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2.pcb继电器是一种将继电器引脚焊接在电路板上的电磁继电器,通孔回流焊是目前pcb继电器普遍采用的焊接工艺,随着产品小型化、集成化发展,pcb板上同时安装有不同负载电流等级的继电器,为满足不同负载电流等级继电器的焊接要求,焊接的温度需要大幅提升。由于回流焊的温度较高,现有技术的线圈结构在回流焊接热的影响下电磁继电器绕组产生收缩,与固定绕组的线圈架间将产生微小的缝隙,而固定绕组的线圈架绕线轴通常为圆柱形,在受到振动、冲击等机械条件时,绕组将产生转动甚至是上下窜动,造成绕组始末端局部位置应力集中形成绕组断线故障或产生“异响”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通过结构改进,可有效阻碍回流焊接后绕组在线圈架上的转动或上下窜动,并具有结构简单、易实现、效果好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包括线圈架和漆包线;所述线圈架包括圆柱形绕线轴和一体连接在绕线轴两端的凸缘,并在两端凸缘之间的绕线轴外形成绕线空间;所述漆包线缠绕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空间中;所述线圈架的绕线轴的周面向外凸伸设有由多个小凸起组成的凸起群;所述凸起群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凸起、一个第二凸起和一个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沿着绕线轴的第一方向呈间隙设置,所述第三凸起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呈错位设置并对应在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三凸起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呈间隙设置,以使得绕经凸起群的漆包线的走向投影呈曲线,并利用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的相互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实现限位。
5.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沿着绕线轴的周线方向;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尺寸为至少两条漆包线的直径尺寸;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相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制所述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窜动;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限制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周线方向转动。
6.所述凸起群由两个第一凸起、两个第二凸起和一个第三凸起构成;其中,第三凸起位于中间,一个第一凸起和一个第二凸起位于第三凸起的一侧,另一个第一凸起和另一个第二凸起位于第三凸起的另一侧,且第三凸起两侧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呈对齐设置。
7.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绕线轴的周线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
向;所述第三凸起处在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对应适配的位置,以将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压到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三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相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制所述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周线方向转动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限制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窜动。
8.所述凸起群由两个第一凸起、一个第二凸起和两个第三凸起构成;其中,第二凸起位于中间,两个第一凸起位于第二凸起的两边;两个第三凸起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凸起与一个第二凸起之间间隙的对应适配位置,并使得绕经凸起群的漆包线的走向投影呈波浪形。
9.所述第三凸起到所述第一凸起的距离与所述第三凸起到所述第二凸起的距离相同。
10.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的横截面分别为圆形。
11.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均为上部小,下部大。
12.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的高度尺寸均大于1.5倍的漆包线的直径尺寸。
13.所述线圈架的其中一端的凸缘装有绕线脚,所述凸起群设在靠近所述线圈架的其中一端的凸缘的位置处。
14.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的大小相同。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线圈架的绕线轴的周面向外凸伸设有由多个小凸起组成的凸起群;且所述凸起群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凸起、一个第二凸起和一个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沿着绕线轴的第一方向呈间隙设置,所述第三凸起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呈错位设置并对应在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三凸起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呈间隙设置,凸起间可容纳少数的漆包线,并使得绕经凸起群的漆包线的走向投影呈曲线,凸起间所容纳的漆包线数量少产生的收缩变形小,产生收缩变形后,凸起群将绕组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可动空间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阻碍回流焊接后绕组在线圈架上的转动或上下窜动,并具有结构简单、易实现、效果好的特点。
1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线圈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线圈架的主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线圈架(缠绕有一部分漆包线)的主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线圈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线圈架的主视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线圈架(缠绕有一部分漆包线)的主视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线圈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线圈架的主视图;
26.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线圈架(缠绕有一部分漆包线)的主视图(绕组收
缩前);
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线圈架(缠绕有一部分漆包线)的主视图(绕组收缩后);
28.图11是图10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29.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线圈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30.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线圈架的主视图;
