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技术领域,特别指的是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
背景技术:
2.为了克服环境光线对摄像效果的影响,人们研发出了双滤光片切换器,白天摄像时切换成红外截止滤光片,夜间摄像时切换成全透光谱滤光片;为了防止因双滤光片切换器的来回切换,各部件之间摩擦而产生大量的微小尘粒,附着在感光芯片表面而影响摄像效果,人们研发了遮尘片,遮尘片一般贴合在滤光切换器感光口的内侧上面,由于遮尘片与感光口重叠的面积很小,胶涂少了遮尘片张贴不牢,胶涂多了,胶会顺着遮尘片向透光中心流去,不容易清洗掉,直接影响摄像的效果,这就给遮尘片的安装带来极大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
4.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壳体,垂直插装在所述主壳体中部的滤光片切换座,安装在所述滤光片切换座上的切换装置和传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传动装置外侧的端子线,以及贴装在所述主壳体顶部的遮尘片。
5.所述主壳体的顶部设有遮尘片贴合面,所述遮尘片贴合面的中部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一感光口,所述第一感光口的口部周围设有沉胶槽。
6.所述滤光片切换座的中部设有第二感光口,所述第二感光口的上面设有滤光片切换槽。
7.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滤光支架,设在所述滤光支架中部的第一滤光切换位,设有所述滤光支架左部的第二滤光切换位,所述第一滤光切换位和第二滤光切换位上分别贴装有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全透光谱滤光片,所述滤光支架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口。
8.所述传动装置包括u型磁铁,设在所述u型磁铁前端的电磁感应口,设置在所述u型磁铁后端的线架安装位,所述电磁感应口内安装有磁铁,所述磁铁的中部安装有摆杆,所述线架安装位内安装线架,所述线架上安装有线包和pin针。
9.所述主壳体的中部水平方向设有滤光片切换座孔,所述滤光片切换座插装在所述滤光片切换座孔内。
10.所述pin针与端子线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摆杆的左端顶部设有连接头,右端底部设有固定端,所述连接头与连接口可活动地相挂接,所述固定端与磁铁相固定。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和磁铁的中部分别设有垂直轴孔,所述垂直轴孔可活动地穿插在转轴上。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光切换位和第二滤光切换位分别与第一感光口和第二感光口垂直对应安装。
14.进一步地,所述滤光片切换座孔与第一感光口相互垂直。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效解决了遮尘片贴装的困难,从而提高了感光芯片的密封程度,提高了摄像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效果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放大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壳体的顶部结构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切换装置和传动装置组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
23.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壳体1,垂直插装在所述主壳体1中部的滤光片切换座2,安装在所述滤光片切换座2上的切换装置3和传动装置4,安装在所述传动装置4外侧的端子线5,以及贴装在所述主壳体1顶部的遮尘片6。
24.如图3、4和6所示,所述主壳体1的顶部设有遮尘片贴合面11,所述遮尘片贴合面11的中部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一感光口12,所述第一感光口12的口部周围设有沉胶槽10。所述滤光片切换座2的中部设有第二感光口21,所述第二感光口21的上面设有滤光片切换槽22。所述切换装置3包括滤光支架35,设在所述滤光支架35中部的第一滤光切换位30,设有所述滤光支架35左部的第二滤光切换位32,所述第一滤光切换位30和第二滤光切换位32上分别贴装有红外截止滤光片34和全透光谱滤光片33,所述滤光支架35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口31。所述传动装置4包括u型磁铁41,设在所述u型磁铁41前端的电磁感应口412,设置在所述u型磁铁41后端的线架安装位411,所述电磁感应口412内安装有磁铁45,所述磁铁45的中部安装有摆杆46,所述线架安装位411内安装线架42,所述线架42上安装有线包44和pin针43。所述主壳体1的中部水平设有滤光片切换座孔16,所述滤光片切换座2插装在所述滤光片切换座孔16内。所述pin针与端子线5连接。所述摆杆46的左端顶部设有连接头461,右端底部设有固定端462,所述连接头461与连接口31可活动地相挂接,所述固定端462与磁铁45相固定。所述固定端462和磁铁45的中部分别设有垂直轴孔,所述垂直轴孔可活动地穿插在转轴23上。所述第一滤光切换位30和第二滤光切换位32分别与第一感光口12和第二感光口21垂直对应安装。所述滤光片切换座孔16与第一感光口12相互垂直。
25.如图5所示,贴装时,在遮尘片贴合面11上涂满胶,然后把遮尘片6与第一感光口12对正贴下,当压紧遮尘片6时,遮尘片贴合面11上的胶因被挤压向中心流去,由于沉胶槽的设置,使流入的胶进入沉胶槽内存留,不会流到遮尘片6的中部,影响摄像的效果。
26.如图2和6所示,使用时,通过端子线5给线包44通电,传动装置4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产生磁力,驱动磁块45转动,固定在磁块45上的摆杆46随着磁块45的转动而摆动,从而拉动切滤光支架35来回运动,从而实现了白天和晚上所用滤光片的切换。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包括主壳体(1),垂直插装在所述主壳体(1)中部的滤光片切换座(2),安装在所述滤光片切换座(2)上的切换装置(3)和传动装置(4),安装在所述传动装置(4)外侧的端子线(5),以及贴装在所述主壳体(1)顶部的遮尘片(6),其特征是,所述主壳体(1)的顶部设有遮尘片贴合面(11),所述遮尘片贴合面(11)的中部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一感光口(12),所述第一感光口(12)的口部周围设有沉胶槽(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是,所述滤光片切换座(2)的中部设有第二感光口(21),所述第二感光口(21)的上面设有滤光片切换槽(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是,所述切换装置(3)包括滤光支架(35),设在所述滤光支架(35)中部的第一滤光切换位(30),设有所述滤光支架(35)左部的第二滤光切换位(32),所述第一滤光切换位(30)和第二滤光切换位(32)上分别贴装有红外截止滤光片(34)和全透光谱滤光片(33),所述滤光支架(35)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口(3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4)包括u型磁铁(41),设在所述u型磁铁(41)前端的电磁感应口(412),设置在所述u型磁铁(41)后端的线架安装位(411),所述电磁感应口(412)内安装有磁铁(45),所述磁铁(45)的中部安装有摆杆(46),所述线架安装位(411)内安装线架(42),所述线架(42)上安装有线包(44)和pin针(4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是,所述主壳体(1)的中部水平方向设有滤光片切换座孔(16),所述滤光片切换座(2)插装在所述滤光片切换座孔内(16)。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是,所述摆杆(46)的左端顶部设有连接头(461),右端底部设有固定端(462),所述连接头(461)与连接口(31)可活动地相挂接,所述固定端(462)与磁铁(45)相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端(462)和磁铁(45)的中部分别设有垂直轴孔,所述垂直轴孔可活动地穿插在转轴(23)上。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滤光切换位(30)和第二滤光切换位(32)分别与第一感光口(12)和第二感光口(21)垂直对应安装。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是,所述滤光片切换座孔(16)与第一感光口(12)相互垂直。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沉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端子线(5)与pin针(43)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带吸胶槽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包括主壳体,垂直插装在所述主壳体中部的滤光片切换座,安装在所述滤光片切换座上的切换装置和传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传动装置外侧的端子线,以及贴装在所述主壳体顶部的遮尘片,其特征是,所述主壳体的顶部设有遮尘片贴合面,所述遮尘片贴合面的中部设有垂直向下的第一感光口,所述第一感光口的口部周围设有吸胶槽,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遮尘片贴装的困难,从而提高了感光芯片的密封程度。光芯片的密封程度。光芯片的密封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蔡涛 李育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三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