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护理机。
背景技术:
2.衣物护理机是一种可以对衣物进行消毒、烘干、熨烫、除臭等处理的多功能设备。
3.现有的衣物护理机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内胆。外壳的底部设置热风组件,内胆的底部开设热风入口。热风组件产生的热空气通过此热风入口进入到内胆内,以烘干内胆内的衣物。在护理或烘干阶段,衣物正对热风入口的部分会被快速烘干,而衣物位于风力盲区的部分则不容易被烘干,这样容易出现烘干不均匀的现象。
4.目前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保证衣物在风力盲区内的部分烘干。第一种方式为延长烘干时间;第二种方式为加大风力。但是,第一种方式耗时耗电。第二种方式虽然可以缩短烘干时间,但是还是比较耗电,而且风力增大使得衣物护理机的噪音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护理机,其烘干时间短,烘干效果好。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提供一种衣物护理机,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内胆,外壳上开设有与内胆内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门体,外壳的底部设置热风组件,内胆的底部设置第一出风口,内胆具有与门体正对的后侧壁,后侧壁上设置有风力引流组件,风力引流组件邻近于内胆的底部。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内胆正对门体的后侧壁上设置风力引流组件,且此风力引流组件邻近于内胆的底部,可以将第一出风口的热风引流到内胆的后方,原本内胆的后方存在的风力盲区被风力引流组件引过来的热风消除,加速内胆后方位置的衣物烘干,无需延长烘干时间或者加大烘干风力,有效地降低了烘干成本和噪音。
9.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出风口邻近于门体。
10.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内胆的底部还设置第一回风口,第一回风口与第一出风口间隔设置,且第一回风口邻近于风力引流组件。
11.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风力引流组件包括引流壳体和设置在引流壳体内的第一风机,引流壳体与内胆连接,引流壳体上开设有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
12.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引流壳体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壳板和第二壳板,第一壳板正对门体,引流入口开设在第一壳板上,第二壳板设置在第一壳板的上方,且第二壳板朝向背离门体的一侧倾斜,引流出口开设在第二壳板上。
13.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引流入口设置第一格栅板;和/或,
14.引流出口设置第二格栅板。
15.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内胆的顶部设置循环风管,循环风管内设置第
二风机,循环风管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回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回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与内胆内部连通。
16.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循环风管内设置有辅热组件。
17.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出风口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出风口和外出风口;
18.外壳内并位于内胆的顶部外侧设置扭动组件,扭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与驱动件传动连接的转轴,转轴的一端穿过内出风口伸入至内胆内,内胆内设置衣架,衣架的顶部通过固定座与转轴连接,衣架内具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连通内出风口和内胆的内部。
19.作为衣物护理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循环风管设置有第二回风口的一端延伸至凸出于内胆的内部,第二回风口与内胆底部的距离为h1,第二出风口与内胆底部的距离为h2,h1小于h2。
附图说明
20.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护理机的立体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护理机的剖视示意图(风力引流组件未启动时)。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护理机的剖视示意图(风力引流组件启动时)。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护理机的第一视角局部结构剖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护理机的第二视角局部结构剖视图。
26.图中:
27.1、外壳;2、内胆;201、第一出风口;202、后侧壁;203、第一回风口;3、门体;4、热风组件;401、第三风机;402、加热器;403、加热通道;5、风力引流组件;501、引流壳体;5011、第一壳板;5012、第二壳板;502、第一风机;503、引流入口;504、引流出口;6、循环风管;601、第二回风口;602、第二出风口;6021、内出风口;6022、外出风口;7、第二风机;8、辅热组件;9、扭动组件;901、驱动件;902、转轴;10、衣架;1001、导风通道;11、固定座;