31.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线圈架(缠绕有一部分漆包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一
33.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包括线圈架2和漆包线1;所述线圈架2包括圆柱形绕线轴21和一体连接在绕线轴两端的凸缘22、23,本实施例中,线圈架2呈立式放置,即绕线轴21的轴线为竖直设置,两端的凸缘分别为上凸缘22和下凸缘23,并在两端凸缘22、23之间的绕线轴21外形成绕线空间;所述漆包线1缠绕在所述线圈架2的绕线空间中;所述线圈架2的绕线轴21的周面向外凸伸设有由多个小凸起组成的凸起群;所述凸起群包括一个第一凸起31、一个第二凸起32和一个第三凸起33,所述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沿着绕线轴的第一方向呈间隙设置,所述第三凸起33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凸起31、第二凸起32呈错位设置并对应在第一凸起31与第二凸起32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三凸起33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凸起31、第二凸起32呈间隙设置,以使得绕经凸起群的漆包线1的走向投影呈曲线,并利用第一凸起31、第二凸起32和第三凸起33的相互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实现限位。本实用新型的凸起间可容纳少数的漆包线,并使得绕经凸起群的漆包线的走向投影呈曲线,凸起间所容纳的漆包线数量少产生的收缩变形小,产生收缩变形后,凸起群将绕组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可动空间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间。
3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绕线轴21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沿着绕线轴21的周线方向;所述第一凸起31与所述第二凸起32之间的间隙尺寸为两条漆包线1的直径尺寸,当然,间隙尺寸也可以是大于两条漆包线1的直径尺寸,比如,间隙尺寸是三条漆包线1的直径尺寸等;所述第一凸起31与第二凸起32相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制所述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窜动,即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起着上下限位的作用;所述第三凸起33与所述第一凸起31、所述第二凸起32相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限制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周线方向转动。
3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凸起33到所述第一凸起31的距离与所述第三凸起33到所述第二凸起32的距离相同。
3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31、所述第二凸起32和所述第三凸起33的横截面分别为圆形。
3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31、所述第二凸起32和所述第三凸起33均为上部小,下部大。这种结构,便于零件加工成型,同时使漆包线易于落入凸起间的间隙。
3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31、所述第二凸起32和所述第三凸起33的高度尺寸均大于1.5倍的漆包线1的直径尺寸。这种结构,能够保证至少一层漆包线完全落入到凸起中。
39.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架的其中一端的凸缘即下凸缘23装有绕线脚,下凸缘23还设有引线槽24,所述凸起群设在靠近所述线圈架的其中一端的凸缘即下凸缘23的位置处。这种结构,是使凸起尽可能地分布在靠近绕组的始末端,从而提高绕组始末端的稳定性。
4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31、所述第二凸起32和所述第三凸起33的大小相同。
4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采用了在线圈架2的绕线轴21的周面向外凸伸设有由多个小凸起组成的凸起群;且所述凸起群包括一个第一凸起31、一个第二凸起32和一个第三凸起33,所述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沿着绕线轴21的第一方向呈间隙设置,所述第三凸起33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凸起31、第二凸起32呈错位设置并对应在第一凸起31与第二凸起32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三凸起33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凸起31、第二凸起32呈间隙设置,以使得绕经凸起群的漆包线1的走向投影呈曲线,并利用第一凸起31、第二凸起32和第三凸起33的相互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实现限位。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第一凸起31、第二凸起32和第三凸起33的凸起特征组合来束缚若干漆包线并改变这些漆包线的走向,使漆包线走向投影由直线改为曲线;被束缚在凸起间的若干漆包线数量少,产生的收缩小,因而漆包线与凸起间隙小,由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组成的上下两排凸起特征将限制绕组向上下方向窜动,由第三凸起33和第一凸起31、第二凸起32组成的左右两排凸起特征将限制绕组绕着绕线轴转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阻碍回流焊接后绕组在线圈架上的转动或上下窜动,并具有结构简单、易实现、效果好的特点。
42.实施例二
43.参见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绕线轴21的周线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沿着绕线轴21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三凸起33处在与所述第一凸起31、所述第二凸起32对应适配的位置,以将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1压到所述第一凸起31与所述第二凸起32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三凸起32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31、第二凸起32相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制所述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周线方向转动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限制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窜动。
44.实施例三
45.参见图7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凸起群还包括设在第三凸起33的另一侧(相对于之前设定的一个第一凸起31和一个第二凸起32的一侧)的一个第一凸起31和一个第二凸起32,且第三凸起两侧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呈对齐设置;这样,凸起群由五个凸起组成,第三凸起33在中间,两个第一凸起31和两个第二凸起32分处第三凸起33的两侧,新增加的一个第一凸起31和一个第二凸起32的相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制所述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窜动,即新增加的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起着上下限位的作用;所述第三凸起33与新增加的第一凸起31、所述第二凸起32相配合则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限制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周线方向转动;这样,如图11所示,两条漆包线在经过之前设定的一个第一凸起31和一个第二凸起32的后被限位,到第三凸起33时将两条漆包线分开,再经过新增加的第一凸起31、所述第二凸起32后,两条漆包线再次被限位,在限位特征的作用下,当绕组与限位特征间的间隙仍为
