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4-07  95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的喂入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


    背景技术:

    2.农村急需一种新的多用途的玉米收获机、既能收获玉米果实、又能根据秸秆的不同用途、选择相应功能完成如下工作:1、直接在收获机上将秸秆粉碎揉搓打园捆包膜做饲料,2、将秸秆粉碎揉搓喷到车上拉回处理,3、秸秆超细切碎5_20毫米、利用旋耕机旋耕50毫米,和土搅拌均匀覆盖地面还田,保水抗旱,玉米种在原土层抗倒伏,要实现这些功能,首先要有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这是在收获机上利用多种方式处理秸秆的基本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玉米收获机先割秆后摘穗、然后将玉米穗送入下道工序、剥皮后装箱,最后将秸秆在收获机上集中送入下一机构、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秸秆处理。
    4.本实用新型是由机架总成、割刀装置、摘穗装置、摘穗滚、倒锥、螺旋、轴承、轴承座、动力传输链轮、拉茎链轮、拉茎夹持链条、动力传输链条、夹持挡链板组成。
    5.该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强制喂入机构、从一垄到多垄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上都适用,多垄的多个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共同使用时、割台是扇面型、前宽后窄结构设置的、便于秸秆向中间聚集、集中进入秸秆处理机构。
    6.拉茎夹持链条是带枝齿的、既传递动力、又有夹持拉茎功能。
    7.设计多垄收获机时、机架总成可按设计垄数要求加宽的,
    8.摘穗辊是由铁筒、螺旋、倒锥制成的。
    9.摘穗装置设有3只轴、上面1只轴为主动轴、下面2只轴为被动轴。2只被动轴分别与摘穗滚为一体轴,其中1只摘穗滚与主动轴为一体长轴,
    10.摘穗装置主动轴上设2只动力传输链轮、其中1只传入动力、另1只输出动力、为多垄玉米茎穗兼收机的1个摘穗装置连接另1个摘穗装置传入动力用(以此类推)。
    11.夹持挡链板是由铁板制成的、带夹持功能、设在链条的上面和和枝齿对面。
    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3.摘穗装置和割刀装置输入动力、割刀装置带动割刀将秸秆割断,同时摘穗装置通过箱内2只齿轮、使2只摘穗滚同速相向转动,2只摘穗滚下面2只拉茎链轮带动2只拉茎夹持链条及机架总成前端的拉茎链轮、介轮转动、能同时将割断的秸秆拉动夹持进拉茎夹持链条中间,最后被输送到2只摘穗滚的倒锥中间、在螺旋的作用下秸秆向上运行、与此同时摘穗滚接替拉茎夹持链条作用继续将秸秆向后拉动,摘穗滚的间隙即小于玉米穗的直径而将玉米穗摘下,又小于秸秆最细处直径起到拉动秸秆作用、摘下的玉米穗进入后续机构处理;秸秆则在扇面型、前宽后窄结构设置割台的作用下向中间聚集、集中进入秸秆处理机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和专用玉米收获机底盘相配合,完善其他结构,组装成多功能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从理论和实际技术上实现了玉米收获机不但可以收获玉米穗、还可以根据秸秆用途、选择相应功能、直接在收获机上将秸秆粉碎揉搓打园捆包膜;将秸秆粉碎揉搓喷到车上拉回处理;将秸秆超细切碎5_20毫米、利用旋耕机旋耕50毫米,和土搅拌均匀覆盖地面还田,保水抗旱,玉米种在原土层抗倒伏,这就为省钱、省事的玉米秸秆全部利用:饲料无土全营养回收、绿色能源的开发、秸秆真正还田、改良土壤、增加农民收入、秸秆禁烧防治雾霾、加快农业全程机械化的进程、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面剖视图。
    19.1、机架总成2、割刀装置3、摘穗装置4、摘穗滚5、倒锥6、螺旋7、轴承8、轴承座9、拉茎链轮10、动力传输链轮11、拉茎夹持链条12动力传输链条13、齿轮14、夹持挡链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是由机架总成1、割刀装置2、摘穗装置3、摘穗滚4、倒锥5、螺旋6、轴承7、轴承座8、拉茎链轮9、动力传输链轮10、拉茎夹持链条11、动力传输链条12、齿轮13、夹持挡链板14组成,其中割刀装置设在机架总成前端的下面,摘穗装置设在机架总成的后端、设在2只摘穗滚的上面,摘穗滚上都设有螺旋、下设倒锥、轴承、轴承座,摘穗装置设有3只轴、上面1只轴为主动轴、主动轴上设有2只动力传输链轮、1只传入动力,另1只输出动力、为多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1只摘穗装置主动轴联结另1只摘穗装置主动轴使用(以此类推),摘穗装置下面2只轴为被动轴、2只被动轴分别与2只摘穗滚