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4-02  97



    1.本技术涉及零件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对电机进行装配时,需要在端盖的轴承室中安装轴承,上道工序加工完成的端盖,轴承室的内壁较为粗糙,会存在毛刺等缺陷,向轴承室内安装轴承时,由于轴承室的内壁不够光滑,会与轴承之间产生摩擦,对轴承造成磨损。
    3.一般的,在对轴承室的内壁进行精加工处理时,通常采用车削的方式进行处理,轴承室内壁在进行车削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轴承室内壁的性能发生变化,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造成轴承的加剧磨损,缩短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方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竖直设置,所述主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内径滚扎头,所述内径滚扎头用于对轴承室的内壁进行挤压加工,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主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主轴沿竖直方向滑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轴承室内壁进行挤压加工时,将端盖放置在工作台面上,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主轴转动,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主轴沿竖直方向升降,内径滚扎头在主轴的驱动下,在升降的同时转动,实现了对轴承室内壁的挤压加工,轴承室的内壁加工完成后提高了精度,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7.可选的,所述工作台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主轴滑移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中,所述主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相连,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连接键,所述主轴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键相对应的滑移槽,所述连接键滑移设置在所述滑移槽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驱动主轴转动,实现了内径滚扎头的转动,同时,连接键以及滑移槽的设置,不影响主轴转动过程中沿竖直方向的升降。
    9.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气缸以及连接板,所述气缸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主轴相联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为连接板的升降提供了驱动力,主轴在连接板的联动下,实现了沿竖直方向的升降。
    11.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安装座滑移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为连接板的升降提供了导向和限位,使连接板始终沿同一方向进行竖直方向的运动。
    13.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设于所述主轴外,所述导向套的内环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主轴上开设有与限位环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环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主轴的长度较长,主轴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导向套套设在主轴外,可以使主轴在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对主轴起到缓震的作用,同时限位环与限位槽的设置实现了主轴与连接板共同沿竖直方向的滑移。
    15.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阻尼器,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门型框,所述门型框用于与所述阻尼器的活塞杆端头相抵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驱动内径滚扎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门型框与阻尼器的活塞杆端头相抵接,阻尼器通过与门型架之间的抵触,对连接板的下降过程进行缓冲,使内径滚扎头更加稳定地向下移动,使内径滚扎头更加顺利地进入轴承室中。
    17.可选的,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用于对端盖本体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与所述工作台面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组件的设置可以使端盖本体更加准确地放置在工作台面上,使内径滚扎头更加精确地进入到轴承室中进行加工。
    19.可选的,所述定位条与所述工作台面滑移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加工的端盖本体直径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滑动定位条,来实现对不同直径的端盖本体进行定位,满足了对不同直径的端盖本体的定位需求。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在对轴承室内壁进行挤压加工时,将端盖放置在工作台面上,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主轴转动,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主轴沿竖直方向升降,内径滚扎头在主轴的驱动下,在升降的同时转动,实现了对轴承室内壁的挤压加工,轴承室的内壁加工完成后提高了精度,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23.2. 导向套套设在主轴外,可以使主轴在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对主轴起到缓震的作用,同时限位环与限位槽的设置实现了主轴与连接板共同沿竖直方向的滑移;
    24.3. 定位组件的设置可以使端盖本体更加准确地放置在工作台面上,使内径滚扎头更加精确地进入到轴承室中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25.图1是用于体现端盖结构的示意图。
    26.图2是用于体现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7.图3是用于体现定位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28.图4是用于体现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29.图5是用于体现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30.图6是用于体现第二驱动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31.图7是图5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机架;2、工作台面;3、主轴;31、插接口;32、滑移槽;33、限位槽;4、内径滚扎头;5、支撑柱;6、安装座;7、第一驱动组件;71、电机;72、连接键;8、第二驱动组件;81、气缸;82、
    连接板;83、导向杆;84、导向套;85、限位环;9、阻尼器;10、门型框;11、定位组件;111、定位条;1111、调节槽;112、定位柱;113、锁紧螺栓;12、端盖本体;121、轴承室。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
    36.参照图1和图2,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工作台面2,工作台面2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端盖本体12的定位组件11,工作台面2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5,支撑柱5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安装座6内设置有主轴3,主轴3竖直设置,主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加工轴承室121的内径滚扎头4,安装座6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7以及第二驱动组件8,第一驱动组件7用于驱动主轴3转动,第二驱动组件8用于驱动主轴3升降。
