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环境用镁合金制件的防护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4-03-15  101


    1.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环境防护技术。


    背景技术:

    2.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密度比铝合金低,强度和刚度高,弹性模量低,阻尼减震性能优越,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机加工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和3c产品工业。
    3.多功能测量船列装多种电子设备,对重量有严格限制,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镁合金逐渐替代铝合金,比如装机数量较大的tr组件,保证了减重效果,提升了测量船的机动性能。
    4.镁合金活泼性很强,在潮湿大气或腐蚀性环境易腐蚀,必须经过恰当的表面防护处理才能使用。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化学镀、微弧氧化和涂漆,根据应用工况不同,可分为需要导电和表面不需要导电两种类型。导电制件应用较多、较成熟的表面处理方法为化学镀镍,通过48h~96h中性盐雾试验考核。无导电制件应用较广泛的表面处理方法为微弧氧化或油漆涂层,通过120h~300h中性盐雾试验考核。
    5.多功能测量船的服役环境为海洋性大气环境,长期经受高温、高湿、高盐雾和强太阳辐射,大气腐蚀性等级为c5-m最高等级。电子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指标十分严苛,要求通过672h或28d中性盐雾试验,保护等级rp不低于9级。由于tr组件的电磁屏蔽需要,内、外表面均要求导电。这种最严酷海洋环境下使用的镁合金制件,单一的导电层或不导电的覆盖层,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成为制约其在特定领域应用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海洋环境用镁合金制件的防护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7.本方法采用内层和外层的双层防护,经过微弧氧化、涂覆导电漆、烘烤固化、碱性化学镀镍、酸性化学镀镍、封闭和干燥,内层采用微弧氧化膜,与基体结合牢固,外层采用底镀层和面镀层的双层镀镍,底镀层采用碱性化学镀镍,镀覆于内层,结合牢固,面镀层采用酸性化学镀镍,镀覆于底镀层,封闭处理,降低孔隙率,表面致密。
    8.进一步的,微弧氧化的溶液包括25g/l~30g/l的铝酸钠、8g/l~10g/l的氟化钠、5g/l~10g/l的氢氧化钠,溶液温度20℃~40℃,氧化电流密度5a/dm2~8a/dm2,氧化时间40min~50min,氧化膜厚度20μm~30μm,不封闭处理。
    9.进一步的,涂覆导电漆采用含金属粉的单组份环氧聚合物,完全渗透至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微孔隙中,和微弧氧化膜层的附着强度高,完全固化后,细腻致密,硬度高,易于镀覆金属镀层,采用醋酸丁酯-二甲苯混合溶剂稀释,在25℃下涂-4杯粘度15s~20s,采用喷涂方式,喷枪与制件距离150mm~300mm,喷涂气压0.3mpa~0.5mpa,导电漆涂层厚度20μm。
    10.进一步的,烘烤固化在80℃
    ±
    5℃的烘箱20min~30min。
    11.进一步的,碱性化学镀镍的镀液包括25g/l~30g/l的碱式碳酸镍、15g/l~20g/l的次亚磷酸钠、20g/l~30g/l的三乙醇胺、3g/l~5g/l的促进剂,细化镀层晶粒,提升镀层的覆盖能力,在基材表面获得良好结合力,镀液温度25℃~40℃,ph值8~9,处理时间10min~15min,镀镍层厚度1μm~2μm。
    12.进一步的,酸性化学镀镍采用高磷pf-500商品镀液,镀液温度85℃~90℃,ph值4.6~5.0,处理时间120min~150min,镀镍层厚度20μm~25μm。
    13.进一步的,封闭在室温下浸涂商品封闭剂20s~30s。
    14.进一步的,干燥在60℃~70℃下20min~30min。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镁合金成品的外观呈银灰色,微带黄色,合格率高,质量一致性好,表面防护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无起泡或分层现象,通过200℃热震试验,连续、均匀和完整,无粉化、疏松和划痕,通过672h中性盐雾试验,保护等级rp不低于9级,突破了镁合金的微弧氧化膜难以镀覆金属镀层的技术瓶颈,在镁合金微弧氧化膜上获得了结合力良好的镀镍层,满足抗热震、高耐蚀、表面导电和减重的多重功能要求,适宜自动化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以船载电子设备的镁合金组件单元壳体为例,按以下步骤实施,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具体的说明。
    17.1.验收:目视壳体检查外观,表面无重油污、划痕、磕碰等机械性损伤。
    18.2.装挂:选用合适的挂具和位置,保证良好的导电性。
    19.3.除油:采用中性除油剂,化学除油,除尽为止。
    20.4.热水洗:在60℃~70℃的热水中,漂洗10s~15s。
    21.5.冷水洗:二级逆流,漂洗15s~20s。
    22.6.微弧氧化:铝酸钠25g/l~30g/l、氟化钠8g/l~10g/l、氢氧化钠5g/l~10g/l;溶液温度20℃~40℃,氧化电流密度5a/dm2~8a/dm2,氧化时间40min~50min,氧化膜厚度20μm~30μm,不封闭处理。
