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2-22  130



    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气泵从进气口吸气,经气泵加压后从排气口排出,气泵工作的噪音较大,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使气泵的噪音减小。
    4.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所述消音气泵组件包括:
    5.气泵本体,所述气泵本体设置有泵进气口和泵排气口;
    6.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能够与外界连通的底座进气口和与所述泵进气口连接的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能够与外界连通的底座排气口和与所述泵排气口连接的第二连接口;
    7.壳体,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壳体和所述底座包覆住所述气泵本体;以及
    8.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置有消音器进气口和消音器排气口,所述消音器进气口与所述底座排气口连接。
    9.优选地,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消音气泵组件还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的内部设置有多条能够切换的气路,所述底座进气口和所述消音器排气口均连接于所述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能够使所述气囊和所述底座进气口连通以为所述气囊排气或者使所述气囊和所述底座排气口连通以为所述气囊充气。
    10.优选地,所述切换阀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朝下的接口,所述开口朝下的接口与外界连通。
    11.优选地,所述消音气泵组件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位于所述气泵本体和所述底座之间。
    12.优选地,所述减震件为柱状,所述减震件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底座和所述气泵本体,由所述减震件支撑所述气泵本体。
    13.优选地,所述消音器进气口和所述消音器排气口位于所述消音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
    14.优选地,所述底座进气口和所述底座排气口位于所述底座的侧面,所述底座进气口和所述底座排气口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15.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或所述壳体为金属材质。
    16.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气囊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气泵组件,所述消音气泵组件能够为所述气囊充气或排气。
    17.优选地,所述气囊设置有多个,通过所述消音气泵组件的切换阀控制所述气囊连
    通所述底座进气口或所述底座排气口从而为多个所述气囊分别排气或充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壳体和底座将气泵本体罩住,阻隔部分噪音,并且通过消音器使消音气泵组件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19.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的剖视图。
    21.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的底座和减震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的底座的爆炸图。
    23.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的气泵本体和减震件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气泵本体11泵进气口12泵排气口
    26.2底座21第一腔室211底座进气口212第一连接口22第二腔室221底座排气口222第二连接口
    27.3壳体
    28.4消音器41消音器进气口42消音器排气口
    29.5切换阀51第一接口52第二接口53第三接口54第四接口55第五接口56第六接口
    30.6减震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更加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在该部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除了在本部分描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以外,本技术还能够通过其他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相应的改进、变形和替换,因此本技术不受该部分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32.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气囊和消音气泵组件,消音气泵组件能够为气囊充气或排气,气囊设置有多个,例如气囊设置有两个。衣物处理装置通过在气囊充气时击打衣物可以实现清洁衣物的目的。
    33.消音气泵组件包括气泵本体1、底座2、壳体3、消音器4、切换阀5和减震件6。
    34.(气泵本体)
    35.如图5所示,气泵本体1设置有泵进气口11和泵排气口12,气泵本体1工作时,空气可以从泵进气口11进入气泵本体1,空腔被气泵加压后从泵排气口12排出。
    36.(底座)
    37.如图2至图5所示,底座2设置有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
    22可以为供气体流通的通道。第一腔室21设置有底座进气口211和第一连接口212,底座进气口211可以与外界连通,第一连接口212与泵进气口11连接。第二腔室22设置有底座排气口221和第二连接口222,底座排气口221可以与外界连通,第二连接口222与泵排气口12连接。
    38.(壳体)
    39.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3可以为单侧开口的长方体盒状,壳体3连接于底座2,壳体3和底座2包覆住气泵本体1,从而阻隔部分噪音。底座2和/或壳体3可以为金属材质。
    40.(消音器)
    41.如图1所示,消音器4设置有消音器进气口41和消音器排气口42,消音器进气口41与底座排气口221通过管道连接,消音器排气口42与切换阀5通过管道连接。底座排气口221和管道密封连接,通过密封可以降低高频噪音。
    42.消音器4可以为膨胀式消音器,主要用于降低例如20赫兹的低频噪音。消音器进气口41和消音器排气口42位于消音器4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这样可以在消音器的有限的长度内范围内,使消音器内部的消音通道更长,有利于降低低频噪音。
    43.(切换阀)