△
1时,通过相邻凸
苞(即第三凸起33),将绕组的转动空间限制为
△
2,转动空间明显变小,而现有技术在采用单个凸柱结构线圈轴上增加凸柱特征后,漆包线走线至该凸柱后,在凸柱的作用下,漆包线将改变路径,过了凸柱后,则恢复设定的绕线路径,转动空间限制作用较小,绕组局部区域应力集中形成绕组断线故障或产生“异响”的风险仍然存在。
46.实施例四
47.参见图12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凸起群新增加了一个第一凸起31和一个第三凸起33,新增加的第三凸起33处在与新增加的一个第一凸起31、之前设定的第二凸起32对应适配的位置,以将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1压到新增加的第一凸起31与之前设定的第二凸起32之间的间隙中。这样,五个凸起组成的凸起群,使经过的漆包线走线为波浪形(如图14所示),这种凸起群,阻碍绕组在线圈架上的转动或上下窜动。
48.现有技术采用凸柱对收缩后的绕组进行限制,通常凸柱特征体积越大,限位作用越明显,但是限位特征同时也压缩了绕组的绕线空间,相同线圈电阻规格时,其安匝值越小,吸力越小,特别是对小型继电器来讲,绕线空间就能显得更加紧张。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凸起所组成的凸起群可减小凸起的面积和高度,让出漆包线缠绕空间且凸起也不容易断裂。
49.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包括线圈架和漆包线;所述线圈架包括圆柱形绕线轴和一体连接在绕线轴两端的凸缘,并在两端凸缘之间的绕线轴外形成绕线空间;所述漆包线缠绕在所述线圈架的绕线空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的绕线轴的周面向外凸伸设有由多个小凸起组成的凸起群;所述凸起群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凸起、一个第二凸起和一个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沿着绕线轴的第一方向呈间隙设置,所述第三凸起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呈错位设置并对应在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三凸起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呈间隙设置,以使得绕经凸起群的漆包线的走向投影呈曲线,并利用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的相互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实现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沿着绕线轴的周线方向;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尺寸为至少两条漆包线的直径尺寸;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相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制所述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窜动;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限制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周线方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群由两个第一凸起、两个第二凸起和一个第三凸起构成;其中,第三凸起位于中间,一个第一凸起和一个第二凸起位于第三凸起的一侧,另一个第一凸起和另一个第二凸起位于第三凸起的另一侧,且第三凸起两侧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呈对齐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沿着绕线轴的周线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三凸起处在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对应适配的位置,以将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压到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三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相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制所述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周线方向转动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限制漆包线沿着绕线轴的轴线方向窜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群由两个第一凸起、一个第二凸起和两个第三凸起构成;其中,第二凸起位于中间,两个第一凸起位于第二凸起的两边;两个第三凸起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凸起与一个第二凸起之间间隙的对应适配位置,并使得绕经凸起群的漆包线的走向投影呈波浪形。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到所述第一凸起的距离与所述第三凸起到所述第二凸起的距离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的横截面分别为圆形。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均为上部小,下部大。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的高度尺寸均大于1.5倍的漆包线的直径尺寸。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的其中一端的凸缘装有绕线脚,所述凸起群设在靠近所述线圈架的其中一端的凸缘
的位置处。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的大小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PCB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包括线圈架和漆包线;线圈架的绕线轴的周面向外凸伸设有由多个小凸起组成的凸起群;凸起群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凸起、一个第二凸起和一个第三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沿着绕线轴的第一方向呈间隙设置,第三凸起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呈错位设置并对应在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中,第三凸起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呈间隙设置,以使得绕经凸起群的漆包线的走向投影呈曲线,并利用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的相互配合对经过凸起群的漆包线实现限位。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阻碍回流焊接后绕组在线圈架上的转动或上下窜动,并具有结构简单、易实现、效果好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许炳坤 陈红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