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动车加热行驶灯。
背景技术:
2.机动车是机动车辆的简称,由自带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不用轨道,可在陆地上行驶的轮式“车辆”,包括汽车、挂车、无轨电车、农用运输车、摩托车、机动三轮车和运输用拖拉机等。
3.为了方便机动车在夜间可以正常行驶,需要在车辆前后设置行驶灯。
4.目前的行驶灯结构固定,功能单一,在气温低或雨雪天气的情况下工作时,容易上雾或积雪,影响照明效果,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加热行驶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机动车加热行驶灯,包括:
8.散热器,一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侧盖,另一端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带电阻丝镜片;
9.照明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内,用于照明;
10.感温控制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内,用于对带电阻丝镜片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带电阻丝镜片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带电阻丝镜片加热。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照明件包括:
12.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内;
13.第一光源,安装在所述基板的一侧;
14.第二光源,安装在所述基板靠近第一光源的一侧;
15.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内的反射镜,用于将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反射至带电阻丝镜片;
16.位置灯透镜,安装在所述基板与反射镜之间。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基板通过压条与散热器相连。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感温控制件包括:
19.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安装在所述带电阻丝镜片内侧;
20.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内的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通过软排线与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相连。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通过电阻胶或导热胶与带电阻丝镜片相连。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带电阻丝镜片通过镜片压块与散热器相连。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快速感知带电阻丝镜片,并在带电阻丝镜片温度低于20℃的情况下启动电源加热镜片,实现除雾、融冰雪的功能,提高其雨雪天气使用效率,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让行人与车及车与车之间能更好的被察觉和识别,从而降低交通事故。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机动车加热行驶灯的剖视图。
25.图中:1-散热器、2-带电阻丝镜片、3-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4-软排线、5-镜片压块、6-压条、7-第一光源、8-第二光源、9-位置灯透镜、10-基板、11-侧盖、12-驱动电源、13
‑ꢀ
反射镜。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所示的机动车加热行驶灯,包括:
28.散热器1,一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侧盖11,另一端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带电阻丝镜片2;
29.照明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器1内,用于照明;
30.感温控制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器1内,用于对带电阻丝镜片2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带电阻丝镜片2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带电阻丝镜片2加热。
31.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通过感温控制件对带电阻丝镜片2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温度低于设定温度(20℃)时,感温控制件控制带电阻丝镜片2中的电阻丝加热,即通过快速感知带电阻丝镜片2和外部环境的温度,从而更好实现除雾、融冰雪的功能,优选的,带电阻丝镜片2的温度保持在20-35℃,从而实现除雾、融冰雪;散热器1和侧盖11材质均为铝,散热性好,带电阻丝镜片2的材质为pc(聚碳酸酯),不影响正常照明。
32.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照明件包括:
33.基板11,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1内;
34.第一光源7,安装在所述基板11的一侧;
35.第二光源8,安装在所述基板11靠近第一光源7的一侧;
36.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1内的反射镜13,用于将第一光源7和第二光源8的光反射至带电阻丝镜片2;
37.位置灯透镜9,安装在所述基板11与反射镜13之间。
38.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如第一光源7和/或第二光源 8工作,优选的,第一光源7和第二光源8均为led灯,照明稳定且节能;照明时第一光源7 和/或第二光源8发射的光经反射镜13的反射,最终从带电阻丝镜片2射出进行行驶照明,优选的,基板11材质为铝,位置灯透镜9材质为pc。
39.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基板11通过压条6与散热器1 相连。
4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通过设置压条6便于对基板11进行拆装,从而便于对基
板 11上的第一光源7和第二光源8进行维护;优选的,压条6材质为铝。
41.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感温控制件包括:
42.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3,安装在所述带电阻丝镜片2内侧;
43.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1内的驱动电源12,所述驱动电源12通过软排线4与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3相连。
44.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通过驱动电源12对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3进行供电,从而进行精准的温度检测,即用软排线4快速锁扣连接控制电路,可实现快速稳定可靠的连接结构,优选的,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3和软排线4规格均为0.1mm;当检测到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后带电阻丝镜片2能稳定进行加热,所述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3通过电阻胶或导热胶与带电阻丝镜片2相连,即将带电阻丝镜片2与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3融为一体,带电阻丝镜片2与控制电路间稳定可靠的连接和通讯。
45.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带电阻丝镜片2通过镜片压块 5与散热器1相连。
46.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镜片压块5的设置方便对带电阻丝镜片2进行拆装,便于对内部进行维护,优选的,镜片压块5材质为铝。
4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动车加热行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一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侧盖,另一端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带电阻丝镜片;照明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内,用于照明;感温控制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内,用于对带电阻丝镜片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带电阻丝镜片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带电阻丝镜片加热;所述感温控制件包括: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安装在所述带电阻丝镜片内侧;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内的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通过软排线与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相连;所述照明件包括: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内;第一光源,安装在所述基板的一侧;第二光源,安装在所述基板靠近第一光源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内的反射镜,用于将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反射至带电阻丝镜片;位置灯透镜,安装在所述基板与反射镜之间;所述基板通过压条与散热器相连;所述带感温芯片电极软板通过电阻胶或导热胶与带电阻丝镜片相连;所述带电阻丝镜片通过镜片压块与散热器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加热行驶灯,属于机动车技术领域,包括散热器,一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侧盖,另一端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带电阻丝镜片;照明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内,用于照明;感温控制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器内,用于对带电阻丝镜片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带电阻丝镜片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带电阻丝镜片加热。本实用新型通过快速感知带电阻丝镜片,并在带电阻丝镜片温度低于20℃的情况下启动电源加热镜片,实现除雾、融冰雪的功能,提高其雨雪天气使用效率,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让行人与车及车与车之间能更好的被察觉和识别,从而降低交通事故。从而降低交通事故。从而降低交通事故。
技术研发人员:柴学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善为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