为一体轴、其中1只摘穗滚与主动轴为一体长轴,2只摘穗滚上端设置齿轮,从而使2只摘穗滚同速、相向转动,齿轮封闭在箱内,2只摘穗滚下面的拉茎链轮和拉茎夹持链条和机架总成前端的拉茎链轮、介轮设在机架总成的同一斜面上,2条拉茎夹持链条的前端利用机架总成前端的拉茎链轮和介轮呈外八字设置、可以把分散秸秆拉进2条拉茎夹持链条中间,拉茎夹持链条是带枝齿的、即有拉茎夹持功能又传递动力、在夹持挡链板槽内运行,能同时将割断后的秸秆拉动夹持向后输送,最后被送到2只摘穗滚倒锥的间隙之中,在螺镟的作用下秸秆向上运行、于此同时摘穗滚接替拉茎夹持链条作用将秸秆继续向后拉动,2只摘穗滚的间隙即小于玉米穗的直径而将玉米穗摘下,又小于最细秸秆直径而起到拉茎作用,夹持挡链板设在机架斜面拉茎夹持链条的上面和枝齿对面,即保证拉茎夹持链条稳定运行又供给拉茎夹持链条夹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是由机架总成、割刀装置、摘穗装置、摘穗滚、倒锥、螺旋、轴承、轴承座、拉茎链轮、动力传输链轮、拉茎夹持链条、动力传输链条、齿轮、夹持挡链板组成,其中:割刀装置设在机架总成前端的下面,摘穗装置设在机架总成的后端、设在2只摘穗滚的上面,摘穗滚设有螺旋、下设倒锥、轴承、轴承座,摘穗装置设有3只轴、上面1只轴为主动轴、主动轴上设有2只动力传输链轮、1只传入动力,另1只输出动力、为多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1只摘穗装置主动轴联结另1只摘穗装置主动轴使用,以此类推,摘穗装置下面2只轴为被动轴、2只被动轴分别与2只摘穗滚为一体轴、其中1只摘穗滚与主动轴为一体长轴,2只摘穗滚上端设置齿轮,从而使2只摘穗滚同速、相向转动,齿轮封闭在箱内, 2只摘穗滚下面的拉茎链轮和拉茎夹持链条和机架总成前端的拉茎链轮、介轮设在机架总成的同一斜面上,2条拉茎夹持链条的前端利用机架总成前端的拉茎链轮和介轮呈外八字设置、可以把分散秸秆拉进2条拉茎夹持链条中间,拉茎夹持链条是带枝齿的、即有拉茎夹持功能又传递动力、在夹持挡链板槽内运行,能同时将割断后的带穗秸秆拉动夹持向后输送,最后被送到2只摘穗滚倒锥的间隙之中、在螺镟的作用下向上运行、于此同时摘穗滚接替拉茎夹持链条拉茎作用将秸秆继续向后拉动,2只摘穗滚的间隙即小于玉米穗的直径而将玉米穗摘下,又小于最细秸秆直径而起到拉茎作用,夹持挡链板设在机架斜面拉茎夹持链条的上面和枝齿对面,即保证拉茎夹持链条稳定运行又供给拉茎夹持链条夹持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强制喂入机构、从一垄到多垄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上都适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摘穗滚是由铁筒、螺旋、倒锥制成的、即摘穗又有拉茎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拉茎夹持链条是带枝齿的、既传递动力、又有夹持拉茎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摘穗装置设有3只轴、上面1只轴为主动轴、下面2只轴为被动轴;2只被动轴分别与摘穗滚为一体轴,其中1只摘穗滚与主动轴为一体长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摘穗装置主动轴上设2只动力传输链轮、其中1只动力传输链轮传入动力、另1只动力传输链轮输出动力、为多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1个摘穗装置连接另1个摘穗装置传入动力用,以此类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摘穗装置箱内2只摘穗滚上设2只齿轮、实现同速相向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挡链夹持板是由铁板制成的,即保证拉茎夹持链条稳定运行又供给拉茎夹持链条夹持力。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倒锥呈倒圆锥形,和摘穗滚下端焊成一体,并焊有螺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立滚式强制喂入机构,是由机架总成、割刀装置、摘穗装置、摘穗滚、倒锥、螺旋、轴承、轴承座、拉茎链轮、动力传输链轮、拉茎链条、动力传输链条、齿轮、夹持挡链板组成,摘穗装置和割刀装置输入动力、带动摘穗滚和拉茎夹持链条及割刀运转、完成先割杆、后摘穗,然后玉米穗进入下道工序处理,秸秆则进入后续机构处理,有益效果:和专用玉米收获机底盘相配合,完善其他结构,组成茎穗兼收多功能玉米收获机,收玉米的同时、可将秸秆打园捆包膜作饲料;可将秸秆粉碎喷到车上拉回处理,可将秸秆粉碎5-20毫米还田,实现在一台收获机上、收获玉米的同时、利用多种模式处理秸秆。多种模式处理秸秆。多种模式处理秸秆。


    技术研发人员:周景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景义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822.html

    最新回复(0)