28.100、衣物;200、风力盲区。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所示,结合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护理机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内胆2,外壳1上开设有与内胆2内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门体3,外壳1的底部设置热风组件4,内胆2的底部设置第一出风口201,其中,内胆2具有与门体3正对的后侧壁202,后侧壁202上设置有风力引流组件5,风力引流组件5邻近于内胆2的底部。
31.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机通过在内胆2正对门体3的后侧壁202上设置风力引流组件5,且此风力引流组件5邻近于内胆2的底部,可以将第一出风口201的热风引流到内胆2的
后方,原本内胆2的后方存在的风力盲区200被风力引流组件5引过来的热风消除,加速内胆2后方位置的衣物100烘干,无需延长烘干时间或者加大烘干风力,有效地降低了烘干成本和噪音。
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201邻近于门体3。通过将第一出风口201设置在靠近门体3的位置,第一出风口201出风时可以对衣物100靠近门体3的一侧进行快速烘干,这样设计合理分配了第一出风口201和风力引流组件5的烘干区域,保证衣物100能被完全烘干。
33.可选地,内胆2的底部还设置第一回风口203,第一回风口203与第一出风口201间隔设置,且第一回风口203邻近于风力引流组件5。
34.第一回风口203的设置可以将内胆2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加热处理,保证内胆2内能持续地供给热空气对衣物100进行烘干,并且内胆2内空气循环加热,无需从外部引入新的冷空气,还能降低热风组件4的加热能耗。
35.在本实施例中,热风组件4包括加热通道403。加热通道403设置在内胆2的外侧与外壳1的内侧壁之间,并且加热通道403位于外壳1的底部。加热通道4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出风口201和第一回风口203连通。在加热通道403内设置第三风机401和加热器402。第三风机401用于将加热器402加热后的热空气输入到内胆2内,在第一回风口203处形成负压,负压将内胆2内的空气抽入到加热通道403内再次加热,实现循环加热。
36.风力引流组件5可以是全程开启工作,也可以是间歇性工作,即风力引流组件5可以开启一段时间再停止一段时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37.当风力引流组件5工作时,如图3所示,风力引流组件5会将第一出风口201处的部分热空气输送到风力盲区200,使得风力盲区200处的衣物100的烘干速度加快。此时,衣物100前部下摆区域的风力会减少,烘干速度会降低,所以启动一段时间风力引流组件5后,再停止风力引流组件5。如图2所示,此时第一出风口201的风绝大部分吹向衣物100前部下摆区域,自由控制第一出风口201的风力分配,从而使衣物100的烘干和护理达到均匀的理想状态,缩短衣物100的护理时间,避免衣物100局部护理或烘干过度。
38.一实施例中,风力引流组件5包括引流壳体501和设置在引流壳体501内的第一风机502。引流壳体501与内胆2连接。引流壳体501上开设有引流入口503和引流出口504。第一风机502启动产生的吸力会吸取第一出风口201处的热风,而第一风机502产生的离心力再将引流壳体501内的热风从引流出口504输送出,此设计可以对风力引流组件5引流的热风进行指向性输送,保证风力盲区200处能够全面接收到热风。
39.在本实施例中,引流壳体501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壳板5011和第二壳板5012,第一壳板5011正对门体3,引流入口503开设在第一壳板5011上,第二壳板5012设置在第一壳板5011的上方,且第二壳板5012朝向背离门体3的一侧倾斜,引流出口504开设在第二壳板5012上。
40.通过将引流入口503开设在正对门体3的第一壳板5011上,可以更加靠近于第一出风口201,以使风力引流组件5能够正常引流热风,而引流出口504设置在朝向远离门体3的一侧倾斜的第二壳板5012上,可以朝向倾斜向上的方向输送热风至风力盲区200,且能覆盖到风力盲区200更多的区域。
41.为了避免衣物100掉落或者悬挂较长的衣物100时下摆时卡入到引流壳体501内,在引流入口503设置第一格栅板,引流出口504设置第二格栅板。格栅板可以对掉落的衣物
100或者悬挂较长的衣物100的下摆进行阻挡。
42.可选地,引流壳体501可以通过螺钉、卡扣机构等固定件与内胆2可拆卸连接,降低风力引流组件5的安装和维护难度。
43.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结合附图2,内胆2的顶部设置循环风管6,循环风管6内设置第二风机7,循环风管6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回风口601和第二出风口602,第二回风口601和第二出风口602均与内胆2内部连通。
44.通过在内胆2顶部设置循环风管6,第二风机7可以强制将内胆2顶部的热风循环,实现内胆2上下方向的整体循环,第二风机7抽入到循环风管6后强制性向下输送,从衣物100顶部开始吹,提升烘干的效率。
45.在本实施例中,循环风管6内设置有辅热组件8。一般位于内胆2底部的第一出风口201的热风经过衣物100后,到达内胆2顶部的时候温度会有所降低,为了保证衣物100上下都能有一致的烘干速度,辅热组件8将顶部温度降低的风二次加热,使向下吹在衣物100顶部的风保持在一定的温度。
46.可选地,第二出风口602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出风口6021和外出风口6022。外壳1内并位于内胆2的顶部外侧设置扭动组件9。扭动组件9包括驱动件901和与驱动件901传动连接的转轴902。转轴902的一端穿过内出风口6021伸入至内胆2内,内胆2内设置衣架10。衣架10的顶部通过固定座11与转轴902连接,衣架10内具有导风通道1001,导风通道1001连通内出风口6021和内胆2的内部。通过将第二出风口602分成内出风口6021和外出风口6022,外出风口6022可以对衣物100的顶部外侧进行吹风烘干,而内出风口6021则通过衣架10内的导风通道1001吹向衣物100的内部,内外都有热风,衣物100烘干的速度更快。
47.通过设置扭动组件9,扭动组件9可以驱动衣架10按照一定角度摆动,可以对衣物100进行除皱。
48.在本实施例中,循环风管6设置有第二回风口601的一端延伸至凸出于内胆2的内部,第二回风口601与内胆2底部的距离为h1,第二出风口602与内胆2底部的距离为h2,h1小于h2。
