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勾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3-14  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筑结构勾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勾缝装置。


    背景技术:

    2.砌筑结构完成后需将灰缝进行二次修整,使灰缝密实、均匀、宽窄一致,观感质量好;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统一的灰缝修整装置,造成砌筑完成后灰缝出现填缝不密实等缺陷,影响灰缝观感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勾缝处理装置,包括:
    4.移动机构,包括一个连接轴及两个转轮,所述两个转轮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
    5.操作杆,其设置在所述两个转轮之间、并连接所述连接轴;
    6.勾缝器,其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用于处理所述砌筑结构上的待处理的灰缝。
    7.优选地,所述操作杆及所述勾缝器均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中间位置,且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勾缝器之间形成夹角。
    8.优选地,所述勾缝器包括弧形沟边及两个固定杆;所述两个固定杆一端相交于交点并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弧形沟边的两端,并形成扇形结构的勾缝器。
    9.优选地,所述勾缝器上还设置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交点,另一端连接在弧形沟边中部;所述加强杆用于加固所述勾缝器。
    10.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大于所述转轮的半径的长度。
    11.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为弧形固定杆。
    12.优选地,所述弧形沟边的宽度与待处理灰缝宽度相匹配。
    13.优选地,所述转轮中心设置轴承,所述连接轴安插在所述轴承中。
    14.优选地,所述操作杆的自由端还设置操作套。
    15.优选地,所述操作套为橡胶套。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勾缝装置,包括移动机构、操作杆、勾缝器;移动机构包括一个连接轴及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两端的转轮;操作杆设置在所述转轮之间并连接所述连接轴;勾缝器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用于处理所述砌筑结构上的待处理的灰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时操作简单、勾缝效率高,能够弥补灰缝不密实等缺陷、增加灰缝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1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附图仅用于表示优选实施例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杆与勾缝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移动机构,2、操作杆,3、勾缝器;
    21.11、转轮,12、连接轴,13、轴承,21、操作套,31、弧形沟边,32、固定杆,33、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灰缝处理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操作杆2、勾缝器3;移动机构1包括一个连接轴12及两个转轮11,两个转轮11分别连接在连接轴12的两端;操作杆2设置在所述两个转轮11之间、并连接所述连接轴12;勾缝器3连接在连接轴12上,用于处理所述砌筑结构上的待处理的灰缝。应当理解的是,转轮11能相对连接轴12进行转动,操作杆2及勾缝器3连接在连接轴12上,因此操作杆1及勾缝器3之间均相对转轮11可转动。其中,当工人在处理灰缝时,手握操作杆2拖动整个装置沿灰缝向前,此时两个转轮11沿着灰缝的两边转动向前,勾缝器3则沿着灰缝向前、同时对灰缝进行密实处理。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时操作简单、勾缝效率高,能够弥补灰缝不密实等缺陷、增加灰缝的美观度。
    24.继续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操作杆2及所述勾缝器3均连接在连接轴12的中间位置,且操作杆2与勾缝器3之间形成夹角。应当理解的是,操作杆2与勾缝器3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便于勾缝操作。
    25.参照图1-2所示,勾缝器3包括弧形沟边31及两个固定杆32;两个固定杆32一端相交于交点并连接所述连接轴12,另一端分别连接弧形沟边31的两端,并形成扇形结构的勾缝器。弧形沟边31的宽度与待处理灰缝宽度相匹配。应当理解的是,设计弧形沟边31更适于对灰缝的处理,由于勾缝器3与操作杆2之间形成夹角,在拉动操作杆2带动整个装置向前的过程中,操作杆2与墙面又不断形成不同的夹角,弧形沟边31能够适应拉动过程中的变化,能始终保持弧形沟边31与待处理灰缝相接触。
    26.参照图2所示,勾缝器3上还设置加强杆33;加强杆33一端连接在交点,另一端连接在弧形沟边31中部;加强杆33用于加固勾缝器3。
    27.继续参照图1所示,固定杆32的长度大于转轮11的半径的长度。应当理解的是勾缝器3的作用是对灰缝进行密实处理,操作过程中勾缝器3与灰缝的接触点低于灰缝两边的腔体面,因此需要勾缝器3的弧形沟边31的半径大于转轮11的半径,即固定杆32的长度大于转轮11的半径的长度。
    28.参照图1-2所示,固定杆32优选为弧形固定杆。
    29.继续参照图1所示,转轮11中心设置轴承13,连接轴12安插在轴承13中。应当理解的是,轴承13能保证转轮11与连接轴12的转动灵活度。
    30.继续参照图1-2所示,操作杆2的自由端还设置操作套21。操作套21优选为橡胶套。
    其中,操作套21增大了操作者手握时操作杆与手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很好地避免操作杆容易滑脱的状况的出现。
    3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灰缝处理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操作杆2、勾缝器3;移动机构1包括一个连接轴12及两个转轮11,两个转轮11分别连接在连接轴12的两端;操作杆2设置在两个转轮11之间并连接连接轴12;勾缝器3连接在连接轴12上,用于处理所述砌筑结构上的待处理的灰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时操作简单、勾缝效率高,能够弥补灰缝不密实等缺陷,增加灰缝的美观度。
    32.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3.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勾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其包括一个连接轴及两个转轮,所述两个转轮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操作杆,其设置在所述两个转轮之间、并连接所述连接轴;勾缝器,其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用于处理待施工的砌筑结构上的待处理的灰缝;所述勾缝器包括弧形沟边及两个固定杆;所述两个固定杆一端相交于交点并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弧形沟边的两端,并形成扇形结构的勾缝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及所述勾缝器均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中间位置,且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勾缝器之间形成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缝器上还设置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交点,另一端连接在弧形沟边中部;所述加强杆用于加固所述勾缝器。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勾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大于所述转轮的半径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为弧形固定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沟边的宽度与待处理灰缝宽度相匹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中心设置轴承,所述连接轴安插在所述轴承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自由端还设置操作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勾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套为弹性橡胶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筑建构勾缝装置,包括移动机构、操作杆、勾缝器;移动机构包括一个连接轴及两个转轮,所述两个转轮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操作杆设置在所述两个转轮之间并连接所述连接轴;勾缝器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用于处理所述砌筑结构上的待处理的灰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时操作简单、勾缝效率高,能够弥补灰缝不密实等缺陷、增加灰缝的美观度。实等缺陷、增加灰缝的美观度。实等缺陷、增加灰缝的美观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强 张文涛 张艳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3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