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妹羊肚菌北方暖棚栽培和田间管理方法

    专利查询2024-03-12  106


    1.本发明涉及菌种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妹羊肚菌北方暖棚栽培和田间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2.羊肚菌(morchella spp.)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羊肚菌属(morchella),民间又名羊肚菜、草笠竹、网兜蘑等,其菌盖表层呈棱脊型网状体,外观像羊肚。羊肚菌富含各类营养物质,且肉质脆嫩,风味独特,而且含有多种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和能够抑制肿瘤的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疲劳等诸多作用,食药用价值极高,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3.羊肚菌发酵液菌丝体中蛋白质含量大于20%,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略低于子实体,氨基酸营养价值均衡。羊肚菌发酵液菌丝体中维生素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种类都较多,尤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大量存在赋予其降血脂、抗衰老、消除自由基的功效。
    4.羊肚菌发酵物中含有大量的多糖,一般认为多糖是起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也是羊肚菌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癌及抗疲劳等作用的基本物质成分;此外也发现游离酚、结合酚,其提取物存在细胞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的抑制hepg2细胞、caco-2细胞的增殖;有研究证明从羊肚菌发酵菌丝体中提取出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肿瘤细胞的能力羊肚菌栽培费时费力,应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栽培技术可以快速、稳定、规模化的获取药用真菌菌丝体及具有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如今液体深层发酵生产已成为药用真菌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
    5.

    技术实现要素:

    6.1.暖棚栽培(1)制备菌种:a、配制榆耳菌种培养基:将按照重量份计的200份土豆切成0.8-1.2cm的小块,在沸水中煮2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取汁,后加入葡萄糖20份,琼脂20份,融化后,定容成1000ml,即得,自然ph值;b、羊肚菌菌种培养基分装,灭菌:将配制好羊肚菌的菌种培养基分装于18mm
    ×
    180mm试管中,封口,在121℃条件下,灭菌20min;c、冷却,接种:灭完菌后取出羊肚菌菌种培养基,自然冷却至20℃-30℃,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羊肚菌菌种;d、培养:将接好种的羊肚菌菌种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里,25℃培养8天,菌丝充分生长;
    e、挑选:将长势好没有出现退化现象的羊肚菌pda斜面菌种选出;f、制作栽培种:麦粒60%,玉米芯30%,粗木屑10%,石膏3%。
    7.g、制作营养袋:麦粒10%,麸皮20%,木屑70%,营养土3%,石膏4%.(2)建棚整地:a.大中拱棚,根据地块的长度和宽度建设,先将拱架安装好,再覆上薄膜,用压膜线或压膜槽进行固定,底边的薄膜用土压好。大棚根据生产季节,选留放风口的位置,一般以越冬生产的日光温室大棚选在大棚的后坡前方位置留放风口;以春秋季生产为主的,一般选在最前方1.2~1.5米高的位置留放风口。大中拱棚一般在棚的两侧留放风口,联栋建造的一般选在棚的顶部及两侧留放风口。安装卷帘机以及空调。
