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窨井被广泛应用于市政领域,在城市无处不在,然而经常发生“窨井盖”丢失现象。夜间、尤其是大雨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损害。如何解决这一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大事,摆在了工程技术人员的面前。
3.通常的做法是:发现窨井盖丢失后,在里面插上一物体提醒过往来人,或者,干脆专人站立在旁边守候;也有人试图采取一些措施解决,终因种种原因而失败,申请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结合窨井的形状和造成危险的性质特征,对于该问题的发生和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进行了防护装置的设计,用于解决这一问题,保证了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和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且便于进行运输,能够起到良好的安全防护作用,且不易被移动,不易脱离窖井,安全性和实用性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包括:
7.中撑杆;
8.固定铰接架,所述固定铰接架固定设置在所述中撑杆的底部,在所述固定铰接架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座;
9.铰接杆,多根所述铰接杆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铰接座铰接;
10.活动铰接架,所述活动铰接架滑动设置在所述中撑杆上,在所述活动铰接架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二铰接座;
11.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铰接杆的中部铰接,所述推拉杆的第二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以及
12.定位调节单元,所述定位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活动铰接架与所述中撑杆之间,所述定位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活动铰接架在中撑杆上的位置,并固定所述中撑杆和活动铰接架。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优选地,所述定位调节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铰接架上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匹配滑动套设在所述中撑杆上,且所述滑移块与所述中撑杆之间设置有对应的第一锁紧螺栓。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优选地,所述定位调节单元包括:
15.限位台,所述限位台设置在所述活动铰接架和固定铰接架之间的中撑杆上;
16.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限位台与所述活动铰接架之间的中撑杆上;以及
17.驱动套,所述驱动套顶撑在所述活动铰接架的上部,所述中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套对应的外螺纹段,所述驱动套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段啮合的内螺纹,所述驱动套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有驱动杆。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优选地,所述中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铰接架对应的滑槽,所述活动铰接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对应的支撑轮。
19.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优选地,所述中撑杆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灯。
20.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优选地,还包括收紧单元,所述收紧单元用于将收起后的铰接杆进行固定。
21.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优选地,所述收紧单元包括:
22.开设在所述铰接杆顶部的收紧槽;
23.滑动设置在所述中撑杆顶部的收紧盖,所述收紧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收紧槽对应的定位环;以及
24.设置在所述收紧盖与所述中撑杆之间的第二锁紧螺栓。
25.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优选地,所述收紧单元包括:
26.开设在所述铰接杆顶部的插槽;以及
27.穿设在各铰接杆的插槽内的收紧绳带,所述收紧绳带用于对收起后的铰接杆进行捆扎,所述收紧绳带为钢丝绳或金属带,在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收紧绳带对应的第三锁紧螺栓。
28.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优选地,相邻两所述铰接杆之间设置有警示带,所述警示带为柔性材料或铰接在两铰接杆之间的v型折叠板。
29.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优选地,所述中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铰接杆为槽钢,所述活动铰接架上设置有各铰接杆对应的定位台,所述铰接杆在收起状态下,所述定位台卡设在所述铰接杆的槽体内。
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3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且便于进行运输,能够起到良好的安全防护作用,且不易被移动,不易脱离窖井,安全性和实用性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本技术通过对中撑杆的设置,能够使得固定铰接架和活动铰接架形成能够相对移动的伸缩结构,从而通过铰接杆和推拉杆实现铰接杆开合动作,从而使得铰接杆形成锥台形结构,方便安放在窖井中,起到对无盖窖井的警示防护作用,其不仅具备抗冲击的效果,避免脱离窖井,而且方便进行收起和展开操作,收起后方便进行运输和二次利用。
32.本技术通过定位调节单元的设置,可以对铰接杆的开合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适
应于不同的尺寸的窖井,也能够适应于一定尺寸范围内的深坑的警示和防护,大大提高了其应用的范围,实用性更强。本技术通过收紧单元的设置,可以使得收起后的铰接杆得以固定,避免在运输过程中自动张开造成挤压变形等问题,更便于进行周转输送和存放;本技术还设置有警示灯和警示带,可以更为方便的进行夜间警示,避免车辆造成事故。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34.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35.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的收起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37.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38.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警示带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39.图中序号:
40.100为中撑杆;
41.200为固定铰接架;
42.300为活动铰接架;
43.410为铰接杆、411为插槽、420为推拉杆;
44.501为限位台、502为压缩弹簧、503为驱动套、504为驱动杆;
45.601为警示灯、602为底座、603为定位台、604为警示带、605为收紧绳带、606为第三锁紧螺栓、607为收紧槽、608为收紧盖、609为第二锁紧螺栓、610为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的表述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制,而只是用来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48.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
49.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
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50.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其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的改变。
51.参见图1-图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其主要用于解决窖井盖丢失的问题,也可以用于一定尺寸的深坑中,用于警示,其结构设计使得其稳定性高,能够避免在大风或者大雨的冲击过程中发生倾倒,提供有效的防护;具体地,本技术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包括中撑杆100、固定铰接架200、铰接杆410、活动铰接架300、推拉杆420和定位调节单元,所述固定铰接架200固定设置在所述中撑杆100的底部,在所述固定铰接架200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座;多根所述铰接杆410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活动铰接架300滑动设置在所述中撑杆100上,在所述活动铰接架300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二铰接座,本实施例中的活动铰接架和固定铰接架可以均采用圆形钢板,在圆形钢板上焊接耳板,从而形成铰接座,由于直径的限制和铰接杆的外径尺寸的限制,铰接杆的数量一般设置为4~10根之间,当铰接杆采用相对小的外径尺寸时,数量可以进行适当的增加,用于提升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推拉杆420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铰接杆410的中部铰接,所述推拉杆420的第二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通过活动铰接架的滑动,从而由推拉杆带动铰接杆进行开合;定位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活动铰接架300与所述中撑杆100之间,所述定位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活动铰接架300在中撑杆100上的位置,并固定所述中撑杆100和活动铰接架300。本技术通过定位调节单元的设置,可以对铰接杆的开合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适应于不同的尺寸的窖井,也能够适应于一定尺寸范围内的深坑的警示和防护,大大提高了其应用的范围,实用性更强。
52.本技术的整体形状为变截面圆柱形;下口直径为30cm(固定不变,因为通常情况下,窨井直径一般为45cm),上口直径为70cm(最大可调整到90cm),最小与下口相同,即收起后可以为圆柱体,高度150cm。
53.铰接杆为5号槽钢等间距布置而成,根据具体的尺寸要求,可以进行数量的选择。
54.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两种定位调节单元的结构:
55.定位调节单元的结构形式一为:定位调节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铰接架300上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匹配滑动套设在所述中撑杆100上,且所述滑移块与所述中撑杆100之间设置有对应的第一锁紧螺栓。通过简单的滑移块中撑杆的滑动结构实现推拉,进而由第一锁紧螺栓进行锁紧。该结构制造成本低,结构相对简单。为了提高操作时的便捷性,避免展开过程中铰接杆无约束的张开到最大程度。本技术给出了第二种结构形式。
56.定位调节单元的结构形式二为:定位调节单元包括限位台501、压缩弹簧502和驱动套503,所述限位台501设置在所述活动铰接架300和固定铰接架200之间的中撑杆100上;所述压缩弹簧502套设在所述限位台与所述活动铰接架300之间的中撑杆100上;所述驱动套503顶撑在所述活动铰接架300的上部,所述中撑杆100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套503对应的外螺纹段,所述驱动套503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段啮合的内螺纹,所述驱动套50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有驱动杆504。在工作中,通过驱动套的正向旋转和反
向旋转,从而带动推拉杆推动铰接杆张开或收起,压缩弹簧的作用是避免推拉杆完全张开,同时在铰接杆收起时起到助推的作用,从而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合理的控制开合度,操作稳定性好;进一步地,为了保障活动铰接架滑动顺畅,不对外螺纹段造成伤害,本技术的中撑杆100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铰接架300对应的滑槽,所述活动铰接架300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对应的支撑轮,从而将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且具有限位作用,滑动更为灵活。
57.由于黑夜中难以看到障碍物,导致夜晚行车不安全,因此,本技术在中撑杆100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灯601,能够起到醒目的警示作用。为了使得整个装置看起来更为清晰,本技术还在相邻两所述铰接杆410之间设置有警示带604,所述警示带604为柔性材料或铰接在两铰接杆410之间的v型折叠板。如图中所示,所采用的为v型的折叠钢板,在钢板外表面设有黑黄相间的警示条,两v型钢板铰接,v型钢板的两侧也与对应的铰接杆铰接,从而在收起时能够折叠收起,在展开时能够张开。折叠钢板采用3mm钢带,折叠钢板呈扇形结构。
58.为了避免收起后铰接杆处于散乱状态,本技术还设置有有收紧单元,收紧单元用于将收起后的铰接杆进行固定。本技术通过收紧单元的设置,可以使得收起后的铰接杆得以固定,避免在运输过程中自动张开造成挤压变形等问题,更便于进行周转输送和存放。本技术给出了两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59.收紧单元的实施方式一为:收紧单元包括开设在所述铰接杆顶部的收紧槽607、滑动设置在所述中撑杆100顶部的收紧盖608和设置在所述收紧盖608与所述中撑杆100之间的第二锁紧螺栓609,所述收紧盖608上设置有与所述收紧槽607对应的定位环610。收起后,收紧盖下移,定位环卡设在收紧槽内,锁紧第二锁紧螺栓,从而使得整体呈圆柱形状态。更便于进行堆放存储。铰接杆410为槽钢,所述活动铰接架300上设置有各铰接杆410对应的定位台603,所述铰接杆410在收起状态下,所述定位台603卡设在所述铰接杆410的槽体内。
