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2-01  89



    1.本实用新型涉及调配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各种饮品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在酒饮品中,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果酒与传统的白酒和啤酒竞争局面,果酒是利用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发酵成为酒精的酒,含有水果的风味与酒精,但现有的果酒生产配置装置一般是将水、果汁和酵母菌按照一定比例全部放入到发酵设备中进行混合发酵,导致水、果汁和酵母菌难以充分的进行混合,导致酿造的果酒口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了水、果汁和酵母菌的逐步混合,避免全部倒入混合发酵主体内进行搅拌混合,提高了装置的混合效果,提高果酒口感的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包括混合发酵主体、支撑固定组件、电机、转动轴、多组搅拌杆、螺旋粉碎叶片、转动板、固定板、储料箱、多组皮带轮、两组皮带、两组螺管、两组储液箱、两组螺杆、两组升降板和两组连接管,混合发酵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且混合发酵主体的后端底部设置有排料管,电机通过支撑固定组件与混合发酵主体的底端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连接,并且转动轴与混合发酵主体的底端转动连接,多组搅拌杆均匀固定在转动轴上并位于混合发酵主体腔室内,螺旋粉碎叶片固定在转动轴的上部,并且转动板固定在转动轴的顶端,转动板上设置有多组漏料孔,转动板与固定板的底端紧密接触,固定板固定在储料箱内,并且固定板上设置有多组通孔,转动板上的漏料孔与固定板上的通孔相互错位,并且储料箱固定在混合发酵主体的顶端,储料箱的顶端设置有投料口,多组皮带轮中其中两组固定在转动轴的底部,另外两组分别固定在两组螺管的底端,并且转动轴上的一组皮带轮与螺管底端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两组螺管分别与两组储液箱的底端转动连接,两组储液箱分别对称固定在混合发酵主体的左右两端,储液箱的顶端设置有注液管,并且螺杆与螺管螺装连接,螺杆的顶端与升降板的底端连接,升降板与储液箱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并且连接管固定在储液箱的内侧端上部,并与混合发酵主体的腔室连通,并且连接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分别向左右两侧的储液箱内注入水和果汁,并向储料箱内投放酵母菌,并且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转动轴带动皮带轮转动,两组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使得两组螺管同时转动,并使得螺杆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通过两组升降板分别将两组储液箱内的水和果汁逐步通过连接管注入到混合发酵主体的腔室内,同时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板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板上的漏料孔与固定板上的通孔间歇式的重合,进而使得储料箱内的酵母菌间歇式的落入混合发酵主体内,并通过螺旋粉碎叶片将酵母菌进行粉碎,并且通过搅拌杆将水、果汁和酵母菌进行搅拌混合,实现了水、果汁和酵母菌的逐步混合,避免全部倒入混合发酵主体内进行搅拌混合,
    提高了装置的混合效果,提高了后续果酒发酵后的口感。
    5.优选的,支撑固定组件包括多组支撑腿、多组垫块、多组地脚螺栓和托板,多组支撑腿均匀固定在混合发酵主体的底端,垫块固定在支撑腿的底端,并且垫块与地面通过地脚螺栓连接,托板固定在多组地脚螺栓之间,并且电机固定在托板的顶端;通过设置支撑腿、垫块和地脚螺栓,避免装置使用时发生偏移或倾斜,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托板,便于电机的固定,确保电机的稳定运行。
    6.优选的,还包括封板、铰接轴、蝴蝶螺栓和把手,封板将储料箱顶端的投料口覆盖住,封板的右侧与储料箱的顶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封板的左侧与储料箱的顶端通过蝴蝶螺栓螺装连接,并且把手固定在封板的顶端;通过拧动蝴蝶螺栓,并在把手和铰接轴的配合使用下,使得封板快速的开合,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度向储料箱内投放酵母菌,同时也避免酵母菌被污染,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7.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固定在转动轴与混合发酵主体的连接处;通过设置密封圈,避免混合发酵主体内的果汁和水从混合发酵主体与转动轴的连接处泄漏,提高装置的密封性。
    8.优选的,还包括两组加强座,两组加强座分别固定在两组储液箱的底端,并分别与两组螺管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加强座,确保螺管转动时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
