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支脚的立面板、前支脚焊接屏蔽结构及前支脚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4-06  96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支脚的立面板、前支脚焊接屏蔽结构及前支脚,属于支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对于一种安装在车辆某一位置上使用的前支脚,由于前支脚属于板料拼焊件,在拼焊之前立面板中已经加工有孔,由于对立面板的孔和立面板焊缝之外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实际焊接过程中,焊接的焊渣会飞溅落入已加工孔内和立面板的表面热粘固化,以往是在焊接完毕后,再将热粘固化的焊渣人工打磨去除焊渣,不仅产品生产效率低,而且易伤到立面板的表面和孔,导致前支脚尺寸不合格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支脚的立面板、前支脚焊接屏蔽结构及前支脚。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支脚的立面板,包括:立面板本体,以及设置在立面板上的已加工通孔。
    6.所述已加工通孔为两个间隔同水平线分布的两个。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支脚焊接屏蔽结构,包括:上述的立面板;
    8.两个屏蔽板,两个屏蔽板分别贴合覆盖在立面板两侧表面上并对已加工通孔进行覆盖。
    9.还包括螺栓以及螺母,所述屏蔽板上设有通孔的铜板,螺栓贯穿在立面板一侧屏蔽板的通孔后进入已加工通孔,再从立面板另一侧屏蔽板的通孔穿出与螺母旋合固定,使得两个屏蔽板分别紧密贴合覆盖在立面板两侧表面上,同时,螺栓以及螺母并对已加工通孔进行紧密覆盖,屏蔽板利用了已加工通孔通过螺栓以及螺母进行安装,保证了屏蔽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支脚,包括:上述的立面板;
    11.立面板两侧对应焊接有两个侧面板;
    12.立面板和两个侧面板的底部焊接有底面板。
    13.所述两个侧面板均为三角形板体。
    14.所述立面板位于两个侧面板和底面板的中部,立面板在安装连接后传递到两个侧面板和底面板上的力均匀分布。
    15.所述底面板位于立面板两侧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四个间隔均布的安装孔,通过四个间隔均布的安装孔安装在车辆某一部分上。
    16.所述底面板位于立面板两侧上设有减轻底面板重量的减重通孔。
    17.所述减重通孔位于四个间隔均布的安装孔中间,便于安装时对与安装孔连接部件
    进行异物清理以及位置调整。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立面板与底面板以及两个侧面板进行焊接时,由于屏蔽板对立面板两侧表面以及已加工通孔进行贴合覆盖,解决了焊接的焊渣会飞溅落入已加工通孔和立面板的表面热粘固化,避免了焊接完毕后需要人工打磨去除焊渣的情况,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和前支脚尺寸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和屏蔽板安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的后视图;
    21.图3是图1的俯视图;
    22.图中:1-立面板;11-已加工通孔;2-屏蔽板;3-底面板;4-侧面板;21-螺栓;22-螺母;31-安装孔;32-减重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24.参见图1至图3所示。
    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支脚的立面板1,包括:立面板1本体,以及设置在立面板1上的已加工通孔11。
    26.立面板1与底面板3以及两个侧面板4进行焊接时,由于屏蔽板2对立面板1两侧表面以及已加工通孔11进行贴合覆盖,解决了焊接的焊渣会飞溅落入已加工通孔11和立面板1的表面热粘固化,避免了焊接完毕后需要人工打磨去除焊渣的情况,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和前支脚尺寸的合格率。
    27.所述已加工通孔11为两个间隔同水平线分布的两个。
    2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支脚焊接屏蔽结构,包括:上述的立面板1;
    29.两个屏蔽板2,两个屏蔽板2分别贴合覆盖在立面板1两侧表面上并对已加工通孔11进行覆盖。
    30.还包括螺栓21以及螺母22,所述屏蔽板2上设有通孔的铜板,螺栓21贯穿在立面板1一侧屏蔽板2的通孔后进入已加工通孔11,再从立面板1另一侧屏蔽板2的通孔穿出与螺母22旋合固定,使得两个屏蔽板2分别紧密贴合覆盖在立面板1两侧表面上,同时,螺栓21以及螺母22并对已加工通孔11进行紧密覆盖,屏蔽板2利用了已加工通孔11通过螺栓21以及螺母22进行安装,保证了屏蔽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3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了前支脚焊接屏蔽结构焊接完成的前支脚,包括:上述的立面板1;
    32.立面板1两侧对应焊接有两个侧面板4,焊接时屏蔽板2起到屏蔽作用;
    33.立面板1和两个侧面板4的底部焊接有底面板3,焊接时屏蔽板2起到屏蔽作用。
    34.所述两个侧面板4均为三角形板体。
    35.所述立面板1位于两个侧面板4和底面板3的中部,立面板1在安装连接后传递到两个侧面板4和底面板3上的力均匀分布。
    36.所述底面板3位于立面板1两侧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四个间隔均布的安装孔31,通过
    四个间隔均布的安装孔31安装在车辆某一部分上。
    37.所述底面板3位于立面板1两侧上设有减轻底面板3重量的减重通孔32。
    38.所述减重通孔32位于四个间隔均布的安装孔31中间,便于安装时对与安装孔31连接部件进行异物清理以及位置调整。


    技术特征:
    1.一种前支脚的立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立面板(1)本体,以及设置在立面板(1)上的已加工通孔(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支脚的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已加工通孔(11)为两个间隔同水平线分布的两个。3.一种前支脚焊接屏蔽结构,包括: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立面板(1);两个屏蔽板(2),两个屏蔽板(2)分别贴合覆盖在立面板(1)两侧表面上并对已加工通孔(11)进行覆盖。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支脚焊接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21)以及螺母(22),所述屏蔽板(2)上设有通孔的铜板,螺栓(21)贯穿在立面板(1)一侧屏蔽板(2)的通孔后进入已加工通孔(11),再从立面板(1)另一侧屏蔽板(2)的通孔穿出与螺母(22)旋合固定。5.一种前支脚,包括: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立面板(1);立面板(1)两侧对应焊接有两个侧面板(4);立面板(1)和两个侧面板(4)的底部焊接有底面板(3)。6.如权利要求5所述前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面板(4)均为三角形板体。7.如权利要求5所述前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面板(1)位于两个侧面板(4)和底面板(3)的中部。8.如权利要求5所述前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板(3)位于立面板(1)两侧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四个间隔均布的安装孔(31)。9.如权利要求8所述前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板(3)位于立面板(1)两侧上设有减轻底面板(3)重量的减重通孔(32)。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前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通孔(32)位于四个间隔均布的安装孔(31)中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支脚的立面板、前支脚焊接屏蔽结构及前支脚,包括:立面板本体,以及设置在立面板上的已加工通孔。立面板与底面板以及两个侧面板进行焊接时,由于屏蔽板对立面板两侧表面以及已加工通孔进行贴合覆盖,解决了焊接的焊渣会飞溅落入已加工通孔和立面板的表面热粘固化,避免了焊接完毕后需要人工打磨去除焊渣的情况,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和前支脚尺寸的合格率。前支脚尺寸的合格率。前支脚尺寸的合格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英 胡玉柱 刘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8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