60.收紧单元的实施方式二为:收紧单元包括开设在所述铰接杆410顶部的插槽和穿设在各铰接杆410的插槽411内的收紧绳带605,所述收紧绳带605用于对收起后的铰接杆410进行捆扎,所述收紧绳带605为钢丝绳或金属带,在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收紧绳带605对应的第三锁紧螺栓606。其可以在收起后,将多余的金属带或者钢丝绳插入插槽内,第三锁紧螺栓可以对金属带或者钢丝绳进行压紧固定,避免松开。铰接杆410为槽钢,所述活动铰接架300上设置有各铰接杆410对应的定位台603,所述铰接杆410在收起状态下,所述定位台603卡设在所述铰接杆410的槽体内。当采用金属带是,其采用3mm厚的钢板,其具有弹性,可以进行螺旋插入插槽内。
61.上述结构中,铰接杆410优选为槽钢,所述活动铰接架300上设置有各铰接杆410对应的定位台603,所述铰接杆410在收起状态下,所述定位台603卡设在所述铰接杆410的槽体内。使得收起后的结构稳定性得到保障,避免铰接杆发生扭曲导致铰接轴发生变形,再次张开时难以打开至有效的作业位置。
62.为了便于进行竖向立起,在中撑杆100的底部设置有底座602,也便于在存放时竖向摆放,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63.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且便于进行运输,能够起到良好的安全防护作用,且不易被移动,不易脱离窖井,安全性和实用性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本技术通过对中撑杆的设置,能够使得固定铰接架和活动铰接架形成能够相对移动的伸缩结构,从而通过铰接杆和推拉杆实现铰接杆开合动作,从而使得铰接杆形成锥台形结构,方便安放在窖井
中,起到对无盖窖井的警示防护作用,其不仅具备抗冲击的效果,避免脱离窖井,而且方便进行收起和展开操作,收起后方便进行运输和二次利用。
64.上文已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的作用仅在于举例,而不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适用或构造。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限定。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对前述各实施例作出诸多改变,这些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撑杆;固定铰接架,所述固定铰接架固定设置在所述中撑杆的底部,在所述固定铰接架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座;铰接杆,多根所述铰接杆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铰接座铰接;活动铰接架,所述活动铰接架滑动设置在所述中撑杆上,在所述活动铰接架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二铰接座;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铰接杆的中部铰接,所述推拉杆的第二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以及定位调节单元,所述定位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活动铰接架与所述中撑杆之间,所述定位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活动铰接架在中撑杆上的位置,并固定所述中撑杆和活动铰接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铰接架上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匹配滑动套设在所述中撑杆上,且所述滑移块与所述中撑杆之间设置有对应的第一锁紧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单元包括:限位台,所述限位台设置在所述活动铰接架和固定铰接架之间的中撑杆上;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限位台与所述活动铰接架之间的中撑杆上;以及驱动套,所述驱动套顶撑在所述活动铰接架的上部,所述中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套对应的外螺纹段,所述驱动套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段啮合的内螺纹,所述驱动套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有驱动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动铰接架对应的滑槽,所述活动铰接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对应的支撑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撑杆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紧单元,所述收紧单元用于将收起后的铰接杆进行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单元包括:开设在所述铰接杆顶部的收紧槽;滑动设置在所述中撑杆顶部的收紧盖,所述收紧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收紧槽对应的定位环;以及设置在所述收紧盖与所述中撑杆之间的第二锁紧螺栓。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单元包括:开设在所述铰接杆顶部的插槽;以及穿设在各铰接杆的插槽内的收紧绳带,所述收紧绳带用于对收起后的铰接杆进行捆
扎,所述收紧绳带为钢丝绳或金属带,在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收紧绳带对应的第三锁紧螺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铰接杆之间设置有警示带,所述警示带为柔性材料或铰接在两铰接杆之间的v型折叠板。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铰接杆为槽钢,所述活动铰接架上设置有各铰接杆对应的定位台,所述铰接杆在收起状态下,所述定位台卡设在所述铰接杆的槽体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变截面圆柱形窨井盖丢失后安全补救防护装置包括中撑杆、固定铰接架、铰接杆、活动铰接架、推拉杆和定位调节单元,在所述固定铰接架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座;多根所述铰接杆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铰接座铰接;在活动铰接架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二铰接座;所述推拉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铰接杆的中部铰接,所述推拉杆的第二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定位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活动铰接架与所述中撑杆之间。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且便于进行运输,能够起到良好的安全防护作用,且不易被移动,不易脱离窖井,安全性和实用性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全性和实用性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全性和实用性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 孙磊 史少燕 王秀萍 黄国景 王剑 刘雅旎 陈艳玲 吕月丽 李培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