    23.7.冷水洗:二级逆流,漂洗15s~20s;
    24.8.涂覆导电漆:醋酸丁酯-二甲苯混合溶剂稀释jf
    ‑ⅱ
    型导电漆,粘度15s~20s,喷枪与制件距离150mm~300mm,喷涂气压0.3mpa~0.5mpa,导电漆涂层厚度20μm。
    25.9.烘烤固化:在80℃
    ±
    5℃的烘箱中20min~30min。
    26.10.碱性化学镀镍:25g/l~30g/l的碱式碳酸镍、15g/l~20g/l的次亚磷酸钠、20g/l~30g/l的三乙醇胺、3g/l~5g/l的促进剂,镀液温度25℃~40℃,ph值8~9,处理时间10min~15min,镀镍层厚度1μm~2μm。
    27.11.回收:在回收槽中浸洗10s~15s。
    28.12.冷水洗:二级逆流,漂洗15s~20s。
    29.13.酸性化学镀镍:采用高磷pf-500商品镀液,镀液温度85℃~90℃,ph值4.6~5.0,处理时间120min~150min,镀镍层厚度约20μm~25μm。
    30.14.回收:在回收槽中浸洗10s~15s。
    31.15.冷水洗:二级逆流,漂洗15s~20s。
    32.16.封闭:浸涂yt-1019b封闭剂,室温20s~30s。
    33.17.干燥:在60℃~70℃下,持续20min~30min。
    34.18.检验:组件单元壳体、随槽试片外观呈银灰色,表面防护层连续、均匀、完整,无粉化、疏松、划痕,随槽试片经200℃热震试验,防护层与基体间未出现起泡或分层,经672h中性盐雾试验,保护等级rp为9级。
    35.19.结论:质量合格。
    36.上述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海洋环境用镁合金制件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内层和外层的双层防护,经过微弧氧化、涂覆导电漆、烘烤固化、碱性化学镀镍、酸性化学镀镍、封闭和干燥,内层采用微弧氧化膜,外层采用底镀层和面镀层的双层镀镍,底镀层采用碱性化学镀镍,镀覆于内层,面镀层采用酸性化学镀镍,镀覆于底镀层,封闭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用镁合金制件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弧氧化,包括:25g/l~30g/l的铝酸钠、8g/l~10g/l的氟化钠、5g/l~10g/l的氢氧化钠组成的溶液,温度20℃~40℃,氧化电流密度5a/dm2~8a/dm2,氧化时间40min~50min,氧化膜厚度20μm~30μm,不封闭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用镁合金制件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导电漆,包括:采用醋酸丁酯-二甲苯混合溶剂稀释含金属粉的单组份环氧聚合物,在25℃下涂-4杯粘度15s~20s,采用喷涂方式,喷枪与制件距离150mm~300mm,喷涂气压0.3mpa~0.5mpa,导电漆涂层厚度2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用镁合金制件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固化,包括:在80℃
    ±
    5℃的烘箱20min~3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用镁合金制件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化学镀镍,包括:25g/l~30g/l的碱式碳酸镍、15g/l~20g/l的次亚磷酸钠、20g/l~30g/l的三乙醇胺、3g/l~5g/l的促进剂组成的镀液,镀液温度25℃~40℃,ph值8~9,处理时间10min~15min,镀镍层厚度1μm~2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用镁合金制件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化学镀镍,包括:高磷pf-500商品镀液,镀液温度85℃~90℃,ph值4.6~5.0,处理时间120min~150min,镀镍层厚度20μm~25μ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用镁合金制件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包括:在室温下浸涂商品封闭剂20s~30s。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用镁合金制件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包括:在60℃~70℃下20min~3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环境用镁合金制件的防护方法,本方法采用内层和外层的双层防护,经过微弧氧化、涂覆导电漆、烘烤固化、碱性化学镀镍、酸性化学镀镍、封闭和干燥,内层采用微弧氧化膜,与基体结合牢固,外层采用底镀层和面镀层的双层镀镍,底镀层采用碱性化学镀镍,镀覆于内层,结合牢固,面镀层采用酸性化学镀镍,镀覆于底镀层,封闭处理,降低孔隙率,表面致密,成品的外观呈银灰色,微带黄色,合格率高,质量一致性好,无起泡或分层现象,通过200℃热震试验,连续、均匀和完整,无粉化、疏松和划痕,通过672h中性盐雾试验,保护等级Rp不低于9级,突破了镁合金的微弧氧化膜难以镀覆金属镀层的技术瓶颈。属镀层的技术瓶颈。


    技术研发人员:侯彬 王伟 陆洋 吴礼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2.0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3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