    8.b.选择气候适宜、环境清洁无污染场所作为羊肚菌栽培场所,栽培土质为ph在6.5-7.5左右的夹砂壤土;整地作畦按厢面宽0.6-1.4米,厢面与厢面间距0.25米,厢面间距沟深0.2-0.6米;(3)播种:采用沟播方式,包括如下过程:1)整沟:从距厢面边缘25cm处向厢内沿纵向整理出宽10cm、深5-8cm的播种沟,每个厢面整理2-5条播种沟;2)准备菌种,用小刀划开菌包将羊肚菌菌种掏出,于清洁干净、消过毒的场所下捏碎,并用质量浓度为0.2-0.6%的助发剂拌匀浸泡1.5小时、备用;所述助发剂由甘油三酯和磷酸二氢钾按质量比1:2的比例调配而成增效剂;另可加硫酸镁、氯化钠、葡萄糖、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螨剂和水;3)土壤预湿:调整厢面上的播种沟土壤含水量达60%;4)撒石灰:在播种沟内撒一薄层石灰,每亩用量20-50kg;5)撒培养料:在撒过石灰的播种沟内撒一层2cm厚的培养料,每亩用量300kg;6)播种:在撒过培养料的播种沟内撒准备好的羊肚菌菌种,每亩用量180-220kg;7)覆土:播种后立即覆土3-5cm;8)浇种水:播种1-3天后菌丝开始萌发,厢面浇透水一次,至厢面的土壤含水量达到60-65%;9)补充外援营养:播种5-15天后,当菌丝蔓延生长到土表时,摆放外援营养袋,为菌丝生长提供外援营养;每条厢面上顺着播种沟平行摆放2排营养袋,营养袋间距30-50cm。
    9.(4)菌丝培养:菌丝培养阶段控制土壤温度3-21℃,空气温度3-28℃,土壤湿度50-70%;空气湿度55%-90%;菌丝培养时间30-60d;2.管理方法(1)温度湿度:羊肚菌是属低温高湿型真菌,3-5月雨后多发生,8-9月也偶有发生,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以刺激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为此,栽培时间应在11-12月。 (2)日照空气: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忌强烈的直射光。 (3)土壤条件:播种所用土壤的含沙质量百分比为25%-35%;所述土壤的ph为6.5-7.5;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至少一次的淹水处理,然后进行旋耕和暴晒土壤ph值宜为6.5-7.5,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在腐殖土、黑或黄色壤土、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 (4)栽培方式:羊肚菌的栽培方式主要室内脱装栽培、室外脱袋栽培和室外生料栽培。 (5)湿度管理:羊肚菌喜湿,生长环境必须保持湿度,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水较多,温度合适,则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良好,如早春遇干旱,必须适时浇水。 (6)温度管理: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16℃的温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低于4℃或高出16℃),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 (7)病虫害防治:菌丝与子实体生长
    都会发生病虫害,以预防为主,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播种前进行场地杀菌杀虫处理,后期如发生虫害,可在子实体长出前喷除虫菊或10%石灰水予以杀灭。 大棚种植羊肚菌的方法与流程管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六妹羊肚菌北方暖棚栽培和田间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1.暖棚栽培制备菌种:配制榆耳菌种培养基:将按照重量份计的200份土豆切成0.8-1.2cm的小块,在沸水中煮20分钟,然后进行过滤,取汁,后加入葡萄糖20份,琼脂20份,融化后,定容成1000ml,即得,自然ph值。2.羊肚菌菌种培养基分装,灭菌:将配制好羊肚菌的菌种培养基分装于18mm
    ×
    180mm试管中,封口,在121℃条件下,灭菌20min。3.冷却,接种:灭完菌后取出羊肚菌菌种培养基,自然冷却至20℃-30℃,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羊肚菌菌种。4.培养:将接好种的羊肚菌菌种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里,25℃培养8天,菌丝充分生长;挑选:将长势好没有出现退化现象的羊肚菌pda斜面菌种选出。5.制作栽培种:麦粒60%,玉米芯30%,粗木屑10%,石膏3%。6.制作营养袋:麦粒10%,麸皮20%,木屑70%,营养土3%,石膏4%.(2)建棚整地:a.大中拱棚,根据地块的长度和宽度建设,先将拱架安装好,再覆上薄膜,用压膜线或压膜槽进行固定,底边的薄膜用土压好。7.大棚根据生产季节,选留放风口的位置,一般以越冬生产的日光温室大棚选在大棚的后坡前方位置留放风口;以春秋季生产为主的,一般选在最前方1.2~1.5米高的位置留放风口。8.大中拱棚一般在棚的两侧留放风口,联栋建造的一般选在棚的顶部及两侧留放风口。9.安装卷帘机以及空调。10.b.选择气候适宜、环境清洁无污染场所作为羊肚菌栽培场所,栽培土质为ph在6.5-7.5左右的夹砂壤土;整地作畦按厢面宽0.6-1.4米,厢面与厢面间距0.25米,厢面间距沟深0.2-0.6米。11.