    9.优选的,电机为消音电机;通过设置消音电机,减小噪音污染,避免造成操作者的听力损伤,提高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10.优选的,混合发酵主体的前端设置有观察窗;通过设置观察窗,便于观察混合发酵主体内果汁的发酵情况,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分别向左右两侧的储液箱内注入水和果汁,并向储料箱内投放酵母菌,并且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转动轴带动皮带轮转动,两组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使得两组螺管同时转动,并使得螺杆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通过两组升降板分别将两组储液箱内的水和果汁逐步通过连接管注入到混合发酵主体的腔室内,同时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板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板上的漏料孔与固定板上的通孔间歇式的重合,进而使得储料箱内的酵母菌间歇式的落入混合发酵主体内,并通过螺旋粉碎叶片将酵母菌进行粉碎,并且通过搅拌杆将水、果汁和酵母菌进行搅拌混合,实现了水、果汁和酵母菌的逐步混合,避免全部倒入混合发酵主体内进行搅拌混合,提高了装置的混合效果,提高了后续果酒发酵后的口感。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及其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标记:1、混合发酵主体;2、电机;3、转动轴;4、搅拌杆;5、螺旋粉碎叶片;6、转动板;7、固定板;8、储料箱;9、皮带轮;10、皮带;11、螺管;12、储液箱;13、螺杆;14、升降板; 15、连接管;16、支撑腿;17、垫块;18、地脚螺栓;19、托板;20、封板;21、铰接轴;22、蝴蝶
    螺栓;23、把手;24、密封圈;25、加强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19.实施例1
    20.混合发酵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且混合发酵主体1的后端底部设置有排料管,多组支撑腿16均匀固定在混合发酵主体1的底端,垫块17固定在支撑腿16的底端,并且垫块17与地面通过地脚螺栓18连接,托板19固定在多组地脚螺栓18之间,并且电机2固定在托板19的顶端,电机2的输出端与转动轴3连接,并且转动轴3与混合发酵主体1的底端转动连接,多组搅拌杆4均匀固定在转动轴3上并位于混合发酵主体1腔室内,螺旋粉碎叶片5固定在转动轴3 的上部,并且转动板6固定在转动轴3的顶端,转动板6上设置有多组漏料孔,转动板6与固定板7的底端紧密接触,固定板7固定在储料箱8 内,并且固定板7上设置有多组通孔,转动板6上的漏料孔与固定板7 上的通孔相互错位,并且储料箱8固定在混合发酵主体1的顶端,储料箱8的顶端设置有投料口,多组皮带轮9中其中两组固定在转动轴3的底部,另外两组分别固定在两组螺管11的底端,并且转动轴3上的一组皮带轮9与螺管11底端的皮带轮9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两组螺管11 分别与两组储液箱12的底端转动连接,两组储液箱12分别对称固定在混合发酵主体1的左右两端,储液箱12的顶端设置有注液管,并且螺杆13与螺管11螺装连接,螺杆13的顶端与升降板14的底端连接,升降板14与储液箱12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并且连接管15固定在储液箱12 的内侧端上部,并与混合发酵主体1的腔室连通,并且连接管15上设置有单向阀;分别向左右两侧的储液箱12内注入水和果汁,并通过拧动蝴蝶螺栓22,并在把手23和铰接轴21的配合使用下,使得封板20 快速的打开,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度向储料箱8内投放酵母菌,并且通过电机2带动转动轴3转动,使得转动轴3带动皮带轮9转动,两组皮带轮9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使得两组螺管11同时转动,并使得螺杆13带动升降板14向上移动,通过两组升降板14分别将两组储液箱12 内的水和果汁逐步通过连接管15注入到混合发酵主体1的腔室内,同时通过转动轴3带动转动板6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板6上的漏料孔与固定板7上的通孔间歇式的重合,进而使得储料箱8内的酵母菌间歇式的落入混合发酵主体1内,并通过螺旋粉碎叶片5将酵母菌进行粉碎,并且通过搅拌杆4将水、果汁和酵母菌进行搅拌混合,实现了水、果汁和酵母菌的逐步混合,避免全部倒入混合发酵主体1内进行搅拌混合,提高了装置的混合效果,提高了后续果酒发酵后的口感,之后通过设置支撑腿16、垫块17和地脚螺栓18,避免装置使用时发生偏移或倾斜,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托板19,便于电机2的固定,确保电机2的稳定运行。
    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分别向左右两侧的储液箱12内注入水和果汁,并通过拧动蝴蝶螺栓22,并在把手23和铰接轴21的配合使用下,使得封板20 快速的打开,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度向储料箱8内投放酵母菌,并且通过电机2带动转动轴3转动,使得转动轴3带动皮带轮9转动,两组皮带轮9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使得两组螺管11同时转动,并使得螺杆13带动升降板14向上移动,通过两组升降板14分别将两组储液箱12 内的水和果汁逐步通过连接管15注入到混合发酵主体1的
