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mm。
12.优选地,所述第三镜面件的长度为170-175mm,宽度为130-140mm。
13.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中压交流配电盘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可视化检查装置通过创新性地采用镜面反光原理,选用镜面件固定至盘柜内面板的方式,在保证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直观地观察到接地刀闸三相动静触头接触情况,从而彻底解决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咬合情况无法直接观察的问题,确保了电气中压交流配电盘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核电厂厂用电源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1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气中压交流配电盘柜的侧面剖视图;
16.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镜面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镜面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中压交流配电盘柜,电气中压交流配电盘柜包括柜体以及与柜体配合的室门,柜体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以及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第三侧板,第三侧板与室门相对设置,柜体内腔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接地刀闸6,该柜体上侧设有母线室内部电弧故障活门1、母线2,该容置空间内还设有断路器或接触器手车3,断路器或接触器手车3与接地刀闸6相邻设置,该室门与该断路器或接触器手车3对应设有手车仓室门4,该容置空间下侧还设有出线电缆固定板5,该容置空间内设有电流互感器7,出线电缆穿过电流互感器7,另一端通过出线电缆连接端子10与中压出线电缆13连接,并穿过出线电缆固定板5引出盘柜外面。
21.该柜体上侧板还设有柜体吊索固定点8,其可以是间隔设置多个。手车仓室门4上
侧设有低压仓室门9,下侧设有地刀指示观察仓室门11。
22.参阅图2-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中压交流配电盘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可视化检查装置包括可拆卸安装于第一侧板内侧且与接地刀闸6相对设置的第一镜面件20,以及可拆卸安装于第二侧板内侧与接地刀闸6相对设置的第二镜面件,以及可拆卸安装于第三侧板内侧与接地刀闸6相对设置的第三镜面件30。
2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镜面件20与第二镜面件结构相同,因此以第一镜面件20为例。
24.第一镜面件20为板状结构,如可以是长方体板状结构,其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孔201,以供第一紧固件穿设其中而固定到第一侧板内侧。对应的,该第二镜面件为板状结构,其设有四个第二安装孔,以供第二紧固件穿设其中而固定到第二侧板内侧。
25.优选地,该第一镜面件20与第二镜面件的长度均为220-230mm,优选223mm,宽度为180-190mm,优选185mm。第一镜面件20与第二镜面件的厚度可以是5-10mm。
26.该第一安装孔201可以是设置在对角线四端,以图3为例,上侧两个第一安装孔201中心连线长度大概为173mm,上下侧两个第一安装孔201中心连线长度大概为145mm,优选地,第一安装孔201的直径可以是6.5mm。优选地,第一安装孔201与第二安装孔均为铆钉孔,该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均为铆钉,可以理解的,采用铆钉不影响电气回路安全绝缘距离。当然,该第一安装孔201与第二安装孔可以是螺孔,该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可以是螺钉或螺栓等。
27.优选地,该第一镜面件20的边角可以开设有c5倒角202。
28.如图4所示,第三镜面件30为板状结构,如可以是长方体结构,其设有四个第三安装孔301,以供第三紧固件穿设其中而固定到第三侧板内侧。该第三镜面件30的长度为170-175mm,优选173mm。宽度为130-140mm,优选135mm。第三镜面件30的厚度可以是5-10mm。
29.优选地,该第三安装孔301可以是设置在对角线四端,上侧两个第三安装孔301中心连线长度大概为123mm,上下侧两个第三安装孔301中心连线长度大概为95mm,优选地,第三安装孔201的直径可以是6.5mm。优选地,第三安装孔301,该第三紧固件为铆钉。可以理解的,采用铆钉不影响电气回路安全绝缘距离。
30.当然,该第三安装孔301可以是螺孔,该第三紧固件可以是螺钉或螺栓等。优选地,该第三镜面件30的边角可以开设有c5倒角302。
3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镜面件30可以是通过支架40安装于第三侧板到接地刀闸6之间且与接地刀闸6相对设置,该支架40可以包括固定板401,与该固定板401相连接的两个支撑座402,支撑座402可以是柱状结构,优选地,该支撑座402的底部设有固定座403,以供固定件穿设固定到容置空间内。
32.当然,该第三镜面件30的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33.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镜面件20、第二镜面件和第三镜面件30均为镜面不锈钢。当然,该第一镜面件20、第二镜面件和第三镜面件30还可以是镜面黄铜。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不易碎介质或通过其他固定方式实现接地刀闸动静触头观察功能。
34.可以理解的,该中压交流配电盘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可视化检查装置通过创新性地采用镜面反光原理,选用镜面件固定至盘柜内面板的方式,在保证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的情况下,直观地观察到接地刀闸三相动静触头接触情况,从而彻底解决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咬合情况无法直接观察的问题,确保了电气中压交流配电盘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核电厂厂用电源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5.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压交流配电盘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可视化检查装置,适用于电气中压交流配电盘柜,所述电气中压交流配电盘柜包括柜体以及与所述柜体配合的室门,所述柜体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室门相对设置,所述柜体内腔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接地刀闸;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交流配电盘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可视化检查装置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内侧且与所述接地刀闸相对设置的第一镜面件,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板内侧与所述接地刀闸相对设置的第二镜面件,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三侧板内侧与所述接地刀闸相对设置的第三镜面件;所述第一镜面件、所述第二镜面件和所述第三镜面件均为镜面不锈钢,或者,所述第一镜面件、所述第二镜面件和所述第三镜面件均为镜面黄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交流配电盘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可视化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面件为板状结构,其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孔,以供第一紧固件穿设其中而固定到所述第一侧板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压交流配电盘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可视化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面件为板状结构,其设有四个第二安装孔,以供第二紧固件穿设其中而固定到所述第二侧板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压交流配电盘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可视化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面件为板状结构,其设有四个第三安装孔,以供第三紧固件穿设其中而固定到所述第三侧板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压交流配电盘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可视化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三紧固件为铆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交流配电盘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可视化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面件与所述第二镜面件的长度均为220-230mm,宽度为180-19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交流配电盘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可视化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面件的长度为170-175mm,宽度为130-14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压交流配电盘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可视化检查装置,电气中压交流配电盘柜包括柜体以及与柜体配合的室门,柜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三侧板与室门相对设置,柜体内设有接地刀闸;可视化检查装置包括安装于第一侧板内侧且与接地刀闸相对设置的第一镜面件、安装于第二侧板内侧与接地刀闸相对设置的第二镜面件、安装于第三侧板内侧与接地刀闸相对设置的第三镜面件。通过镜面反光原理选用镜面件,可直观地观察到接地刀闸三相动静触头接触情况,从而彻底解决接地刀闸动静触头咬合情况无法直接观察的问题,确保电气中压交流配电盘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核电厂厂用电源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核电厂厂用电源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核电厂厂用电源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吉昌 覃少年 张宸宇 程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