    44.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切换阀5的内部设置有多条能够切换的气路,底座进气口211与切换阀5通过管道连接,切换阀5能够使气囊和底座进气口211连通以为气囊排气或者使气囊和底座排气口221连通以为气囊充气。
    45.底座进气口211和底座排气口221可以均位于底座2的侧面,底座进气口211和底座排气口221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可以并排设置朝向相同的方向。这样可以便于底座进气口211和底座排气口221连接管道。
    46.切换阀5设置有第一接口51、第二接口52、第三接口53、第四接口54、第五接口55和第六接口56。第一接口51的开口方向朝下,并且与外界连通,便于排出切换阀5内的液体。第二接口52可以连接气液分离器(未示出),第三接口53连接于底座排气口211,第四接口54连接于第一气囊,第五接口55连接于第二气囊,第六接口56连接于消音器排气口42。
    47.在第一气囊充气时,切换阀5使第二接口52和第三接口53连通,第四接口54和第六接口56连通。气体从第二接口52进入切换阀5,从第三接口53进入消音气泵组件,然后经底座排气口221进入消音器4,最后从第六接口56进入切换阀5,通过第四接口54通入第一气囊。
    48.在第一气囊排气时,切换阀5使第三接口53和第四接口54连通,第二接口52和第六接口56连通。第一气囊内的气体从第四接口54进入切换阀5,从第三接口53经底座进气口进入消音气泵组件,然后经底座排气口221进入消音器4,最后通过第六接口56进入切换阀5,通过第二接口52排到外界。
    49.在第二气囊充气时,切换阀5使第二接口52和第三接口53连通,第五接口55和第六接口56连通。气体从第二接口52进入切换阀5,从第三接口53进入消音气泵组件,然后经底座排气口221进入消音器4,最后通过第六接口56进入切换阀,通过第五接口55通入第二气囊。
    50.在第二气囊排气时,切换阀5使第三接口53和第五接口55连通,第二接口52和第六接口56连通。第二气囊内的气体从第五接口55进入切换阀5,从第三接口53经底座进气口进
    入消音气泵组件,然后经底座排气口221进入消音器4,最后通过第六接口56进入切换阀5,通过第二接口52排到外界。
    51.(减震件)
    52.如图2至图5所示,减震件6位于气泵本体1和底座2之间,减震件6可以为柱状,减震件6的两端分别插入底座2和气泵本体1,由减震件6支撑气泵本体1。减震件6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或硅胶,减震件6可以避免底座2和气泵本体1直接接触,降低噪音。
    53.减震件6可以设置有多个,例如减震件6可以设置有4个。在图3、图4和图5中示出的减震件6是相同的减震件6,连接于不同部件并重复示出是为了展示减震件6安装于底座2和气泵本体1的安装位置。
    54.虽使用上述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显然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技术能够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本技术的主旨以及范围的前提下加以修改并作为变更实施方式加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中的记载以示例说明为目的,对于本技术并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气泵组件包括:气泵本体,所述气泵本体设置有泵进气口和泵排气口;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能够与外界连通的底座进气口和与所述泵进气口连接的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能够与外界连通的底座排气口和与所述泵排气口连接的第二连接口;壳体,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壳体和所述底座包覆住所述气泵本体;以及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置有消音器进气口和消音器排气口,所述消音器进气口与所述底座排气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消音气泵组件还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的内部设置有多条能够切换的气路,所述底座进气口和所述消音器排气口均连接于所述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能够使所述气囊和所述底座进气口连通以为所述气囊排气或者使所述气囊和所述底座排气口连通以为所述气囊充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朝下的接口,所述开口朝下的接口与外界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气泵组件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位于所述气泵本体和所述底座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为柱状,所述减震件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底座和所述气泵本体,由所述减震件支撑所述气泵本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进气口和所述消音器排气口位于所述消音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进气口和所述底座排气口位于所述底座的侧面,所述底座进气口和所述底座排气口均沿水平方向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或所述壳体为金属材质。9.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气囊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气泵组件,所述消音气泵组件能够为所述气囊充气或排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设置有多个,通过所述消音气泵组件的切换阀控制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底座进气口或所述底座排气口从而为多个所述气囊分别排气或充气。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消音气泵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所述消音气泵组件包括:气泵本体,所述气泵本体设置有泵进气口和泵排气口;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底座进气口和与所述泵进气口连接的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底座排气口和与所述泵排气口连接的第二连接口;壳体,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壳体和所述底座包覆住所述气泵本体;以及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置有消音器进气口和消音器排气口,所述消音器进气口与所述底座排气口连接。气口与所述底座排气口连接。气口与所述底座排气口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伊旺君 王立辉 厉华 周江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2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