的四个内边角处均设置有防护角,所述防护框架内粘贴有海绵板;
    7.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内活动设置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一端与所述学习机壳相连接,所述缓冲杆另一端设置有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设置于所述缓冲室内。
    8.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防护框架的宽度小于所述学习机壳的宽度,且所述防护框架嵌入所述学习机壳内。
    9.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第一加强筋横向设置于学习机壳内表面,所述第二加强筋纵向设置于学习机壳内表面,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互相垂直。
    10.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防护角为弧形的弹性防护角,且所述防护通过强力胶与所述学习机壳相连接。
    11.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第一磁吸扣的数量与第二磁吸扣的数量一致,且第一磁吸扣与第二磁吸扣相互吸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通过第一磁吸扣与第二磁吸扣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将防护框架固定在学习机壳内,避免防护框架脱落学习机壳,保证了防护框架的防护效果;通过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机壳的强度,避免学习机壳在掉落的过程中出现破裂的现象;通过防护角以及海绵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学习机壳的零部件进行防护,进而提高了学习机壳的防护效果;通过缓冲室、缓
    冲杆以及缓冲弹簧之间的配合,当学习机壳出现碰撞时,冲击力首先经过缓冲杆的缓冲,缓冲杆从而推动缓冲弹簧发生形变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使得学习机壳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延长了学习机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1-学习机壳;2-防护框架;3-缓冲组件;4-第一磁吸扣;5-第二磁吸扣;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8-防护角;9-海绵板;10-缓冲室;11-缓冲杆;12-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包括学习机壳1以及设置于所述学习机壳1内的防护框架2,所述防护框架2的宽度小于所述学习机壳1的宽度,且所述防护框架2嵌入所述学习机壳1内。
    20.本实施例中,所述学习机壳1内面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磁吸扣4,所述防护框架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磁吸扣4配合使用的第二磁吸扣5,所述第一磁吸扣4的数量与第二磁吸扣5的数量一致,且第一磁吸扣4与第二磁吸扣5相互吸附,通过第一磁吸扣4与第二磁吸扣5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将防护框架2固定在学习机壳1内,避免防护框架2脱落学习机壳1,保证了防护框架2的防护效果。
    21.本实施例中,学习机壳1内表面设置第一加强筋6以及与第一加强筋6交叉设置的第二加强筋7,所述第一加强筋6横向设置于学习机壳1内表面,所述第二加强筋7纵向设置于学习机壳1内表面,且所述第一加强筋6与第二加强筋7互相垂直,通过第一加强筋6与第二加强筋7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机壳1的强度,避免学习机壳1在掉落的过程中出现破裂的现象。
    22.本实施例中,所述学习机壳1的四个内边角处均设置有防护角8,所述防护框架9内粘贴有海绵板9,通过防护角8以及海绵板9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学习机壳1的零部件进行防护,进而提高了学习机壳1的防护效果。
    23.本实施例中,所述学习机壳1与防护框架2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3,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缓冲室10,所述缓冲室10内活动设置有缓冲杆11,所述缓冲杆11一端与所述学习机壳1相连接,所述缓冲杆11另一端设置有缓冲弹簧12,且所述缓冲弹簧12设置于所述缓冲室10内,通过缓冲室10、缓冲杆11以及缓冲弹簧12之间的配合,当学习机壳1出现碰撞时,冲击力首先经过缓冲杆11的缓冲,缓冲杆11从而推动缓冲弹簧12发生形变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使得学习机壳1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延长了学习机壳1的使用寿命。
    24.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通过第一磁吸扣4与第二
    磁吸扣5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将防护框架2固定在学习机壳1内,避免防护框架2脱落学习机壳1,保证了防护框架2的防护效果;通过第一加强筋6与第二加强筋7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机壳1的强度,避免学习机壳1在掉落的过程中出现破裂的现象;通过防护角8以及海绵板9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学习机壳1的零部件进行防护,进而提高了学习机壳1的防护效果;通过缓冲室10、缓冲杆11以及缓冲弹簧12之间的配合,当学习机壳1出现碰撞时,冲击力首先经过缓冲杆11的缓冲,缓冲杆11从而推动缓冲弹簧12发生形变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使得学习机壳1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延长了学习机壳1的使用寿命。
    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学习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学习机壳内的防护框架,所述学习机壳与防护框架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学习机壳内面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磁吸扣,所述防护框架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磁吸扣配合使用的第二磁吸扣,所述学习机壳内表面设置第一加强筋以及与第一加强筋交叉设置的第二加强筋,所述学习机壳的四个内边角处均设置有防护角,所述防护框架内粘贴有海绵板;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内活动设置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一端与所述学习机壳相连接,所述缓冲杆另一端设置有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设置于所述缓冲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架的宽度小于所述学习机壳的宽度,且所述防护框架嵌入所述学习机壳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横向设置于学习机壳内表面,所述第二加强筋纵向设置于学习机壳内表面,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互相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角为弧形的弹性防护角,且所述防护通过强力胶与所述学习机壳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扣的数量与第二磁吸扣的数量一致,且第一磁吸扣与第二磁吸扣相互吸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防护框架的学习机壳,包括学习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学习机壳内的防护框架,所述学习机壳与防护框架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学习机壳内面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磁吸扣,所述防护框架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磁吸扣配合使用的第二磁吸扣,所述学习机壳内表面设置第一加强筋以及与第一加强筋交叉设置的第二加强筋,所述学习机壳的四个内边角处均设置有防护角,所述防护框架内粘贴有海绵板;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内活动设置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一端与所述学习机壳相连接,所述缓冲杆另一端设置有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设置于所述缓冲室内。且所述缓冲弹簧设置于所述缓冲室内。且所述缓冲弹簧设置于所述缓冲室内。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成 唐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日升昌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0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