(3)播种:采用沟播方式,包括如下过程:1)整沟:从距厢面边缘25cm处向厢内沿纵向整理出宽10cm、深5-8cm的播种沟,每个厢面整理2-5条播种沟;2)准备菌种,用小刀划开菌包将羊肚菌菌种掏出,于清洁干净、消过毒的场所下捏碎,并用质量浓度为0.2-0.6%的助发剂拌匀浸泡1.5小时、备用;所述助发剂由甘油三酯和磷酸二氢钾按质量比1:2的比例调配而成增效剂;另可加硫酸镁、氯化钠、葡萄糖、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螨剂和水;3)土壤预湿:调整厢面上的播种沟土壤含水量达60%;4)撒石灰:在播种沟内撒一薄层石灰,每亩用量20-50kg;5)撒培养料:在撒过石灰的播种沟内撒一层2cm厚的培养料,每亩用量300kg;6)播种:在撒过培养料的播种沟内撒准备好的羊肚菌菌种,每亩用量180-220kg;7)覆土:播种后立即覆土3-5cm;8)浇种水:播种1-3天后菌丝开始萌发,厢面浇透水一次,至厢面的土壤含水量达到60-65%;9)补充外援营养:播种5-15天后,当菌丝蔓延生长到土表时,摆放外援营养袋,为菌丝生长提供外援营养;每条厢面上顺着播种沟平行摆放2排营养袋,营养袋间距30-50cm。
    12.(4)菌丝培养:菌丝培养阶段控制土壤温度3-21℃,空气温度3-28℃,土壤湿度50-70%;空气湿度55%-90%;菌丝培养时间30-60d。13.2.管理方法(1)温度湿度:羊肚菌是属低温高湿型真菌,3-5月雨后多发生,8-9月也偶有发生,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以刺激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14.为此,栽培时间应在11-12月。15.(2)日照空气: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忌强烈的直射光。16.(3)土壤条件:播种所用土壤的含沙质量百分比为25%-35%;所述土壤的ph为6.5-7.5;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至少一次的淹水处理,然后进行旋耕和暴晒土壤ph值宜为6.5-7.5,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在腐殖土、黑或黄色壤土、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17.(4)栽培方式:羊肚菌的栽培方式主要室内脱装栽培、室外脱袋栽培和室外生料栽培。18.(5)湿度管理:羊肚菌喜湿,生长环境必须保持湿度,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水较多,温度合适,则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良好,如早春遇干旱,必须适时浇水。19.(6)温度管理: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16℃的温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低于4℃或高出16℃),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20.(7)病虫害防治:菌丝与子实体生长都会发生病虫害,以预防为主,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21.播种前进行场地杀菌杀虫处理,后期如发生虫害,可在子实体长出前喷除虫菊或10%石灰水予以杀灭。22.大棚种植羊肚菌的方法与流程管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妹羊肚菌北方暖棚栽培和田间管理方法,该方法选用了合适的大棚与先进的管理技术,解决了多年来羊肚菌种植中管理难,产出低,收益差的问题。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种植出高产的羊肚菌,该方法的发明为长时间传统的栽培模式带来革新,以更加科学省时的手段为羊肚菌的种植迎来新方向。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大大减少人力的投入。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本发明中的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播种羊肚菌,然后进行覆土、覆盖生物降解膜及上营养袋处理,在播种及催菇期间采用特制的复合营养液对羊肚菌进行喷洒,具有极好的防虫,防杂菌,增效增产的功效,有利于羊肚菌更好的生长,提高产量及质量。提高产量及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 王建瑞 孙静 胡宗镇 杨彤 谭钤文 曹俊 刘一鹏 李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鲁东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3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