    腔室内,同时通过转动轴3带动转动板6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板6上的漏料孔与固定板7上的通孔间歇式的重合,进而使得储料箱8内的酵母菌间歇式的落入混合发酵主体1内,并通过螺旋粉碎叶片5将酵母菌进行粉碎,并且通过搅拌杆4将水、果汁和酵母菌进行搅拌混合,实现了水、果汁和酵母菌的逐步混合,避免全部倒入混合发酵主体1内进行搅拌混合,提高了装置的混合效果,提高了后续果酒发酵后的口感,之后通过设置支撑腿16、垫块17和地脚螺栓18,避免装置使用时发生偏移或倾斜,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托板19,便于电机2的固定,确保电机2的稳定运行,然后通过设置密封圈24,避免混合发酵主体1 内的果汁和水从混合发酵主体1与转动轴3的连接处泄漏,提高装置的密封性,并且通过设置加强座25,确保螺管11转动时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23.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发酵主体(1)、支撑固定组件、电机(2)、转动轴(3)、多组搅拌杆(4)、螺旋粉碎叶片(5)、转动板(6)、固定板(7)、储料箱(8)、多组皮带轮(9)、两组皮带(10)、两组螺管(11)、两组储液箱(12)、两组螺杆(13)、两组升降板(14)和两组连接管(15),混合发酵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且混合发酵主体(1)的后端底部设置有排料管,电机(2)通过支撑固定组件与混合发酵主体(1)的底端连接,电机(2)的输出端与转动轴(3)连接,并且转动轴(3)与混合发酵主体(1)的底端转动连接,多组搅拌杆(4)均匀固定在转动轴(3)上并位于混合发酵主体(1)腔室内,螺旋粉碎叶片(5)固定在转动轴(3)的上部,并且转动板(6)固定在转动轴(3)的顶端,转动板(6)上设置有多组漏料孔,转动板(6)与固定板(7)的底端紧密接触,固定板(7)固定在储料箱(8)内,并且固定板(7)上设置有多组通孔,转动板(6)上的漏料孔与固定板(7)上的通孔相互错位,并且储料箱(8)固定在混合发酵主体(1)的顶端,储料箱(8)的顶端设置有投料口,多组皮带轮(9)中其中两组固定在转动轴(3)的底部,另外两组分别固定在两组螺管(11)的底端,并且转动轴(3)上的一组皮带轮(9)与螺管(11)底端的皮带轮(9)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两组螺管(11)分别与两组储液箱(12)的底端转动连接,两组储液箱(12)分别对称固定在混合发酵主体(1)的左右两端,储液箱(12)的顶端设置有注液管,并且螺杆(13)与螺管(11)螺装连接,螺杆(13)的顶端与升降板(14)的底端连接,升降板(14)与储液箱(12)的内侧壁紧密接触,并且连接管(15)固定在储液箱(12)的内侧端上部,并与混合发酵主体(1)的腔室连通,并且连接管(15)上设置有单向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固定组件包括多组支撑腿(16)、多组垫块(17)、多组地脚螺栓(18)和托板(19),多组支撑腿(16)均匀固定在混合发酵主体(1)的底端,垫块(17)固定在支撑腿(16)的底端,并且垫块(17)与地面通过地脚螺栓(18)连接,托板(19)固定在多组地脚螺栓(18)之间,并且电机(2)固定在托板(19)的顶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板(20)、铰接轴(21)、蝴蝶螺栓(22)和把手(23),封板(20)将储料箱(8)顶端的投料口覆盖住,封板(20)的右侧与储料箱(8)的顶端通过铰接轴(21)铰接,封板(20)的左侧与储料箱(8)的顶端通过蝴蝶螺栓(22)螺装连接,并且把手(23)固定在封板(20)的顶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24),密封圈(24)固定在转动轴(3)与混合发酵主体(1)的连接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加强座(25),两组加强座(25)分别固定在两组储液箱(12)的底端,并分别与两组螺管(11)转动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2)为消音电机。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发酵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观察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配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配果酒生产配置装置,其实现了水、果汁和酵母菌的逐步混合,避免全部倒入混合发酵主体内进行搅拌混合,提高了装置的混合效果,提高了后续果酒发酵后的口感;包括混合发酵主体、支撑固定组件、电机、转动轴、多组搅拌杆、螺旋粉碎叶片、转动板、固定板、储料箱、多组皮带轮、两组皮带、两组螺管、两组储液箱、两组螺杆、两组升降板和两组连接管,混合发酵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且混合发酵主体的后端底部设置有排料管,电机通过支撑固定组件与混合发酵主体的底端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连接,并且转动轴与混合发酵主体的底端转动连接。主体的底端转动连接。主体的底端转动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郑保安 陈海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德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1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