49.通过将第二回风口601设置更靠近内胆2的底部,可以使第二回风口601和第二出风口602在竖直方向上错开位置,防止第二出风口602风直接被吸回第二回风口601。
50.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结合附图2和附图4,内胆2的顶部设置四个扭动组件9,每个扭动组件9的转轴902独立连接一个衣架10,且对应每个衣架10均设置一个内出风口6021,相邻两个衣架10之间设置一个外出风口6022。独立设置的扭动组件9,使得每个衣架10都能单独实现抖动。当然,扭动组件9的数量不限于为四个,还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比如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此处对扭动组件9的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定,根据实际内胆2的尺寸设计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衣物护理机,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内胆,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胆内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门体,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热风组件,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第一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具有与所述门体正对的后侧壁,所述后侧壁上设置有风力引流组件,所述风力引流组件邻近于所述内胆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邻近于所述门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底部还设置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回风口邻近于所述风力引流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引流组件包括引流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引流壳体内的第一风机,所述引流壳体与所述内胆连接,所述引流壳体上开设有引流入口和引流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壳体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壳板和第二壳板,所述第一壳板正对所述门体,所述引流入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壳板上,所述第二壳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板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壳板朝向背离所述门体的一侧倾斜,所述引流出口开设在所述第二壳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入口设置第一格栅板;和/或,所述引流出口设置第二格栅板。7.根据权利要求1至3、5、6任一项所述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顶部设置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内设置第二风机,所述循环风管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回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所述内胆内部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管内设置有辅热组件。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出风口和外出风口;所述外壳内并位于所述内胆的顶部外侧设置扭动组件,所述扭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内出风口伸入至所述内胆内,所述内胆内设置衣架,所述衣架的顶部通过固定座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衣架内具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内出风口和所述内胆的内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衣物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管设置有所述第二回风口的一端延伸至凸出于所述内胆的内部,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内胆底部的距离为h1,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内胆底部的距离为h2,h1小于h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衣物护理机,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内胆,外壳上开设有与内胆内连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门体,外壳的底部设置热风组件,内胆的底部设置第一出风口,内胆具有与门体正对的后侧壁,后侧壁上设置有风力引流组件,风力引流组件邻近于内胆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护理机通过在内胆正对门体的后侧壁上设置风力引流组件,且此风力引流组件邻近于内胆的底部,可以将第一出风口的热风引流到内胆的后方,原本内胆的后方存在的风力盲区被风力引流组件引过来的热风消除,加速内胆后方位置的衣物烘干,无需延长烘干时间或者加大烘干风力,有效地降低了烘干成本和噪音。有效地降低了烘干成本和噪音。有效地降低了烘干成本和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方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