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灯综合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7-08  152



    1.本发明涉及灯光照明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植物生长灯综合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2.人工光源的出现为植物照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与传统农业相比,植物照明不再受制于四季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在全球气候变迁下,精致作物种植、食物存放保鲜、食品安全等市场需求都在推动植物照明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led植物照明在植物工厂、温室大棚、园艺设计、水培等领域己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led植物灯波长类型丰富、正好与植物光合成和光形态建成的光谱范围吻合;频谱波宽度半宽窄,可按照需要组合获得纯正单色光与复合光谱;可以集中特定波长的光均衡地照射作物;不仅可以调节作物开花与结实,而且还能控制株高和植物的营养成分;系统发热少,占用空间小,可用于多层栽培立体组合系统,实现了低热负荷和生产空间小型化。
    4.但目前led植物照明灯的测试无统一测试条件,主要依靠测试人员手持或手动摆放照度计、显色指数测试仪、色温测试仪、亮度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测量,无法实现固定条件的统一测试,存在的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均较大,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低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的植物生长灯综合测试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植物生长灯综合测试系统,可以模拟真实led植物灯的照明场景,能够进行准确的光源照射角度、遮挡、漫反射等多因素影响下的光照效果测试,避免了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
    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本发明的目的是保护一种植物生长灯综合测试系统,包括框架主体、第一电缸、第二电缸、土壤层,其中具体地:
    8.框架主体上覆盖有遮光材料,所述框架主体中设有底部基座和顶部基座;
    9.第一电缸阵列式设于所述底部基座上,所述第一电缸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有模拟植株或测试模块,通过模拟植株实现遮挡场景的测试;
    10.土壤层设于所述底部基座上;
    11.第二电缸阵列式设于所述顶部基座上,所述第二电缸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灯光组件。
    12.本技术方案中灯光组件的照射角度可调,并且为可快速拆卸更换式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模块至少设有一个,以此进行单位点的测试,设置多个测试模块,以此实现多位点的测试。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缸的输出端为开口管体结构,开口管体结构构成方便插接的可拓展结构,能够便捷地与不同体积大小的模拟植株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模拟植株的杆部和测试模块的下端均为能够插设于第一电缸的输
    出端上的杆体结构。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缸和第二电缸均垂直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缸和第二电缸分别均匀地设于底部基座和顶部基座上。
    18.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层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电缸输出端的高度。
    19.进一步地,所述灯光组件包括连接器母端、连接器公端和led植物灯,所述连接器母端与所述第二电缸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器公端和led植物灯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母端通过球铰与所述第二电缸的端部连接。
    21.进一步地,外部线路穿过所述顶部基座并与连接器母端连接。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23.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遮光材料或部分透光材料,可以模拟真实led植物灯的照明场景,具体的透光程度可以根据测试标准相应的调整,只需更换框架主体上覆盖的遮光材料即可,较为便捷高效。
    24.2)本技术方案中将第二电缸也进行均匀的阵列化设计,以此可以模拟规模化的led植物灯照明场景,具体的led植物灯的排布形态根据相关标准和具体的测试条件进行设计,尤为重要的是,本技术方案中将led植物灯设置为可快速插拔结构仅需通过连接器母端和连接器公端的快速插接,即可实现不同规格和型号led植物灯的快速更换,这对于目前技术中繁琐的重新接线、排线来实现led植物灯的更换流程具有显著的进步。
    25.3)本技术方案中创新地将连接器母端和第二电缸的端部球铰连接,通过球铰的铰接紧固程度设置,可以实现led植物灯的多角度倾斜设置,这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规模化倾斜角度测试的空缺,为照射角度对光照效果影响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26.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土壤层的铺设可以模拟真实led植物灯下的土壤漫反射效果,使得测试模块中的照度计、显色指数测试仪、色温测试仪、亮度仪均能得到漫反射和直接照射光线叠加后的光照测试结果。
    27.5)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模拟植株的枝叶茂密程度及高度,实现真实植物种植过程的遮挡测试,可以获取遮挡条件下的光照效果测试。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技术方案中植物生长灯综合测试系统的里面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电缸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框架主体,2、第一电缸,3、土壤层,4、测试模块,5、模拟植株, 6、顶部基座,7、底部基座,8、第二电缸,9、球铰,10、led植物灯,11、连接器母端。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部件型号、材料名称、连接结构、控制方法、算法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32.本发明中的植物生长灯综合测试系统,包括框架主体1、第一电缸2、土壤层 3,其中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
    33.具体实施时,框架主体1上覆盖有遮光材料,所述框架主体1中设有底部基座 7和
    顶部基座6,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遮光材料或部分透光材料,可以模拟真实led 植物灯的照明场景,具体的透光程度可以根据测试标准相应的调整,只需更换框架主体1上覆盖的遮光材料即可,较为便捷高效。
    34.具体实施时,第一电缸2阵列式设于所述底部基座7上,所述第一电缸2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有模拟植株5或测试模块4,通过模拟植株5实现遮挡场景的测试。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模拟植株5的枝叶茂密程度及高度,实现真实植物种植过程的遮挡测试,可以获取遮挡条件下的光照效果测试。模拟植株5为高分子材料,形态结构与体积与真实植物1:1模拟设计。
    35.具体实施时,土壤层3设于所述底部基座7上,土壤层3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电缸2输出端的高度。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土壤层3的铺设可以模拟真实led植物灯下的土壤漫反射效果,使得测试模块中的照度计、显色指数测试仪、色温测试仪、亮度仪均能得到漫反射和直接照射光线叠加后的光照测试结果。
    36.具体实施时,第二电缸8阵列式设于所述顶部基座6上,所述第二电缸8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灯光组件。本技术方案中灯光组件的照射角度可调,并且为可快速拆卸更换式结构。
    37.具体实施时,第一电缸2的输出端为开口管体结构,开口管体结构构成方便插接的可拓展结构,能够便捷地与不同体积大小的模拟植株5连接。模拟植株5的杆部和测试模块4的下端均为能够插设于第一电缸2的输出端上的杆体结构。第一电缸2和第二电缸8均垂直设置。第一电缸2和第二电缸8分别均匀地设于底部基座 7和顶部基座6上。
    38.具体实施时,测试模块4至少设有一个,以此进行单个位点的测试,或设置多个测试模块4,以此实现多位点的测试,参见图2,本技术方案中阵列式排布的第一电缸2不仅可以规模化的实现模拟植株5的设置,还能需要根据需要在多个位置进行测试模块4的布置,以此获取模拟种植空间内的详实的位点光照信息。
    39.具体实施时,灯光组件包括连接器母端11、连接器公端和led植物灯10,所述连接器母端11与所述第二电缸8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器公端和led植物灯 10连接。连接器母端11通过球铰9与所述第二电缸8的端部连接。外部线路穿过所述顶部基座6并与连接器母端11连接。
    40.本技术方案中将第二电缸8也进行均匀的阵列化设计,以此可以模拟规模化的 led植物灯照明场景,具体的led植物灯10的排布形态根据相关标准和具体的测试条件进行设计,尤为重要的是,本技术方案中将led植物灯10设置为可快速插拔结构仅需通过连接器母端11和连接器公端的快速插接,即可实现不同规格和型号led植物灯10的快速更换,这对于目前技术中繁琐的重新接线、排线来实现 led植物灯10的更换流程具有显著的进步。
    41.此外本技术方案中还创新地将连接器母端11和第二电缸8的端部球铰连接,通过球铰的铰接紧固程度设置,可以实现led植物灯10的多角度倾斜设置,这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规模化倾斜角度测试的空缺,为照射角度对光照效果影响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42.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