    37.参照图1和图2,生产人员将端盖本体12放置在工作台面2上,通过定位组件11对端盖本体12进行固定,端盖本体12定位完成后,第一驱动组件7以及第二驱动组件8同时启动,驱动主轴3转动以及升降,主轴3的升降以及转动同时进行,内径滚扎头4在主轴3的驱动下进入轴承室121中,对轴承室121的内壁进行挤压加工。
    38.参照图3,定位组件11包括两个定位条111,两个定位条111关于工作台面2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两个定位条111呈夹角设置,定位条111的定位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12,定位柱112竖直设置;定位条111上开设有调节槽1111,调节槽1111为通槽且调节槽1111的长度方向与定位条111的长度方向一致,定位条111上设置有两个锁紧螺栓113,锁紧螺栓113的一端位于定位条111外,锁紧螺栓113的另一端穿过调节槽1111与工作台面2螺纹连接。
    39.参照图2和图3,生产人员将端盖本体12放置在工作台面2上后,使端盖本体12的外环壁同时与两个定位柱112相抵靠,完成对端盖本体12的定位,定位组件11对端盖本体12进行定位后,可以使内径滚扎头4更加顺利地进入轴承室121中;当端盖本体12的直径发生变化时,通过定位条111在工作台面2上的滑移,满足对不同直径的端盖本体12的定位需求,定位条111调节完成后,通过锁紧螺栓113将定位条111锁紧在工作台面2上。
    40.参照图4和图5,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电机71,电机71位于安装座6上端且与安装座6固定连接,电机71的输出轴朝下设置,主轴3的上端同轴开设有与电机71的输出轴相对应的插接口31,电机71的输出轴同轴插设于插接口31内,电机7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键72,主轴3上开设有与连接键72相对应的滑移槽32,滑移槽32与插接口31相连通。
    41.参照图6,第二驱动组件8包括气缸81以及连接板82,气缸81与安装座6固定连接,气缸81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且延伸至安装座6下方,连接板82水平设置且位于安装座6下方,连接板82与气缸81的活塞杆端头固定连接,连接板82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83,导向杆83的下端与连接板82固定连接,导向杆83的上端穿过安装座6,导向杆83与安装座6滑移连接。
    42.参照图6和图7,连接板82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套84,导向套84套设于主轴3外,导向套84的内环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环85,主轴3的外环壁上开设有于限位环85相对应的限位槽33,限位环85嵌设在限位槽33中。
    43.参照图5-7,电机71启动,驱动主轴3转动,实现了内径滚扎头4的转动;同时,气缸81启动,连接板82在导向杆83的导向限位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运动,由于限位环85嵌设在限位环85中,实现了主轴3随连接板82共同的升降;由于主轴3较长,主轴3在活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抖动等情况,导向套84套设在主轴3外,可以对主轴3起到缓震作用,使主轴3在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44.参照图6,安装座6远离支撑柱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阻尼器9,阻尼器9的活塞杆端头朝上设置,连接板82上固定连接有门型框10,门型框10用于与阻尼器9的活塞杆端头相抵触。
    45.参照图5和图6,气缸81启动,门型框10未与阻尼器9的活塞杆端头相接时,主轴3在气缸81的驱动下快速下降,当门型架与阻尼器9的活塞杆端头相抵接时,阻尼器9对连接板82进行缓冲,主轴3的下降速度变缓,使内径滚扎头4缓慢向端盖本体12移动,可以使内径滚扎头4更加顺利地进入轴承室121内。
    46.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生产人员将端盖本体12放置在工作台面2上,使端盖本体12与定位柱112相抵紧,完成对端盖本体12的定位。启动电机71,电机71驱动主轴3转动,内径滚扎头4在主轴3的带动下转动。同时启动气缸81,气缸81驱动连接板82下降,主轴3与连接板82相联动同时下降,内径滚扎头4在主轴3的带动下下降,内径滚扎头4在下降的同时转动,进入轴承室121中,对轴承室121的内壁进行加工。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面(2),所述工作台面(2)上方设置有主轴(3),所述主轴(3)竖直设置,所述主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内径滚扎头(4),所述内径滚扎头(4)用于对轴承室(121)的内壁进行挤压加工,所述工作台面(2)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7)以及第二驱动组件(8),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用于驱动主轴(3)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用于驱动所述主轴(3)沿竖直方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2)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电机(71),所述电机(71)与所述安装座(6)固定连接,所述主轴(3)滑移设置在所述安装座(6)中,所述主轴(3)与所述电机(71)的输出轴同轴相连,所述电机(7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连接键(72),所述主轴(3)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键(72)相对应的滑移槽(32),所述连接键(72)滑移设置在所述滑移槽(3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包括气缸(81)以及连接板(82),所述气缸(81)与所述安装座(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82)与所述气缸(81)的活塞杆端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82)与所述主轴(3)相联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还包括导向杆(83),所述导向杆(83)与所述连接板(8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83)与所述安装座(6)滑移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82)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套(84),所述导向套(84)套设于所述主轴(3)外,所述导向套(84)的内环壁上设置有限位环(85),所述主轴(3)上开设有与限位环(85)相对应的限位槽(33),所述限位环(85)设置在所述限位槽(33)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6)上设置有阻尼器(9),所述连接板(82)上固定连接有门型框(10),所述门型框(10)用于与所述阻尼器(9)的活塞杆端头相抵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2)上设置有用于对端盖本体(12)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11),所述定位组件(11)包括定位条(111),所述定位条(111)与所述工作台面(2)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111)与所述工作台面(2)滑移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零件加工设备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端盖轴承室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方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竖直设置,所述主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内径滚扎头,所述内径滚扎头用于对轴承室的内壁进行挤压加工,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主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主轴沿竖直方向滑动。本申请可使轴承装配在轴承室后,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轴承的使用寿命。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郁汉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高科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7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