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接触光伏电池片的在线检测方法及光伏组件生产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2-07-06  260



    1.本发明属于光伏组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接触光伏电池片的在线检测方法及光伏组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背接触光伏组件,由于其正面无主栅线,正负极均在电池片的背面,减少了正面遮光损失,提高组件功率;使用导电箔取代焊带,降低了串联电阻和组件工作温度,避免高温焊接带来的应力、焊接不良以及微隐裂等问题,提升组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适用于超薄硅片,同时兼容mwt,ibc等不同工艺的高效率电池片,进而应用前景广泛。
    3.目前,背接触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主要为:集成导电芯板,导电胶,绝缘层,电池片,eva,玻璃层叠的方式进行封装,在现有工艺制作流程中(如图1),存在的缺点:1.无法筛选出电池片间距及外观缺陷等不良产品;2.组件内部潜在缺陷无法通过常规el(电致发光)方式检测出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无法筛选出电池片间距及外观缺陷等不良产品和组件内部潜在缺陷无法通过常规el(电致发光)方式检测出不良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背接触光伏组件的在线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发明为一种背接触光伏电池片的在线检测方法,所述在线检测方法在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电池片工艺之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电池片平铺,正面向上;步骤2,将激光打在电池片上,采用面阵相机对电池片表面进行飞拍,采集图像数据;步骤3,分析所述图像中电池片是否呈现预期效果来判断所述电池片的品质。
    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步骤2.1,选取激光发射装置,发出特定波长的激光;步骤2.2,将所述激光垂直照射于所述电池片表面;步骤2.3,利用所述面阵相机采集电池片表面的图像。
    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当所述图像中电池片发出1100~1150nm波长的红外光为波峰的荧光,则判定所述电池片为正常;当所述图像中电池片未发出1100~1150nm波长的红外光为波峰的荧光,则判定所述电池片为异常。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步骤2.3,所述面阵相机的参数设定为快门系数0.9,拍照延时70ms。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步骤2.1中,所述激光发射装置距离电池片表面距离为1000mm。
    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接触光伏组件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0,设置传输载板;步骤20,在传输载板上铺设集成导电背板;步骤30,在集成导电芯板上印刷导电胶;步骤40,在导电胶上铺设电池片;步骤50,采用如上述在线检测方法对所述电池片进行检测;步骤60,在电池片上铺设eva层;步骤70,在eva层上铺设玻璃;步骤80,预加热固定;步骤90,翻转出料,进入层压机层压后完成光伏组件制造。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0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步骤51,选取激光发射装置,发出特定波长的激光;步骤52,将所述激光垂直照射于所述电池片表面;步骤53,利用所述面阵相机采集电池片表面的图像;步骤54,当所述图像中电池片发出1150nm左右的红外光为波峰的荧光,则判定所述电池片为正常;当所述图像中电池片未发出1150nm左右的红外光为波峰的荧光,则判定所述电池片为异常 。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步骤53,所述面阵相机的参数设定为快门系数0.9,拍照延时70ms。
    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步骤51中,所述激光发射装置距离电池片表面距离为1000mm。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克服了现有工艺制作流程中存在的缺点:针对现有容易出现电池片间距及外观缺陷等不良现象和组件内部潜在缺陷无法通过常规el(电致发光)方式检测出不良,造成光伏组件将降级或报废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背接触光伏组件的在线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是现有的背接触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中的背接触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一种背接触光伏电池片的在线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采用面阵相机飞拍的方式,通过 ai算法检测模型校准每日更新数据库;所述在线检测方法在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电池片工艺之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电池片平铺,正面向上;步骤2,将激光打在电池片上,采用面阵相机对电池片表面进行飞拍,采集图像数据;步骤3,分析所述图像中电池片是否呈现预期效果来判断所述电池片的品质。
    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步骤2.1,选取激光发射装置,发出特定波长的激光,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激光波长为900-1000nm波长,针对本方案的生产对象mwt电池,选择波长为904nm波长的激光;步骤2.2,将所述激光垂直照射在电池片的表面;步骤2.3,利用高灵敏高分辨率的面阵相机采集电池片的图像;步骤2.4,当所述图像中电池片发出1150nm左右的红外光为波峰的荧光,则判定所述电池片为正常,波长约为1100~1150nm;当所述图像中电池片未发出1150nm左右的红外光为波峰的荧光,则判定所述电池片为异常,体现为在电池片表面呈现出黑色或暗斑。
    18.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3,所述面阵相机的参数设定为快门系数0.9,拍照延时70ms。
    19.pl(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是半导体材料的一种发光现象,是指半导体中的电子吸收外界光子后被激发,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不稳定的,可以向较低的能级跃进,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本技术背接触光伏电池片的在线检测方法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作为激发光源,提供一定能量的光子,样片中处于基态的电子在吸收这些光子后进入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属于亚稳态,在短时间内会回到基态,并发出1150nm(硅电池片为例)左右的红外光为波峰的荧光。利用高灵敏高分辨率的面阵相机进行感光,然后将图像通过软件进行分析。
    20.采用6个面阵相机(1200万 pixel)飞拍的方式,通过 ai算法检测模型校准每日更新数据库,完成自动检测电池片间距及外观缺陷等不良产品。
    21.实施例2基于上述检测方法,如图2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背接触光伏组件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0,设置传输载板;步骤20,在传输载板上铺设集成导电背板;步骤30,在集成导电芯板上印刷导电胶;步骤40,在导电胶上铺设电池片;步骤50,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检测方法对所述电池片进行检测;步骤60,在电池片上铺设eva层;步骤70,在eva层上铺设玻璃;步骤80,预加热固定;步骤90,翻转出料,进入层压机层压后完成光伏组件制造。
    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0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步骤51,选取激光发射装置,发出特定波长的激光;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激光波长为900-1000nm波长,针对本方案的生产对象mwt电池,选择波长为904nm波长的激光;步骤52,将所述激光照射在电池片的表面;步骤53,利用高灵敏高分辨率的面阵相机采集电池片的图像;步骤54,当所述图像中电池片发出1150nm左右的红外光为波峰的荧光,范围约为1100~1150nm,则判定所述电池片为正常;当所述图像中电池片未发出1150nm左右的红外光为波峰的荧光,则判定所述电池片为异常,体现为在电池片表面呈现出黑色或暗斑。
    23.跟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3,所述面阵相机的参数设定为快门系数0.9,拍照延时70ms。
    24.采用本技术体提供的组件制造方法生产光伏组件,采用视觉 pl自动检测技术针对现有容易出现电池片间距及外观缺陷等不良现象和组件内部潜在缺陷,能够提供一种检测方法,检测到常规el(电致发光)方式检测不出的产品不良问题,降低光伏组件将降级以及报废的概率。
    25.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